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942阅读
  • 3回复

数字出版的思考收集:内容为王还是数字为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05
 数字出版是终端为王?还是内容为王?


   最近总有人在问我,ipad销售这么火爆,会不会冲击Kindle和电纸书的销售?其实,大部分消费者都对此有误解,ipad的定位是上网和娱乐,只是具有看电子书的功能,消费者能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够享受数字阅读。Kindle和电纸书大多采用墨水屏,他只能用来阅读,适合长时间阅读而不损害眼睛。因此,爱看书的人他会买个kindle,而爱好上网娱乐,又喜欢偶尔看书的人,他会买个iPad,他们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2010年,电纸书、iPad、Kindle、智能手机等电子书阅读终端销售火爆,因此也被称为“电子书发展元年”。然而就在终端炒得火爆的同时,很多人却忽视了另外一个重点——阅读内容。

    九月网对电子书用户的消费行为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电子书的用户习惯其实并没有偏离阅读实质,内容才是消费者决定阅读的关键,而选择用什么阅读终端,其实并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九月网(http://www.9yue.com)是新华文轩旗下的数字阅读网站,网站向面向消费者提供在线阅读和电子书下载、面向内容供应商提供电子书营销平台。

    在阅读方式方面,66%的用户会把电子书下载到电子设备上阅读、19%的用户的会选择在线阅读、15%的用户会在线看一些网络原创小说,而专业书籍(纸书的电子版)都是下载下来后进行阅读。

    在阅读的电子书设备方面,PC(台式机和笔记本)阅读的占43%、手机阅读的占38%、电纸书占11%、Kindle占3%、ipad占5%。可以看出PC和手机阅读依然占据主流,而iPad和Kindle对大部分的用户来说依然属于奢侈品。在对于是否为了看电子书购买设备的选项中,52%选择了不会、48%会购买,这也可以看出阅读终端还是具备很大的市场。不过大部分用户还是基于手中自有设备进行阅读,比如电脑、手机,消费能力高点的可能会买iPad,而那些非常爱好读书的人,肯定会选择采用墨水屏的Kindle类电纸书。

    在于内容选择方面,想要寻找专业书籍(纸书电子版)的人占到67%,这类读者更期望能够从阅读中获取知识,提升自己。选择网络原创小说占到了33%,这类用户看书纯粹了为了打发时间,武侠小说、穿越小说、玄幻小说、爱情小说等内容成为了度过闲暇时光的精神大餐。

    在寻找电子书内容方面,48%的用户通过搜索引擎、41%的用户直接访问自己喜爱的电子书城、而11%的用户则从电子书论坛上找。从搜索引擎上寻找的用户,一般带有目的性,直接搜索自己想要的书名;直接访问电子书城的用户则是随便看看,是否有适合自己的书籍;从电子书论坛找书的用户,则大多数人是想寻找小说,因为这里提供大量Word、PDF、TXT开放格式的小说,而专业书籍的电子书则因为版权太严格而在这里无迹可寻。

    对于电子书的价格(纸质书价格作为参考点),57%的用户期望电子书的价格是纸质书的1/10、20%的用户价格接受度为1/5、13%的用户接受度为1/4、10%的用户期望免费。从这个数据来看,其实如果电子书内容能够向纸书一样专业,用户还是愿意为电子书买单的。

    对于电纸书的价格,89%的用户期望价格在1000元以下、9%的用户接受度在1000-1500元、1.5%的人接受度为1500-2000元,而能够接受价格在2000元以上的用户仅占0.5%。

    需要关注的是,电子书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硬件产品(比如电脑、手机、电纸书、阅读器等),不可能脱离硬件、软件、网络、电源等复杂的生态环境。因此,电纸书只是阅读平台一种,只是电子书的一个阅读载体。而现实中的悲剧则是,对于消费者期望的1000元以下的电纸书,却大多为山寨产品,这些设备的厂商自身并没有与网上书城实现无缝对接,他们仅仅支持开放格式。对于正规出版物的电子书,各个电子书城都有自己的版权保护系统,版权保护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均各自为战。也就是说,购买这些“不开放”的山寨电纸书,读者能够阅读只是从盗版网站找到小说或者文学作品,而对于正规出版物的电子书,这部分用户则被隔离在墙外。这也造成了开放应用的平台的ipad会如此备受关注,因为各大电子书城都会为iPad开发客户端应用程序,支持自家的电子书格式。

    九月网的调查数据表明,电纸书、PC、手机、iPad等阅读终端只是电子书阅读的一个载体,只是一个机器,归根结底阅读的本质还是内容,数字阅读也不会偏离这个轨道。在后终端时代,电纸书必须支持多家电子书城的格式,软件平台开放才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ipad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数字出版终端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九月网、云中书城、番薯网的出现也意味着战火将烧向内容建设,数字出版正式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

    九月网的出现,是新华书店从传统的纸质书销售渠道转向电子书营销的的一个标志。依托新华书店的渠道资源,九月网成功创建了电子书的营销平台。此外,九月网还联合出版社,对传统纸书进行数字化的加工,打造一站式购书平台。值得称道的是,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在九月网上对书籍进行试读的乐趣,还可以根据内容和阅读喜好会决定选择购买电子书还是纸书。在终端支持方面,九月网推出了PC版客户端、iPad客户端,未来android手机的客户端也将随即发布,和各种电纸书的格式支持也在进行中。

    随着阅读终端的品种丰富,精美的数字读物已经得到硬件的支持,数字出版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将成就新的王者。新华书店这种传统图书渠道进入数字出版,将纸书数字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场缺乏严肃读物的现状。未来,读者将会像逛书店一样,在网上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挑选、试读、选购、下载、阅读的乐趣,体验真正的数字阅读。
(本文投递:九月网 吴荣华)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4-05
纸质图书的消亡路径
  印刷图书“之死”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1997年我就以此为题在西班牙为出版商做过一次演讲,演讲末尾打了一个问号,我还正确地预测出,数字化的最直接冲击将是网上售书将大量增加,还有,当时人们普遍感兴趣的、制作成本高昂的CD-ROM不过是误入歧途。)

    上周,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登上新闻头条,报道中引用他的话:5年内,印刷图书将“死”。深入考察尼葛洛庞帝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就会发现,他的意思不是到2015年印刷版图书就一本都没有了,而是电子书将成为图书的“主导”形式。我认为,即使是这样理解,也是走的太远了。

    在我看来,从现在起5年内,半数的图书阅读——也就是单纯文本的小说和非虚构类图书——将从纸张转移到阅读器上,这是合情合理的(虽然并不是所有未来思考者都这样想)。

    但是对于那些质疑屏幕彻底取代纸张的人来说,我有一个新的思考方式,与大家分享。

    需要记住的关键问题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图书已经多少接近完美了。印刷、装订、排版、以及纸张质量上,有一些进步,还是不小的进步,但是这些都没有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带来质的飞跃。的确,拥护纸张图书、为纸张图书辩护的人认为,纸张图书的作用是永恒的。
    我认为,他们的论据恰好支持相反的结论。

    电子书,不像纸张图书,每月都有进步,如果不是每天都进步的话。屏幕和阅读平台也不断进步:阅读器越来越便宜,重量越来越轻,携带越来越方便,存储越来越大,甚至阅读器产品的品种数也越来越多。电池寿命越来越长。阅读器已经具备做笔记的功能,无论是键盘输入还是手写输入。它们还具备了分享笔记或者自动组织笔记内容的功能。它们早就内置了词典(差不多三年前,最早的Kindle就有这个功能),现在还能够实现浏览维基百科或者通过谷歌搜索的功能。

    假如一定要有翻阅书页的感觉,那么这个功能已经开始在阅读器上实现了。翻阅书页的效果已经在iPad的iBooks应用上得到实现,几乎所有阅读器都提供翻阅效果选项。难度较大的是呈现设计复杂的图书页面,但呈现图片丰富的书,实现参考内容调出和页面注释的功能,这些也都已经初步得到解决,特别是Blio,但也不只它一款。我对2015年电子书普及做保守预测,理由之一是,在不同尺寸屏幕上显示书页的呈现技术到底能以多快速度发展,我心里没底。但肯定会实现,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的确,有些人坚持认为,永远不应放弃印刷版图书——最后搞的相当滑稽可笑,如赞颂纸张、油墨和胶水的香气,还有一些无意义的说法,比如屏幕不适合海滩阅读(其实这要看你用哪种阅读器和哪种显示屏),或者不能在浴缸里阅读(我真想不出,印刷版图书就适合在浴缸里阅读?能比阅读器更适合在浴缸里阅读吗?)。印刷版图书不会再有什么改进了,但电子书日新月异。

    到目前为止,推动电子书向前发展的依然是三家最重要的图书零售商(亚马逊、巴诺、以及近来已经基本退出前台但依然重要的鲍德斯),他们推出了专用电子书阅读器,让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候将电子书下载到阅读器上,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畅销书,印刷版一上市,电子书就基本同步上市。

    1999年前后,我开始在Palm Pilot阅读器上读书。直到2008年,Kindle问世,开始真正推动出版社去发展电子书,当时我还要被迫看印刷版图书,因为很多我想看的书都没有电子书版。一旦Kindle站稳脚跟,这个问题就很快消失了。我都记不起来上一次找一本想看的书结果没有电子书版是在什么时候了。这就是为什么自2007年末到现在,我一本印刷图书都没看过。如果出版社动作能快些,那么这种日子最早可以提前到2000年或者2001年就实现。

    当然,现在电子书品种丰富性的问题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上周阿歇特集团下的小布朗出版社宣布,将只发行皮特•汉米尔关于移民的小册子书的电子书版,这回遭到拒绝的是印刷版图书读者。(现在可以看看按需印刷能否趁机取得发展。)当然,这完全符合逻辑。专门类别里的出版,特别是浪漫小说,只发行电子书版已经有好多年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浪漫小说读者——尽管他们在人群中并不属于热爱新技术、经济收入较高的那部分——显然比一般图书消费者更快地转向了电子书阅读。

    浪漫小说出版社并不是汉米尔事件唯一的先行者。西蒙与舒斯特去年11月宣布,他们将按章节销售图书内容,这个做法在印刷版图书没有。珀尔修斯出版社与Daily Beast网站达成协议,电子书版首先上市,以此争取时间和先机。

    对我来说,很难知道是否有人30年或者40年后还会偏爱印刷图书。我敢肯定,到那个时候,屏幕技术将能够模拟印刷版图书的任何特点(除了纸张、油墨和胶水的香味不太可能模拟,也许会在阅读器上附加一个香味棒。我不知道是否需要给所有类型的图书配同样的香味,还是需要进行个性化的香味配置。)

    汉米尔-小布朗的试验,将会更频繁地出现。(珀尔修斯和西蒙与舒斯特的试验也会频繁出现!)屏幕显示将变得更好更便宜。阅读器平台的功能将更加完善。在实体书店里寻找和购买印刷版图书,将不复存在。不管现在电子书和印刷版图书之间需要达成什么样的平衡,但到了下个月,一切都要重新考虑。下下个月,仍然需要重新考虑。也许电子书阅读器的防水功能,还能把以前坚持印刷版图书阅读的人拉到这边来,但即使是这样的事情,也用不上10年就能实现。

   印刷版图书,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会“死掉”:我们周围,印刷版图书太多了,到处都是。我甚至也不认为,在未来5年里,电子书会成为图书的“主导性产品形式”(如尼葛洛庞帝所言)。但要是说未来10年,那就基本上可以肯定会是这么一个情况了,而且不出20年,宁愿选择阅读印刷版图书的人,不能说没有,但肯定属于“行为古怪”的人。

来源:百道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4-05
2011年的这个春天,对于百度CEO李彦宏来说,注定是繁忙的一季。一方面,其以强大的中文搜索优势在互联网诸多业务上四处扩张,而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为虚假广告、版权等问题绞尽脑汁。也许,这是他在“竞价排名”后遭遇的最棘手的问题,这一次,李彦宏不得不开始为百度文库付稿费了。

  百度文库纠纷始末

  近半个月来,中国近50位作家对百度发起的维权事件或许是百度继“竞价排名”后面临的最大危机。就连远在深圳出席IT领袖峰会的李彦宏也不得不对外表示:“我在公司内部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管不好,就关掉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收录了我们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载阅读,但它却没有取得我们任何人的授权。”在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天,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张炜、麦家、韩寒、郭敬明、慕容雪村、路金波等国内近50名作家联合署名,由慕容雪村执笔发布《三一五中国作家讨百度书》(以下简称《讨百度书》)。

  就是这个《讨百度书》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资料显示,百度文库平台起于2009年11月百度推出的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当年12月,这一平台正式更名为“百度文库”。

  就在《讨百度书》发布之后,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国家版权局先后表示介入百度文库侵权纠纷。与此同时,多位音乐界代表也以中国音像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发出抗议百度侵权的公开信,要求百度搜索网站停止MP3非法下载,维护原创音乐权益。

  在各方压力下,百度与50位作家维权团成立的“出版界反百度侵权同盟”在3月24日进行了谈判,不过最终不欢而散。

  当晚,出版界反百度侵权同盟成员之一的万榕书业总经理路金波在其博客上发表《3·24谈判破裂六代表告百度书——百度文库侵权之事实、逻辑、法律与解决之道》,详细列举了百度侵权事项等内容。“截至今天,用户可以在百度文库中免费‘共享’2056万份文档,其中文学作品279万份。”

  参与谈判的中国文著协常务副总干事张洪波随后也对外透露,百度在谈判中坚称自己只是平台,并否认一切侵权行为,导致双方谈判破裂。

  然而,仅仅事隔一天,一切就发生了变化。3月26日,百度文库向作家致歉,称3天内彻查文学类作品版权。“预计在未来3天内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类别的文档,凡未获版权方授权的将得到彻底处理。”百度同时表示,“百度文库产品在前期的运营过程中伤害了一些作家的感情,我们对此表示抱歉。”

  3月29日百度宣布,截止到3月29日中午12时,百度文库的清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文库中非授权文学类作品基本清空。3月31日凌晨4点47分,《华夏时报》记者写此报道时再次登录百度文库时发现文学类作品为575份,其中小说仅317份。而根据路金波3月24日公布的数据,百度文库文学类作品当时高达近280万份。

  催生分成模式

  “百度文库作为免费文档分享平台,此前没有任何广告或盈利。”百度称。然而,这半个月来业内的高度关注似乎像是给百度文库找到了一条“盈利”的出路。

  3月30日,百度对百度文库产品进行了调整,推出了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而这个平台最受瞩目的则是百度宣布与版权方未来将采用两种分成模式:销售分成、广告分成。
  据悉,销售分成也就是付费分成模式,即允许用户免费阅读作品部分章节,如果读者希望阅读全本内容,则需要通过网络支付通道支付一定费用,即可将该电子作品存储至自己的个人文库并进行在线全本内容阅读,而经由百度文库收取的费用将与版权方分成。

  不过,百度目前没有公布具体的分成比例。

  据了解,文库书店现已开通网银、百付宝等支付方式,虚拟货币、电话卡充值、包月/租赁/按章节付费等更丰富的支付方式和套餐已在测试中。

  对于广告分成模式,百度对外的解释是允许读者免费阅读整部作品,但百度文库会在确保用户的阅读体验前提下,在作品阅读页面适当位置开发和放置相应广告内容,使作者或版权方获取相应收入。

  百度称,此分成模式将在4月底推出。“所有广告收入数据均可在后台查询,账目清晰透明,每月按时结算。”百度具体介绍称。

  3月30日晚间,《华夏时报》记者登录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其合作信息显示:“现有合作版权方11家,贡献电子书419 本。”

  预测
  苹果,版权的下一个“敌人”


  “百度文库可以借鉴云中书城店中店等经验。第一,主要和出版商合作,先签合同,再审查,再上架。第二,内容由出版商自行定价,可以建议定价模式,按本、按月、按下载、按字数等。第三,参考国际惯例确定分成比例。百度文库拥有巨大流量和数据挖掘力,模式探索好,或许能带来数字版权的新格局。”3月30日早上,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微博中建议。

  有消息显示,2010年11月侯小强就在微博上炮轰过百度文库,并表示“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

  而后,2010年12月9日,盛大文学还曾联合文著协与磨铁图书公司共同发布了《针对百度文库侵权盗版的联合声明》。

  “这次百度文库事件引起了大家对数字出版问题的重视,以后这方面可能会更加规范了。”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3月30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百度管理规范后,盛大文学以及其他类似机构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对于百度的最新举措,路金波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回合到此结束,与百度文库“开战”只是第一步,下一个“敌人”是苹果。他称,苹果手机和iPad取得了大量硬件销售利润,但是在国际运营中,放任盗版横行,收取中介费用。

  “数字出版是未来的方向,平台化对数字出版是很有价值的,平台本身没错,问题在于百度与上游版权机构的合作沟通上。”孙培麟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百度文库此次的版权危机时称,百度文库现在主要是用户分享模式,如电子商务中的C2C,如果没有很好的审核机制,容易出现类似淘宝遇到的假货问题。
来源: 华夏时报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离线前朝老僧

发帖
75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4-05
互联网时代,职业文化人终将消亡?
最近中国发生的最吸引眼球的大事之一就是:一批收入最高的中国作家,与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百度,就百度文库是否侵犯作家版权一事闹得不可开交。

    但此“最高”,非彼“最高”。作家中带头闹事者,也是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之一韩寒,在写给福布斯最新富豪榜中的中国首富、百度老板李彦宏的一封公开信中,如此介绍某些中国畅销书作家的经济窘况:“一本书如果卖两万本,已经算是畅销,一个作家两年能写一本,一本可以赚三万四,一年赚一万七,如果他光写书,他得不吃不喝写一百年才够在大城市的城郊买套像样的两居室。”

    在另外一篇挑战百度的博文中,韩寒还披露了非畅销书作家的生活状况:“除了几个顶级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家绝大部分都收入微薄,很多网络作家更是一天要写一万字,靠着千字两分钱的下载收入维生,这年头谁他妈还在论分来卖东西啊朋友,你看五千字的新鲜连载只要一毛钱啊朋友,一毛钱,你给叫花子都拿不出手啊朋友……”

    但作家好像并不是一直就这么不值钱的。百度文库风波发生后,祖籍上海的香港学者许子东在电视上不无留恋地回忆说,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作家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其实是非常高的:茅盾是文化部长,叶圣陶是教育部副部长,巴金是文联主席,都是部级干部;当时普通人的月薪是40元,但作家的稿费就是千字20元,相当于普通人半个月的工资,一部长篇小说的稿费,绝对可以让小说作者成为那个年代的富豪。

    随后发生的事,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中,大多数中国作家们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文革结束后,中国作家迎来了政治、社会、经济地位的大翻身;但好景不长,80年代政治上呼风唤雨、经济上点“字”成金的中国作家,很快就沦落到了今天这种“论分卖文”的凄惨境地。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中国作家们最近一次的经济沦落,似乎都是互联网惹的祸。

    互联网最初兴起的时候,一个口号颇为流传:Information is free(信息是free的)。这里的“free”既是“自由”之意,也是“免费”之意。这句口号以及这个口号所反映的互联网的本质,导致了后来的无数巨变:整个商业生态都被彻底颠覆,所有行业规则都被重新改写,许多职业遭到威胁、甚至被消灭。因网络大潮的冲击,而导致个人收入急剧下跌、甚至连生存都受到威胁的职业,不仅有作家,还有其他各类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获得主要收入的文化人。

   如果套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资产阶级的话,似乎可以这么说:“互联网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歌手、电影人、记者和学者变成了它不出钱就能免费使用其产品的无偿劳动者。”

    但今天“无偿劳动者”突然不想继续提供无偿劳动了。其实,百度文库风波是互联网发明以来文化人积怨总爆发的纠纷之一。在韩寒、贾平凹、李承鹏、沈浩波等50名作家和出版人集体向百度发难后没几天,以高晓松为首的一批词曲作者又接过“接力棒”,就他们所认为的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多年来侵犯音乐作品版权的行为算起了总账。

    比起作家,音乐人似乎更加“苦大仇深”。3月29日,高晓松在新浪微博上发出了“战书”:“词曲作者是音乐产业受盗版侵权之害最深,最安静弱势的一群。今天作为音乐作品的第一创作者和权利人团结起来!”他发起成立了华语音乐作者维权联盟,其第一封公开信如此悲情地诉苦:“多年来我们面对大陆盗版唱片占据98%市场的重压,仅靠2%的正版市场挣扎求生,为我们的琴与梦想坚持着,并试图不荒废每一个年轻人才,每一种音乐流派。直到今天,互联网盗版音乐占据了几乎100%的市场,我们失去了依靠音乐版权收入再生产音乐(音乐不同于文学,制作成本高昂)的最后阵地。行业凋敝,人才流失,梦想破灭,尊严全无……”

    颇具讽刺性的是,韩寒、高晓松的维权“战书”都是在奉行互联网“免费”与“共享”原则的平台——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上发出的。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说来话长。如果说互联网公司是侵犯文化产品版权的“首犯”,那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人(包括许多文化人自己)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从犯”,如果没有普通网民在“免费享用”和“无偿提供”两个方面的参与,互联网公司也无法成为网络免费盛宴中的最大赢家。

    先说“免费享用”。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这个“首犯”,还是普通网民这个“从犯”,在网上免费享用他人的文化产品和智力成果时都没有任何罪恶感,相反,比起孔乙己的“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网络时代的“窃书贼”要理直气壮得多,因为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网民都有一个信念:互联网的精神,尤其是Web2.0的精神,就是免费和共享,而百度文库或其它网站的免费文库就是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之梦想的具体体现。

    再说“无偿提供”。就以Web2.0时代的另外一个标志性产品——博客为例吧:首先是一批无名的业余写作者,不为报酬地写作博客,其实就是把原来颇为私密的个人日记写作搬到了公开的网络平台上,在中国,这个阶段大概相当于“博客中国”阶段;接下去,则是一批不以稿费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名人受到吸引,为了打造个人名声或在商业上推销自己,也纷纷开始无偿地写作博客,这大概相当于“新浪名人博客”阶段;再接下来,就是一批本来以稿费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文人,由于害怕落伍、害怕被冷落,也参与进来,无偿地写起了网络文字,而后来新浪微博的出现,更加剧了这个全民业余、无偿写作的热潮。

    在这个热潮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一些网络平台,如中国几大门户网站,它们通过如此丰富的无偿内容增加了点击率以及随点击率而来的商业盈利机会;其次的受益者是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因为订购上网服务的网民增加了;再次的受益者是网民,他们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过去需要购买的书籍、文章、新闻,免费观赏电影和视频,免费欣赏音乐。但在这场看似皆大欢喜的网上“免费午餐”中,不可能所有人都获益,有受益者,就有受害者,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以往主要依靠版权保护而获得经济收入的内容提供者,包括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歌手、电影人、记者、学者等,以及这些文化人聚集的乐团、唱片公司、电影制片公司、新闻机构、研究机构等。

    其实,这也不是中国所独有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在西方也是一个没有共识的无解难题。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保护机制不完善的中国,这个问题更为尖锐,如果有关部门不研究对策,如果利益各方不达成共识,那么,在千变万化、日新月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网络技术大潮的冲击下,一个阶层就很有可能在中国消亡——这个阶层就是广义上的职业文化人。

    有些人对职业文化人阶层的消亡忧心忡忡,痛心疾首。他们指出,在欧洲,被称为“黑暗世纪”的中世纪,恰恰是所有艺术家、所有学者、所有文化人都依附于王室或教会的年代,而欧洲文明最为辉煌的时代,则是文化人摆脱了王权和教权、成为一个经济上相对独立、生活上相对无忧的职业阶层的年代;在中国,最为专制、最为黑暗、最为漫长的皇权时代,也恰恰是缺乏职业文化人阶层、所有诗人、所有文人首先是官吏的年代,而中国出现了职业文化人阶层的年代,也是中国政治最开明、文化最自由的时代。

    他们认为,人类的进步往往伴随着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精确化和科学化,对于一个需要自我审视、自我批评、自我诊疗、自我完善的社会来说,职业文化人阶层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亚于职业科学家、职业工程师或职业医生。

    但也有人认为,职业文化人的消亡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就是坏事——如果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所有人都业余从事艺术创作、业余从事学术研究的新时代,那岂非进入了马克思所幻想的那种人人皆诗人、人人皆哲人的“人的全面发展”之境界?有什么不好?

    即使是这次带头对百度兴师问罪的作家贾平凹,也对未来作家职业的消亡前景态度淡定。他说,现在有两种职业正在消失,一种是司机,现在开车已经变成了人的基本技能;一种是摄影家,只要有一台小数码相机,大家都可以拍,“以后还要加上作家,通过电脑和网络,任何人写的文字都可以迅速有效地传播,人人都可以当作家。”

    未来怎么样,谁都说不清,但人人都可以当作家的前景,确实也不是那么可怕。在数十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上,到底有多少职业被消灭,早已无从查考。某些职业被消灭的原因,是因为那些职业赖以安身立命的行业消失了,例如,祭司不在了,是因为祭祀业不在了,太监不在了,是因为皇宫不在了,冲洗照片的师傅不在了,是因为胶卷不再继续投产了……庆幸的是,即使职业音乐家不在了,音乐还在;即使职业诗人不在了,诗歌还在,即使职业文化人不在了,文化还在。

    但还是有一个小问题:既然未来的作家都是业余的,都有其它职业,都需要朝九晚五或朝酒晚舞地上班,用于写作的时间肯定不多,所以,估计那时长篇小说的产量可能也不会多,更不会精,估计那时主宰一切的文体可能会是新式的微博(字数局限在20个字以内)、手机短信或者是语录体的视频讲话。

    翻阅中国文学史,你会发现,中国古代没有专业作家,绝大多数所谓的作家和诗人,其正式的职业都是官吏,业余写作其实是中国文学的常态,职业作家则是非常态,是近代才出现的新鲜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未来职业作家真的消亡,在中国来说,其实不过是“回归常态”罢了。不同的是,古代中国之所以没有职业作家,是因为传统中国社会是官本位的社会,但如果未来中国职业作家阶层被消灭,其原因却是互联网时代“商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之逻辑。

     然也?非也?行文至此,我似乎更困惑了:这究竟是发展和进步,还是逆转和退步?这究竟是人的胜利,还是机器的胜利?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就预言过这个趋势:“人为物役”。更为可悲的是,昨天极力推动这股“技术进步”大潮的人,很有可能明天就被这股失控的浪潮所吞噬。


来源:FT中文网

相信吧,中国文化将带领世界走出2012的泥潭,走向春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