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93阅读
  • 0回复

以“和谐”为话题,“文化”角度导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阳明新学
 

发帖
24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6

             以“和谐”为话题,从“文化”角度写作导写与例文
                      浙江慈溪中学 黄孟轲  
                                 导写


  我的写作感言:
作文是人心灵的外化构建,是心智的语言载体,应该是学生的生命追求的精神实现。作为高中学生除了直接拥有自身实在性、自己的思想、意识的内在生活之外,还有对自身存在及自身存在的环境观察、反思、评价,是一个学生观察发现,思想见识,与生活情趣反映。只是我们今天许多中学生的作文,已很少能看到真正的可站立起来的“人”,一篇文章读下来,看不到当代青少年应有的思想、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思考、丰富的情感,而充塞其中的常常是大量的人人千篇一律,个个异口同声,即使语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也常是八股式的;一篇文章读下来,如去掉那些所谓的技巧,没有人的生命气息,亦无人的健康精神。


我们的写作拒绝伪思想、伪崇高、伪情感。可惜今天这样的文章太多了!写作是用我们的真情实感,用我们的自己的清洁的精神,独到的思考去发现,去感悟;字里行间有见识有青春活力与敏感,我们的母语的魅力在从中得以充分体现。


我坚持认为:一篇优秀的文章,是作者心灵直接或曲折的艺术投射,作文中的人物景物或观察思考无疑与他们的精神主体存在的潜在深层联系。学生的写作虽然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他应该是一个最色彩斑斓、最生气勃勃的世界,或通过我们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审视这历史文化与生活自然。





           一、“和谐” 与“文化”的题解与切入方式

两年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万物复阳而抱阴,中气以为和。”以“和谐”为话题,从文化角度思考切入,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也能反映他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与反思,也引起对当今社会文化构建理念的关注并去加以实践。


对于这类概念类的话题作文,审题构思立意首先应从概念入手,明确这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方能正确立意,才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写作的切入口。这类文章的写作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切入口,是作文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类学生作文没有一个切入的口子,通篇都是没有边际不痛不痒的论说;所以我们应该明确,这里不能只围绕概念泛泛而言,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小的角度,要注意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将话题切分为若干子话题,无论记叙还是议论都要“和谐”为前提以文化为范围,选取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


如“和谐”意为“配合相处得适当匀称”,故写作时不能只单纯的将“友好、密切、理解、宽容、团结、和平、默契、温和”简单的等同于“和谐”而不能够直逼题意。 “和谐”这一概念内涵深广,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常常不易把握好,它既可以写自然、环境、社会,也可以写人生、历史、政治;我们这个审题范围必须以文化为对象,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开掘话题的深度,写出层次,不能流于表面。可能有的同学在这样的文章中只讲和谐文化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意义,或对人的生活生存的意义,我们要倡导和谐等等,这些只是停留在一个浅层层面,往往会是大而空的,无法达到应有的深度。

二、 文化作文”的写作的几个要点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总的来讲包括三大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 “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文章的根扎进文化的土壤,在几千年文化长河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这是厚重的文化向作文强势渗透,并在实践中使作文逐渐文化化后结出的硕果,我们可以把这种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而称为“文化作文”。它从文化的层面思考立意选择材料,让作文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是把作文的根深深地扎进文化的土壤。


1、 审题特点。“文化作文”写作,在审题上首先要注意的是,它本质上含有两种情况:一是选取的题材内容本身的文化性;一是用文化的角度去观察审视,文章中体现出文化味。

“文化作文”在审题思考上要把话题放置于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进行对话与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去思考事物对象;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与事迹,来显示写作者的文化积淀,使作文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较深的文化认知、充足的文化精神以及较高的文化品位。“文化作文”的实质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富内容,用文化意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味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感的思辨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文章的内涵。文化作文除了要有大量的文化积累外,最关键的是还要有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眼光和文化的感觉。

这也是近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有些就是直接在命题中体现文化特征,如江西省高考命题的作文由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一段引入,激发考生深思“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辩证意义并作阐发,审题可以从世界、人生、价值入手,但更加可以从文化角度去思考,写出一篇佳作;又如江苏省高考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以文化味浓浓的写作术语引伸学习生活、事业人生。但试想如果考生不善于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读不懂题意,审题也会出问题。二是注重思辩能力。如浙江卷的“生无所息,生无所息”、“一叶一枝一世界”,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等以典籍哲语、现代的人生思考为题意,去探讨人生去,扣问生命,去讨论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启发学生对历史文化,对现实生活、身边的社会生活的思考。
写文化类作文要具备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要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如看夕阳,看黄昏,从文化的视角去欣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多少文化的沧桑。譬如看到一轮夕阳,在画面上表示也可以凸现渗透文化味,也可以有象征意义,夕阳也是各种情感意志个性的蕴含,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的是悲凉、痛惜;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旷达、自安;而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喜悦、豪迈,这可以是对“无限”、“只是”、“但得”、“何须”、“喜”等词语的揣摩感悟,也可以是对诗句意境的细细体味之后对其中之美感有所感受,这是对中国传统象征文化思考。


2、内容形式。文化作文的写作内容不是让我们去啃故纸堆,也不要我们去求面面俱到,但对传统文化的各几个重要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内容重点是在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思考论说,是历史宗教建筑文学等传统文学和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细节方面。这是文化作文写作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载体。文化作文或体现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方方面面或与世界文化的种种关系,或去思考去表现不同的文化特质,去揭示不同的文化底蕴等等。文化作文按其内涵与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诗文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等几类。 “文化作文”的实质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富话题,用文化的材料表现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用文化的品位提升话题。

3、写作特点:常见的技巧方法有:诗文引用,对传统或现实文化的审视,体现思辨色彩,围绕历史事件的点评,故事新编与人物叙写,情景事件的再现,运用文言仿篇等。在写作是,行文既要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话题,又要用文化的精神提炼话题,用文化的理念观点思考去叙述去议论,只有这样才能展示出你的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思辨能力。当然有时在表达的时候既抓住文化现象,又适度引用或化用一些诗词名句,以此为透视去叙写去议论思考。当然有时还可以在表达的时候隐略去一些文化的外在的东西,即不要只停留在诗文、名句、名人或历史事件等上面,而是从文化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的主体精神来思考来取材。


4、素材积累。素材的积累在文化作文的写作中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文化的特质与内涵,了解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及未来,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写出有见地的文章。这靠平时的积累与思考,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的看法。我们平常所讲的文化它的重要“载体”是传统文化,只有在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因此文化作文素材的积累的重心应该是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这是写作文化作文要能力能够了解的的知识。

但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传播、发展、辉煌与曲折、断裂、湮没;要了解文化的民族性特质,文化在世界各国的特点,要了解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周易”文化为中心发展出来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文化的总汇,更实际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要义,三玄四书五经,礼教乐教等要有所了解。

比如书法、国画等传统、古典音乐、坊间工艺等艺术,比如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比如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的佛教本土化后为核心的宗教文化;还有以民族或地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另外了解以权利集中,皇权至上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饮食文化、教育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风水文化、养生文化等等。我们了解积累思考这些文化现象与指向,学会利用它们来分析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又如文化的流散传播,现今西方文化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冲击的情况,我们民族文化主体的逐渐消亡的现状,我们也应该有所了解。


                三、“和谐”——“文化”写作的取材立意提示。

“和谐”——“文化”方面的作文其取材立意方向可以非常广泛,下面试从思辨立意方向作一点指导,一般文化类型对象材料限于篇幅,这里略去,可以参考上面“文化作文”的写作的几个要点。

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这是一个容易写出精彩文章的切入口,虽然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释儒三教为中心的文化,它在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和持续至今西化浪潮中发生了异变,汉语、中国传统节日,直到最近媒体热炒的中医问题,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我们不能不看到,一方面传统文化精髓不在,一方面舶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得不伦不类,文化问题似乎一直在困扰着中国。 这也可以从我们的身边,从我们中学生自身入笔去思考。可以取一个小一点的角度,深入的来谈。如可以说说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坚持民族的特色,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如可以写音乐,写节日,写语言,写习俗。


2、东西方文化的特点与区别何在?和谐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怎样维持我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独立性?我们可以思考面对现在这样让人糟心的文化现状,随便哪个有点自尊心的人也不愿意承认我们今天的中华文明如何的灿烂夺目,如何的引领世界潮流。我们知道大多数外国人知道的中国,可能也就限于故宫、长城、唐服、饺子,以及老庄、李杜、程朱与鲁迅、胡适、陈独秀、钱钟书等。有些文化的和喜欢进行学术研究的外国人知道有孔孟之道也就算不错了,但无法真正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


我想这些问题具体可以这样几方面去构思与立意:(1)、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我们要如何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何谓文化?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法、生活样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相关。(2)、我们应该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我们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有五千年。所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了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丧失了。因此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一点正受巨大的挑战。(3)、看看我们的身边,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要知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共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向一元的话,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


3、和谐文化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价值。文化的和谐,还有一个重要的桥梁、纽带、精神领袖和灵魂——知识分子阶层。知识阶层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占有煊赫的地位,他的功能是官和民无法超越的。有大贤说过,在西方文明经历了漫长的蒙昧和野蛮之后,科学和理性驱走了中世纪的黑暗。知识分子也就自然的把开启民智,指引民众这个伟大的使命从神职人员的手中接了过来。所以,知识分子的崇高性是不言而喻的。

“知识分子是人类社会的良心”这样的精辟论断,我想它应该是能跨越东西方历史差距和文化壁垒的。因为,这个“良心”的直接指向具体到了个体的人。让人有良心,如果这也要拉上历史和文化做遮羞布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提出了和谐文化的建设,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这个职责。没有知识精英们的参与和集体努力,文化复兴从何说起,和谐文化从何说起?如果一个民族只是从郭德纲的相声中体会文化和传统,我真不知道这是民间艺人的幸运还是知识分子的悲哀。取材可以思考庄子孔子王国维顾准等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价值,既可以写群体,也可以写某一个两个。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叙事描写。

4、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家人与自我的和谐,前提是实现天人之和的文化的和谐。这更多的是参照“天人合一”,“中和”等儒道为基点。文化的和谐更多的是思考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历史与社会的关系,文化有其特殊重点的是要处理“知人” “知理”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人际和谐人的存在的精神状况。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对比鲜明的文化景观:一边是剑拔弩张,一边是鸟语花香;一边是悬崖嶙峋,一边是小桥流水;一边是强势高压,一边是春风化雨。在风起云涌的当今世界舞台上,世界的东方“风景这边独好”。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的和谐。


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和谐理念,是基于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益根源、立足现实发展实际、朝向人类理想美好境界迈进的社会进步需求为立足点。它对于中国发展乃至人类进步所孕育的深邃意义,将会由历史来逐步呈现。由当今世界的文化格局现状看,这一话题既具有可贵的现实针对性,又昭示着一种美好前景。我们是选材时要考虑,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世界背景下,文化实力发挥着日益扩大的影响力,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儒释道在长期共处过程中体现了互相容忍与彼此共荣精神,是它们共同孕育了中华历史文明。儒释道,这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互相比较而言。可以写这一文化的历史,也可以写写这一文化现象流派的个体存在。“天人合一”、“和合”、“政通人和”、“普度众生”“物我两同”“协和万邦”以及“和而不同”的普遍和谐观中,昭示着中华民族先人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智慧。人与自我的和谐是要处理“知己”的问题,目的在于实现身心和谐。在处理人与自我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允中”、“执中”。“中”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方法和一种修养境界。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就是“执中”。作为标准的“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有着积极作用。这

另外还可以写写艺术的融合,教育的教学相长等等。


 二、以“和谐”为话题,“文化”角度的参考例文点评与练笔指导

  


1、民族的文化,世界的文化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1 班   黄  浏


当我们身着牛仔衫,嘴里嚼着汉堡,说着地道而流利或不流利的英语,欣赏着好莱坞大片中的精彩捕杀,有人却对此忧心忡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渐加快之时,文化一体化也正情然迎来,这种担心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九斤老太,是一种文化的敏感。


环视我们身处的环境,用“‘西’风日渐,乱花迷眼”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随着国门的开放与各种传媒的兴起,外来文化蜂拥而主,文化的地域民族差异特色在不知不觉中变异并逐渐缩小,渐渐走向了中和。这是不是好事?


就像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本地的生态系统,对本地物种构成巨大威胁一样,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也正在不断抢占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地,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占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难发现,熟知比尔·盖茨的甚多,而认识季羡林张瑞敏的甚少;钟情钢琴、小提琴的甚多,喜欢二胡、古筝的甚少;观看《指环王》、《黑客帝国》的甚多,而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甚少。我认为这既是文化和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它会贻害不浅。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消除文化的差别才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世界上你死我活、永无安宁的分歧、战斗,难道不是因为文化的差别而造成的吗?一旦文化的差别消失,世界上的各国人民,不就能像兄弟姐妹般地友好相处了吗?至少最直接的好处,那些整天为学习外语而愁眉不展,苦苦钻研的人,不就可以获得解脱了吗?


可是,如果是那样的世界,那么我们是否还能体会到世界的丰富与精彩?如今有一名很时髦的话:“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颁布之时,全世界都为这极带有浓郁东方神韵的“篆章”而倾倒;当今年春节时,法国的艾菲尔铁塔披上了“中国红”,香榭的舍大街涌动着载歌载舞的中国民俗艺术表演者,向来对外来文化持抵制情绪的法国民众,也不禁为之深深陶醉。正是这些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使中国的文化迅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新加坡一名著名政治家曾说过,几百年之后,日本还是日本,越南还是越南,因为它们有自己的语言,有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但新加坡会是什么,无人知晓。因为新加坡到处是舶来的文化,甚至没有自己的语言。他的话耐人寻味,值得深思。但毫无疑问,只有一个有独立文化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能不断发展的民族。


评点:作者能够深味文化的“和而不同”的真谛,从“不同”的角度、“差别”的角度来谈“和谐”的问题,角度新而有味,这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更难得的是作者能从文化的层面来谈,看似随意撷来的材料都在文化的“圈子”里,从外来文化到传统文化,从中国到法国,透露出作者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写好有深度厚度的文化类文章所不可缺少的。




               2、执拗的灵魂,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2)班韩放


伟大的灵魂往往过于执拗,难免失足于泥泞。李白独得天真的洒脱执着换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杜甫沉郁顿挫的苦吟赢得了“千秋万岁名”,然终抑郁而没;鲁迅的肃峻阴冷让它孤啸荒原,周作人的冷静平和亦使他痛味苦涩;屈原的执着追求被讥为“愚忠”,司马迁的“隐忍苟活”被斥为“垢辱”。然而,他们的人生与生命魅力所呈现出来的,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上的亲和,是他们人格上的和谐。


李杜文章本同源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对李杜推崇至极。李白是那个用生命追求浪漫的李白,是那个迎风立于舟头,狂笑高呼“我本楚狂人”的李白,是那个对天长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杜甫是那个诗录历史的杜甫,是那个“宁苦身以利人”的杜甫,是那道尽人间悲欢离合的杜甫。太白天马行空,豪放飘逸,傲岸不羁,用众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追求自己的自由;少陵感时忧国,缜密思深,尽显其沉郁顿挫。青莲彭湃的激情,飞扬的神采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被感染、被打动;子美用诗冶炼苦难,用诗书写血泪,用诗将现实展现在人们眼前。他们都是时代的歌者,精神的创作者,不朽的缔造者!纵然在诗文风格上各有千秋,然其于精神层面上达到了大同。李太白的绝句中,狂放、抑郁、希望、失望相互交织、冲突,他在狂笑长吟中,笑出吟出了“大济苍生”的抱负和无力笑出吟出的血泪;杜子美的律诗里,理想,现实,黑暗,光明,愤慨,伤怀相互碰撞,他的纪实之笔道出了他推己及人的兼济之心,压缩凝结了大众无力承载的苦难。时代选择激情,历史选择深刻,李白为时代所选,杜甫为历史所择。重道的李白与崇儒的杜甫走的是精神上的“大同”之路。


渡尽劫波兄弟在
鲁迅与周作人,历来被认为是两个极端:一个放荡不羁,带有安德列夫式的阴冷,一个平和冷静,流动着古希腊的静穆;一个“超人”崇拜,喜欢尼采,仰慕拜伦,心仪裴多菲,一个“小家碧玉”,喜爱古希腊神话,热衷人类文化学,致力于儿童心理学;一个“阴色”创作——狂人的眼光,祥林嫂的绝望,孔乙己的潦倒,阿Q的死亡,那是一个血色的王国;一个“轻描淡写”——在生命的苦雨斋里释放淡淡的苦涩,以不同寻常的忧郁,体现生命的深邃……然而,他们都是当时常态中国人的叛逆者,不过一个趋于挣扎,搏击,另一个则空手道般地隐于苦难的大泽。鲁迅内心有太多的痛苦,他知道以温情的方式对待苦难乃是笑谈,消沉地退到书斋,是欺人的骗术,他宁可走一条自虐自毁的险路,在“无人之阵”里在呼喊中体现生命的价值;而周作人则在默无声息的沉思中,迸发着苦涩的预言。他的文章,好像寺庙里的僧侣,在那悠然平和之中,何尝没有大悲苦于斯?只不过没有跳入尘世于俗世周旋而已。入世也苦,出世亦苦,人生是一大无奈。他们都是寻路者,日夜走,天天寻,深知在悲苦中挣扎才是自然之路。他们都是昏睡之夜的清醒者,湮没于茫茫黑夜之中,无奈于前路的选择,充满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悲哀。兄弟虽然中年失和桥归桥,路归路,但二人的文化生命的存在本质实为悖论与殊途中的同归,据说鲁迅在生命终结前经常读的是周作人,而知堂晚年读得最多的是他的大哥的书,这其实一点不奇怪,什么叫“渡尽劫波兄弟在”?


无翅的飞翔
披发行吟泽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了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泽之鲋,喘息挣扎。三闾大夫啊,既然“举世皆浊”,你又奈何“独清”?既然“众人皆醉”,你又何苦“独醒”?奈何哀号“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奈何大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固知汝不能变心以从俗,汝固将愁苦以终穷,然“举世皆浊”,何不“濯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凝滞于物哉?


“忽忽而居,肠一日而九回”的是子长。意有郁结,不能通其道,处境甚窘。司马大夫呀,既知“负下未易居”,又深味“下流多谤议”之苦,奈何“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莫非《史记》的铸就终为汝之使命?抑或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露于后世也”?非也!子自亦言“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子惟望其能“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子“偿前辱之责”哉!汝虽被万戮,终不有悔!虽,屈子您“孤忠托离骚”,然“余风波及汉湘人”,虽葬身鱼腹,  意气不朽;虽,司马迁集“忧愁发愤”,然终“著成信史照尘寰”,千秋史笔溯龙门啊。一个择生,一个择死,虽殊途但同归,共求心之所向,寻魂之所安。


脆弱又敏感的心灵,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刚毅与执着的体格,才能让其尽情挥洒自由与美丽,趋行在人生这亘古不变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实现精神的大同!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作者深刻的洞察能力。对和谐文化的切入点独到。在三组看似完全迥异的人物身上,作者独具慧眼,观照到了其内在精神之叠合,体味到了他们对现实苦难的共同关注以及对信仰的膜拜与祭献,显示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准确把握及深刻思考。


其次是作者矫健犀利而又极具张力的文字。作者文笔老到,用词精炼准确,在时而长短交错时而整齐顺畅的语句中传达着自己思考的凝重与深刻。读后感觉铿锵有力。


再次是作者丰厚的文化素养。由于作者对所写人物熟谙于心,所以写起来毫不滞涩,在有限的篇幅内,时而引述诗句,信手拈来;时而精彩点评,恰如其分。


当然,我们也看到,囿于主题之限制,作者对每组人物共同点的概括,略有斧凿之嫌,尤其是鲁迅与周作人,他们在民族大义面前的表现,何其不同!认为他们最终“殊途而同归”,让人甚难接受!且后半部分语言略显艰涩而失之流畅自然。




                                     3、开在佛龛上的莲花

                                ——说佛学文化中的和谐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1班  杜圆


也许,有人用诡异的眼神看待他们;也许,有人把这些看成了神秘的特立独行;也许,甚者将之视为异端是疯子是邪恶。但这些,都无可争议地让佛学文化中的探险者们,尘世的叛逆者,将自己的身躯同佛学的光芒融合在一起。他们,如一朵朵天外的莲花,自然地开在佛龛之上,这里有宁静有祥和,使这块古老的土地多了一份和谐。


这里,不能不提的是近代史上那最具成就的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上,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个苦行头陀。崇仰者看他的头上显出了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尽管人们看到的是他毅然断尘的决心,尽管人们看到的是他在夫人多番寻访后依然不反顾踏上小舟的身影,但他的一生,便是一首绝唱,将中国的佛学文化渲染得异彩纷呈。还记得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悠悠的词曲,仿佛从天外仙国飘来,在直捂得人丝丝暖意,给喧嚣中的人心注入生命的活性。


李叔同与尘世的“不和”,使其与诗书画融成了“和”,与中国的艺术真谛融成了“大国”。超越了尘世的渣滓,同世界相系,直达宇宙。我相信,那份真诚,终究在禅宗的菩提树下,悟出了超凡脱俗的和者之气!当然,让我们至今无法忘怀的还有那曼殊和尚。曾那么多人,都说他是花和尚。的确,这样一个皈依佛门的弟子,却有那么多让人“羡慕”的风流轶事,但又有谁知道他对佛学真义的执着?


一开始,他有一个见不得人的出生,往后,他是弃儿,是被迫剃度的佛门弟子,再往后,是欲说还羞的整个花和尚,说是箫剑平生,说是负尽狂名,心底里,他早就看轻了自己:“破钵艺鞋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于是,他将一叶菩提视作自己的信仰,把整个的魂魄都给了它。即便死了,也融化了肉身,照耀得大地一片佛光。


而最虔诚地对待佛祖的怕要数那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八指六陀。


人们也许忘了他精彩卓绝的诗论文章,但终不会忘了他头上的48个香疤,身上的108个香疤,再有那将身上的肉一小块一小块地割下来放在火上烤的意志,再有那将两只手指置于火上慢慢烧掉的毅力……


对于世俗的眼光,他们是一个个不可理喻的“疯子”,但对于佛学的文化,他们却是开拓者,创造者,缔造着世间的和谐。


试问现今物欲横流人性已不古,就说一班读书人,就说那些个一本正经衣冠楚楚的所谓正人君子,那些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所谓教授学者,有多少为了其学术,为了其学业而甘心坐冷板凳,心有杂念胸哪会有大地,当他们正意气风发地“指点文字”时,在“戏说”在“心得”中常常是那么的“不和”!那份文化的古韵,那份高贵的和谐,又该被他们咀嚼得剩下多少味道?


点评:读这篇文章,首先折服于该作者知识面之广。难得的不仅是她熟知这三位现代文化史中诗僧的生平,尤其难得的是作者能站在佛学文化的角度,对照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性不古做不到文化精神中和谐的现状而进行思考和探讨。仅凭此,该文是篇有内涵、思想的佳作。其次,此文语言自有魅力。文章以排比开头,一气呵成造就气势同时又引人思考;评述人物无论记叙、描述还是议论,语言决不拖泥带水,精炼中透出力度;结尾可谓字字如刀,批判锋芒直指当今文化生活之陋习,全文以反问结尾,意味深长。


                                               4、文化拒绝和谐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1班  孙旦
作家张炜曾在《从沙龙到小屋》一文中说: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比让文学“走向世界”的呼号更可悲可笑的了。我敬佩这一份对文字对文学的正视。在科学领域,常说没有国界,我们倡导和谐,拥护趋同,在经济上我们为全球化不懈努力,而在文化领域,“与国际接轨”以愚之见,也许只是一句可笑的口号。我认为与世界大同一体,文化不需要,全球和谐,我们不需要。


是谁创造了那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是谁再穿城那丰厚的积淀?当“魏晋风骨”在历史的风尘中徐徐飘来,当“饮中八仙”在酒中吟诵出一篇篇不朽的传世巨作,我们泱泱大中华的文化在俯仰间刻骨铭心。和中国的孔孟之道、黄老哲学、篆隶行楷,及民间习俗中的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十八同人、三十六计、九九八十一难、千年轮回等等这些仅贴“中国”标志的成果一起享誉全球的,是六艺、四书、五经、人生八相与禅宗,先人为我们酿造了多少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特产,而我们心痛地看到,今人视之,甚不珍惜。


全球化的呼声已愈来愈高,“和谐”成为人人追逐的境界,似乎让世界同化,与别人走一样的路就是“和谐”的定义,而这样的可悲想法却正被愈来愈多的人接受。于是,当看到七八岁的孩童,丢下能帮助他们训练心算技巧的算盘,改按计算器的时候,有人说这是“进步”;当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叹词被一个简单无味的“哇塞”取代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作贡献;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而表示没听过“七夕”“重阳”的时候,有人说这是对外国文化接收能力强……这样的评说似乎很苍白。我从不排斥西方文化,也坚持认为文化上的交流非常重要,但传统的,深邃的华夏文明在哪儿呢?哪天当我们终于发现这样的“文化大融合”不仅不利于我们向前发展,反而会抹平我们身上精美的凹凸,让我们普遍相似,全面平庸时,我们会不会小心谨慎地对待今天的自己?


现今,充盈耳际的是招聘英文家教的广告,而表达时所说的汉语却被破坏得耳不忍闻,字写错,音念错,支离破碎。眼前还有满天飞舞的英语等级考试,学英语的远比学汉语吃香。为什么英语四六级不通过不可以毕业,而汉语作文写得狗屁不通的人却可以顺利走人呢?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我们有同学聊起,有点向往电影里旧时私塾的日子,严厉的老先生捋着长长的花白的胡子,背着手踱来踱去,口中吟哦李白杜甫的诗,讲着庄子孔子,手里还握着一根细细的藤条,哪个不听话的学生睡着了,轻轻一鞭,学生“哎呀”一声痛醒,可还敢睡……


这样的日子当然离我们而去了。在传统文化的氤氲中,西方文明的大潮正以迅猛的姿态袭来。我们尚在挣扎。


文化是家。文化是我们的根。是自家的东西。我们不需要全球化,我们不需要和谐,我们要的是和而不同。


点评:“和谐”是个丰富的范畴,从文化主体的角度谈和谐更是一个不易着手的大课题。作者机智地撇开了极易流于空洞的概念辨析,直接从“和谐”的一种误解(即将“和谐”视作抛弃自己的独特性,与世界同化)入手,独到且较有力量地表达了对越来越汹涌的“文化和谐”现象的忧虑。其眼光比较敏锐,忧患意识也较强烈,在同龄人当中实属不易。




                          5、我也谈文化与和谐
                       浙江省慈溪中学高三1班  马鑫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这是一首安静柔和的诗,诗里的一切多么和谐充满温情,结尾又显禅味,吟咏之余,仿佛炎炎夏日喝了一罐冰镇饮料,令人遍体生凉,妙不可言。可如果硬要我说说其中包含了什么内容,我大概也无话可讲,无非就是“一个秋天的傍晚,刚刚下了一场雨,天上有了月亮,洗衣服的女子回家了,打鱼的舟子也回来了”。一次我在诵读这首诗时有个不知好歹的人穷追不舍:就这么点事还能写成一首诗,岂不是愚弄我们读者,把我们当驴耍?我无言以对。


我不知道过去有没有人问过此类问题,但我觉得这类问题都很有我们这个时代的气味:急功近利,已经难得有几处宁静之地了。在以经济至上的时代里,这是个很难避免的问题,人类一切的活动都或多或少地要沾上点商业化的气息,在文化领域中,这一点就具体表现为向文化索要利益。就拿现在的作家、学者来说,颇有几个肥头大耳、腰缠万贯之流。我倒不是说大师学者们应该“颜色枯槁”,“形容憔悴”,成为“臭老九”;但一心盯着钱跑,满脑子都是香车、美人与酒宴的文化人,哪里能够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而不和谐的文化环境又哪里有文明的社会环境?


急功近利的文化环境有许多种表现,比如说有事没事搞个无聊怪诞的研究,不求实际内容,只求叫法新鲜,能吸引人的眼球。文化学术界也是沸反盈天先是易中天教授摆坛讲三国,让男女老少过了把瘾;接着于丹女士在央视新说《论语》《庄子》,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眼球;然后阎崇年先生设帐言明末清初的故事,拨撩了各层人士的兴趣。连我本人也曾突然异想天开,同班里的几个才子打算研究蚊子吸血量与文人的创作数量、质量的关系,并且已初步拟定论文标题《打破物种的三量界限——论孑孓成虫吸血量与文人创作质量、数量的三律背反》。后来由于时间宝贵、精力有限,便没有在这个无聊的话题上深入研究。可是我们的学者就不一样了,他们仿佛都特别有闲,且对这种问题孜孜不倦,不久倒也出了不少成绩。从《西游记》得出中国是最早有养宠物猪记载的国家,自然只是一个笑话,不能信以为真。可我们的文人曾经真的很严肃地提出,《红楼梦》中包含了对宇宙、时空的起源与归宿的严密论证,这可是一个十分鼓舞人、非常有助于培养民族自尊心的研究成果:英国的那个瘫子霍金想了大半辈子还是想不通这样深奥的问题,可咱们的曹雪芹,早就先于他两百多年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并把他的研究成果用优美的语言含蓄的融入到《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之中。还有一个研究成果更加令人振奋:经大型计算机模拟与推算,《周易》包含了近代物理中的量子化思想。这一研究成果把中西方的文明的差距从两百年一下子拉达到两千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不知道这样的成果有没有被洋人认可,但我曾经非常虔诚地向神明祈祷,千万别把这样的话传出国门。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便匆匆收了冷场。我暗自想如果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孔子庄子李白王维地下有知,会哭上三五天。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诺贝尔奖,总让咱中国人非常的尴尬汗颜:泱泱华夏,人口十三亿之众,竟未出过一个诺奖获得者,总归无法向列祖列宗交待。可咱中华民族又偏偏是个不服输的民族,每年诺奖获得者名单出笼之前,国内总得就谁能问鼎诺奖而猜测争论一番。这是个好现象:没咱的事,咱就凑凑热闹,说明我们还是积极向上的。可每年总得有那么一小撮子的人在一边小声嘀咕:咱们的***与诺奖擦肩而过……这让人听了总不是滋味:没有就是没有,什么叫擦肩而过?更有一帮子人出言不逊,谩骂诺奖委员会欺负咱们第三世界国家,欺负咱们汉语弱势语种,这总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了。与“中国诺奖零的纪录”堪称并驾齐驱的另一壮观现象就是,中国国内的奖项特别多,大奖小奖,阿狗奖、阿猫奖,各种各样的奖都有,外国人不给咱颁奖,咱自己给自己颁总不算不过分吧,于是你也有奖,我也有奖,他也有奖,大家都高兴。可笑过之后,总是难免有种失落感,毕竟不被人认可的寂寞总是让人难堪的。


关于诺奖,我倒一直怀有一种天真的看法:没有诺奖也无妨,只要咱们好好干好分内的事,问心无愧便可,不必管那帮洋人怎么看。可这种想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原因我前面讲过,无非就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能平心静气地看淡某些东西,灵魂的和谐比什么都重要呀。


关于求学、为学的态度问题,我们的先人早就给出忠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真正的科学研究、文艺创作是灵与肉的双重磨炼,是人类智慧与智性的激烈交锋,是内心极其痛苦的矛盾与斗争,而在这种痛苦的煎熬中我们享受着精神提升、思想净化所带来的愉悦。春秋两汉的文化繁荣,唐宋时期的文学博大,来自文人们灵魂的宁静,因为它需要的不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而是勇敢面对生活与未来的挑战的大智慧。治学的途中必要经历被人忽视、被人遗忘的寂寞与孤独,而能够让一个有志向的人成为成功的人的关键因素便是那份澹定与从容的心态。能够真正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的潜在价值,能够不为各种功名利禄所左右,能够咬住菜根不放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他的事业便已成功了一半。文明的发展史上不乏失败的英雄;然只要我们能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重心,不为尘世所左右,真正坚守文化人的信念,即使失败了,我们依旧可以从容地回首自己的拼搏往事,并为之会心一笑,或许,这就是“和谐文化”的宗旨所在吧。


点评:读完文章,我欣赏这位同学的才情学识了。写文化作文若没有广博的知识、丰厚的素养、深刻的思想,是很难写出有见地有厚重感的文章的。引用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和谐之妙趣,紧扣住话题,富有文采;对文化环境现状的剖析,则显示了作者对现实文化生活的关注;最后揭示,要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必须要有和谐的灵魂,要有文化人对崇高信念的坚守,则又显示了作者对文化与和谐关系的认识的思考的深度。




木  匠  的  心
佚名
古代有一人跟一木匠做学徒,他学习非常刻苦,头脑也很灵活。师父对他很用心,只是从来都没有对他做过半点赞扬之举。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地学习却得不到半句赞美之词。

这样过了两年,他也努力了两年,他的师父对他也“沉默”了两年。他现在的做工技艺虽不能和师父相比,但也相差不远了。可师父看见他做的无比精美的小物件,却总是摇头。他很不明白。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问师父这是为什么。师父没有回答,只是把他带到一间屋子里,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上好木材。师父指着这些木材对他说:“十天之内,把这些木头做成你自己认为最拿手的东西。”说完就转身走了。他心里一阵纳闷,但看到这些上好的木材,心里顿时又高兴起来了。既然这样,我可要不客气了,他这样想着,一丝笑容呈现在脸上。

十天之后,他把师父请到了屋里。其实,他只用了七天就全部完成了。剩下的三天他又用其他材料认真做了几只精致的物件放在里面,然后他才满意的请来了师父。

师父站在这些精致的物品当中,只是摇头。

向来对师父很尊敬的他也有些生气了。这些可全都是他的心血啊,随便挑一个,大到一张精美的床,小到一只小鸟,哪一个不是万中挑一的精品,可师父竟然还不满意。“师父,”他也顾不得对师父尊敬了,“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做得这么好,您却还是不满意?”

师父还是没有说话,把他带到了一间书房,这个书房他从来没有来过。咦,没想到师父还写得这么一手好字。师父拿出一幅,打开,让他看。这幅字有隶书、行书、楷书,隶书波磔飞动,向背分时;行书笔势流动,意态活发;楷书笔势流丽,端正谨严。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好看,但全篇看上去很不舒服。接着师父又拿出一幅字来,通篇都是行书,每个字都不怎么好看,但通篇看上去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甚是和谐,看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他突然明白了。师父要的是和谐,而自己做的那些虽个个是精品,但一旦组合在一起便让人眼花缭乱,毫无美感可言。

从那以后,他更加刻苦了,经常跑到原野中观察自然的和谐之美。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点评:“和谐”一词,内涵深广,可以说是中国“儒”“道”两宗教义的浓缩——和谐于天地,达天人合一之境。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曾试图描绘它。常建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及君”将人和自然和谐于清月之中,历来称为佳话。本文将“和谐”置于两幅字中,一幅极言“不和谐”,一幅极言“和谐”,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体现“和谐”的含义,点明了话题。习作构思巧妙,主题突出,叙述生动,是难得的佳作。


                        三、练笔参考题
第一题、话题作文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一种对自然生命社会的关注。它的对象可以是人,如长者的教诲,他人的牢骚等;也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此题写作时要以审题与切入的角度的小而独到达到文章丰厚,思想情感文化意念在这里是多方面的是深层的,下面是给同学选材立意或写法上的一些启示,供写作时参考:
1、天的莺歌燕语,秋天的落叶簌簌;一片树叶,一棵小草,一块泥土,都有其生命的意义,倾听,在这里是一种生命间的沟通与碰撞,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活力,意境的优美。


2、倾听风吹雨泻、倾听大海的潮起潮落,去感受到激越的自然美妙的乐章和壮美的境界;我们心胸会开阔起来,情感会荡漾……


3、父母师长的教诲,我们如坐春风;倾听朋友的诉说,我们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我们可以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


4、也可以记叙一次倾听同学亲友发牢骚的经历,表现倾听也是一种情感的历程。


5、以采用片断的形式,由倾听世界各地的声音表现对世界上饥饿、战争等现象的关注。如我们可以听到非洲儿童饥饿的喊叫;我们可以听到耶路撒冷的枪声,不同宗教的人因信仰而战,受苦的只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我们可以听到怒吼的洪水声,它冲毁房屋,卷走百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7、听听历史的述说或叹息,听听时间的滴答声


8、我们把眼睛看看我们的下面,去倾听来自大地,来自底层草根的声音,这不只是怜悯,是一种关注与理解,是一种爱与思考。



第二题、命题作文。


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是一个自由度很大题目,但怎样达到角度独到,有新意,这还是要好好动脑筋的,不然容易落俗套,容易浅白无力。以下是我想到的一些可写的内容材料或切入口:


1、发现自然界弱小生命的蕴涵的一种力量,一棵小草,一只小鸟,……


2、鲁迅在阅读古籍及中国的历史时
发现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吃人”——即对人民的奴役,心灵上的摧残,鲁迅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震惊,弃医从文,立志疗救国民灵魂,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们先人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只有发现才使科学走向发展,人类社会走向社会。

4、以真实的故事片段写发现熟悉的普通人的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凸现其草根精神。


5、十年“文革”被称为“中国知识份子的良心”的顾准,他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在一种狂热的“革命”状态里,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一切背后潜伏着灾难与危机,他以一个真正知识份子的真诚与良知,凭着一个金融专家的敏锐与才华,写下了一系文章,为中国的未来,为民族的未来而呐喊,最后被极左思潮迫害而死,在忧郁与孤独中死去,但他的“发现”是一种人类的理性的呼唤虽一种血泪的控诉。


6、一个老师,一个教育育家,他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斯基,他是中国现代的陶行知,他们最伟大之处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他们认为一个最平庸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


7、发现是一种科学创造,是一种科学创新,没有发现就没有人类的一切进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霍金发现宇宙黑洞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伟大探索。在思想上人文领域,也有大量的新发现: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色”,使北大进入一个新纪元。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爷万户侯”是一种领袖的气魄与大略,让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都是伟大的发现。


8、新疆土生土长的青年农民刘亮程,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散文家”以一个农民的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土地、人和动物是可以与人沟通,可以那么和谐地与人融会在一起。他在文中写道:“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第三题、话意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又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水仙花吗?当你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请你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片800字以上的文章。


写作提示:名言中的“面包”“水仙花”是一种隐喻,指的应该是与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人的心灵和精神有关。这使人想起巴金在《灯》中所写到的,人不单单是为了吃米而活着;想到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止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等等。今天我们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有些人在它面前迷失了,人们的道德文化素养却在衰颓,审美情趣进一步下滑,如果这样任其发展,那将是人类的灾难。这个题目呼唤精神文明,呼唤文化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与高尚的审美情趣,。

推进教育文化化,复兴华夏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