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285阅读
  • 5回复

(天水文化)寻访“唐王”故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12

寻访“唐王”故里       
◆ 安然
  唐王故里在今甘肃武山的提出,具有学术意义。王琦荣先生在对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的研究中无意发现的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存在与非存在的哲理思考。
  唐王故里在武山一直在学界没有定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新唐书》记载的李思训的籍贯是成纪,而《旧唐书》记载的籍贯是狄道,由于好奇心加之以王琦荣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的态度,一度成了时人研究唐王故里的切入点。通过对王先生的学术作品研究,笔者认为王琦荣先生的《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一文开了武山地域文化研究的先河。王先生在实地考察了数次,历时六年之久才得出“唐王故里在武山”之说。在时下学术经济的背景下,这样的论断还是得不到大众的认同,这就需要更多的学人在此基础上严肃对待,理性考察,原本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才能有一个相当权威的结论。
  面对网络上存在与非存在派系的争鸣,为了更进一步证实王琦荣先生的《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的真实性,笔者一行人亲自驱车去了一趟学界吵的纷纷扬扬的唐王故里。出兰州,经定西,就到了武山县城。在当地熟人的引荐下,笔者一行近踏上了寻访唐国公李虎墓地之路。
  传说中的李虎墓地位于武山县城东20多公里的龙泉乡。在下康村唐代古墓保护遗迹上,笔者远远就看见三个大小不一的坟堆,原本规整的圆形坟堆,在千年风雨地剥蚀中已经不在是圆形,三个高大的墓堆静静的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人心痛的是此墓已被盗墓者弄的伤痕累累。还有那棵傲然独立的高达二十米、粗 三米左右的唐槐,枝桠依然繁盛、树叶依旧墨绿,只是整个身躯被当地的村民砍伐火烧得泛着黑色的灰迹,斑斑驳驳,向世人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行走在李虎墓群,随处可见一些残缺的带人像的唐砖和唐三彩。千年的故事让石瓦青砖满布的花台小径多了几分韵致,让落后苍凉的武山多了几分诗意和画意。
  从历代史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李虎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王朝后,李虎虽然已死,但仍被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唐国公,他的儿子是北周骠骑大将军李昞,他的孙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的重孙子是有着赫赫威名的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了,他自己也不亏,唐朝建立后成了唐朝太祖皇帝(追尊)。李虎还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唐朝编篡的史书记载: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盛,莫与为比。面对这幅苍凉的景象,很难让人感觉到八柱国的名头李公千年之后还隐藏在西北大地上一个不知道名的村落里。王先生的学术研究,让这位名震华夏的人物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笔者很快来到李虎墓群前。一个半掩在土地里的碑在泥沙荒草中矗立着,大多文字已经被掩埋了。这座碑是上世纪80年代初该县文管部门立的县级文物单位保护标碑。除了“武山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几个字清晰可见外,隐约间还看出埋在土下的几个字“下康村古墓遗址 。在1950年,武山龙泉乡下康村渭河以北的二层台地东100米处 ,现三个古墓堆,东西陈列, 保存相对完好,墓高约3-5米,直径1-11米,底围21-33米。关于李虎将军的墓群是依据《甘肃古籍名胜词典》所记载的。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在这里也曾出土过“李虎将军”铭文宝剑。无独有偶,1993年在武山龙泉又出土唐墓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印章为象牙质印面约(3×3cm)厚度2.5cm阳面为”右武卫大将军“字样,阴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现流传当地民间。据当地人讲绢画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为山水画,只可惜让民工抢夺所毁。笔者认为史料的记载、李姓村庄的遍布、衣冠冢的发现以及唐文物的出土,已经足以证明王琦荣提出的武山县是唐王故里观点的正确性。
  李虎为李渊之祖父,而墓群右侧有御碑口的地名,当地群众传说为此墓就是李渊之祖墓。同时的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所书的李思训碑文记载了李思训曾做大将军之时带领大军讨伐叛羌,当途径狄道时他在此对其先祖进行祭祀,考察活动。历史上甘谷武山一带就有伏羌的名称,1993年武山龙泉李思训衣冠冢的发现。就是这一事件的有力佐证。 
  走进李虎墓群右侧有个叫做“御碑口”的地名,当地群众传说此墓为唐代李渊之祖墓。该村村民多为李姓,据传是李虎的后裔。沿渭水北岸有许多已李氏定名的村落散落在墓群的周边,仅笔者知道的就有李家曲里、李家坪、大李家沟、小李家沟、李家山、大李家湾、小李家湾,李家庄、李家堡、李家巷村,李家屲,李家墩等14个李姓定名的村庄。清代版《宁远县志》对此地墓群亦有记载。
  在我寻访该墓的时候,武山落门镇的赵大爷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李渊小时候因幼年丧父,家中贫瘠的他不能像富人家的孩子一样享福,母亲每天下地劳动的时候就带着他。有一天,一位晋商路过此地,看见田埂上躺着一个小孩睡觉,在晴空万里之时,唯独这小孩头顶上有一朵祥云为其遮太阳,或许是迷信心理在驱使,也或许是好奇心在作怪,这位晋商就把小孩挪动了一个地方,但是这朵云彩始终追随着小孩。于是晋商就给李渊的母亲给了一些钱,叮嘱一定要让李渊上学。但是钱被当地的地痞流氓抢走了,李渊只能继续跟母亲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数日之后,这位晋商返回路过此地时,想起了李渊,找到他们母子,他看见李渊帮母亲干活而没去上学,…… 于是这位晋商就跟李渊的母亲商量,如果同意的话,将带着他们母子两回山西,资助李渊上学。
  从武山走出去的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他究竟是不是一个早年丧父的孩子,是否真的从甘肃武山一带被商人带到山西成家立业去了呢?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专家学者从正史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相信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尘埃落定。就这样在这位。唐王李渊生曲里,在武山龙泉一带民间传说很多。在拜访武山县志办主任包永庄先生时,他编辑刊行的《武山民间故事选》也收录了此传说,只不过描述和当时赵大爷的讲述略有出入,十分类似。
  现在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到李思训为唐宗室,在同一地方出土过李虎将军衣冠冢和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衣冠冢。从文献考证和民间传说等相互应证下,为李思训就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唐王故里在武山”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就在王琦荣提出“唐王故里在武山之”说后,民间一大批学者开始为唐王故里究竟在何方而积极探索。一时间在各大媒体、网络掀起了一股为唐王宗室寻根的热潮。关于唐王故里是否在甘肃武山的争论,笔者也想尽一点绵薄之力,于是就有了这次千里迢迢的寻访之旅。回城作此小文以记之,以示正听。
  本文作者系《财富周刊》  首席记者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唐王故里在今“甘肃武山”引起的文化随想

唐王故里在今“甘肃武山”引起的文化随想
——和王琦荣先生商椎《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相关问题
■聂中民
  近期由甘肃著名山水画家,青年学者王琦荣先生在博客里发表了自己的学术文章《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一文后,相继被《天水日报》、《兰州日报》、《羲之书画报》、《美术界》等刊物发表。新浪网、百度网、新华网等媒体纷纷转载,在学界和舆论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王先生文中,作者通过对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的生平考稽得出结论,李思训不仅是甘肃武山人,而更为重要的观点是现在的甘肃武山就是唐王故里。 
  笔者虽然不是博学的专家学者,但通过多年的文史学习。对王先生多年考证撰写的《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一文中提到的问题略有所感,于是写此文,以补遗缺,以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让争来抢去的古代名人们早日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家。
  古籍文献记载不一,时下学者有机可趁
  李思训故里在今天水武山所引出的唐王故里似乎早已成为定局。其王先生的考证来源是因为史书记载的李思训是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因此有承转关系。我想,对唐王故里准确定论一直没个了断的原因在于古籍文献中记载多样。从作者所撰文用的主要参考文献看,《旧唐书》说是狄道人,《新唐书》说是成纪人。所以说给后来的学人研究其祖籍有了不同的定论。王先生认为古代文献记载的成纪说和狄道说均是正确的,可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很多学者没有结合今天的地域研究,其主要问题在于其历史的原因,国家地域区划在一定时期都在变化。而现在,完全可以说甘肃武山就处在唐代成纪和狄道的边界上,到现在也在陇西和甘谷的中间。一段时间由天水管辖,一段时间由定西管辖。王先生对此有过扎实的研究,完全可信。王先生在谈到陇西成纪时,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了读者,唐代的陇西相当于现在的甘肃省这么大,而绝非现在的陇西县,唐代的成纪是指约天水地区,也绝对不单指现在的秦安县。在说狄道时,王先生认为唐代的狄道地域范围应该是今天的定西地区,也不完全是今临洮县。即于此,笔者觉得王先生对于古代与现代的地域问题研究还是比较科学理性的。作为文史学者很武断的信口雌黄,否则只能误导后人,大笑怡方。
  通读王先生的文章,我不禁在想,王先生为什么要那么肯定的说唐王故里在时下的甘肃武山县,那一定是他认真研究考证过的。从整个文章来看,作者的论证逻辑合理,证据相当充分,从措辞言论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以个治学严谨的青年学者,完全真实可信。而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毕竟不是学院派教授或唐史专家,所以没能够引起社会上更大的关注。同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实物佐证和地域问题一直是这类学术研究的关键之处。正是因为王先生的抛砖引玉,一个让很多方志学者对武山在唐代叫什么名字?属于何地管辖?为什么武山龙泉有李虎墓群?为什么墓群边有御碑口的名称?为什么在墓群周边齐刷刷的有十几个以李姓定名的村庄?为什么在龙泉有李思训衣冠冢文物出土呢?为什么武山民间也有李渊生曲里的传说?为什么和武山龙泉比邻的甘谷也有唐王坟墓的传说?关于这个传说,在甘谷县志办主任牛勃先生的文章中多次提起,故不抄录。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在武山龙泉一带,以李姓命名的自然村庄多达20余个。关于我这里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王先生早在《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一文中阐述的再不过明了清楚。
  用实物论证问题,把历史还给历史
  王先生在文中多次谈到当代的武山县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叫什么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武山县志》载有唐代武山被吐蕃族占领500多年的历史。其实,笔者认为,在唐代武山是不存在县制的。即使东汉在今天的武山地域设置过新兴县和落门聚,这并不能说明武山在唐代就有确切的县名,这也是作者疏忽的一点。在被吐蕃人一度占领的时期,也就是今天的武山县域该是一分为二,东边由成纪管辖,西边由狄道管辖。而武山真正有自己县名的时候该在宋代,在成纪和狄道的地界上,大宋王朝的统治者划地设宁远寨。这样,武山就有以后的宋徽宗三年升寨设县的基础。而现在的武山县,是由宁远县开始,历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三年才改名为武山县的。就结合今天武山县内综合情况考证,笔者认为,武山县历史上某一时期滩歌镇以南该属于岷州管辖,而广武坡以西的鸳鸯,马力该为陇西管辖,而落门在很长一段时期还是甘谷羌人的地域,而四门镇属地该是桓道县地属。所以,完全可以说武山纯粹的县域也只有目前县城中心很小的一部分。因此说武山该是个多民族遗风混合的县,所以也不具备民族自治县的要素。包括天水著名作家王若冰先生在《武山》一文中认为武山人有胡人遗风,笔者认为完全不可取,起码该属于藏羌人的可能性很大。从这些例证来看,武山都是成纪和狄道的管辖范围也有很大的可能性。而往往这种可能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人物的籍贯记载也就有了多种可能性,我想该不足为怪。这也就充分的证明了这种籍贯多样性的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没有详细记载在史书确切的地域上的人,结合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对故里一词的考证,这完全合乎情理。
  在王先生的文章中,关于李虎将军的墓群是依据《甘肃古籍名胜词典》所记载的材料展开的。在本世纪50年代,武山龙泉乡下康村渭河以北的二层台地文物工作者曾发现了三个古墓堆,保存相对完好,现在已经被人盗窃的伤痕斑斑。在这里,曾出土过“李虎将军”铭文宝剑一把,李虎为李渊之祖父,而墓地边有“御碑口”名称,该是唐王为其祖宗在祭奠时期立碑的佐证。当然,没有经过发掘的墓地,也只能是传说中的帝王之祖墓。下康村这块风水宝地与时下的甘谷也是一村跨两县之地,甘谷武山都有唐王坟之传说,似乎在印证着历史的一段失落终于聚拢在一个点上。从笔者的走访来看,武山龙泉一带李姓自然村相传是唐王祖籍的可能性相当大。文献的记载在某一时期也仅仅是一种说法,没有相关的古墓发掘支撑也只能是一纸空话。当然,要让它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还得靠大量的文物去论证。
  王先生在李思训考实一文中说,李思训的碑文作者为当时的大书法家李邕所书。而李邕在碑文中明确的记载了李思训曾做大将军之时带领大军讨伐叛羌,当途径狄道时他一定是进行了停留。他为什么要停留,这在碑文中记载的“考泊家焉”一说足以说明其对先祖进行祭祀,考察活动。历史上甘谷就有伏羌的名称,可见居住在今天甘谷和武山的人绝对有羌人的遗传,随着历代民族融合,武山人的血脉里有着羌人浓浓地血水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其实,早在1993年武山县内李思训衣冠冢的发现,更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其出土的绢画和印,因民工争抢或被毁或遗失,实乃可惜之至。而且,我也完全相信李邕这个大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他不至于去为李思训的生平作假。落叶归根该是中国人传统意识里很重要的一种因素。武山是李思训故里乃名副其实,以衣冠冢为证。这样考察下去,从李虎到李思训,再到李渊就形成了一个主线,唐王故里在武山也就顺其自然的诞生了。而我一直疑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史书对李渊的父亲记载都是廖廖数字。在这里传说再一次给我们一个佐证,当然这只是假想。李渊是不是以个遗弃的孩子,真的从甘肃武山一带就被商人带到山西成家立业去了呢,这就不得而知了。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从正史的角度去考察研究,相信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尘埃落定。
  关于李渊生曲里的传说,在今天的武山还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能生动的描述。笔者案头武山县志办主任包永庄先生整理的《武山民间故事选》亦有辑录,有兴趣者可查阅一读,笔者在此不在多叙。
  名人故里之口水仗,让学术更具物质色彩
  近年来,名人故里的争夺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对名人故里这么感兴趣呢?一是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人文价值。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他们被人们所崇拜,为了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我们需要打造名人故里;二是历史的严谨性。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故里?《咬文嚼字》公布的2009年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之一就是“故里”, “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都与“故里”无关。而现在很多地方认为自己是某个名人的“故里”的理由是因为他曾经在这生活过,这明显是一个错误,如果详细的对全国名人故里进行一次普查的话,可能某些地方的景点是不符合故里真正的含义的;三是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经济利益的驱动,区域经济的竞争,或者说白了点就是因为钱所引发的一系列好处。有了名人故里的称号,观光旅游的收入自不必说,重要的是增加了招商引资的砝码,这其中也涉及到官员政绩的考核。各种利益的交错造成了今天对名人故里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武山为什么官方没有论证是不是唐王故里这个问题,大概是武山的官员和学者不想被卷入没有多大意义的名人故里之争,而民间学者一致研究考证关于唐王故里是否在甘肃武山,也是想尽自己绵薄之力,让唐王真正的灵魂找到被人迷失已久的家。这大概就是他们整理研究唐王故里在武山的最朴素的愿望罢了。此文非本人文史文献之作,纯属个人认识随感,望各路方家不必深究,仅为交流商椎之用,阅之,能博书生鸿儒一笑足已。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唐王故里在何方?

  谁都知道,唐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进程中一段重要的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家。也是亚洲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人们在津津乐道于大唐王朝磅礴恢弘的文明之时,却一直对一度在中国帝王史上留下传奇色彩的李氏家族探源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大唐李氏究竟是何方人氏,他们的祖先在哪里,他们的故里在那里。学界持有陇西说,山西说,赵地说等多种观点。然而,让人膛目结舌的是时人居然考证出大唐李氏家族在今甘肃武山?
  近日由著名山水画家王琦荣先生的博文《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考实》一文在纸质媒体发表后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等网络进行了转载。在舆论界限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从王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认为的“唐王故里”是从对中国山水画祖李思训的研究开始的。他的研究严谨慎密,一时间成了研究唐王故里的导火索。笔者发现,长期在省城做新闻工作的武山籍青年作家聂中民先生对此也十分关注,他不仅为李思训故里纪念碑文撰写碑文,而针对王先生的考证再次撰文《唐王故里在今“甘肃武山”引起的文化随想》加以商椎。于是,笔者不禁要问,唐王故里究竟在何方?
  既然王先生提出的李思训故里在今天水武山,那么唐王故里在今天的甘肃武山也就成了木板上钉钉子的事情。大凡学过几天历史的人都知道,李思训是唐王宗室,李孝斌的儿子。历来学界对唐王故里一直看法不一,争论不休,究其原因,完全可划归古典文献记载不详实不清楚的范畴。由于《新唐书》记载的籍贯是成纪,《旧唐书》记载的籍贯是狄道,所以才给后来的学者研究带来了许多的争论。甚至有学者完全可以钻空子,提出了赵地说。从王先生原文可以看出,古文献记载的成纪说和狄道说都是正确的。这样一来,就让人有些不知所云。仔细一想,未必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在聂先生的商椎文章里,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阐述了地界划分的问题。今天的甘肃武山在历时上位于天水和定西两地地界上,到现在依然在甘谷和陇西两县之间。在某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武山一段时间属于天水管辖,一段时间属于定西管辖。长期处于交错管辖的范围,这从王先生文中的武山建制沿革考证文字可以直接看到。借用王先生的话说,他是进行了深入研究的。成纪在唐代的文献记载中指的是今天的天水地区,而狄道在唐代的文献中指的是今天定西地区。而不是现在的很多学者狭隘的认为是成纪是甘肃秦安县,狄道是今天甘肃的临洮县。我们该换一种新的视野看待这类问题,不应牵强附会,不应盲目附和。因为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问,它要时人从理性的视野,科学的角度去探求骊珠,用智慧的眼光揭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谜团,给世人一个真实可靠的答案。
  王先生为什么要说唐王故里在今天的甘肃武山境内,我想除了地域区划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他对当地文物古迹的考证研究。正如他提出的今天的武山在唐代叫什么地名,属于哪里管辖,为什么武山偏偏就有个李虎墓群等等的一系列问题,聂先生文中已经提到,这里就不在重复。往往这样的问题的探究正是他和我要寻找的问题之所在。关于唐代武山的名称问题,聂文中已经说到武山不存在县名的缘由。因为那个时期武山境内一直盘踞着一支彪悍的游牧民族吐蕃族,占领县域时间相当长。就拿今天的情况看,唐代武山地域还有一分为二的痕迹十分明显。其实有时候分属成纪和狄道两地,有时候整个是吐蕃的属地。即使到了宋初,武山县域还是不大,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城关镇落门镇的属地这么大一丁点儿。就在这块两不管的闲地上,宋徽宗三年(1104)才将以防御外敌的军事要寨该为宁远县的,此县名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直到民国三年才该为今天的武山县的。
  关于李虎将军的墓群是依据《甘肃古籍名胜词典》所记载 的。在1950年,武山龙泉乡下康村渭河以北的二层台地东100米处文物工作者曾发现了三个古墓堆,东西陈列,其实雄伟,保存相对完好,墓高约3-5米,直径1-11米,底围21-33米。在这里,也是同时期,曾出土过“李虎将军"铭文宝剑一把。李虎为李渊之祖父,而墓群右侧有御碑口的地名,当地群众传说为此墓就是李渊之祖墓。同时的唐代大书法家李邕所书的李思训碑文记载了李思训曾做大将军之时带领大军讨伐叛羌,当途径狄道时他一定是进行了停留。他为什么要停留这一点足以说明其对先祖进行祭祀,考察活动。历史上甘谷就有伏羌的名称,1993年武山龙泉李思训衣冠冢的发现,也完全符合传统习俗。有叶落归根,魂归故里之意。
  关于李渊生曲里的传说,在今天的甘谷武山一带流传甚广。清代版的《伏羌县志》中,范安仁《唐景元二帝故里》有诗云:天作朱山渭水雄,发祥应自筑新丰。如何帝业开三百,不及汉高宴沛宫。李渊生曲里的传说武山县志办主任包永庄先生整理的《武山民间故事选》亦有辑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后滨在他的唐史研究李渊专著中也有类同的传说故事。
  读了王先生的文章后笔者专门走访考察了李虎墓群周围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在龙泉乡李虎墓地,笔者见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立的县级文物单位保护标碑,已经被掩埋了几乎所有的文字。在秋高气爽的大山之间,三个高大的墓堆静静的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人心痛的是此墓已经没盗墓的人弄的伤痕斑斑,附近牧羊的一村民说,去年时还有一些操着秦安口音的人还在这里盗墓,挖出的东西有九龙罐。笔者问为什么叫九龙罐时,牧羊的老乡说罐上有九条龙,跟活的一样,头朝上,尾巴朝下,是彩色的。我不禁想,在封建社会,能在陪葬品种有龙器的,那大多是帝王将相。那天,我的运气真好。在墓地周边转悠时候看到了四处乱丢弃的唐砖,还捡到了不少唐三彩陶器碎片。在墓群后面还幸存着一棵唐槐郁郁葱葱,耀眼夺目。这棵唐槐大概高近二十米,胸围四米左右,已是苍干虬枝、树大根深、三个人手拉手方可合围,十分壮观。周边村的一位村民说,这棵树自打他记事起就一直这么大,虽年年不见长,但枝繁叶茂,据说已有千年的历史。李氏定名的村落散落在墓群的周边,仅笔者知道的就有李家曲里、李家坪、大李家沟、小李家沟、李家山、大李家湾、小李家湾,李家庄、李家堡、李家巷村,李家屲,李家墩等。
  从以上李虎到李思训,再到李渊的一路寻访,这有说明了什么呢。笔者面对巨大的困惑,不禁要问:唐王故里在何方?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寻找秦帝国崛起的足迹
 秦人的发源地在哪里?秦国是如何从一个落后部落民族一步步走向强盛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对陕西凤翔县秦国发祥地——雍城遗址和秦公一号大墓、甘肃礼县秦早期文化遗存——大堡子山西垂遗址和秦公陵园的发掘以及天水牧马滩的考证和墓葬的发掘,确定秦人是沿着由西向东渐进的脉络,发源于天水,壮大于雍城,最后于咸阳建都并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秦国的发祥地——雍城
    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以南,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迁都于此。凤翔位于关中平原西部,依山傍水,交通四通八达,且土地肥沃,适于农业发展,秦迁都雍城的目的是使“子孙后世饮马于河”。秦都在雍城历时294年,其政治、经济、军事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准备了条件。自秦迁都雍城之后才真正揭开了争霸中原称雄海内的历史画卷。
    秦雍城城址略似正方形,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坐北朝南。历经300年的不断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秦国都城。在雍城北部还发现了“市”遗址,这是秦国官方在城内设立的专门从事商品交易的市场。城市还发现了多处陶制排水管道,可见当时雍城的城市设施之完善。
    雍城之南不远是秦公陵园区,经考古勘探,在此发现14个陵园、40多座大墓。1974年春,农民打井抗旱时发现秦国的一处最大墓葬,故称秦公一号大墓。根据对出土石磬(一种古代乐器)上“天子偃喜,龚桓是嗣”一句铭文推测,墓主人应是秦景公。秦景公(前576—前537年)在位40年,秦国保持了原有的强盛局面,是卓有效的“守成之君”。
    发掘后的秦公一号大墓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中国发掘最大的先秦墓葬;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这个豪华的大墓中为何葬有这么多死人?据专家考证,自商以后,中国奴隶社会盛行一种恐怖的丧葬制度——人殉。而最残酷的人殉是在大墓即将封埋时,以砍杀奴隶或战俘用以祭祀,史称“人牲”。据专家考证,在秦公一号大墓中有20具尸骨残缺不全,身首异处,他们可能就是用以祭祀的“人牲”。另166具尸骨专家通过对棺内残留头发的化学分析,发现其中均含有砷元素,砷是一种有毒物质,专家推断这些人可能就是秦景公的大臣和近侍们。景公死后,他们自愿服下毒酒而死,以便到阴间继续追随先主。在主椁室旁边围着一圈箱殉,最外层是一圈匣殉,应分别是景公的大臣和近侍。
    秦公一号大墓被发现时,墓室平面有247个盗洞,大件铜器已被盗掘一空,经过发掘,仍然出土了小铜件、金、铁、陶及大件石磬等3500多件文物。其中还发现了大批的铁制农具。按常识推断,国君死后的陪葬品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由此可见铁制农具在秦国统治者心中的地位。因为秦国人知道,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垦出更多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用以支撑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从而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抱负。
  B
    秦早期文化遗存——大堡子山遗址及墓葬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葬群是秦早期文化的重要遗存。1990年以来,西汉水上游的重大考古发现证明,经多方考证,该遗址及墓群就是《史记》中所记载的秦人早期活动、建国立都并葬有先世秦公的“西垂”范围。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的永坪、永兴两乡交界处,包括大堡子山城址、秦公陵区、圆顶山秦国人墓葬区。1994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被盗的秦公墓地共探明大墓4座,中小型墓葬200多座,并对其中的2座大墓、1座车马坑、9座中型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998年和2000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与礼县博物馆又对赵坪顶山墓葬区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秦贵族墓葬4座,车马坑1座。出土数百件青铜、玉、石、陶、铁器。2004年—2006年,考古人员对该遗址及墓区129万平方米范围再次进行了钻探、发掘,在大堡子山探明了25万平方米的城址以及400多座中小型墓葬和各类遗址699处,同时发现夯土城墙、建筑基址、车马坑、陶窑、水井、古道路、灰坑等,2006年发掘出规模最大的一座南北长102米、东西宽17米的建筑基址;在原中字型大墓西南10余米处发掘出大型乐器祭祀坑一座,出土了大量青铜礼器。另外发掘中小墓葬近10座和村落遗址26个。
    大堡子山遗址墓葬群是秦国第一陵园“西垂陵园”。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集中体现了两周之际的早期秦文化特征。
    通过对截获、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形制特征、质地、纹饰、铸造工艺、铭文的综合研究,专家分析认为大堡子山西垂秦陵的墓主人是秦襄公和秦文公,秦襄公就是秦国的开国之君。
    秦西垂陵园实际上包括了大堡子山墓区和圆顶山墓区两个单元,其历史跨度长达500余年。整个陵园总体规模之大、墓葬规格之高,为同期诸候陵园之首。在五百年的时间跨度里,秦人始终坚持墓主人西首葬和殉人面北、屈肢葬制度,表现了秦人向往东方虎视中原的坚定意志。大规模的车马坑以及舆西辕东的葬制,既说明了秦人向东的政治信念,又展示了其崛起西垂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秦发源地——天水牧马滩
    牧马滩位于天水石门东侧10公里处,是一条峡谷,是秦先祖非子为周王室牧养战马的地方。这里林木茂密,芳草繁盛,苍翠欲滴,是理想的天然牧场。据史料记载,从非子之后,经十二代到秦始皇称帝,牧马滩一直是秦国战马繁育基地。
    古时秦人究竟起兴于哪里?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牧马滩便是秦先祖发源之地。秦人本姓嬴,原属东方夷族部落(居于今山东、河北一带),殷商时期一部分西迁为商王守边,西周时期又为周王守边,居于渭水和西汉水流域的西垂(今甘肃天水、礼县一带),处于诸戎包围之中,地位等同于奴隶。嬴人传到非子时期,因周王室不断受到诸戎袭扰,急需战马加强国防,而非子恰恰继承了嬴人善于养马的传统,在西垂驯养良马获得极大成功,被周王委以养马重任,非子抓住时机为周王室驯养了大批良马,周王室的国防力量因此得到加强。为了表彰非子养马功绩,周孝王在西垂之外划出一块方圆五十里叫做“秦”的地方作为非子的封地。这样,当时的嬴族分成了两块,一块以成(非子的长兄,其父大骆的继承人)为首,在故地西犬丘(礼县大堡子山),是正宗;一块以非子为首,在秦(今天水张家川),是周王室附庸。从此,非子便号称“嬴秦”。
    至周厉王时,因厉王残暴,引发“国人暴动”,西戎举兵内侵,占西犬丘之地,灭成之后代及其族人。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为表彰秦人为周王室守西土有功,封非子后人秦仲为大夫,后秦仲在为周王室伐西戎时战死。秦仲之子庄公为父报仇,击败西戎,收复西犬丘,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从此在西垂的嬴人与秦地的嬴人统称嬴秦。
    周幽王时,因幽王昏庸,宠幸褒姒,烽火戏诸候,导致西戎攻破镐京,西周不救而灭亡。只有秦襄公亲率秦人拼死救周。周平王继位后迁都洛阳,秦襄公救周护驾,为东周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得到周平王的高度信任,被封为诸候,并将原属王畿、现已被西戎占领的关中西部“岐以西之地”赏赐襄公,秦人正式以诸候的资格登上华夏民族历史舞台。
    秦襄公在封候之后,主动学习中原诸国政治、军事、文化和礼仪制度,建立各种典章制度,与中原诸候国建立联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备,国力日益强盛。秦襄公死后,其子秦文公即位,公元前762年,秦文公迁都关中,西犬丘故都作为秦人先祖陵庙所在地,仍定期祭祀,文公死后,仍葬于此。
    寻秦之旅,让我们追寻到了秦人由一个奴隶部族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史,西犬丘不仅是秦文化的源头,也是秦民族的发祥地。秦人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走向强盛,进而问鼎中原,最终吞并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记者 曾德)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秦人下葬时 蜷身曲腿头向西(图)

秦人墓典型的“屈肢葬”
  本报讯(记者 周艳涛)
  秦人墓在西安、凤翔等地比较普遍,近日在华阴发现的12座秦人墓让考古专家们兴奋,这是目前所知我省最东边的秦人墓。
  12座秦人墓现身华阴
  今年年初,为配合西安―潼关高速公路(华阴段)的改扩建项目,省考古研究院和渭南考古部门联合组建考古队,在位于华阴市卫峪乡沙渠村南部的台地上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批古墓葬――沙渠村墓葬群。
  据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省考古研究院胡松梅研究员介绍,沙渠村墓葬群共发掘清理古墓葬38座、窑址1座、灰坑2座,出土的陶、铜、铁、玉等各类器物300余件。这些器物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带钩、铜钫等铜器,另外还出土有铁釜、铁削刀、泥棋子等。此次发掘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12座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的秦人墓。38座古墓葬中,部分在考古发掘时已严重被盗。
  墓葬地当年属秦晋交界
  秦人墓在甘肃和我省凤翔、西安等地都曾有发现,在我省华阴地区还未发现过。胡松梅说,沙渠墓葬群位于华阴与潼关的交界,是两周时期秦晋势力交接地带。发掘开始前,以为墓葬可能具有山西丧葬的特征,可打开墓葬时却是典型的秦人墓。
  古代以朝南为尊,墓葬以南北方向为多,而秦人墓则多为东西向,在这12座秦人墓中,除了一座为南北方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也即头向西。专家推测说,秦人是自西向东攻占土地,西方代表着家乡。而秦人墓的典型特征是“屈肢葬”:将身子蜷缩,一般双腿下部弯曲,分为仰身屈肢和侧身屈肢。这也是专家判定这些秦人墓的依据之一。
  在这些墓葬中,随葬器物多放于头厢或头顶的位置。随葬品主要为陶器,以鬲、盆、罐为基本组合,其他器类有鼎、仓、盘、方壶等;铜器主要为削刀、戈、箭头等。多数墓葬随葬有羊骨,还有一墓葬有狗骨。
  阅读帮助
  秦人当年在哪里活动
  据历史记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早期主要在甘肃天水附近活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之后,秦在雍城(宝鸡凤翔附近)建都近300年,如今在陕西凤翔、甘肃天水都有不少秦人墓发现。历史上,秦人善战,在商鞅变法之后开始强大,并开始从西往东攻占土地,在秦始皇以前势力已到达黄河边。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8-12
Re:(天水文化)秦人秦源开秦风(图)

秦公簋
  秦字的本意是一种谷类作物,因在籀文中的秦字形似交绕的谷穗状。经秦史专家考证,此谷为毛谷,即草果不分割,混体用作饲养牲畜,民间习叫禾草。传因嬴非子被周孝王封其处为附庸才有其名,地在今清水,张家川间。
  其实秦人先祖中的胥轩,中决从商末就来到今天水西南,历建西犬丘、西陲邑、西垂宫等传有十几代的图强才得非子封秦。从1919年秋出土于今秦州秦岭乡、礼县红河相交的庙山出土刻有文字的秦公簋可证,山下的泖水河流经处是秦人早居地。这里北有庙山,南有天台,可能是秦人祭祖祭天之山。而礼县永兴大堡子山秦墓正是秦之西山陵。天水有旧俗:没有人赶千里路去过年,却有走千里远上坟的。说明坟地和居处不能在一处,出于找寻龙脉,百里出葬坟在古人很正常。秦人居此和秦亭邑数百年后,直至文公四年(前762)才先迁宝鸡水帘寨附近,又迁雍地今凤翔,终定关中成霸业,始封建,立大秦。由此看,秦虽成长壮大于陕西,但发端于今日天水,因而天水才是正真意义上的秦源所在。
  秦岭山脉西起青海的西倾山,东止于河南的伏牛山,长达1500余公里,主峰为陕西的太白山(高3767米)是正真意义上的我国南北分水岭。秦岭早名华或华山,如古史有说炎帝之母名女登,游华阳感而孕生炎帝。华之阳就应是秦岭山脉的南坡,水向南流。后因秦人早居天水,在秦岭南北坡葬有多位秦人之先祖,才改为秦陵,至今流变为秦岭。秦人以秦称侯国、方国,直至大秦帝国。隋代大业年间,区划变更时,改今以麦积伯阳为中心的伯阳县为秦岭县,直至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才并入清水县。1950年1月,位于天水县西南七十里的金华乡因一庙宇顶上的一滴水可分流黄河、长江而改乡名为秦岭乡至今。秦岭村及秦岭大堡在今麦积区东岔乡,秦人依秦岭开秦源树秦风史有明证。
  秦人在羲皇故里天水创造了为世瞩目的灿烂文化,为推进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也有重大的贡献。早先的今天水及周边为西戎中的诸戎所占据,故称邽戎邑。公元前688年,秦人在继先祖终于完成荡平邽冀戎之后,于今天水腹地置邽县(据放马滩木板图示邽丘处今麦积区政府西的邱家嘴齐家文化遗址上)和冀县(今甘谷括秦安大部),从而开创了我国的县制。近于1941年由民国农林部在天水城郊所建的陇南水土实验区,标志了我国的水土保持业也源于天水。
  我们说伏羲在三阳开泰之处创画先天八卦,开启了中华文明之源的话,秦人在天水广大地区孕育了秦文化的产生,养育了秦人强悍、憨厚诚实的性格,播下了秦民俗民风古老的习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始于西晋的秦州代称天水或变辖属不定的几县或十几县。今日秦州内缩为一区之名,如再提秦州早期,先秦,秦地文化都不如用秦源文化明快和确切。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