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68阅读
  • 0回复

浅谈对湖州杼山的文化考察—从历史名人与杼山之关系看其文化底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阳明新学
 

发帖
24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0
摘要:杼山,一座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山。从古至今,杼山因拥有众多名流、文人与其相联系而闻名,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地理位置而招徕游人。这我们可以从历代古籍或诗文中所得出。然而这样一座名山至清代以后,历史文化地位下降,直至今日,杼山好似已无人问津,声名湮没。但关于杼山的具体地理位置,以及在文化层面的地位,杼山的文化底蕴仍值得我们去关注。现浅谈杼山的文化和其文化形成的历史因素。
    关键词:杼山,文化底蕴,历史积淀
 
一、杼山的总体概况
    杼山在湖州西南十三公里,即今妙西镇驻地妙西西南侧宝积山。杼山因夏王杼巡狩至此而得名。晋代,为吴兴郡著名风景名胜。
   旧志均载,“杼山在(乌程)县西南三十里。据晋吴兴太守张玄之《吴兴山墟名》:“杼山,昔夏后杼狩之所,今山上有古城避地,山形似几。”后杼是夏代少康之子,夏朝之第七代王,传说南巡至境,曾在此狩猎,因有杼山之名。张玄之又记载:“乌程有墟,名东张,地形高爽,山阜四周。即此山也。其山胜绝,游者忘归,前代亦名稽留山。”晋代以前,距今1600多年的杼山,是吴兴郡城西南令游人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杼山在唐朝时闻古名今,这因得益于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所做的贡献。唐大历七年,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对杼山甚是喜欢,倍为留恋,因陆羽与皎然都是颜真卿的吟友和朋友,所以颜真卿、陆羽、皎然等人常在杼山雅聚,由此一来,文人慕名而来,常在杼山活动。他们畅饮赋诗,感怀美景,畅谈人生,生活闲趣增添不少,也为杼山增加了知名度。
    杼山又名宝积山,因山之南原有宝积寺,山随寺名。宝积寺即梁代妙喜寺。南朝梁大同七年初建于金斗山,唐贞观六年移建于杼山,有僧清昼主持。“妙喜”俗作“妙西”。宋治平二年,改为宝积禅寺。杼山是历代许多名胜的集中地,除了妙喜寺,主要有三癸亭、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古黄浦、皎然墓、诸多名人的赋诗之处以及出城往游杼山途中八景等等。
 
二、杼山文化的形成与积淀
    一个地方文化的形成必然有它独到之处,同时也与历史的积淀分不开。悠悠岁月,漫漫长河,轻轻扣开沉淀深厚的朝代更替大门,放眼望去:多少文化伦理让我们受益匪浅;多少优美景色让我们心怡舒畅;多少经典诗文让我们叹为观止;又有多少可传述的历史故事让我们滔滔不绝?
    沿着历史的道路,默默踏上先代名人的足迹,细细揣摩其中的精髓;深深感受杼山的兴衰;慢慢品味其中的经典。回首间,沧海桑田,世代轮回,杼山依然,只不过没了往日的风姿。霎时间,这一切似乎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仿如过眼烟云,何谓儒家,何谓茶道,何谓江南文化,又何谓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这一切,显得那么的朦胧,或许因朦胧,杼山在我心中才更具魅力与吸引力,才让我对它不寻常的经历不能忘怀。

   不同朝代对杼山的地名称呼也不同。在晋代以前称稽留山,晋代称为东张山,唐代才始称杼山。关于这点,在张玄之《吴兴山墟名》有所提到。在夏代,杼山为后杼的巡守之地,陆羽旧记云:“山高三百尺,周回一千二百步,昔夏后杼巡猎之所所。今山下有夏王村,西北打夏驾山。”此外,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杼山,相传以为夏杼巡狩所至。杼,夏之七王也。禹葬会稽,则杼之至此固无足怪,庸俗之言未可为全无据也。”可以说,杼山的历史能追溯到夏代。夏朝是一个带有神话传说性质的朝代,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在那个朝代,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有了我们民族的融合,同时也充满着矛盾。冲突,战争,不断的发生,经历了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少康就是其中的英雄。在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少康逃到了虞氏,得到了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而后杼就是少康的儿子,可谓是英雄之子。后杼是夏朝的第七代君主,在他统治期间,夏朝国势进入了鼎盛期。所以说,后杼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杼山为他的巡狩之地,是我们湖州历史的骄傲。他为杼山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后杼的英名刻在杼山也是湖州人的骄傲。

    到了晋代,“其山胜绝,游者忘归”。杼山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加上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在晋代以前,就成为了风景胜地,是当时乌程县山水胜绝之所。很多游人都为此留连忘返。晋吴兴太守张玄之《吴兴山墟名》称:“旧名东张,山形似几地形高爽,山阜四周。因其山胜绝使游者忘归,又名稽留山,寺前二十步跨涧,有黄浦桥,桥南五十步,又有黄浦亭,南朝宋鲍照送盛侍郎赋诗及庾中郎之所。其水自杼山西南五里黄蘖山出,故号黄浦,俗亦名黄蘖涧。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寺东偏有招隐院,其前堂西夏谓之温阁。从草堂东南屈曲有悬岩,径行百步,至吴兴太守何楷钓台。西北五十步至避它城。”

    南朝时,与杼山有关的历史文人有鲍照,江淹,谢灵运,僧宝月,周兴嗣等,他们或多或少都与杼山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对后世文化有所影响。杼山的妙喜寺前有黄浦亭,是鲍照的送友赋诗之所。鲍照是六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在黄浦的送别诗有两首。一首是《送盛侍郎饯候亭》:“沾霜袭冠带,驱驾越城闉。 北临出塞道,南望入乡津。 高墉宿寒雾,平野走秋尘。 君为坐堂子,我乃负羁人。欣悲岂等志,甘苦诚异身。 结涕园中草,憔悴悲此春。”另一首是《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 风起洲渚寒,云上日无辉。 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 旅鴈方南过,浮客未西归。 已经江海别,复与亲眷违。 奔景易有穷,离袖安可挥。欢觞为悲酌,歌服成泣衣。 温念终不渝,藻志远存追。 役人多牵滞,顾路惭奋飞。 昧心附远翰,炯言藏佩韦。”鲍照的送别诗感情挚厚、强烈,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我们可以想象古人在送别时一般都是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等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相互惜别,而杼山黄浦亭就能提供这样一个空间,一个地理位置,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山高云深,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杼山有着古人惜别的美感形态,是其文化的一大特点。

据说杼山黄蘖涧是南朝江淹赋诗之所。江淹在此作了《游黄蘖山》这首诗:“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江淹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通,诗文兼善,所作《恨赋》、《别赋》为传世名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晚年追求以适性为乐,做文章不愿精思苦力,时有“江郎才尽”之说。杼山有了鲍照,江淹这些大文学家的登览赋诗,其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杼山“形胜天绝”。妙喜寺东偏原有招隐院其前堂西厦为温阁。有草堂,其东南岩经百步即晋何楷钓台,再北五十步是避它城。山上有谢灵运写真堂。据清光绪《乌程县志》,“灵运尝居吴兴,故宅在城东谢村,名曰谢墅”,杼山有他的遗迹。齐代僧宝月游历杼山,作有《途次杼山诗》。梁代诗人周兴嗣世居姑熟,游览杼山写了《登杼山览古》诗。可见,杼山在当时已具有独特的魅力来吸引游人,更因有了名人的游历而加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幽美景色、历史故事、经典诗文、名贤吟咏,使杼山成为文学汇集之地。
 
三、杼山文化大成
    历经朝代的更替,杼山历史慢慢积淀,文化渐渐形成,到唐朝,可谓达到了文化大成阶段,形成了儒、释、道合流,诗、茶、禅合一的格局。唐时,颜真卿、陆羽、皎然等著名文人常在杼山活动。由此一来,杼山成了文人名流聚集地。

    唐大历七年,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袁高巡部至州,会于此山,遂立亭于东南。陆羽以癸丑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为三癸亭。于亭西北丛桂之间创桂棚,左右数百步丹、青、紫三桂,花叶异,芳林茂树下有支径,因袁君于此游步,称为御史径。
    杼山有妙喜寺,三癸亭,古黄浦,皎然墓等人文景观。据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州西南杼山之阳,有妙喜寺”。 妙喜寺“旧置在州西金斗
山”,系“梁武帝之所置也。大同七年夏五月,帝御寿光阁,会所司奏请置额帝以东方有妙喜佛国,因以之名”。唐贞观六年春二月,“妙喜寺”额从金斗山移至杼山,有寺僧清昼(皎然)。又据明化成《湖州府志》、崇祯《乌程县志》,“郡志遂以名山”,称“妙喜”。又载:“宋治平二年(1065)改金额”,为“宝积禅寺”;俗以名山,呼“宝积山”。

    妙喜寺的住持是中唐著名诗僧皎然,皎然字清昼,湖州人,是谢灵运十世孙,居杼山,著有《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其为学也,兼于内外;其为文也,融贯情性;其为道也,达于禅律。堪为有唐诗僧之翘楚,一代之伟才。”皎然善烹茶,作有茶诗多篇,并与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皎然同刺史颜真卿关系也非常密切,他同张志和、陆羽都是颜真卿的常客,颜真卿也常来杼山与他们共游。袁高巡湖,颜真卿迎接于杼山三癸亭,皎然被同游杼山,各有诗咏,皎然写了《杼上峰和颜史君袁侍御》一诗。南宋叶梦得晚年曾去杼山寻找皎然遗迹,但已无存,唯其坟茔还在杼山顶。
   妙喜寺在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是颜真卿和协助他编修《韵海镜源》的“韵海诸生”及诗友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同时也是陆羽的隐居处。妙喜寺作为陆羽撰著《茶经》的所在,一直备受关注。据史书记载,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陆羽离故乡湖北天门县到杼山妙喜寺,与僧皎然“结成缁素忘年之交”,时年24岁。陆羽在湖州期间,曾长期住妙喜寺,遍访湖州及附近县、乡山水,考察茶山,亲躬茶事,用五六年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在30岁时写成世界第一部茶业专著《茶经》。因此,杼山成为中国茶文化的象征和圣地。陆羽的《茶经》是划时代的,它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诞生,历史把湖州推上中国茶文化发源地的位置。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对陆羽十分器重,邀陆羽与众多文人雅士在杼山雅聚,并邀他参与《韵海镜源》的编纂工作。颜真卿、陆羽、皎然、张志和、孟郊、李冶等这些名士经常聚集在一起,饮茶品茗,以诗唱和,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他们通过比喻、述怀和象征等手法唱和联句,抒发内心世界的感情,形成一股清新自然,情味隽永诗风。而其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法乃至衣食住行,风俗习惯都有其自己固有独特的一面。妙喜寺、三癸亭诗会在当时一度成为文坛盛事。唐代饮茶是一种高雅文化,所以每次诗会也就是一次茶会,诗茶交融,诗韵茶情,这可以算作是诗茶结缘了,文人名流的聚散使茶道也逐渐传播开去。由于一来,诗人名士聚集在杼山,妙喜寺自然也就成了诗、茶、禅三者的汇合点。诗、茶、禅的结合反映了当时文人清廉自洁、清心寡欲的心态。

   禅,之于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茶与禅其实很早就结缘了,因为茶可提神,有助于禅事,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了功劳。我想陆羽能写成《茶经》除了与他长期生活在茶区外,主要还得得益于佛门经历。可以说,《茶经》主要是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经验的总结。中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所以自带三分佛气。古代多数名茶都与佛门有关。陆羽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在湖州逝世,亨年七十一岁,安葬在杼山,与其友皎然为伴。他的忘年交皎然也葬在杼山。陆羽在茶学上的功绩,名扬全球,被后人称为“茶圣”。

   大历八年颜真卿在妙喜寺招隐院编纂《韵海镜源》,陆羽、皎然等东南文士50余人参与其事。杼山一时形成儒、释、道合流,诗、茶、禅合一的格局。除聚宴赋诗外,颜真卿在杼山讨论及编次了《韵海镜源》,撰、书《杼山妙喜寺碑铭》并立碑于寺中。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在天宝末年就已裁成二百卷,刺抚州时,增广为五百卷,为湖州刺史时做最后编次。《韵海镜源》在杼山编定,化了两三个月。因此,颜真卿在“妙喜寺碑”最后的两铭文中说:“纷吾著书,群彦惠臻;韵海镜源,自秋徂春;编同鱼贯,学比成麟”。杼山妙喜寺碑,唐大历九年立于杼山。这年春天,颜真卿主持的《韵海镜源》完成,群贤会聚杼山,由皎然等建议,颜真卿即撰文立碑。碑后佚,碑文尚在。这是杼山地望的认定和妙喜寺、三癸亭、《韵海镜源》编纂始末确认的重要依据。

   可见,在唐朝,杼山见证了国家的繁荣,杼山文化更加昌盛。一段历史创造了一种文化,而文化又延续和突显了那一段历史。繁盛的历史必然迸发出多彩而丰富的文化。杼山文化大成的原因,应该在于它植根于唐朝这片沃土之中。国家的统一与强大,社会的安定与宽松,以及经济的发展,使文人、学子充满理想与追求,为他们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杼山形成儒、释、道合流的格局,也表明了唐代的思想观念,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统治思想体系,同时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

    游历杼山的还有明代文学家,刻书家凌濛初。明崇祯初,凌濛初应表兄潘朗士之邀,游杼山,写下  《游杼山赋》。潘朗士得地于杼山之阳,形势绝胜,构为别业。崇祯九年,潘朗士、凌濛初兄弟二人出湖州南门后浮碧浪湖,过庚村,夹山漾,沿道场西北麓,一路水、陆兼程向西南,他们一路观赏,然后登览杼山。自碧浪湖至妙喜寺经历八景:碧浪芙蓉,庚村晓月,道场宵光,鲁堂古香,霞幕高秋,饮马流云,夹山晴雪,石桥远钟。凌濛初的《游杼山赋》,赋中首先就描写了上述路程:“于是出南闽, 浮碧浪。湖澄鲜兮始波, 寨芙蓉兮骋望。野以耕而命村, 水夹山而成漾。古桂馥郁以流馨, 浮图峥嵘而矗上。钟磐破磕以激涛, 桔抽青黄其殊状。娣褚霞之复幕,负苍弃以列障。”《游抒山赋》描写了湖州杼山一带的风景古迹,它为后人考察杼山的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等提供了依据。
    从夏代后杼巡至杼山到凌濛初游杼山,历经三千余年,杼山一直默默地坚守着它的价值,它的文化底蕴,可谓“山不在高,有仙而名。”即使经历兴衰沧桑也无悔。登杼山览胜,缅怀鲍照黄浦赋诗、颜真卿建三癸亭、张志和寻山、皎然住寺、陆羽煮茗等杼山盛事,潘朗士与凌濛初言笑酌饮。及“发棹而返,咿呀数声,于山小远。回首望之,明月在苑”。
 四、结语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有着悠久而古老的文化,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杼山作为湖州西南郊区的一座名山,其同样具有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特点。杼山凭借其自身的魅力,用其文化底蕴吸引了颜真卿、陆羽、张志和,凌濛初等名流,为湖州历史增添了光辉。颜真卿、皎然、孟郊、陆羽等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文化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

    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研究的兴起,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杼山备受关注,而与杼山有关的一系列人与物,也随着发掘出来,同样引人注目。对杼山的研究大都在其作为茶文化发源地这一层面上的研究,而关于杼山的历史发展则较少去关注。实际上,杼山的文化底蕴不只在于它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茶文化的象征,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陆羽《茶经》在杼山的问世,的确带给我们湖州人民深远的影响,使湖州的茶文化遗产,成为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一颗灿烂明珠。但我们还应去发掘有关杼山的其他文化:如晋代,杼山成为风景名胜区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是否还具备更多的历史人文因素;南朝时,著名诗人来杼山游历所作诗文的研究,诗文跟杼山的联系;杼山的人文景观为何而建;唐朝时,文人雅客、高士名流慕名而来,会聚杼山所带给我们的诗文文化,我们该怎样去看待等;还有杼山的儒、释、道合流,诗、茶、禅合一格局的形成因素及意义与杼山的联系,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对后世产生的深远意义等……
 
参考文献
1】王克文、余方德主编,《湖州名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
【2】王克文,《湖州市志》,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3】嵇发根,余方德主编,《湖州古今概览》,合肥:黄山书社,2001年版。
【4】余方德,嵇发根主编,《湖州掌故集》,三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5】蔡一平《从历史的积淀看杼山》《湖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6】张葆明《杼山考》《湖州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推进教育文化化,复兴华夏文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