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因为朝代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末,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脉络。唐朝以诗赋为主,宋朝以策论为主,本版选取的两篇诗文在当时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今人的解读则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当年的科举名篇。
隋唐:兴诗赋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规定各州每年选贡士3人,标准是文章华美。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又创置了进士科。当时考试的主要文体是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在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宋元:经义、论、策为主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但在考试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但是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因此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元朝建立后,长期没有科举制度。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有中书省大臣建议恢复科举制度,次年即举行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四书》以内。文体以“策”为主。“古赋”、“诏诰”、“章表”中选考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文,章表用四六文体,参用古体。
明清:重八股文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会试头场均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
与明朝基本相同,清朝的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也是八股取士。主要以八股文为主。文体上的变化极为有限。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增加了试帖诗。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试帖诗是比较特殊的,它是用于考试的律诗。基本是从前代的经、史、子、集中抽取一些词语为题。试帖诗的结构,首联为破题,次联为承题。第三联类似八股的起比,第四、第五联如同中比,六、七联如同后比,结联如同束比。
全诗不能有一字重复,音韵和用典都有严格要求,动辄犯忌。
作者不能议论褒贬,抒发己见。
在清朝的科举历史上,八股文三废两兴,直到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慈禧宣布停止八股文考试,它才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05年9月2日,清廷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中国科举制度从此终结。(YUCY)
参考资料
●《科举文体研究》 汪小洋 孔庆茂 天津古籍出版社
●《八股文概说》 王凯符 中华书局
●《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昕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