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因为留学生观察现代国家的眼光,总是错将中国问题转变为别国经验,从而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实质性问题遗漏掉了。他们各自在留学的国家拿回以为足以解决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现成方案,结果对中国产生明显的误导作用。
本文摘自《看历史》9月刊,作者:任剑涛 潘晶,原题为《任剑涛:留学群体的历史负效应》
《看历史》:您认为留学运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都有哪些?
任剑涛(以下简称任):留学运动对中国现代转变所发生的积极作用,早就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事实。但是,一场浩大的国家间教育互动,而且是中国悉心向外国学习建国与治国经验的留学运动,其间必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这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在国家建构的基本层面上,忽略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基本处境,总是以羡慕的眼光观察那些称霸世界、或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国家,一心想借助留学习得别人十八般武艺、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同样的建国结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维,一直主导了留学运动的国家思维。
在国家建构的制度层面上,不是因应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认真解决中国的问题,而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立场,试图模仿留学的国家、一揽子解决中国现代转变的所有问题。从而对制度建设掉以轻心--留学生本应刻画现代国家的基本结构,在具体制度上实现中国现代国家各种具体制度的有效建构。但留学生往往将留学国家的制度建构奉为圭臬,拿到中国就加以应用。
在国家的现代建设即治国理念上,总是从技术、技巧和做法上看待中国的现代转变,试图回避国家现代转变的结构性问题,以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引进发达国家具体做法、并加以中国化的进程,从而完全忽略了中国现代转变的原创性。
在国家现代转变的目的性上,不是将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视为君权主导向民权至上的转变,而是视为一个国家获取世界霸权的过程,结果没有能够准确抓住现代国家建设的本质所在。一些非主流的现代建国捷径,就此成为吸引留学生最强有力的做法。
《看历史》:对一个后起的现代国家而言,必须有清晰的政治思想促成合理的政治转轨,而您认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承担着这项任务的留学生群体,却一直对现代政治存在着误解,其原因何在?
任:留学生群体之所以对中国的现代政治转变存在误解,主要是因为他们是以没有得到清晰界定的"救国"思维导致的。在中国从古典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当口,国家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政治忠诚对象。加之留学生所到的主要国家,要不早已经完成现代国家建构、要不处在令人艳羡的崛起之中,因此让留学生不加甄别地认定这些"经验"都对中国具有引导作用。而这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国家处境,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大学,都缺少基本的了解和研究,结果是羡慕与学习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比如最早到英国留学的严复,就对其崛起的各种思想观念与制度因素,不加主次轻重缓急地推荐给国人,造成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严重混淆。而留学俄国的群体,则一直沉浸在国家疾速崛起的亢奋之中,以至于俄国(苏联)要自我纠正建国失误的时候,他们还坚决拒斥。必须强调的是,建构现代中国,除开在建国原则和基本制度上归纳西方国家的要领,具体的建国方略必须因应于中国的国家处境进行创制。只有在这样的政治思想引导下,才能有效促成中国的现代政治转轨。
《看历史》:英、美、德、法、日、俄,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主要前往的几个国家,留学目的地的不同,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知识精英们对于建国之路的不同设想,在不同政治理念间的取舍甄别。那么,这种选择是基于中国现状的对症下药,还是基于误解的一厢情愿?比较来看,留学生对哪个国家的误解是最深的?
任:中国留学生前往留学的主要国家是上述六个。从总体上讲,这几个国家都是当时对中国现代建国具有诱导作用的国家:英美的称霸世界让其全心探究、德法的工业奇迹促其认真效仿、日俄的迅速崛起令其莫名兴奋。但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角度讲,这些心理反应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产物。因为留学生观察现代国家的眼光,总是错将中国问题转变为别国经验,从而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实质性问题遗漏掉了。他们各自在留学的国家拿回以为足以解决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现成方案,结果对中国产生明显的误导作用。
比较起来,在上述六个国家中,误解最深的就是美国。这不仅是因为留美学生群体对美国采取的姿态最为复杂,极端赞赏和激进批判的留学生明显对峙,从而使中国人要么对美心生羡慕、要么对美心怀愤恨。而且是因为美国自身的发展就在一般论和例外论中争执不已,从而对留学生造成困惑。复加中国在现代转变时心生的称雄世界愿望,超越美国成为学习美国的目的所在,结果也引发学习心态的扭曲--为了胜过对手的学习,一定是一个得不到对手真经的粗糙拿来过程。近代以来,中国人最羡慕的现代国家就是美国,但对美国的爱恨交加,让中国人始终没能推敲出美国崛起的根本经验。
对美国更令人痛心的误解则是,一些留学生总是从治国技巧上去寻思美国的崛起和称雄世界,以为在治国技巧上模仿和超越美国,就足以保证中国的崛起和称雄世界,从而把美国的立宪民主制度这个保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领给忘记了。
《看历史》:一般认为,留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国思想最开化的一批人,他们对于西方的制度、文化多充满好感与认同,但有时我们也会听到一些反现代主流政治理念与行动方案的声音,也恰恰是出于这些留学精英之口,您认为原因何在?
任:造成这种突兀结果的原因自然是多种多样的。但简单归纳起来,不外两个。一是留学生对留学的现代国家心存学习与超越的矛盾心理。二是留学生对理论与实践处理的明显错位。
从前一个方面看,留学生本来是到所留学的国家,学习人家建国和治国经验的。但中国老大帝国的心态,仍然是留学生们的国家自我认同主流心态。这势必在留学生的心中形成两股对撞的力量:我学习你,不是承认你;我学习你,是为了制服你。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学习是不够诚心的。因此,一面学习,便一面寻求克制。最后则造成了一种双失的结局。
从后一个方面来看,留学生主要是到这些国家的大学中学习人家建国与治国经验的。现代建国与治国,本是一个社会政治的实际变迁过程,充满了复杂的博弈和妥协。一旦这个实际过程被纳入大学的理论教学中,活生生的经验就成为干瘪化的理论。恰恰留学生处在一个必须借助干瘪理论去观察活生生实践的尴尬处境。因此,他们就会在中国与留学国家的现代处境、中国与留学国家的现代理论、中国与留学国家的现代转变种种相互冲突的关系中,失去从容判断问题的条件。
一旦这两种因素在留学生开列中国现代建国与治国处方的时候发生交错作用,就会造成他们难以对症下药的误诊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