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64阅读
  • 0回复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亟需打破“身份、级别、面子”情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四木夕
 
发帖
21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身份决定命运,还是奋斗决定命运    
“身份”,是隐现于诸多新闻事件之中的一个关键词。

    从“你是哪个单位的”的骄横,到“我爸是李刚”的张狂;从“蚁族”艰难的处境,到对“阶层固化”的焦虑;从个别地方招录干部子女的红头文件,到“拼爹就业”背后的无奈,都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基于不同“身份”之上的生存状态,对于“身份”的复杂心态,以及对“身份”背后存在的社会地位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公平、发展机会不均等现象的批评。

    应该看到,我国社会发展处于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型期,大趋势是打破各种“身份”,走向文明法治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传统的身份社会日益瓦解,新的社会规则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在此过程中,传统的“身份决定命运”现象尚未完全消除,各种“身份壁垒”在一定范围内顽固存在,甚至以新的形态横亘在人们的奋斗之路上。

中国人“级别情结”过度弥漫 或破坏社会均衡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表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引起社会广泛争议。中国向来是个级别的社会,不光大学,医院也有级别,部级医院、副部级医院,甚至和尚还分级别。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的一种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很有市场。为什么总想和级别沾点边?“级别情结”的根源在哪?

  中国人有很强的级别情结,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政级别总是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不仅官场存在着严重的级别意识,如某某级别调研员、巡视员、主任等,即使是大学、医院、国有企业等也存在着严格的官本位制,如副部级大学、局级大学、局级医院、副部级国有企业等等,甚至一些名义上的民间组织如基金会、协会、研究会等,也都是套着行政级别的;更有甚者,一些寺庙、道观的住持也都具有行政级别的身份。总之,级别无处不在,渗透到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岂能靓了“面子”失了“里子”   
对形象工程出手阔绰,不惜大手大脚;对民生工程则是囊中羞涩,甚至一毛不拔。这是当下一些城市发展中的怪象,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事实上,徒有“面子”,没有“里子”,最终会失去“面子”。所以,只有“里子”做好了,“面子”才会更靓。要做好城市的“里子”,首先,决策者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提高领导水平,不搞主观臆断,不搞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其次,要优化城市建设项目的决策机制,提高城建决策的透明度,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城建决策管理机制;第三,要对政绩考核体系进行制度性纠偏,增加民生指标所占比重,相应提高违规处罚成本。对于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有严厉问责,才能把城建决策者的注意力引导到城市的科学发展上来。

来源   新华时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