登录|注册新帐号

  • 1631阅读
  • 0回复

(血祭甲午)辛亥革命中断清末宪政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9-28
原题:先行者乘势而动

文/主笔 黄钟  图/台湾文史工作室提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此前一天,宋庆龄托着孙中山的手腕签署了国事遗嘱。遗嘱称:“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原装版。

众所周知,孙中山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966年11月13日,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今天,反动派力图欺骗全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年,叫他们不要搞革命,不要相信马克思列宁主义,说这些都已经‘过时’了。他们妄想诱使人民相信,革命是可以通过不革命而完成的!”宋庆龄所表述的,是大陆曾经的主流观念。

在大陆相当长时期里,“革命”是一个无条件的褒义词,有着毋庸置疑的合理性。一如毛泽东那句被广泛引用的话—“造反有理”。如果时光倒退20年,谁要反对革命,可能被归类到“反动派”或者“反革命”之列。

物换星移。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陆,忽然听到“告别革命”的声音。人们开始看到反省“革命”的文章,比如认为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宪政改革的进程,就此把中国引入了持续动乱的时代。昔日的“革命”,如今可以用文字去“反”了。

其实,如果不能够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样的理解可能失之粗陋简单。事实上,孙中山并非天生的造反派,他的一生并不都是“革命的一生”。他经历了一个从上书到造反,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1890年,孙中山给已经退职的香山籍洋务派官员郑藻如写信,建议“兴农会以倡革农桑业”、“立会设局以禁绝鸦片”、“兴学会设学校以普及教育”等。1894年1月,孙中山在老家翠亨村起草上书李鸿章的“万言书”。当时,孙中山见到陈少白说:“如此项条陈得鸿章采纳,借此进身,可以实行中央革命,较地方革命为事半功倍。”可以说,此时的孙中山仍热切希望能够跻身体制内来改良中国。在8000多字的《上李傅相书》中,孙中山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是“富国之大经,治国之大本”。

是年6月,李鸿章收到孙中山的“上书”,借口军务匆忙,拒绝延见。满怀希望的孙中山就此觉得清廷腐败无可救药。后来在自述中说:“吾党于是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能不稍易以强迫。”

转眼之间,孙中山走上了造反之路。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秘密誓词。这一年,孙中山28岁。

可以说,孙中山的革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响应者寥寥。1895年10月,孙中山准备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广州起义流产。孙逃亡香港,由旧金山赴纽约,沿途鼓吹革命,“劝者谆谆,听者终归藐藐,其欢迎革命主义者,每埠不过数人或十余人耳。”(孙中山语)当时的美洲华侨认为他是“谋反大逆,视同蛇蝎”。

1908年河口起义,仅捐得四千余元。南洋的千万富翁陆  原本答应捐10万元,事到临头,却对前去游说的邓泽如说:“恐怕你们没有成功的把握吧?等你们有成功的把握的时候,我来帮助好了。”

至黄花岗一役,革命党深受重创,孙中山称“自有革命战争以来,吾党之损失,未有若斯役之巨者”。这是孙中山第十次武装起义失败了。

这时离清帝逊位已经不到10个月了,但孙中山的革命行情仍然不怎么被人看涨。1911年5月5日,孙中山准备在芝加哥成立革命公司,作为募款机构,发行每股200美元的股票,等民国成立后,股票倍价收回。可是后来由于认股的人太少而作罢。当时在许多人眼里,孙中山革命的前景实在是不值钱的垃圾股。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发起义的时候,孙中山还在美国科罗拉多一家中国餐馆打工。数月之后,他居然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寿终正寝。帝国成了民国。相对于洪秀全那排山倒海的造反,此时中国的起义和冲突规模,只能算是轻轻一扒拉,200余年基业的大清帝国居然就轰然倒塌了。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抵达上海。可是,回到上海的孙中山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可是,临时政府生下来就是个穷光蛋,不仅难以支付军饷,连临时政府自身的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财政部的金库一度只剩10元钱。孙中山他们确实没有足够的力量收拾残局。原来的“要是没有了清政府还有哪派力量能够领导中国”的疑问,变成了政局乱哄哄,进而变成内战和动荡的现实。

简单从结果来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预言应验。比如,康有为1902年发表《辨革命书》,批评革命是“自生内乱”;1903年到1904年,梁启超发表一系列文章,反对革命,他认为中国人民即使推翻了清政府,也没有能力建设民主的新国家。

事实证明,清朝的终结并不等于孙中山这些革命者的力量强大。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清朝体制内发生逆转,堡垒内部出现裂缝,形成了墙倒众人推之势。比如,1911年11月5日,苏州独立,原巡抚程德全任都督;11月7日,广西巡抚沈秉  、藩司王芝祥宣布独立……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一个月左右,全国22个省有17个宣布独立。

所以,问题的根子还在清政府内部的积重难返。满清入关之后,专制统治技术之娴熟,超越以往的朝代。生活在汉民族汪洋大海里的满族统治者,对政权的安全有着异乎寻常的警惕和危机意识,维护满族统治权压倒一切。直至历经了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等内忧外患,持续的兵连祸结都没有让清廷像日本明治政府一样毅然自我革命。1898年的维新不过百日,戊戌变法后,变法在政治上成为异端,康有为成了被迫流亡海外的政治犯,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虽然还有京师大学堂留了下来,但变法的思想、变法的人士、变法的措施等等,遭到了清算。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的著作在大清帝国一直是禁书。一大批顽固派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此时的慈禧太后连学秦惠文王杀商鞅其人却用其政的胸襟都没有。慈禧太后们不喜欢康有为们的修正主义,几乎和不喜欢孙中山们的革命党一样。

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太后仓皇逃到西安。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慈禧太后也开始改革。1901月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正式颁布“预约变法”的上谕,承认没有“一成不变之治法”,称“皇太后何尝不想更新,朕何尝概行除旧?”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政务处,审查各地的建议。8月20日以慈禧太后的名义发表文告,更是提出了“惟有变法自强”,“舍此更无他策”,告诫“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慈禧太后这个杀维新派关维新派撤维新派、杀革命党关革命党的人,如今成了变法的总发动机。

实事求是地讲,自此到清朝覆亡,清廷确实进行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改革,比如宣布死刑仅用绞刑一种,废除科举制,开始司法行政分立,设立商部,奖励实业,等等。许多制度上的建设,其深度、力度和广度,都是清朝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清朝最后那些年月里的变法,已经远远超越戊戌变法。但是形势不饶人,清廷这场变法自保的政治赌博还是输了,并不是变法没有成效,而是来得太晚了。

改良的机会和时间是清廷自己浪费掉的。就拿民智问题来说,1905年春,孙中山在英国拜访严复时,严复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事实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人提出废除八股,但康熙时黄玑,雍正时张廷玉,乾隆时鄂尔泰,都反对变革。鄂尔泰说:“非不知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由此可见清廷统治者之格外的保守与顽固。而日本自1872年不畏艰难地推行义务教育,在1873年学龄人口中入学人数仅占28%,到1904年则已达98%。

希望改良道路能够走得通,并不等于事实上就能够让所有国民同心同德搞变法。因为谁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正视这一现实,通过主动变革来化解动荡的因素。等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再改革,往往就没有机会了。就像不能把国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统治者的开明上一样,也不能把国家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民众的忍耐力上。

来源:《凤凰周刊》2005年第7期(总第176期)出版日:2005年3月5日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