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917阅读
  • 3回复

强荐:民国教育专题:教材、教学、评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7
— 本帖被 谭蘅君 设置为精华(2010-12-07) —
凤凰教育网专题,让每个老师必须一读。http://culture.ifeng.com/shendu/special/minguojiaocai/


摘录:
一、民国教育给后人的借鉴
民国教育法规:孙中山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详细]

民国教师待遇:小学教师工资超县长
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详细]


二、教室日志
杭州紫阳小学清末民国时期校史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前,杭州初等教育在社会、义塾和私塾中施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下令,将各州、县书院改办为小学堂,兼习中学、西学,中国近代杭州的初等教育翻开了历史的新的一页。[详细]
书香斯宅
斯民小学牌楼式石板校门,正中的青石板匾额上镌刻着“汉斯孝子祠”5个大字。斯老师告诉我题字者的名字:康有为![详细]

国学大师钱穆回忆小学建筑:四壁楹柱 遍悬联语
国学大师钱穆在他晚年所著的《师友杂忆》中描述他家乡小学的情形是这样的:“果育学校乃假华氏一祠堂屋,有一大厅,四壁楹柱,皆遍悬联语。右边侧房为乐在斋,诸师长退课皆聚于此。乐在斋北左侧开一门,通大厅之后轩,广长舒适。朝北长窗落地,窗外杂莳花木,有假山,有小池,俨然一小园。幽倩怡人。轩左向南为大厅之左侧房,顾师卧室在焉。”[详细]




佛山洋楼小学:财政厅长回乡建洋楼式沙水小学
民国29年,区芳浦回到家乡沙水村建洋房作为故居。因为故居这条纽带,他与家乡联得更紧,于是又做了不少惠及村民的好事。从沙水村到里水,隔着一片田,交通十分不便。为方便乡民出入,他又在田上建造一条几百米长的水泥路,直至里水的象岗、大冲。闹饥荒时,他在沙水祠堂向村民派粥、派棉衣,不但沙水村人可以吃,连附近四乡的人也可以来吃。更难得的是,区芳浦大力兴学,他任财政厅长期间,回乡建了一座洋楼式的沙水小学,附近四乡儿童都可以到沙水小学读书。民国22年,他还任石门中学董事长。[详细]

民国时山西祁县一小学有礼堂、教室和操场
民国8年(1919),祁县开明士绅渠仁甫独资创办了祁县私立竞新小学校。校址设在小东街路南,校门悬挂着 “私立竞新小学校”校牌。校门联由渠仁甫先生亲拟:竞秀育群英,勿徒识字读书自了;新知资后进,期作顶天立地之人。学校有礼堂、教室、校务会议室、寝室等11间房屋,后增设图书馆、小操场等建筑和场地。竞新小学以师资高、校规严、设备全、成绩优而闻名三晋。[详细]

三、教育教学

季羡林小学上两个学习班:一个古文班 一个英文社
季羡林的叔父并非完全排斥“西学为用”,相反,他在季羡林10岁的时候便出钱让他课余参加了两个学习班:一个古文学习班,一个英文学习社。这在当时是非常有远见的——说起这位叔父季嗣诚,虽未受过正规教育,但绝顶聪明,完全靠自学,经史子集读了不少,能诗,善书,甚至亲自给季羡林讲课。叔父对季羡林的教育十分关心。但在求学的很长时间里,季羡林一直很贪玩。“从来没产生过当状元的野心,对那玩意儿一点兴趣都没有”,下河捕虾捉蛤蟆才是他的最爱。[详细]

民国小学生日记:揭示民国农村阶层矛盾
这本日记在当时是公开出版的,列入“国语科补充读物”。日记是两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写的,先不说写作的技巧和叙述的生动,光是这样的文字能在公开出版的学生读物中出现,就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今天的小学生不会写出这样的日记,就是写出来了,也不可能公开出版。两则日记与的都是民国农村的事,一件是关于民国农村自治费用摊派的,一件是有关租佃矛盾的,小学生的同情都在弱者方面,但没有以阶级的观点去评价,我以为这就是一种真实。租佃之间的矛盾最终靠什么来解决,小学生还不会懂,但他们记下来的这一个农村生活的片断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农村现实还是有意义的,至少提供了一个细节,有没有普遍性是另外一回事,但小学生的感受还是有意味的。[详细]

回忆录:小学生看民国大选
我十四岁的那一年,小学快要毕业,《公民》教师宋仰宪先生说:“我们中华民国要举行全国大选了。”宋先生还说:“中华民国建国,需要有三个时期,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和宪政时期。现在马上要进行大选,说明训政时期快要结束,以党治国的国民党要还政于民,从此以后要有国民选出来的总统来治理国家了。”但老百姓是不能直接选举总统的,只能选举国民大会代表(简称国大代表),再有代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我们小学生年纪小,没有选举权,但每个大人都有一张选票。 [详细]

民国时期童子军的中国化及其影响
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童子军这个新事物在民国元年时开始进入中国。1912年2月25日,武昌文华书院的教员严家麟先生,参考英美童子军的教育形式,集合志愿学童在文华公书林举行宣誓,成立中国第一队童子军,为中国童子军之创始。开创之初,主要是在租界和教会学校、团体进行活动,大多使用英文教学;童子军在课后、业余进行一些慈善和服务活动,影响不大。1915年,在上海举行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童子军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引起当时参加运动会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童子军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始向全国发展。[详细]

民国南京:4月4日才是儿童节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儿童节并不在6月1日,4月4日才是当时的儿童节。而当时因为时局混乱、战事繁多,儿童们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节日的愉快气氛。年少的他们,纷纷以童子军的形式加入战局。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从1931年开始,正式确定“儿童节”,将时间定在每年4月4日。 [详细]


四、教师修养

叶圣陶编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自己创作
“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外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抄来的。”又说,“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详细]

启蒙音乐家李叔同:为学生填词和选曲
李叔同是我国近现代的启蒙音乐家和乐歌作家。我国近现代音乐起源于大多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李叔同就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作者。李叔同填词和选曲配词的音乐作品有近百首,确切数目已无从考证。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录的大多是李叔同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乐歌。歌集一经出版,就被各地学校选作教材,连续再版十次,成为中国近现代传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教学歌曲集之一。丰子恺在这本歌曲集的《序言》中指出:“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因而当时能兼作词曲者,只有李先生一人。”[详细]

钱玄同刘半农费尽心思修改民国时期小学第一课稿子
刚刚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趋势和文化思潮是改革、民主、自由、创新。最突出、最主流的文化思潮,就是反对文言文,力主倡导白话文。因此,小学生第一篇课文的编写者,就是著名的语文改革家、文字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钱玄同先生和刘半农先生。第一次,钱玄同和刘半农两位先生经反复研究讨论,第一课定稿为:来,来,来,来上学!讨论稿出炉后,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又经过反复比较、讨论斟酌,决定改为:去,去,去,上学去! [详细]

商务印书馆举办的尚公小学办学经验
尚公小学的条件
曾在“尚公”上学的商务老职工方桂生回忆:“学校的设备比较齐全,有露天操场、雨雪操场、会场、图书馆、小卖部、摄影室等,并辟有园艺基地,供学生种花、植树,作自然科实习用。”

叶圣陶:和小朋友一起修学旅行
叶圣陶和其他两位老师一起带着学生“修学旅行”,远足昆山。事先,叶圣陶做足功课,把和这段短途旅程有关的文学、历史、地理、植物知识联系起来,写好了《校外教授案》

“教室”变成“实验室”
教育家朱智贤当时在商务出版处女作《小学历史教学法》,他写道:“若是学生在学校就养成了轻信的习惯,以为教科书所述便是最后的真理,就一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学校养成了这尊重书本的习惯,就一生受书本的压制,做书本的奴隶!我国小学历史教师普遍以为历史研究是大学中学的事,小学不配做这样高深的工作,殊不知大学中学有大学中学的历史,而小学也有小学的历史。”

教育家高觉敷:研究儿童怎么用虚词
高觉敷学的是心理学,1920年代就在商务旗下的《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儿童的情绪及其教育》等文章。他建议研究不同年纪儿童运用虚词、介词、连接词能力的发展。


五、操行考核

民国小学生考核:成绩分平时与考试两种
对小学生的考核,按当时教育部颁发的《学生学业成绩考查规程》的要求,小学生的成绩分平时与考试两种。平时成绩由教师考查随时判定;考试成绩则通过考试分学期、学年、毕业三种,评定按等级制,分甲(80分以上),乙(70分以上),丙(60分以上),丁(不满60分)。丙等及格,丁等为不及格,要留级。两次留级后,仍不及格令其退学。学生升级和毕业成绩,除学业分数外,另参酌操行成绩后再确定。当时对操行的考核比较严格。[详细]

民国时期初等小学生毕业考试作文试卷
民国二年热河滦平县白旗初等小学生毕业考试作文试卷,文中充满激扬的爱国思想。为培养学生具有好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还时时进行孝悌、亲爱、信义等传统道德教育,对女生另加做贞洁淑女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爱国家、爱民族的观念,将原来的修身科改为公民科,讲授关于国家及国际方面的有关事务和公民的责任以及发生过的国耻事件等,让学生牢记于心,增强社会责任感。[详细]

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12岁时被冯国璋代总统聘为公府咨议
民国时,陈赣一写了一本《新语林》,文中记载:“江希张甫五龄,博通经史,著《孔子发微》诸书,每谈人休咎罔不奇中,群呼为‘小神仙’。……杨士骧、孙宝琦先后任鲁抚,耳闻其名,召而面试之,江对答如流,有神童之目。民国六年,冯国璋代总统特召见之,聘为公府咨议。”当然,冯国璋召见并聘他当公府咨议时,那是江希张12岁时的事了。清末时差点被选作末代皇帝溥仪的伴读,7岁时著述了轰动中外学坛的《四书白话解说》丛书,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为我国著名的化工和轻工业专家。 [详细]

民国小学国语课本内容
柳条长,桃花开,蝴蝶都飞来。菜花黄,菜花香,蝴蝶飞过墙。飞飞飞,看不见,蝴蝶飞上天。

请问尊姓
永儿的爸爸对永儿说:“如果有客人来,先要问他尊姓。”明天,对门的徐先生来看永儿的爸爸,永儿说:“徐先生,请问尊姓?”[详细]

绿衣邮差上门来
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详细]

致某校足球会书
某校足球会诸君公鉴:经启者,会自组织以来,只有两月,素乏练习,无从观感。久仰贵会热心体育,成绩卓著,原定于本星期六午后三时,拟约贵会诸君,在公共体育场比赛足球,俾得取法大雅,并以联络感情;想诸君亦必乐于赞同也。如荷俯允,请先示复为盼。此上,即颂健安。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足球会谨启。[详细]

民国老教材为什么好?
大师之作,魅力依旧
三个版本均插画精美,陈宁宁两只手指掂着黄脆的书角,啧啧称奇,“这种书编得太用心了,小孩子怎么会不喜欢。”

不用教,一读就能成诵
贴近小孩子的心理,似乎是那个年代小学课本编写的一个共识。“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这还不够。”叶圣陶在《开明课本》的“编辑要旨”里写到。

浅显易读又不失儿童天真
里面的内容非常好,许多胜于现在用的小学课本。有些文章看后引人一笑,又不失儿童的天真。丰子恺先生的配图,形象又生动,儿童非常易理解。

符合儿童心理,寓教于乐
语文教材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材料,不仅要传达出准确合理的面对语文课本,孩子什么时候才会微笑?教学目标,而且要通过基本的识字教育过渡到美德教育和修辞教育。这里的美德,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历史深处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并且把这些历久弥新的道德,用美好的修辞表达出来。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12-07
民国教育给我们的借鉴
本文摘自《教师博览》2008年第1期 作者:薛林荣

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教育法规
比如说教育法规。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毛泽东就是在湖南师范学校毕业的。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

教育经费
比如说教育经费。《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业内人士可以对照60年前的这个标准算今天的账,看看有没有差距。

教师待遇
比如说教师待遇。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让今人望尘莫及,汗颜不已。

教育理念
比如说教育理念。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术研究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
教材
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

教育格局
比如说多样化的教育格局。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

不惜代价办教育
比如说不惜代价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些国立中学培养出来的,比如: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著名诗人贺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丁衡高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国立中学于1946年逐步复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个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到目前为止,共有8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有5位(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崔琦等)生于我国民国时期的二三十年代,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教育。而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培养的学生中只有高行健一人,而且还是文学奖,自然科学奖一个也没有,当代教育是不是应该反思?

向民国教育学习是犯了“左”倾错误吗?窃以为,非也!敢于承认一切优秀的精神遗产,不仅代表着“政治正确”,更代表着大胸襟与大气度,是成熟与自信的表现。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12-07
民国上海一实验小学:设有武术的传授和操练(图)
民国初年,上海市广东小学七至十五岁学生的体育课设有武术的传授和操练。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谢岚

二十世纪初,上海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出现了很多实验小学。

除了实行“道尔顿制”,当时的小学还有很多探索。

商务印书馆举办的尚公小学就是其中之一。

1907年,尚公小学正式成立,学生只有几十个,但历任校长都是当时颇有名的教育家和学者,教员也是国内师范学校的高材生。

尚公小学从成立开始就探索各种教育方式,1922年更明确规定:“凡新方法新制度,以慎重之研究而认为可行者,谨当竭力试验。”

看看下面这些做法,它真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实验小学。

小学要有什么?
曾在“尚公”上学的商务老职工方桂生回忆:“学校的设备比较齐全,有露天操场、雨雪操场、会场、图书馆、小卖部、摄影室等,并辟有园艺基地,供学生种花、植树,作自然科实习用。其他如理化仪器、标本模型等也样样都有。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很丰富,有学生会组织,每学期组织一二次运动会,并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学费虽然比一般学校高,但报名入校的人还是很多。”

和小朋友一起修学旅行
1915年4月,叶圣陶来到尚公小学,担任高小教员,教授国文等课。

当时,尚公小学的“少年书报社”刚成立,只有童话书、少年杂志几种,数量也少,许多学生借不到。叶圣陶见状,提议请教师们捐助,增添书籍报刊,开设阅书室。书籍大为扩充,有童话、少年丛书、文学、史学、地学、算学、理科、音乐、手工、小说、尺牍、字帖、画帖、摄影,还订了日报。叶圣陶还特地选拔高年级学生当管理员,因为他相信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但有广博的求知欲,而且有很好的组织能力。

叶圣陶和其他两位老师一起带着学生“修学旅行”,远足昆山。事先,叶圣陶做足功课,把和这段短途旅程有关的文学、历史、地理、植物知识联系起来,写好了《校外教授案》。一路上向同学们讲述名胜古迹,一起采集动植物作标本。回来之后,让学生写游记,画画。

远足昆山之后,叶圣陶又率学生参观上海美华利钟表制造厂,参观商务印书馆印刷所。参观之前,叶圣陶照例写了两份详细生动的《校外教授案》,结合参观,讲述钟表和印刷术的发展史。

叶圣陶曾说过:“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

“教室”变成“实验室”
前面说了,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风靡全国,身为实验小学,尚公自然也推行过推行过这种教育方法。

时人也提出疑问,这种研究型学习适合小学生吗?

日后的教育家朱智贤当时在商务出版处女作《小学历史教学法》,他写道:“若是学生在学校就养成了轻信的习惯,以为教科书所述便是最后的真理,就一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学校养成了这尊重书本的习惯,就一生受书本的压制,做书本的奴隶!我国小学历史教师普遍以为历史研究是大学中学的事,小学不配做这样高深的工作,殊不知大学中学有大学中学的历史,而小学也有小学的历史;大学有历史研究法,小学又何尝不可有历史研究法呢?不过是简单的罢了。我们看见西洋教育刊物上关于小学历史研究的报告,都是言之津津有味,我们不应该提高小学历史程度而只是固步自封吗?”

研究儿童怎么用虚词
1926年3月,高觉敷(1896-1993,温州人)经过考试,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当编辑。他曾回忆:“进馆后后我才知道,编译所俨然是一所包括大中小学教育的学术机构……我觉得好像于大学毕业两年多后考入了一个研究所似的。”

“编译所学术气氛浓厚……人才济济……有一次赴海宁观潮,由(郑)振铎、(叶)圣陶发起,邀了丁玲、胡也频参加,终身难忘。”

高觉敷学的是心理学,1920年代就在商务旗下的《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儿童的情绪及其教育》等文章。“为了加强对中小学教科书编辑工作的指导,所内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那是我正在研读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作汝《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对因果的概念》、《儿童对世界的概念》,深受其感染。他研究了儿童的会话、发词和造句,以为儿童不会用连词……我建议尚公小学为实验小学,研究不同年纪儿童运用虚词、介词、连接词能力的发展。(后来)我兼任尚公校长,组织教师学心理学,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初步测验。”

当时叶圣陶因是商务职工,儿子叶至善就在尚公小学读书,他后来回忆说:“我模糊地体会到,老师们一直在试验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方法,就是要增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各种处事的能力。”

1932年,这所实验小学毁于“一·二八”的战火。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12-07
民国小学课本内容丰富
1916年的小女生林徽因(左一)和她的同学
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

这套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那时帝制刚刚结束,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在大城市,连一向与读书无缘的女孩儿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的小学教育分初小和高小。初小为合班上课,高小则男女有别、分而教之。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

这套“国文”课本(今天叫“语文”)共6册,供高小3年6个学期使用。我大概总结一下,以为其有3大优点: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三是文字深度远胜今天。

6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席,篇目包括《礼记》、《左传》、《国策》、《论语》、《孟子》以及历代名家诗文,粗算下来,不超过全部课文的20%,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倒是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更为引人注目。单从题目上看,便有《亚衣丹》、《记某法人事》、《鲁滨孙》、《英民之特性》、《述奈端轶事》、《斯密亚丹》、《海伦》、《达尔文》、《苏彝士巴拿马两运河》、《斯巴达妇女之美谈》、《立那》、《盲女》、《巴黎观画记》等等。其中《盲女》一篇分上、下两课,讲述了美国“丧明失聪”的残疾女孩儿罕伦(即海伦·凯勒)自强自立、学有所成的感人故事。

此外,还有不少课文讲伦理,说审美,倡导良好生活习惯。看题目,便有《习劳》、《蚤(早)起》、《慎微》、《惜阴》、《友爱》、《和睦》、《自立》、《诚实》、《忍耐》、《退让》、《礼貌》、《崇俭》、《交友》、《爱护古物》等等,既注重私德教育,也重视公德的培养。编者还特别注意到女生的性别特点,记人篇目多选女性人物传记。又有不少涉及家政的课文,如《裁缝》、《烹饪》、《浣濯》、《俭妆饰》、《婚姻》、《良妻》、《婴儿之保育》、《教子》、《姑舅》(即“公婆”)、《家计簿记》、《女子职业》、《看护妇》……都是专为女生编撰的。

另有大量课文广泛介绍各类知识,以扩展学生眼界。类似《国文》、《文字》、《小说》、《诗歌》、《书信》、《阅报》等,意在介绍一般的语言、文体知识。更有普及社会常识、培植爱国情操的,如《民族之演进》、《社会》、《政体》、《爱国》、《我国地图》、《我国之交通》……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些介绍经济学常识的课文,像《赋税》、《国债》、《资本》、《公司》、《保险》、《专利》、《通商》、《国货》、《币制》、《股份》、《慈善事业》等等。在第一、二册中,竟还有《佛教》、《道教》、《回教》(即伊斯兰教)、《基督教》4篇课文,每篇不过二三百字,简要介绍该宗教的创始者、教义、传播、影响等。以上这些常识,五六十岁的长者也不一定能说清。就是今天的大学生、研究生,也不见得人人了然。然而百年前,一个高小毕业生即已具有如此完备的知识结构,能不令今天自称“搞教育的”我辈汗颜?

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除了另有专门课程外,国文教材也以生动文字做了初步介绍。看看这些题目:《蚁》、《蜜蜂》、《象》、《狮》、《鹰》、《稻》、《麦》,又如《色》、《热》、《热与色关系之发明》、《火山》、《纺织》、《纺纱机之发明》、《制麻》、《育蚕》、《利用废物》、《利用天然力》……这后两个题目,其实已触及今天的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尽管百年前的教育家没见过电脑,不知道网络,可是在理念上,他们已走在时代的前头。

至于这套教材的深度,也是今天的小学教材无法比拟的。单说文字,课文用的是文言。这倒不是编选者有意为之,而是因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案头读物尚属文言文的一统天下。
(本文原发表在2010-05-28世界新闻报上)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