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62阅读
  • 0回复

(晚清帝国)日本的反华情绪:《台湾1895》历史背景评析(第21、22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日本的反华情绪:《台湾1895》历史背景评析(第21、22集)
文\金满楼



前两天因为家中有事,所以没能看电视、也就未能及时更新,因此第17-20集暂时付之阙如,继续第21、22集的背景介绍。


在中法战争结束后,李鸿章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造的两艘铁甲主力舰“定远”和“镇远”号终于被德国放行(其实“定远”舰和“镇远”舰为同批建造,本应于1884年交付中国,但由于中法战争爆发,德国按中立法规定未能按时交舰),最终“定远”、“镇远”和“济远”三舰(英国建造,当时也因为中法战争而未能按时交付)于1885年10月由德国水兵驾驶,悬挂着德国商船旗护送到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国。


定远”舰和“镇远”舰两舰为同级姊妹舰,由伏尔铿船厂总工程师鲁道夫·哈克设计,母型为德国的“萨克森”级铁甲舰,炮台布置参考了英国的“英弗莱息白”号铁甲舰,集中了当时世界上这两艘最先进的铁甲舰之优点,号称“全球第一等铁甲舰”。这两艘铁甲舰总共耗费白银340万两,李鸿章对其极为重视并亲自为二舰命名,后来还选派刘步蟾、魏瀚等人驻厂监造。铁甲舰在当时海军中的地位,类似今人眼中的航空母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为世界海军所侧目。


“定远”和“镇远”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22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2座复合平卧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200马力,航速14.5节(“镇远”舰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1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舰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长度43.5米,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5.6毫米)、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4.8毫米)、主炮露炮台装甲厚304毫米,炮罩厚15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03毫米,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至363人,按《北洋海军章程》规定,该舰管带为总兵衔(北洋舰队的职级如下: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


两舰的主要武器:4门克虏伯305毫米后膛主炮(分左右2座双联装露炮台,水压动力,每门炮管重31.5吨,25倍口径)、克虏伯150毫米后膛副炮2门(露炮台式,首尾各一门,每门炮管重4.77吨,35倍口径)、75毫米克虏伯舢板炮4门、37毫米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57毫米、47毫米哈乞开斯机关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这两艘主力铁甲舰回国后,北洋舰队立刻鸟枪换炮,一举成为远东第一舰队,世界排名也迅速提升。但可惜的是,北洋舰队虽然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军舰,但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因为当时清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修建船务、军港等,因此军舰维修都得到日本的长崎去(那里有适合的干船坞)。
1886年,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及副提督、英国人琅威理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超勇”、“扬威”六舰前往朝鲜东海岸海面操演,操练完后“定远”、“镇远”、“济远”及“威远”四舰由丁汝昌率领前往日本长崎大修。8月1日,北洋四舰抵达长崎港,当时引发轰动。在听说中国的铁甲巨舰来到长崎后,日本市民都纷纷前来观看,望着那两艘威风凛凛的巨舰,日本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其中既有羡慕,又有恐惧和愤懑,总而言之,非常之复杂。


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部分日本人认为北洋舰队是耀武扬威,故意炫耀武力,因而对北洋舰队充满了敌意。几天后,北洋舰队的水兵上岸购物和消遣,结果引发事端。当然,水兵们由于常年漂在海上,所以各国水兵上岸后往往总会搞出点事来,这几乎就是国际惯例了。这次北洋舰队的水兵也不例外,结果引发冲突,一名日本警察重伤、一名中国水兵轻伤。


在这个事件发生后,丁汝昌严饬水兵不许带械滋事,但此时日本人却早有预谋,他们正等着中国水兵上岸后实行报复。上岸后,水兵们在大街上遭到日本警察和其他日本歹徒(或者说反华分子)有预谋的袭击,结果没有携带任何武器的中国水兵们吃亏很大,当时数百名日本警察将多条街道两头堵塞,挥刀对手无寸铁的中国水兵疯狂砍杀,那些歹徒们甚至市民们也从楼上浇沸水、掷石块,有人干脆手拿刀棍参与混战。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水兵被打死5名、重伤6名、轻伤38名、失踪5名;而日本警察死1名、伤30名,另有多人负伤。


这个事件发生后,丁汝昌将北洋舰队四舰迅速开回中国,而副提督琅威理及其他军官则坚决主张同日本开战。李鸿章在了解事情经过后,认为尚没有到要开战的地步,最后双方进行了谈判并达成协议,称冲突是语言不通,彼此误会,因而互不追究责任和是非,只是对各自的死伤者各给抚恤,算是和平了解。
长崎事件”结束后,日本国内的反华甚至仇华的情绪进一步高涨,日本大力发展海军成为日本国内的共识,日本人甚至愿意为之付出任何代价。由此,日本朝野与民间的军国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一定要打败“定远”成为日本海军的口号。在极端反华情绪的感染下,当时日本小孩最流行的游戏就是打中国军舰“定远”、“镇远”的战斗游戏,可见北洋舰队当时的两艘巨舰对日本人民族心理的刺激之大。


值得深思的是,日本的反华情绪在日本政府的鼓动下,变成了赶超北洋舰队的动力,日本国民为建造日本舰队捐款捐物,缩衣节食,连天皇的老妈都捐出了她仅有的两件首饰,而日本的各级官员更是要捐出他们一定比例的工薪,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败北洋舰队。


这样的邻居,是何等的可怕。可当时的大清王朝,又在干什么呢?堂堂4亿人的大帝国,连一千万的海军军费都拿不出(平均每个人还不到40分之一两,要知道,定远、镇远合起来也不过340万两,全北洋舰队加起来也不超过1千万)。朝廷缺乏雄心壮志且不说,大部分的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毫不关心,想要地方督抚们拿出点银子也几乎比登天还难,而甲午战败后却赔出2亿3千万银子(这说明中国并不穷),这本身不就是反讽吗?


在十九世纪那个流氓当道的时代,和平主义、缺乏野心只能被动挨打,在中日军备竞赛中,清廷把北洋舰队的作用定位为看家护院,实在是太短视了。要知道,对海军来说,永远只有第一,没有什么第二第三,所谓“嬴者通吃”是也!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