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23阅读
  • 1回复

华裔虎妈回应质疑称严厉教育培养坚持不懈品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2-04
去年12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蔡美儿和女儿、丈夫在家中合影。图/CFP
“每科成绩必须拿A、不好好练琴就骂女儿垃圾、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新年伊始,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制定十条家规、采用高压手段管教女儿的故事,引发了中美育儿理念的大讨论——美国一些媒体认为,在教育子女方面,中国母亲的严格教育方式似乎更见成效。正在素质教育之路上蹒跚起步的中国母亲们则开始困惑,宽松的家庭氛围,不是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么。

    蔡美儿为何要采取这种教育方式?严厉的管教背后,她如何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近日,通过电邮、电话等方式,本报对话亚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


    “有些词语,看上去很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京华时报:“虎妈”这个称呼是谁给你的?为什么这么叫你?

    蔡美儿:我对女儿要求严格,她们有时受不了,背着我叫我“母老虎”“伏地魔”。我先生杰德觉得我过于苛责,认为我的要求太高太强硬,让家里太紧张,不自由。他们不满时或开玩笑时,就喊我“虎妈”或“伏地魔”。

    京华时报:你怎么看这个称号?

    蔡美儿:我喜欢这称号。京华时报:我在网上看到,你的育儿经验最近引发了中美教育方式的讨论。有一些人因此认为中国妈妈的教育方式强过了美国妈妈。

    蔡美儿:月初,一家报纸报道了我严厉教育女儿的事。我的邮箱收到了300多封信,不少是指责我的教育方式极端残酷,没有人性。1月8日,美国一家纸媒将标题做成了“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更优秀”。再后来,《时代》又发文分析称美国父母是不是该思考自己是个“失败者”。

    其实,这不是我的初衷,媒体的有些报道是断章取义,让大家误读了我的教育观。最近我一直在澄清:我是一位华裔妈妈,用我所受的中国式教育管教了两个孩子,并记录了这个育儿经历,仅此而已。其中所使用的一些词语,看上去有些严厉,其实我是想幽默地表达这个育儿的过程。


    “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京华时报:你怎么严厉教育你的女儿?

    蔡美儿:我给两个女儿制定了10条清规戒律。在学习上,我不准她们任何一门成绩低于“A”。

    我的大女儿索菲娅五年级时,有次乘法速算测试得了第二。接下来我每晚让她做20张试卷,每张100道速算题,我在一旁掐着秒表计时。一周强化训练后,索菲娅次次稳拿第一。小女儿露露有次没做考试加分题,我告诉她家教良好的孩子都应做加分题,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分数将优秀和平庸区别开来。从此,露露再也没放弃过加分题。

    京华时报:有人反对你的这种教育方式吗?

    蔡美儿:在美国社会,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教孩子,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京华时报:你丈夫同意你这么做么?

  蔡美儿:我在家里并不占优势,我丈夫杰德就是一个有犹太血统的美国人,要求我不要太严。我和他签协议让他不要干预我对孩子进行中国式教育,我问他,你是否有更好的教育方法?没有,请配合我。

    京华时报:这种教育的效果怎样?

    蔡美儿:两个女儿保持着门门功课皆“A”的全优纪录。索菲娅18个月就认字母表,3岁阅读《小妇人》,开始弹钢琴,14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露露练小提琴,12岁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有人称她们是“音乐神童”。

    成年后,露露改打网球,裁判评价她“是那种不付出110%的努力决不罢休的小姑娘”。


    “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真正喜欢的事。”


    京华时报:有人对你不让女儿参加同伴聚会不理解,不应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吗?

    蔡美儿:不参加玩伴聚会,是因为时间很宝贵,会耽误练琴时间。有一次,索菲娅一直央求说她想参加最好朋友的生日聚会,我心一软就答应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到家,很累,焦躁,也没心练琴了。一盘问才知道,她一整晚都在

    听一位同学谈论对性的神秘尝试。我后悔让孩子接触这类糟粕聚会。我认为,没必要让孩子犯了错误再学习。

    京华时报:孩子们不听怎么办?

    蔡美儿: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她们抵制学习、练琴这类枯燥的事。

    我和露露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一个天寒地冻的下午,那时她才3岁。我要求她练琴,结果她连打带踹,又哭又闹,我忍无可忍将她拖到门外。也许是为了表示反抗,索菲娅还偷着将钢琴咬得到处是牙印。当她们不好好练琴时,我会威胁她们不准吃饭,要烧掉其所有的绒毛玩具,骂她们“垃圾”。

    我每时每分都得软硬兼施,用尽了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一切办法,让她们做一些现在不乐意、但将来有益处的事情。

    京华时报:你会退让么?蔡美儿:要视情况来定。有一次我们到俄罗斯旅行。在一家咖啡馆内,我让露露尝一粒鱼子酱,她不同意。面对我的坚持,她发疯似的说我令人恐怖,要她做地这一切实际上是为我自己!她讨厌小提琴,憎恨这个家,并抓起玻璃杯砸碎在地上,发誓称如果我不放过她,她就要砸掉所有的杯子!

    我最终想清楚,当她已经长大时,我应该把一些选择权还给她,让她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有很多次,比如说,我同意露露辞去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改打自己喜欢的网球。

    “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京华时报:什么原因令你对女儿如此严格?

    蔡美儿:我想有两点。一是我自小接受中国式教育。我认为,这种严厉的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二是我害怕两个女儿走下坡路。

    在美国,亚裔移民有“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一代移民终于实现了“美国梦”,会省吃俭用,将所挣的每一分钱和巨大的精力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第二代移民因父母的巨大投入而相对优秀,但他们教育孩子也因此不太严厉了。第三代移民的生活很舒适,有一群成绩B+的朋友,认为个人权利受宪法保护,不愿付出辛苦,就会走下坡路。

    我父母是中国人,他们先是移民菲律宾,上世纪六十年代又举家移民美国。我是移民二代,我想打破亚裔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京华时报:你小时候父母如何教育你?

    蔡美儿:我父母对我很严格。8年级时我历史考了第二名,颁奖仪式结束后,父亲说“千万不要再让我像这样丢脸了”。在家里说中国话时不小心夹杂了一个英语单词,就要被狠狠打手板。

    我当时也经常抱怨,我的事为什么他们老做主。这事在我申请读大学时得到了解决。父母坚持让我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说离家近,可以住家里。我想摆脱“虎笼”,于是就瞒着父亲,伪造了他的签字悄悄申请了哈佛大学并被录取。父亲为此折腾了整整一宿,一边因我违抗父命大发雷霆,一边又为我考取哈佛而骄傲。

    京华时报:现在回头看,有没有不喜欢的地方?

    蔡美儿:回头看,我很理解、也很感激父母。我相信,我的孩子最终也会理解我。


    “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


    京华时报:大家担心,严苛的教育会夺走孩子的快乐童年。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蔡美儿:我们还有其他快乐时光。练完琴后,我们有很多快乐的话题,会趴在床上读书,会一起做有创意的中国菜。我丈夫会带
领一

    家人骑车旅行,教孩子们游泳、玩扑克,朗读文学作品。我们一家到过伦敦、巴黎、罗马等几十个国家和城市。当然,根据“家规”,我会提前预约好琴房,以免孩子们生疏了琴艺。
    京华时报:你觉得,中西方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蔡美儿:我注意到,西方父母在意孩子的自尊和心理感受,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多要求。中国妈妈看重孩子考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会为孩子报很多课外班,督促其超过其他孩子。西式教育让孩子自由,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但也直接造成孩子关注吃喝玩乐、看影碟电视、不勤奋上进、遇到问题退缩等种种问题。中式教育方式能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孩子强化意志力,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京华时报:你的观点是什么?

    蔡美儿:我认为,我这种外人眼中有些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掌握孩子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孩子年幼时,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会有明智、成熟的选择,需要家长为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负起这个责任,督促孩子去实现这个“选择”。随着孩子逐渐成熟,有了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家长就应该放手给孩子。
    京华时报:你认为,你的哪些观点可供中国妈妈借鉴?


    蔡美儿:我很高兴,中国妈妈们已经注意到素质教育,并寻找方法培养孩子们更多的创造力。对孩子来说,创造力确实很宝贵,但没有严苛教育培养出来的基本学术能力、坚持不懈的性格基础,也不会有脱颖而出的创造力。

    我个人认为,西式教育过于强调“创意”,排斥纪律、刻苦钻研等旨在培养毅力的东西,中国教育却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前者。现实中,双方都把这个关系摆成了“要么/或”的关系,其实,这是一个“既/和”的关系,两种教育方式应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状态,孩子才会长成我们期待的那样。

    ■人物
    “虎妈”蔡美儿
    蔡美儿,英文名Amy Lynn Chua,女,1962年生,祖籍福建。其父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蔡美儿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

    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十大戒律,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虎妈十大家规

    ◆不准在外面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准演奏其他乐器而不是钢琴和小提琴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璧山状元

发帖
2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2-06
陈季冰:“虎妈”触动了美国人哪根神经
新年伊始,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凭借她的《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白热化辩论,并一举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争议的妈妈。

在这本出版当日即攀升到亚马逊网站销量排行第六名的新书中,蔡美儿宣扬了一种据说是“中国式”的教育方式——— 简言之,即以课业成功为唯一导向的专断高压的管束和灌输。例如,蔡美儿的育儿经中包括:“绝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拿不到A,以及不尊崇家长的决定选修自己喜欢的任何乐器……所有这一切,显然与历来崇尚“尊重儿童个性”、“游戏优先”等的西式教育理念全然背道而驰。

虽然也有人认为蔡美儿的做法不无道理,但更多美国家长用“震惊”和“恐怖”这样的字眼儿来形容自己对“虎妈”教育的反应,有人甚至表示,她对待自己女儿的方式几近“虐待”,是“危险”的样板……

将近一个月来,我一直饶有兴味地旁观着海外媒体对“虎妈”和所谓“中国式”教育的众说纷纭。但说句实话,作为一个“中国儿子”和“中国父亲”,我对中西教育模式之争本身并无十分浓厚的兴致。我个人更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在于:蔡美儿究竟触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以至于他们为之如此兴奋、躁动和不安?

我注意到,除了始作俑者《华尔街日报》,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报章都对“虎妈”现象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也不甘人后;蔡美儿和她的书还上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 PR )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 BC)的新闻和专题节目镜头;至于那些读书类的报纸杂志,更是对“虎妈”连篇累牍……最有趣的是,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年达沃斯论坛上,个人身份与“世界经济”一点也沾不上边的蔡美儿竟也受邀前往发言。期间,哈佛大学前校长、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拉里·萨默斯(LarrySum m ers)还一本正经地与她同台辩论……

表面上看,“虎妈”蔡美儿触动的仅仅是一场有关教育问题的争论,但若从更为深层和隐秘的层面观察,“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

崇尚个人主义,鼓励冒险创新、反对政府管制……这些便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对绝大多数头脑并不复杂的美国民众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而随着美国在过去的20世纪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所认同的这种内在价值又同外在的“成功”根深蒂固地联系起来。

新世纪头10年对骄傲的“扬基小子”来说,真可谓流年不利:先是深不见底的反恐战争泥淖严重消耗并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实力;之后,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又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经济及政治、军事各方面实力的迅速崛起,更令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此消彼长之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当下的美国国内,尤其是精英阶层,一股怀疑和失败的论调甚嚣尘上。由此,在我看来,不论参与争论的美国人意识到与否,“中国虎妈”之所以红遍美利坚,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越儿童教育领域。

因此,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一语中的:“中国虎妈”捅到了美国的“痛处”。文章指出,“虎妈”引发的激烈反应有其深层原因,美国人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虎妈”正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统治世界的“虎崽”,而“意志薄弱”、“纵容放任”的西方人的后代没有做好在严酷无情的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准备。“通过犀利的笔触,蔡美儿已使整个国家的父母开始自问:我们是她所说的输家吗?”

奥巴马总统大概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虎妈”的影响。他在1月25日发表的任内第二次国情咨文,就旗帜鲜明地以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演讲中他四次提及中国,并且耐人寻味地说,“(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更早、用的时间也更长,并且更强调数学和科学……”

《时代》周刊有些自我安慰似的指出,这种国家身份危机并非新出现的事物。文章列举了20世纪中曾同样引起美国人巨大不安的竞争对手———苏联和日本及其相继衰落的例子,末了,以典型的美式乐观主义思维劝导读者说,美国人应该检讨自己的自满态度以及美国将永居第一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她更宏大的主题作为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种激励是我们国人过去时常拥有的。”

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时代》周刊的剖析虽然切中要害,但仍不能很好解释笼罩在美国民众内心的焦虑。因为竞争中的暂时劣势对富于挑战精神的美国人来说从来就算不了什么,美国人素来最崇尚竞争,艰苦奋斗、迎头赶上就是了。真正值得焦虑的依然是根本的价值观问题。

如我之前已经提到的,在这个问题上,同属西方,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分歧。欧洲人也同美国人一样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20世纪的挫败和衰落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与“成功”画等号。因此,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心安理得目送昔日荣耀的逝去,只要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继续保存下去。相反,美国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不足以使它的人民切身感知人类历史的这种无奈和复杂性。

美国人也许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为了看得见的未来竞争的成功而对“虎妈”心悦诚服。但在此刻,一定有一个问题像大山一般沉重地压在“山姆大叔”的头顶上:假如传统“美国精神”在同中国的决战中注定要败下阵来,那美国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状元精神,文化气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