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672阅读
  • 0回复

(风水建筑)北京中轴线的再解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5
北京中轴线的再解密



    已有3000多年城市历史的首都北京的建设是以众所周知的“中轴线”为堪舆风水的大势规矩,融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特别是民族融和、长城文化精髓以及包容和开放的伟大胸怀,精心设计、建造的结晶。


  对中国北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长城文化有着特别研究的张谷林先生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说,这是他对长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


 
 
 

 
  北京,即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1285年完工,历时18年。以“中轴线”为建城依托的理念得到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多位科学界人士的赞誉。梁思成认为,“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的。”

  张谷林认为,元代大都(北京)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首先选定了大都城建的“中心点”——钟鼓楼,并确定了自钟鼓楼至丽正门(今正阳门)的中轴线,十分准确体现了都市设计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曾播出了《解密北京中轴线》的节目。该节目提到,有的科学界人士认为自元代开始的大都中轴线指向元上都(今内蒙正南旗一带),并将大都通过“偏移的中轴线”与上都连接起来,“这可能是元代统治者定都建城的机密考虑之一。”这样的“解密”或许有一定道理,而且,这种“解密”似乎是目前对“中轴线”走向的唯一解释。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表明,任何朝代的皇家礼仪、汉民族的传统在重大建筑中始终将风水堪舆视为排他性的,是压倒一切的首要因素。国都设计、建造中的中轴线的确立自然更是关键接点所在。 尽管元代建城的中轴线是一条与现代经线并不完全一致的直线(即偏移的中轴线),元代之后的明清两代的20多位帝王却都仍在大都城建中沿袭了元代建国都“中”的理念,将城市建设实际利用的中轴线穿越了一系列城门、城墙和皇家宫殿,而如果将四周的城门用线连起来,则成了汉字的“中”。

  到了明代,北京中轴线更是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请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当然,这其中的部分门或宫殿已不再存在。

  因此,将大都建设“中轴线的偏移”解释为只是“指向上都”至少并不全面。因为,任何一位明清两朝的帝王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堪舆观念。

  张谷林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元大都设计、建筑的中心点、中心点向南延长的中轴线的确立以及都城城门的总体规划基本是按照汉族传统文化的理念设计的,因而,更容易得到明清帝王的认可。

  首先,建议在北京建都以及主持大都城址的选定、宫城的规划等建城工作的是三位著名的汉儒(刘秉忠、赵秉温和郝经)。他们不仅是忽必烈信任的重臣,也都是精通《易经》和堪舆学的大师。

  按照《元史.刘秉忠传》和刘秉忠本人所撰的元代著名堪舆大作《平砂玉尺经》,以刘秉忠为首的设计、建设者们将大都定位为风水、经纬、礼制结合,即妥善处理“山川形势”、“城郭经纬”和“朝市之位”的关系。刘秉忠提出的大都建设指导原则是“盖地理,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

  实际上,元代大都城名以至元朝国号也都是根据《易经》的定义而来。刘秉忠也是献议国号的关键人物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