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787阅读
  • 3回复

文化引领 课题搭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bqzx
 

发帖
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8
文化引领 课题搭桥
记“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文化教学暨新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
观会有感
                            璧泉中学 舒廷兴
我有辛参加2010122-4日在江津几江中学举行的“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暨新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举行的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总课题组主办,以“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彰显文化教学品味”为活动主题。听取了专家的讲座,听取的优秀教师的赛课活动,参加了几江中学组织的课外活动,感触颇深,现把自己的几点看法附后,供大家参考。

一、浓厚的环境氛围,造就了深层的文化教学的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到江津几江中学,从校门到校园建设,从小桥流水的环境到幽深的梅园、竹园,从教室到宣传栏,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

校 训: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校 风: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教 风:博学敬业  挚爱善教

学 风:乐学勤思  笃行创新

办学理念:让每个人的努力都成功

办学目标:打造基础教育品牌

二、组织活动井井有条:

在大赛组委会的安排下,整个活动开展得井井有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在12月2、3、4号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办“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暨新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总课题组和江津区教委决定召开“全国第六届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暨新课程改革实验研讨会”,制定了指导思想:本次活动以开放办学、增进交流为目的,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加强课改宣传,通过邀请教育专家把脉,展示课堂,展示特色,促进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促进社会、家长和学校的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拟定了活动主题:推进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彰显文化教学品味。合理的安排了活动内容:(一)课题组赛课、课堂教学展示;(二)师生才艺作品展示;(三)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展示;(四)校园文化展示;(五)课间操、课外活动课及研究性学习展示;(六)专家报告会。大会对整个活动安排有序,让参会教师感到非常满意。

三、活动中收获较大:

1教师教法的创新。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任务就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置身于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环境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的作文资源引进到作文教学中来。如遵义16中的龙跃宇的《红色文化,神游遵义》将遵义和江津两地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在形似——神似——文化似中展现了具有诗意色彩的语文新课堂。

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2教学语言的艺术化。

在赛课的老师大多数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听璧山的一位教师授课时,全程的称呼学生为“孩子”,这样让学生感觉是妈妈在给自己讲故事,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教师。教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在堂的每位老师连声赞叹。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们深刻感悟到,文化作文的教学只是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形式或类型,它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实践与探索。这次全国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大赛,让我看到了希望:读文读史读经的多了,摘记练笔感悟笔记本多了,思考分析评论历史文化的多了,具有文化内涵文化底蕴的作文多了,那么,我们的文化作文教学之路一定是光明的灿烂的。

离线此木年华

发帖
2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2-08
“在听璧山的一位教师授课时,全程的称呼学生为“孩子”,这样让学生感觉是妈妈在给自己讲故事,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教师。”…………

楼上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但这位全程给学生称“孩子”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学生的确是孩子的年龄,但学生应该从老师这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人、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如何尊重、如何平等、如何……

愚以为,还是称呼“同学”更合适!

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用真心品味学生的成长,用优雅成就教师的快乐!
离线孙越然

发帖
31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2-08
我的观点:小学生称呼“孩子”似乎要更好些,中学生我赞同柴老师的观点称其为“同学”,也是一种粗浅的认识,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离线bqzx

发帖
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2-13
回 2楼(孙越然) 的帖子
孩子与同学、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会因场地的不同而不一样。
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以孩子称呼有一种更加亲近的感觉,让学生在家庭的温暖中就完成了学习任务;
如果是在课外,学生更希望以同学或学生相称,他有一种长大的感觉;
在家,谁不想成为孩子。
观点不同,希望能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的探讨。
谢谢楼主的批评指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