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06阅读
  • 7回复

(文化活动)课题组确定2012年4月7日为首届“文化放生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8


(文化活动)课题组确定2012年4月7日为首届“文化放生日”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确定本周六,即清明节所在周双休日第一天--4月7号为首届”文化放生日“,希望各位能够在这一天,自己或号召周围朋友做一件放生的善事,养育良心,激活慧心,感应天心。


死者远逝,阴阳相隔,清明节所在周双休日第一天放生,承节日之运,以修善养心为本,开启天地清明之后的人生成长之旅。


放生,让生命从手上出发,感受天德,珍爱万物,平等平视,回归原点。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8
今后每年一届,开启民智,厚积民德。十二年为一轮回。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8
上传北京放生活动过程:


误打误撞,跑到北京大前门到圆明园之间的御河--长河去了。长河旁边没有超市,只好回头到魏公村去买。没想到看到传说中的法华寺,惊喜之下,却见寺门紧闭,心知不妙。门缝中向内一瞧,竟是儿童用的滑板。觉得蹊跷,转过左边大门一看,原来早变成中央民族幼儿园。北京人真悲剧!这是北京本地人干的绝对没错。

朱红色斑驳的寺墙和被掏空的寺庙,让心情很压抑。走到魏公村买好6尾鱼,赶紧灌水,包了三层塑料,急匆匆奔往街上。刚好来了一辆的士,上车直奔长河。到达长河,付钱下车,不管周围有没有人,提着鱼跑到桥下,打开塑料袋,居然一个个活泼乱跳,总算松了口气:幸好没有捂背气。

小心将鱼提起,高过护栏,弯腰尽量接近河面,然后将塑料袋倾斜,一股水流带着6尾鱼冲里河里。看到几尾鱼很本能地一扭腰,射一般四下游进河水深处,感觉生命在无限拉长延伸。抬起头,竟然觉得一条河都活生生跳跃起来。

放生的感觉真好。一瞬间,感觉心泉活泼着一圈圈生命的波汶,一直荡向天边去了。

站在桥下,突然看见两个龙头,随同的人就说这鱼一定跃龙门去了。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吧。

放生完爬上河堤,抬头一看,哇,居然是传说中的延庆寺。

顺着延庆寺往左边走,竟然是传说中的皇家寺庙--万寿寺:这里是皇帝一跪拜双佛,一天走完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的地方。

随行的人说放生喜庆又延寿,自然是将双寺联起来想象,当然高兴。随缘到寺里参拜一番,没想到大雄宝殿中间供着佛祖,左边是阿弥陀佛,右边是药师佛,前面是大日如来,一跪拜双佛,是拜佛祖和大日如来,而大日如来,是我的本命佛。

听导游一讲,猜想这几尾鱼已由阶下囚晋升为御河皇家公务员,而我也因他们的晋升,到皇家寺庙采吸了北京王气,自是积德因缘。

从心灵感应的角度,觉得一切都是天意在安排。

信则灵。信不信由你。









描述:塑料紧裹的6尾鱼
图片:1_副本.jpg

描述:走向桥下放生
图片:2_副本.jpg

描述:解开塑料袋
图片:3_副本.jpg

描述:哇,活泼泼乱蹦的生命
图片:4_副本.jpg

描述:让生命从手上开启
图片:5_副本.jpg

描述:这条御河成为一条会呼吸的长河
图片:6_副本.jpg

描述:桥头左右各有一龙头
图片:7_副本.jpg

描述:这是右边龙头写生
图片:8_副本.jpg

描述:再看看这绵延的长河,涌动着生命的节奏
图片:9_副本.jpg

描述:回头竟然是传说中的延庆寺
图片:10_副本.jpg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8
继续:


居然那么巧,放生竟然到了万寿寺。看来放生既可以长寿,又可以吸得王气。

北京有五气,长城有霸气,紫禁城有王气,颐和园有秀气,恭王府有福气,壅和宫有灵气。这五气,却组不全中国人追求的福禄寿。所以,应该加上万寿寺的长寿气。王家寺庙,兼有王气、福气、寿气,采而吸之,得大成也。

寺庙里的藏经阁辉煌大气,看似两层,实则三层。既符合阴阳两级之二数,又符合太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据说皇家低调,只展示两层,表示天地人三才之中,他比天小。

整个寺庙建筑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精华:皇家寺庙与百姓寺庙的区别。但在建筑技术上,却是一致的:全是靠木材榫头连接,不用一颗钉子。

寺庙后面左右两侧各有两颗几百年的银杏树,一公一母,公则开花不结子,母则开花结子。两颗大树中间,是三座黄色高塔。












描述:这就是传说中的皇家寺庙:万寿寺
图片:11_副本.jpg

描述:万寿寺大门
图片:12_副本.jpg

描述:一跪拜双佛:后面是佛福,前面是佛祖法身大日如来
图片:IMG_1192_副本.jpg

描述:万寿寺内的白玉兰花开得很灿烂
图片:img_1160_副本.jpg

描述:这里有莲花数量是北京城最多的,说明这寺庙是皇家最高规格的寺庙
图片:img_1167_副本.jpg

描述:这里是皇帝拜佛上一日踏遍四大佛教名山的地方
图片:img_1177_副本.jpg

描述:这就是传说中的藏经阁
图片:img_1171_副本.jpg

描述:这是数百年的银杏树
图片:img_1178_副本.jpg

描述:这门的顶上法兰西风格,与圆明园一致。可惜圆明园已经看不到了。
图片:img_1185_副本.jpg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8-18
 北京万寿寺是一处清幽、肃穆的皇家庙宇,历经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历朝的数次大规模翻建,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的建筑格局,有“京西小故宫”之誉,是皇家佛教胜地,也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1985年,北京艺术博物馆建立于此,正式对外开放。万寿寺位于京城西直门西北七华里处的苏州街南、紫竹桥北,即明清时的长河广源闸西侧。

万寿寺始建于明朝,称聚瑟寺。明万历五年(1577年),改名万寿寺,成为皇家寺庙。原主要用于藏经,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清朝时又经几次重修扩建,于乾隆朝时改为行宫,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重寺。当年,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有小宁寿宫之称。

 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极其宏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占地三万余平方米。寺内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山门以内共七进院落,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即大延寿殿)、万寿阁、大禅堂、御碑亭、无量寿佛殿、万寿楼等,各殿两侧有配殿配房。东路为方丈院和圃园,西路在乾隆年间改为行宫院。

  寺庙前,长河奔流,旧时设有码头。每当春末夏初,帝王太后从紫禁城走水路到颐和园避暑,均在此驻跸下船稍事休息。

  万寿寺山门上方,有清顺治二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山门两侧的卡子墙、撇山影壁的砖雕,构图精细,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精品。两侧齐胸高的宇墙虎皮底座,朱墙白顶,色彩分明。

  进得山门,便是天王殿。殿前左钟楼,右鼓楼。素有“钟王”之称的永乐大钟曾悬挂于此。乾隆八年,移至觉生寺(即大钟寺)。过天王殿是大雄宝殿,内有三世佛、十八罗汉、倒座观音泥塑像。两侧金柱上,有乾隆帝所书楹联:“戒慧光中烟云皆般若;清凉界外花石尽真如。”清大太监李莲英为了恭维慈禧,特意命人制作了一个面似慈禧的观音像,慈禧的“老佛爷”之名由此而得。现在,此座观音像还摆放在三世佛像的后边。

  正殿之后的万寿阁后假山叠石,松柏苍劲,皆为数百年之物。大禅堂后为最后一进院落,内有一片假山,象征普陀、峨眉、清凉佛教三山,山上有三大士殿,正殿为观音,左为文殊,右为普贤。山后有两株古银杏树分立两旁,饱经沧桑的虬干枝叶高耸入云。其后还有乾隆御碑亭、无量寿佛殿、光绪御碑亭、千佛阁等。无量佛殿两侧原有洋式门两座,建于清乾隆年间,与圆明园之西洋楼同龄,皆为中西结合之产物。隔门与西路的爬山游廊和亭阁相连,亦与东路长满树木的土山相通。

  西路是行宫部分,为清乾隆年间修建,靠前部分有四小院落,被中间夹道一分为二。左为寿膳房,右为寿茶房,其后是皇帝、太后驻跸之行殿。行殿之后两侧有爬山游廊,通过小亭到后楼。相传,清末慈禧太后曾于此梳妆,故称“梳妆楼”。再后有大悲殿及配殿,院中有一井亭,是专为皇帝讲经之所。东路是方丈院。前部有大斋堂,大厨房及僧舍,中为斋堂、前宇、南房,斋堂之后为土山,最后是独院。










藏经阁







玉兰花







门口建筑





皇家下旨修建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8-18
:(文化活动)万寿寺:北京三环路旁有座“小故宫”(转帖)



  北京寺庙千百座,只有它规模堪比皇宫;庙里的佛像万万千,独有这里的观音像慈禧。乾隆皇帝对这座千年古刹情有独钟,慈禧太后更是发迹于此。今天,古御河从万寿寺前流过,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皇家重寺,乾隆最爱



一跪拜双佛:后面是佛祖,前面是大日如来


  如今走在车水马龙的西三环,匆匆忙忙的人们很少会去注意一处坐落于路边的古刹。但如果您有兴致走入其中,相信一定会被隐藏在山门后的景色所震撼。

  这就是当年鼎鼎大名的万寿寺。寺内分东、中、西三路,前庭深宅广厦,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宏丽至极,宛如皇宫。后身又是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古道地宫,苍松翠柏错落有致,活似御花园的缩影。就连它的西跨院,也有着小坤宁宫的美誉。难怪民间都称这座寺院为“小故宫”了。

  万寿寺始建于唐朝,称聚瑟寺。距今算起来,已有千年历史了。到了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万历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出资,由著名的司礼监冯保督建而成,改名万寿寺,也就是给皇太后祈福万寿无疆之意。从此摇身一变,作为皇家寺庙,按编制得算“央企”,主要用做藏经卷的宝刹,到后来后经板、经卷移至番经厂和汉经厂,万寿寺便成为明代帝后游西湖(今昆明湖)途中用膳和小憩的行宫。

  万历三十五年,寺庙又迎来了一件宝贝——永乐大钟,就是今天大钟寺的镇寺之宝。这口大钟出身不凡,明太祖朱棣夺取天下之后,总觉得自己杀戮太重,同时也感到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想到按照《太祖实录》里“唯功大者钟大”的规矩来铸造一口举世无双的大钟。大钟铸于明京师铸钟厂,最终铸成时总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真可谓罕世珍宝。移到万寿寺后,还为它专门建了一座方形钟楼,每天由六个和尚专司撞钟之职。据明人蒋一葵记述:“昼夜撞击,闻声数十里,其声,时远时近,有异它钟。”

  永乐大钟在万寿寺悬挂了20年左右,到明末,人们看到它已经躺在地上,长满青苔了。到了满清入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经过朝臣们的一番争论,根据阴阳五行生克之说,认为大钟属金,北方属水,金水相生,因此,应该把它放在京城之北。于是雍正皇帝决定,将此钟置放在地处“京城之乾方,圆明园之日方”的风水宝地觉生寺。移钟工程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完成。之后觉生寺改名为大钟寺。如今来到万寿寺,钟楼仍在,然钟声已远。

  清朝时又经几次重修扩建,西路于乾隆朝时改为行宫,遂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重寺。清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和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弘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而这位乾隆皇帝为表示自己孝心,真没少在这座寺庙上下工夫。如今寺中的主要建筑便是无量寿佛殿,就是当时耗巨资建成的。不仅如此,最后一进院子还别具匠心地用巴洛克风格的“西洋门”与外界隔开,而这种规制的门只有在圆明园中才出现过。敢情这座门就是当年乾隆皇帝亲自指示,从圆明园中移植设计元素过来的成果。一国之君,为一座寺庙建设操劳至此,可见万寿寺的面子着实不小。




地图

  “老佛爷”就打这儿来  不过,万寿寺的最终发达,还是与慈禧太后密不可分。您知道慈禧太后为什么被称为“老佛爷”吗?这还得从这万寿寺说起。

  话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已除掉八大臣,斗倒恭亲王,掌握了朝政大权。但她毕竟是个年轻的女流之辈。朝野之中,对她的掌权颇有微词。为了达到她二次垂帘听政的目的,慈禧绞尽脑汁,终日闷闷不乐。心腹太监李莲英多聪明啊,一下就猜中了慈禧的心事,便悄悄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建成之后,这小李子假装火急火燎地去禀告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

  慈禧素来笃信佛教,听罢感到十分惊奇,便起驾出宫。出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到万寿寺。慈禧进山门后直奔大雄宝殿,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并无不同,不由地勃然大怒,要治李莲英欺君之罪。

  只见李莲英心中有数,不慌不忙地说道:“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莲花台上,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都早在李莲英的安排之下,聚集在这里。与此同时,李莲英突然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慈禧是何等聪明,见状便明白了一大半儿,但她仍故作不解:“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下边一片拍马屁之声:“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把慈禧拍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连骨头都酥了。

  自此,“万寿寺双佛显圣”的故事便越传越神,老佛爷这个称呼更是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这为慈禧的夺权制造了不小的舆论声势。

  据说这个观世音正是李莲英让人按慈禧的模样塑造而成的,如今拿来慈禧留下的老照片与佛像对比,还真是颇为神似。后来慈禧由于对此观世音非常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李莲英扮作韦驮,俩人在这个佛像前照了张像,相片流传至今。


龙舟

  “慈禧水道”直达颐和园


  由此发迹之后,慈禧对于万寿寺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把她当成了自己的福地。光绪十四年起,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重新修好颐和园之后,她为了方便自己去颐和园,又疏浚了一条水道。颐和园是三分山、七分水、一亩田。可谓山水结合,动静相宜。而慈禧坐马车去时,只能看到颐和园的四分之一。乘舟游幸就大不相同,远山似画、如入仙境,游船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而那条被称为“慈禧水道”的水系,就从万寿寺门前经过,万寿寺也就理所应当被选为慈禧出游的行宫。

  据统计,慈禧一生曾32次去颐和园。按照慈禧太后出游的排场,这座万寿寺在光绪初年作为行宫标准也太低了。因此光绪一朝,万寿寺几次扩建,一度成为京西第一大寺。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开放的部分只是万寿寺原规模的一半,东路的许多房产还没有彻底腾退出来。不知道如果完全恢复,万寿寺会是怎样壮观的场景。

  如今从万寿寺门前仍可以乘船行舟,并且路线全如当年慈禧行走的一样。而当年除慈禧外,只有阿哥、格格级别以上才可随驾乘船,游览景色。慈禧水道上“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秀美景色,老百姓根本无缘得见。清朝时甚至严禁百姓在此河道上垂钓、打鱼,据《清实录》记载,慈禧画舫经过时,两岸共有八旗前锋营护军7800人,步军兵丁6230人沿河护卫。甚至人们站在岸边观看都是滔天大罪,因为皇后和妃子的美丽容貌,百姓们看到了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是要被砍头的。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国运衰则百事哀,因光绪皇帝曾被慈禧软禁在颐和园内,隆裕太后于1908年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慈禧水道从此断航。



  周边逛逛
  艺术馆中赏珍宝,慈禧水道乘龙舟

  如今的万寿寺已变成了北京艺术博物馆。因此您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佛国风光,还可以尽赏北京地区出土或是流传的文物精品。展览主要包括历代书法和绘画,碑帖及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宫室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这里还收藏了上自宋代下至民国的古籍图书十余万册,可谓包罗万象。其中唐吐鲁番佛教布画、北魏鎏金造像、元代白瓷观音和乾隆捻线绣宗喀巴大师像等都是稀世珍品。而大殿内现正进行毛家湾遗址瓷片展览,自唐至明中期历时900余年的瓷器标本,无一不有。

  上文提到的慈禧水道,如今花二三十元,都可享受到当年老佛爷的待遇。航行时间单程为45分钟,包括万寿寺、北京展览馆后湖、玉渊潭在内的几座码头,您可以就近上下船游览,前一秒看完老北京的美景,下一秒就是新北京,然后又梦回清朝,真是不亦乐乎。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8-18

畅想春天

呼应号召,却时间向后推迟几天。实验中学初一十二个班,于4月12日开展放生活动。
“鱼儿,拥抱春水,尽情遨游吧!”临淄区实验中学初一(5)班路雪薇同学兴奋地把小金鱼“放”到校园湖水里,人与鱼共享回归自然的快乐。
学校将4月12日定为“放生节”,将校景“博学渊”定为淡水养殖实践基地,学生将自发带来了鲤鱼、鲫鱼、草鱼、金鱼等大大小小1000来条鱼,放生到学校湖水当中,让它们在自然中健康生长,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前来观赏。学生将在生物老师的具体指导下,随时观察、记录,与小鱼的健康生长密不可分的湖水温度、生态环境、生长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学到比课本上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在实践当中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锻炼和提高善于观察、善于实践的技能。
学校将感悟自然作为六类校本德育活动课程之一,不断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将德育渗透进各门学科,将课堂由室内搬到室外,由书本拓展到实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种树、养鱼、养花、“走进大自然”等活动中,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引领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关注生物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0-19
希望该活动永久执行,成为各教育界育人特色。中国人需要信仰。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