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051阅读
  • 0回复

“神医”又显灵,“炒大师”妖风刮向医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四木夕
 
发帖
2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媒体报道称,北京再现一位张悟本式神医,这位名叫刘逢军的男子据说3个小时望诊254人,不问不说几十秒望诊一人,并号称可看照片替人治病。但经记者调查发现,其学历造假,职称造假,从医经历造假,造假无所不在。(12月30日央视网)

    既然是骗子,那为什么信徒众多?答案就是:在商业机构的精心策划包装下,通过出版书籍、光盘、市场广告等多种途径的反复炒作,这位不懂医理,也没有行医资格的普通人已经被成功包装成所谓的“大师”“神医”,走俏于医疗市场。手法与此前的刘太医、张悟本等骗局相似。已经有足够多的事实显示,在当下社会,一股“炒大师”之风正在向医疗界慢慢侵袭,危害着公众利益。

    在多个领域,“炒大师”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在娱乐圈,歌艺资质平平的人,能够让演艺公司通过商业炒作,塑造成所谓的天王巨星。在文化圈,即使是不入流的写作者,也能在足够多的谎话与蛊惑下,一夜之间就成为众多不明真相者的偶像。

    现在,这种商业手段被照搬到了医疗界。那些商业机构及商人们已经嗅到了这种商机。如果他们能够把一个人成功包装成“大师”级“神医”,引来病患疯狂追捧,把“神医号”炒成天价,就必将意味着滚滚不尽的财源。更何况,这样的行骗手段往往违法成本低廉,就算被查处,也不会受到太严重的追惩,因此才导致一个个“大师”此起彼伏。

    而医疗界里这样的“大师”太多,也就意味着一种无情的社会伤害。那些病患不但被骗白花钱,还有可能贻误病情,酿成悲剧。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做法一旦泛滥,不仅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还会伤及卫生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在一个社会,炒什么可以,炒什么不可以,什么绝对不能炒,执法者都应该鲜明地表态。这种表态不仅要体现在语言上,更该体现在立法与执法上。如果这样的“大师”们一露头就被严厉惩处,及时清除出市场,违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所得,相信就不可能出现如此之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所谓“大师”,还有那些看照片治病的荒诞医理。 吴帅(医生)

  是什么让“神医”前仆后继?

    最直接的,也最容易找的原因是患者与民众的科学素养不足,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宗教,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启蒙教育。这也是卫生部部长陈竺谈到让“张悟本现象”不再出现时,提出加强医学科普的原因。除此之外,“神医现象”恐怕也与看病贵、看病难有关,使得一些寻医问药者走进了“神医”的诊所。

  大道堂何以刚刚被揭露

    看几眼就能开药方,能让肿瘤变小……这些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能大行其道?在“天子脚下”纵横这么多年,为何一直无人披露?

  “养生大师”为何总后继有人

    在医学知识和认知上总是会存在一些盲点和弱点。因此,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潜心研究骗术的骗子们终究会找到这些弱点和盲点,从而包装出新的骗术来继续忽悠公众。可见,仅靠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让张悟本们绝迹。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