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甲午)中日教育差距:中国现在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一九二五年时日本的水准
中国要向日本学习什么?从鲁迅到郁达夫,都在日本土壤里发现灵感的泉源。百年以来,日本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挥之不去的镜子,不断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痛苦。其实所有的留学日本的学生,都看到日本社会的特色,就是全民对学习的重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就投下巨大资源消除文盲,全面提升识字率,从娃娃抓起。日本基础教育的特色就是要求平等,不管是多么穷困的地区,都争取拥有和繁荣都会区一样的资源。东京中央政府在这方面极为重视,确保不会因为家贫而使学龄儿童失学。偏远地区的学生,从北海道到冲绳,都会有说东京口音的小学老师,保证学生的“国语”标准。一九七七年文革结束后第二年,中国迎向教育改革的狂喜,恢复高考,走出“四人帮”泛政治化的阴影,但教育逐渐被市场化,尤其在向“钱”看的氛围下,穷困地区的学子失学,义务教育在一些地区不能落实,成为中国人胸口的最痛。由于繁华都市约两亿民工没有城市户籍,子女都不能进当地的学校,不少就因此失学,或是进去简陋的民工学校,让“二等公民”的烙印延伸到下一代。近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逐渐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到了二零零八年,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四点四,而日本的教育经费近十年都是占百分之八以上。这落差难道还不值得全球中国人警惕?事实上,中国现在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一九二五年时日本的水准;中国教育支出占政府预算的比率,在全球一百五十一个国家中,排名极低,不仅落后于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也落后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像古巴、北韩等,甚至是落后于很多非洲穷国。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但中国无论在穷困的三十年前,或是在相对富裕的今天,还都是在穷孩子,还是在歧视最无助、最不能争取自己权益的群体。日本是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中国要向日本学习,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开始。
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且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的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的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 ,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 % 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 ,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 相差25% 。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 的小学教育和100% 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 3% ,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成人识字率近100%。中日两国的教育相差多远呢?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民治维新后,日本向西方学习,实行义务教育法,当时不断地有官员因为完不成推行义务教育的任务而自杀谢罪。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民心低落,满目疮痍,经济崩溃,国库枯竭,而日本政府却于仅仅一年多后的1947年3月,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竟将国民义务教育由战前的6年延长到9年!这个需要全民勒紧裤腰带的教育措施得到了全体国民的支持。日本人至今仍避讳谈战后的艰难,很多女子为了谋生不得不出卖色相陪占领军,男人做黑市买卖,然而教师家庭却能因职业而得到大米供应。政府募集粮食,尽量保证小学生每天能在学校吃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