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40阅读
  • 0回复

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李占威
 

发帖
5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 本帖被 谭蘅君 从 高考通道 移动到本区(2011-01-08) —
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综合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1)语言与思维(审美)的辩证关系
  (2)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不同民族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会有不同样式的语言
  不同领域(科学、艺术等)的文化,也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会有不同样式的语言
  (3)阅读——在文本与个人的经验图式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写作—— 影响写作的首要因素就是作者的知识结构、 情感和意向
  所以:语文能力的培养发展与文化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整体素质(包括思维素质、审美素质等)的培养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一、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研究与实践概况
  
(一)国外的研究实践
  1、阅读教学
  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市立学区英语语言艺术课程说明(九年级)》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如下:“.在结构方面,学生将能够:1.理解句子结构;2.认识到对同一篇文章也许有多种理解;3.辨认各种文学修辞手段,以进行比较和对比;4.通过对文学要素的识别、分类和讨论,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5.发展及使用从上下文、构词法和词源学等方面学到的复杂度不断提高的词汇。在释义方面,学生将能够:1、运用恰当的预读技巧; 2.理解并解释阅读材料课文的效果; 3.通过阅读理清思维及弄懂文章意义; 4.通过指出并引用文中具体信息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5.在阅读中辨认文章的语义要素(如比喻语言、含义、本义、方言等),准确理解文章意义;6.培养并发展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思考能力;7.识别各种文学理解形式;8.自己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运用方面,学生将能够:1、为自娱或获取信息选择阅读材料;2.阅读各种完整作品;3.根据不同目的运用各种阅读技巧;4.参加文学学习小组的活动,包括选择读本、材料和话题;5.阅读不同版本和风格的选文; 6.发展理解抽象概念和观点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 7.将文学生活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跨学科方面,学生将能够:1、比较及对比文学与各文化领域的相互影响; 2.通过文学阅读将跨学科的主题及观点相联系;3.通过阅读促进跨学科学习;4.通过阅读增强人权和自由的意识;5.通过阅读了解和分析各种文化要素、态度、信念和价值观构成,包括同情心、礼节、容忍、诚实、责任心和自律;6.尊重他人的思想和语言;7.积极参加群体学习活动。”从这个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他们既重视语言教学,也重视文学教学;既重视知识的教学,也重视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培养和兴趣、习惯的培养;既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也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这体现了将阅读教学置于综合教育、整体教育之中考虑的思想、理念。
  《日本高中语文学习指导纲要》中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使学生具有准确理解语文和确切使用语文表达的能力,同时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思想感情,训练语言感觉,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化的关心,培养尊重国语、努力提高语文水平的态度。”日本把“阅读”和“听力”合称为“理解”,体现了对口语的高度重视,反映了他们把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看成是阅读、听力的核心要素。
  2、作文教学
  国外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把作文训练同时看成是观察、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不单纯是表达技法的训练。
  在前苏联,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传统的文体训练偏重培养写作技能,而忽视智力发展,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质量。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是写作的关键。文体训练只能解决文章的表现形式问题,不能解决文章内容的来源问题。由于注入了发展智力的内容,文体训练不再成为一种机械的文体形式的训练。例如,记叙文训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为线索,在写短篇故事的训练中,“虚构”的成分逐渐增加,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想象去写短篇小说。描写文训练,分为两类:“科学性的描写”(也称“应用性的描写”)、“艺术性的描写”,前者注重逻辑思维,后者注重形象思维。议论文训练,侧重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练习写议论文的过程就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文教学体系中,写作能力培养是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融为一体的。他曾经在自己的著作中公开推荐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么中学一至十年级的233个作文题。从这些题可以看出,他不仅把作文看成是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手段,而且看成是发展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233个作文题中,数量最多的是“写生”性质观察作文题(共有116个,占总数的50%)。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语言脱离思维的重大弊病。“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所写的,“是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它们的意思连儿童本人也是模糊不清的。”因此,他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他认为学生观察实物易于形成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的激情,也有助于独立地思考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并且在观察中,每个学生总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之间的成百上千种联系的,所以各人的思想不会雷同,他的语文表达必定“带有深刻的个性”,“具有自己的独创性”。简言之,观察作文能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而此三者,正是科学的语文教学的“三根支柱”。  观察作文的题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艺术性的描写文,例如《学校附近的花》、《晚霞》、《春天的溪流》、《树林里的冬日》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描写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最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他身为校长,经常抽空指导学生写这一类文章。他说:“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森林、果园、田野、划地、河边去――语言在我手中成为武器,我借助于语言,使孩子们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孩子们感受到和体验到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美,就能领会语言的细微色彩,而美则通过语言进入他心灵。”另一类是科学的描写文,例如《燕子筑巢》、《小麦是怎样抽穗的》、《湖与河(比较)》、《蚂蚁的生活》等等。写这一类文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有关大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基础知识。
    在欧美国家的作文教学中,美国的作文教学是最有代表性的。本世纪以来,美国的作文教学理念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重视听而轻视写作,到“自我表现”,再到写作训练与思维训练并重。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直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界的共识。美国佛罗达大学的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清楚就必须想清楚。要想写得充分,就必须想得充分。要想写得实在并富有想象力,那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个学生要较好地学习写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威廉.W.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能》一书中指出:“写作过程能帮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于1979年制订出《英语教学纲要》,于1982年10月经过理事会议论通过。《英语教学纲要》强调了培养包括写作能力在内的语文基本能力的重要意义,还提出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重的教学理念,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内容如下:“思维技巧包含于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并且存在于英语教学的读、写、说、听和观察之中。分析、分类、比较、形成假设、进行证明、做出结论的能力,对所有成人的推理过程来说都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推理的,还是直觉的,都是帮助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处理学习经验的一种方法。”这些思维技巧可分为三个主要范畴: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和批评性思维。这实际上既包括抽象思维,又包括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这样就使得作文训练与右脑开发、审美教育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的写作教学包括写作基本能力训练、表达方式的训练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有多种训练体系,其中有单向的也有综合的。例如唐纳德.姆奎德和罗伯特.爱特温合编的《写作中的思维训练》一书,属于思维与表达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体系,其纲目如下:“(1)开篇:用词;比喻(隐喻);观察和推论;抽象和具体;(2)理清思路:下定义;分类;说明;(3)发现相似点:比较和对比;比拟和对比;(4)发展顺序:描写;叙述;过程分析;原因和结果;(5)提出主张:争论;说服。” 这本书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训练与写作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我们很有启发、借鉴意义。
  唐纳德--麦奎德等著、吴其馥等译《写作中的思维训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Robert. J. Stemberg等著、赵海燕等译《思维教学》中国轻工出版社
  洪宗礼、柳士镇等主编《中外母语教育比较研究论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蒋念祖、张悦群 《海外语文教育述略》,《中学语文教学》
  (二) 国内的研究实践
  1、理论研究
  钱学森等《关于思维科学》(论文专集,开创性)
  夏甄陶等主编《思维世界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哲学角度;思维的发生;思维结构)
  赵光武等主编《思维科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各种类别的思维)
  朱智贤、林崇德著  《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角度;思维结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林崇德、沈德立主编《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
  (《自我监控与智力》、《智力的培养》等)
  邵志芳著《思维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思维品质与气质人格的关系。)
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温寒江、连瑞庆《开发右脑》浙江教育出版社(如何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卫灿金 《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发展观察力、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
  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学》杭州大学出版社(听说读写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策略)
  2、实践探索
  《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于漪:“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
  (一) 激疑(二)辨疑、析疑 1、注意调动学生仓库里的知识;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3、鼓励创新精神
  宁鸿彬:寓思维训练于读写听说训练之中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周密性、创造性
  顾德希  (一)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1、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2、正确理解表达效果3、正确理解内容和表达中综合性强的问题
  (二)设置阶梯,帮助学生在接受和加工课文信息的阶梯上攀登1、发现学生的难点弱点;2、帮助架设阶梯,注意阶梯的式样、梯度、导向3、指点加工方法、总结攀登经验(信息加工理论)
  徐振维  1、唤起学习动机   2、激发矛盾、促进思维
  高原、刘腓腓   三级训练体系  “观察、分析、表达”
  3、江苏省扬州中学的研究实践
  大致过程(1)83-----93 张乃达、方学成、蒋念祖等老师的研究
  (2)93-----96 江苏省重点中学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扬州中学召开
  (3)97---- 2001国家“九五”重点课题“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学”与国家“九五”规划课题“全方位系统开展审美教育”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专家鉴定。
  基本思想
  理论与实践并重;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学与教育并重;科学与人文并重。
  研究成果(语文)
  《高中论说文写作与思维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
  《怎样有话可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高中论说文写作全程步步高》(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阅读写作全程步步高》(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美学与美育系列讲座》《江苏教育》89—90;
  《艺海漫游》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育与中学语文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解读》(二人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 论说文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一)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目前写作教学的评价,总体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据调查,中小学生对作文普遍缺乏兴趣。中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的,初一占 36%,高一占 24.4 %。不感兴趣的学生多于感兴趣的学生,并且有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学生对作文不感兴的主要原因依次排列如下:1.成绩差,失去信心;2.缺乏社会经验;3.从小学到中学写厌了;4.生活单调,缺乏素材;5.缺乏及时的指导、评析。中小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材料可写。周茂尧对  731名高中生调查发现,92%的学生认为卡壳最多的是选材;吴良体对 40名学生调查,选材困难的学生占55%。中小学生作文不真实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 310篇中考作文《我》的调查证实,题材不真实情况十分普遍。1998年高考作文,居然那么多学生自称家庭遭遇不幸,甚至父母双亡,可见作文中编造故事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尚未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可供实际操作的训练系统,缺少与训练目的、年龄特点等诸因素相应的积极的科学的评价系统。
    “尚未建立一个独立的训练系统”。现行的普通中学语文教材,写作知识是穿插于阅读教材之中的。这样似乎可以加强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实际上,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一种长远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深厚的文化素养,这是各种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从这种意义来说,阅读当然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或者提供某种写作方法或技巧的借鉴,但这不是阅读的主要功能。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各有其自身规律,还是尊重其自身规律,自成体系效果更好。在此基础上,再谈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联系,未尝不可。现在许多教师,觉得这种混在一起的写作教材用起来不顺手,干脆离开教材另搞一套,教学的随意性科大,缺乏科学性。建设独立的写作教材,也是势在必然。
    其次,现行的写作教材,还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系列。1、关于议论文写作、从初中到高中,写作教材中只介绍了什么是论点,什么是分论点,论点应当准确、鲜明、深刻、新颖,如此等等。但是,如何提炼论点,如何展开论点,如何使论点准确、鲜明、深刻、新颖,则没有相关的介绍和训练。即使有也常常停留于感性经验阶段,缺少科学性;是“文章学”的而不是“写作学”的,缺少操作性。2、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写作应是一个信息的输人、储存、加工和输出的过程。目前的写作指导、训练,比较多地集中在“输出”这个环节上。至于如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对如何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加工树料等等,则缺少必要的指导、训练。写作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写作并不单纯是一个表达问题,它与人的整体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写作教学应当而且可能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它的目标,应当而且可能将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积累生活(包括直接的生活和间接的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陆游《示儿》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布封说:“写好,同时就是感受好,想好和说好。”思想感情和语言表达,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离开前者,后者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在一些学生甚至老师,动辄感叹“学生生活太单调”,似乎确实没有材料可写。其实,有谁不是生活在变化万千的生活之中呢?学生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因此,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让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务之一。我们认为,必须把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积累生活纳人写作训练的系列之中;写作教学才能形成科学的完整的系列。
      缺少独立的、完整的、可供操作的训练系列,自然也就很难有一个相应的、科学的评价系统。平时作文的评分,基本上是凭教师的总体印象,情感因素较重,往往忽视了学生在作文中表露出的某些良好的思维品质。高考、中考作文评分,虽说有个量化的标准,但文章的立意占很大比重。照此办理,平时作文,立意也成为重要依据。据调查显示,99%以上学生作文没有思想倾向问题。但是这是不是能够说明,我们作文教学的评分起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呢?我们强调文道结合,但是最好首先强调让学生“得道”的方法,这正是我们的思维训练要担负的任务。不进行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指导训练,而一味要求学生拔高主题、这正是学生无话可说或者材料不真实的重要原因。在表达形式方面,我们的评分和训练一样,每次作文没有一个重点,评分依据是作文的“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的总是得高分,反之总是得低分。评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多少年一贯制:结构如何,详略如河,语言如何。这样的评价系统,不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扼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可供实际操作的写作训练系列?许多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验。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1991年完成《高中议论文写作与思维训练》一书(四川教育出版1991年出版)。
  (二)我们的设想
  我们认为,各种类型的议论文,其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将论点分解为分论点,论证论点,修改等几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都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运用。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一些常见的毛病,如不善于提炼论点,不善于展开说理论证,拿到题目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议论起来套话连篇,容易模式化,绝对化等,其实质还是在于不能掌握、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可以而且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首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单项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如何使论点准规、鲜明、深刻、新颖,如何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取舍、阐释、论证、评价等)。抓住了这条训练的主线,就抓住了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形成训练的序列,从而能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能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记叙文写作教学应当把观察、审美观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三)如何具体操作
  1、思维方法的单项训练;
  2、将这些思维方法综合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去;
  3、各种体式的论说文写作的综合训练。 
   1、思维方法的单项训练
  (1)概念分析      一是分析概念的含义,二是分析概念包括哪些事物、哪些方面。(举例“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
  作用:①打开思路;②限制话题,使论述集中;③使立意新颖
  (2)特性分析   分析事物的外部特征(现象)、内部特征(本质)(本人的特性;高中阶段学习的特性)
  (3)因果分析    分析事物产生的原因、结果。(成材;谦虚;琼瑶、金庸小说热销的原因;自己的个性志趣产生发展、时事产生发展、文学家、流派产生发展的原因结果)
作用  :①认识事物的本质;②认识事物的意义
  (4)比较分析  包括四种:异中求异(对比)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同中求同(比喻、类比)。可以从概念(几点含义、几个方面)、特性(现象、本质)、因果等方面作比较。(高中学习——初中学习;本人——其他人;本人——过去的理想的自我。个性能力志趣相同相反的方面)
  (5)辩正分析   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作用:①使论点严密、新颖;②展开论证的论据(对自己已有成绩的分析;对时事、历史人物、事件的分析评价)
  2、 各种思维方法运用于论说文写作的全过程
  议论文写作包括三个主要环节:提炼论点、展开论点、论证论点。贯穿其中的是各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这里举例介绍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提炼论点
  (1)提炼论点
  一般过程:总——分——总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深刻、新颖的观点。
  联系实际,使论述更加集中、具有针对性。
  (2)展开论点
  3、各种体式的论说文写作的综合训练
  (1)树立议论文有多种类型的观点;根据一篇议论文主要采用哪种思维方法,可将其分为若干类型:
  概念分析、特性分析——阐释型议论文
  因果分析——因果分析型议论文;决策型论说文
  比较分析——比较(对比、比喻、类比、同中求异)型议论文
  (2)篇章结构;情感渗透;语言表达;整体风格
  三、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一)语文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系
  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主要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而课堂教学则主要担负着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些看法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仍然较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抓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自然也没有理清以上四方面之间的关系。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知识背景、审美能力等有关,但核心是理解能力、即思维能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如果抓住了思维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就抓住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矛盾”。于漪、宁鸿彬、洪宗礼等特级教师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都十分重视将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详见《特级教师思想录。语文卷》,江苏教育出版社)笔者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抓住思维训练这一主线,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那么在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二)我们开展思维教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根据
  我们的理论根据主要是林崇德教授的思维科学理论。林崇德教授认为,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与其思维结构有关。《思维发展心理学》一书中把思维结构分解为六个因素:⑴思维的目的;⑵思维的过程(根据思维目的,用思维方法加工思维材料);⑶思维的材料或结果;⑷思维的监控或自我调节;⑸思维的品质;⑹思维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在具体的思维实践中,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思维目的,获取思维材料,掌握思维方法,富有思维兴趣;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我们如果不仅注意以上几个方面,而且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反思”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思维结构将会得到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以上是我们对思维科学理论的基本理解。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一般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篇篇课文来完成的。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教学大抵能反映出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熟悉课文大意;发现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形成知识结构;通过练习实现能力的迁移。从思维科学理论角度来看,以上教学模式正反映了阅读教学中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二、通过迁移训练,强化这一结构并形成能力。这一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思维活动贯穿其中。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在一个具体问题、具体情境中的思维过程。在这个具体的思维过程之中,我们应当而且可能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借助相关思维材料、运用相关思维方法,解决理解中的问题,并学会思维 、提高思维能力。
   1. 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思维目的
  阅读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等确定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应当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阅读理解活动的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不仅能够激发思维活力,稳定注意力、提高思维效率,还为反馈、调节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能。 
  明确思维目的  ,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高明的教师,不可能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也不可能生拉硬拽、把学生捺入自己设定的标准答案中。他们的艺术就在于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成功的彼岸。实际上他们不仅自己明确了阅读理解中的思维目的,而且把这个思维目的作了分解、简化,变成了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美味的果实,让学生在“系列目标”的指引、激励下,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比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阅读理解的难点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尤其是文章中运用的辩证分析的方法。如果我们问学生:本文的论证方法有什么特点?学生的思维可能一下子跟不上。我们可以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入手,先分析这篇驳论文章的结构:哪里是“树靶子”,哪里是驳论;哪里是直接反驳,哪里是间接反驳。然后将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的内容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本文对“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这一论点作了辩证分析的结论,体会到本文的论证严密深刻的好处。
  教师设置台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理解中的疑难,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明确思维目的,意义更大,难度也更大。如何对已知、未知这两方面作分析、综合,通过分解、简化、归类等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明确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设置的思维目的系列,从而缩小未知和已知之间的距离,自己架设起成功的阶梯?数、理、化等学科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语文阅读教学在这方面还需要作探索。林崇德教授的思维监控学说可以为我们提供理论指导(下详)。
  2. 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明确了思维目的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获取思维材料、掌握“加工”材料的方法。这里先谈思维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思维材料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理解中的困难就产生于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相关思维材料。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提供相关思维材料,由此逐步过度到让学生自己学会获取相关思维材料。
  阅读理解中的问题无非存在于字、词、句、篇等方面,每一方面的问题无非涉及它们的意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目前各类辅导读物中对此阐释甚详,无须赘述。我们认为无论如何解决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向学生提供相关材料、或者引导他们获取相关材料。比如说,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中的一句话:“--------有时会令我想到方孝孺,觉得好象也有些这模样的。”大概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方孝孺的史迹,其次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柔石的“硬气”和“迂”的含义。要让学生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则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材料,甚至还要查一查字典。又如《威尼斯》一文中有一句话:“这个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要让学生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节奏”、“和谐”这些关键词的含义,那么就要引导学生搜寻相关材料;其次要理解“建筑”为什么可以形容为“节奏和谐”呢?又得搜寻相关材料。我们知道节奏和谐本来是形容音响的长短、高低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多样化的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规律,这里用“节奏和谐”形容方场的建筑布局,因为它和音乐在“多样化的统一”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至此我们才算引导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大致含义。再次,如果要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作用,我们还得提供(学生查找似乎没有必要)有关中国戏剧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戏里大将出场后面一杆旗”怎么“总是偏着取势” ;同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的相关部分:“教堂左右---------填了这个空子。”看看这里写的内容与这句话有什么关系。由此可见,这个引导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确立新的思维目的、并提供或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材料的过程。 
  以上只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如何向学生提供材料?是提供直接可供使用的材料,还是提供若干相关材料供其选择、加工?这些材料是什么材料?是感性材料,还是理性材料?是来自课文之中,还是课文之外?一或来自学生的记忆之中——需要我们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唤醒?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总结、去探索、去研究;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获取材料,探索研究的空间可能就更为广阔了。这将是一个极其有意义的教学研究过程。
  3.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思维方法
  阅读教学中,要能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在引导他们获取思维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分出来。例如把某文章分解为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撇开不管,而逐个地研究各个部分的状况。综合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联起来,把整体的个别特征或个别属性结合起来。例如把某篇文章的主题,结构、表达等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得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整体的认识。综合重在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性。
  2.抽象和概括。一切事物都有许多属性,那些仅属于某一类事物,并且又能把这些事物和其它类事物区别开的属性,叫做本质属性。抽象是把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和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开来,从而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并抽取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象应该是科学的和正确的思维活动,而不是随随便便地抽象。怎样才能在阅读中抽象出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呢?有五个基本做法:①略去枝节,②删掉冗余,③代以上位,④择取要义,⑤自述要义。略去枝节是不要那些不重要的材料;删去冗余是已经涉及的内容不再重复,尽管前后在形式上稍有不同;择取要义指要找出一个主题句;自述要义指对无现成主题的文字,在阅读之后以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主题。比如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要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先对蔺相如的性格特征进行抽象化思维。略去枝节,即略去一系列与蔺相如性格特征无直接联系的具体细节,比如“王求璧”,“廉颇攻城”等内容。删掉多余,“血溅秦王”已能充分表现蔺相如的智勇,“以璧击柱”与这重复。可以删去。代以上位,用“智勇”代替蔺相如的一系列具体行为。择取要义,择取缪贤之语“其人勇士,有智谋”中的“勇”和“智”揭示蔺相如的性格。自述要义,从结尾部分归纳出一个“顾全大局”的命题。
  经过抽象思维获取事物本质属性,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便是概括的过程。作为有智有勇不顾个人私利倾心顾虑国家利益的蔺相如这样的个性也同样适应其它爱国将相官员,比如廉颇,后来知错则改,不顾个人脸面,负荆请罪,再如魏征冒死进谏,不顾个人安全,一心想到大唐社稷;左光斗,不顾奸党迫害,临死之前不忘国家之事;史可法,不顾生命危险,与扬州城共存亡,等等。这些封建官员,都有一腔爱国热情,有勇有智,有刚有谋,都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
  3、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个别的或特殊的事实出发概括出一般性原理;演绎是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具体的结论。阅读教学中归纳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归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等,实际上是综合运用了概括、归纳的方法。人们常说阅读的要义就是要“把书读薄”,就是要学会概括、归纳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里所说的知识主要是指系统化了的知识。比如,我们要求学生分析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向学生提供景物描写的系统化知识,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就可作出恰当的答案。这里运用的就是演绎法。教学中归纳法、演绎法应当交互为用,课堂教学就可能形成节奏。比如归纳人物形象,如果一味用归纳法,课堂气氛就可能比较沉闷;如果初步归纳出人物形象后辅以演绎法,问学生“这一性格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可能气氛酒会活要跃得多。
  4. 比较、类比。比较是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者这一特征与另一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比较事物之间、现象之间或特征之间的同异点,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是对象之间确实有联系才可以作比较;二是要在同一标准下来比较。俄国著名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把比较能力看作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阅读教学中把两个字、词、句、篇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做比较,从而斑竹学生理解,这是广为采用的犯法。类比是把两个(或两类)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之间作比较。运用类比,现象的内容可以具体化、形象化,陌生的东西可以转化为熟悉的东西。比如《庖丁解牛》第一段“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砉然自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一般学生谈到这里,总不太理解,宰牛怎么可能像舞蹈那样和音乐那样呢?这时可以进行类比思维。
  a .白浪滔天的长江中,小小的鱼船出没风波里,时而跃上浪尖,时而跌入浪谷,就像舞蹈演员在跳舞一样。b.浴室里给人捶背的服务人员,两个拳头像敲击乐器一样,非常有节奏感。  通过这样类比便会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庖丁解牛动作的纯熟性和劳动美,为下文解说“顺乎天理”解牛打下基础。类比思维是类比推理的基础,在此不加赘叙。
  5.分类。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异同程度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分类的实质,是为了认识事物之间种与属(或属以上等级)的关系和联系。恩格斯说:“没有种的概念,整个科学就没有了。科学的一切部门都需要以种的概念作为基础……”。比如阅读写景文章,需要全面掌握写景角度,可以指导学生把观察点分为“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两类,还可以再分为“定景”观察和“换形”观察两类,结合起来看得到四项:①定点定景观察,②定点换形观察,③动点定景观察,④动点换形观察。这样进行分类,在阅读写景文章就可以比较容易和比较清楚地把握观察点和观察对象的关系。
  事实上明确了思维目的,向学生提供了相关思维材料,同时就得准备向他们传授相应的思维方法。比如,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可能先要引导他们分析其中某些关键词于的含义,再分析的基础上作综合;理解这个句子,可能涉及某种修辞手法,那么还得引导他们学习、回忆有关这种修辞手法的系统知识,运用演绎法,从一般到具体,了解这种修辞手法再这个句子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有什么特殊效果。为了进一步理解句子的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因而需要阅读文中的相关材料,对这些材料作概括、归纳。我们也可能学习、回忆与这个句子在含义、作用、表现手法等方面相似、相反的句子,运用比较、类比、对比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句子。我们甚至还需要阅读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方面的材料,关于这篇作品的评论、研究资料,文字材料或者需要音响、实物材料,那么就可能要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了。
  4、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情意
  罗生布拉特于70年代末提出“相互作用”的阅读理解。认为阅读一篇文章是在阅读者的整个人生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某种情境和某个时刻中的活动。阅读者的各种经历和体验、阅读的情境以及阅读者当时的心境,都会影响他的阅读理解程度。罗生布拉特认为,阅读活动不仅仅是机械的知觉活动,更是阅读者的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忽视非认知因素,就会使阅读思维活动像一部没有润滑油的机器那样,不断减慢运转速度。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注重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所以,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增强学生思维动机和思维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意志,以保证思维活动,高效率的向前发展。比如《采草药》,既是文言文,又是说明文,学生一般不愿意学习这类枯躁无趣的文章。这时教师仅仅从思维的认知因素出发,对他们进行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是很难奏效的。有教师从非认知角度考虑,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思维情感和思维兴趣,问道:“知难而进好还是知难而退好?”“作业量大些好还是作业量小些好?”“中学生读武打小说可以不可以?”经过简短的讨论,结论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时候导入新课,“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写,《采草药》是怎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这些,激发了学生探究心理,唤起了他们的阅读需求,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兴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采用“易、趣、活”的教学方法: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课文的真切感;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思维的主动性;以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以蕴涵的哲理,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阅读中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意志因素投入,也就没有动力和动因,所以,学生思维意志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中的思维意志主要表现“钻探性”和“恒持性”两方面。所谓“钻探性”就是遇到一些问题不能浅尝辄止,要步步追究,直到弄清为止。比如阅读《内蒙访古》,如何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如何理解作者的思路?一般人只是这样理解:文章以游踪为序,从关内到关外,从大青山下到大青山上,以几处古迹为记叙重点,先说最古的长城,再说汉代城堡和昭君墓,通过这样的记叙和描写来赞扬民族团结。然而还可以进一步钻研,还可以突破这样的思路结构:作者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民族关系所做的回顾,实在是更本质的东西,是文章的灵魂。从这一高度出发,而称赞农业技术向游牧地区的传播,而慨叹历史上由于生产发展水平低下造成的民族纷争,而赞扬勇于实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而嘲讽劳师动众所建的大量城堡,而高度评价“和亲政策”,这是文中更重要的一条思路。这样的钻研探索,是对文章组织布局的深层次研究。如果仅仅局限于表层现象——段落层次的划分,就难以尽窥作者苦心经营之堂奥。所以,思维意志的钻研性具有一种穿透力,钻研到一定程度,便会喷涌出滚滚清泉。
  5、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口。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这种思维品质可以在阅读学习训练中得到提高,比如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然后复述内容大意,或者寻找表现中心的语句。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如我们平时说的“运用自如”。比如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述某一文章选择什么样的标题更好些,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锻炼自己思维的灵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比如《文学与出汗》中“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阅读教学中,可要求把它改成陈述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改成了“中国式的历史论不能沟通中国人的文学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语境深入思考,类比、概括,结果学生认识到“莫非————?”未必都是反问句,也可以是推测疑问句,上一句应改为“恐怕中国式的历史论也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 
  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或叫创造性思维。在阅读实践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探讨多种可能的答案,并向学生证明其观点所具有的价值。对这类答案采用“堤坝式”,在有明显错误的地方设防,让学生的思维呈河流状,而不是线型流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批判性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这是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让他们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
  6、帮助学生学会监控思维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0年提出元认知这个概念,又译为“反审认知”或“反省认知”,本质含义便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觉察和认识,也就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监控。我们认为,思维心理结构中有一个监控结构,其实就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包括“注意--评价--调整”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注意”与“评价”是监督控制,“调整”是调整控制。
  自己在阅读思考时,应该伴随着注意活动;然后进行评价,正确地继续发展,不正确的立即改变;改变之后再注意再评价,不正确地再调整。这就是阅读时对自己思维行为的监控活动。监控的范围很广泛,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意志,也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方法,还可以监控自己的思维材料,等等。如果思维活动没有监控,那么就会“信马游缰”,就会影响自己的思维质量。
  以上介绍了如何在思维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阅读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资料说明,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的。阅读技能训练的研究、实践现在还在深入进行。那么我们的研究、实践意义何在呢?在阅读技能训练中我们发现,条分缕析地告诉学生,如何理解词语的含义,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段落、篇章,并组织训练,规则讲多了反而累赘,派不上用场。在实际操作中,越是简单的原理、法则,往往越是管用。而从思维科学去审视阅读理解的过程,其中的核心无非是一句话: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据此去获取材料、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工材料,如此而已。用这个简单的原理、法则去指导学生阅读理解,会不会更管用一点,或者可以与阅读技能训练相辅相成?我们不是希望别出心裁、另起炉灶、搞概念游戏,而是希望以思维科学来指导阅读训练,收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这正是理论思维应有的功效。
  要将以上思路付诸实施,首先必须制定将思维教学的目标与阅读教学的目标综合起来考虑,建构教学目标体系目标,设计相应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形成目标一个教学目标系统。需要说明的是阅读理解中,除了运用抽象思维之外,还得运用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还得凭借语感,思维科学理论用以指导阅读教学,将可以写成一篇精彩的大文章,我们只是涉及其中一个方面罢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维训练
  (一)新世纪呼唤综合性人才和综合性课程体系
  1、新世纪呼唤综合性人才
  ⑴ 知识经济——竞争加剧—— 国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竞争—— 创造性人才
  ⑵  全球性发展困境——人的革命——改造自然、关注自身
  综合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想和融合的人才
  知识——能力;
  专一 ——广博
  认知 —— 情感、兴趣、意志、人格
  2、新世纪呼唤综合性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结构的特色: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
  (二) 综合式语文教育 
  1、语文的综合性
  综合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
  (1)语言与思维的辩证关系
   (2)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不同民族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会有不同样式的语言
  不同领域的文化,也因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会有不同样式的语言
  (3)阅读——在文本与个人的经验图式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写作—— 影响写作的首要因素就是作者的知识结构、 情感和意向
  2、综合式作文教育
  (1)把作文训练同时看成是观察、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不单纯是表达技法的训练;
  (2)注重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积极性;
  (3)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贯传统,但是目前的趋势,更多的是把阅读看成写作题材的重要来源;
  (4)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与多媒体的结合;
  (5)生活化、实用化的趋势;
  (6)与各科学习的结合。
  3、综合式阅读教育
  (1)把阅读训练同时看成是观察、思维等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不单纯是阅读技法的训练;同时注重语文教育中的审美趣味、人文素养、语言感受力的熏陶涵养;
  (2)尤其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积极性(注意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以“写”促“读”)
  (4)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与多媒体的结合;与各科学习、学生生活的结合。
  (三)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
  科学主义要求以自然科学的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
人文主义则强调以人为本,把人当作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希望通过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与其他问题。科学、人文主义则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实质就是要在以人类文化“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科学人文主义的语文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能力及其学力与人格、知识、技能、能力与兴趣、动机、态度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材。 
  语言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文学的语言”;
  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
  就必须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理论的学习,又注重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学习;
  就必须既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超越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
  就必须把语文教学活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就必须既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训练及其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又必须注重语感、审美趣味、文化品味的养成及其评价的模糊性、艺术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