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换届在即,日本却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于2012年9月11日宣布“国有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窥伺在侧,暴出冷拳的时机有着惊人的相似点:趁慈禧六十大寿,后起的小国日本挑战亚洲第一清朝海军一击即中;趁袁世凯与革命党鏖战正酣,逼迫精熟对日外交的老练政治家签下亡国的“二十一条”;趁国共合作即将成功,日本发动全面战争以图扩大在华利益;趁大陆与台湾争夺联合国代表权,日本趁机窃占钓鱼岛……回顾近代史,日本屡屡发难又屡屡“得手”,其时机把握不可谓不精准,短期斩获不可谓不丰厚,但是长远来看,国际舞台上的日本真的赢了吗?
一、甲午: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切入时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清朝必然忍让
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生日。按照中国的传统,六十岁是“一轮花甲”,非寻常的生日可比。对于这次生日,慈禧非常重视。早在光绪十八年(1892)二月初二日,就委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譞等总办万寿庆典。光绪十九年(1893)春,又成立庆典处,专门负责庆典事宜。慈禧的六旬庆典,成为清政府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日本政府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发动侵略战争。原因之一就是:“日知今年慈圣庆典,华必忍让。”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虽然主战,但当有人建议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点景,移作军费,慈禧却非常生气,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二、一战:日本逼袁世凯签“二十一条”时机:列强忙打仗 中国革命党活跃
一战爆发后,日本看到了宰割中国且能倒袁的大好机会。因为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认为大战“对日本国运发展乃大正年代之天佑”,主张趁机“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日本黑龙会和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也先后向日本政府建议对中国下手。黑龙会建议与中国订立包含有十条秘密条款的防御同盟,目的就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日置益认为一战是“对中国提出要求之良机”不久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日置益在面递“二十一条”与袁世凯时,威胁道中国革命党“与政府外之有力日人有密切之关系,除非中国政府给予友谊证明,日本政府直不能阻止此辈之扰乱中国。”
三、七七: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时机选择:国共将合作 日本恐再无机会
中共与国民党之间的合作谈判已取得重大进展,地方实力派与国民党中央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缓和,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纷纷表态:团结对敌,武装抗日。日本进一步以较小代价甚至无代价地获取在华权益已不可能日本帝国主义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统一与团结局面的形成,国防建设的进步与民心士气的昂扬以及冀察当局由特殊化趋向中央化”,“最后走上国内建设的正确道路并且成为一个强邻,这对日本称霸远东非常不利。”因此,决心“彻底荃除祸根。”
四、建交:日本窃占钓鱼岛时机:大陆欲与美建交 台湾维护国际地位
如果说尼克松亚洲政策的调整,之于日本,其关键是日本长达20多年争取琉球归还成为自己的冲绳的机会,对于中国政府是如何与美国建交,而对台湾当局是联合国的位置是否可保以及如何保住,当然上升为最重要议题。回到日本宣示钓鱼岛屿主权时刻,却是各自议程迥异之时——对台湾地区,正值是否将会被联合国驱逐之际,而中国大陆刚刚接到美国方面的口信,可重建中美关系,这都是更急迫更具压倒性的国家议题。在议题错开的结构里日本找到了“抵抗乏力”的最佳时刻。
五、启示:日本人细节上聪明算尽 大战略却毫无头绪最终误了家国性命日本民族心灵手巧的个性成就了以精致著称的“日本制造”。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这种对细节之美的迷恋,却往往导致对战术的过度重视和大局观的缺失,这也是日本对外扩张中多次碰壁的思想根源。骨子里轻道重技处处讲究实惠的民族,在生存竞争非常关头受技术万能的迷惑,肯定会不择手段作出错误选择,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六、结语:将时间回溯至1894年,日本为何在那一年选择了战争?中日关于朝鲜的争议当时并未发展至必须诉诸战争的程度,但因为那一年从年初开始,大清就进入慈禧皇太后六十大寿的特殊年份:皇太后将由此真正退出政治,需要举国上下对辉煌时代做出共同纪念……历史总是惊人相似,日本总能有把握地算出对手内政与外交关联度,总能在最准确的时间提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要求。但日本政客满足了自己的野心,可曾念及广岛的畸形婴儿,可曾念及为美国占领军服务的慰安妇,可曾念及更多在战后泥沼中苦苦挣扎的日本平民?
具体详情,请看专题报道: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rbsjfn/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