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初唐的著名诗人,尽管有才华,但因趋炎附势、人品低劣,宋之问一直为世人不齿。宋之问:著名诗人的低劣人品河南商丘 柳合青 宋之问踏上仕途,春风得意的时候,正值武则天掌权。武则天雅附庸风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便巧思文华以期求得到宠幸。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第一个完成,武后赏赐给他一件锦袍。等宋之问把写成的《龙门应制》奉上以后,“左右称善”,武后便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这首诗的尾句“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马屁拍得可谓又正又准。作为武则天的贴身侍者,宋之问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因“伟仪貌,雄于辩”,据说武则天选男宠时,宋之问赫然位于候选之列,但终因“齿疾”(口臭)未能如愿。 时值武则天的宠臣兼面首张易之、张昌宗权倾朝野,宋之问又依附上了张氏兄弟。《新唐书》说:“于时张易之等丞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宋之问陪同二张宴乐优游,替他们做诗,甚至为张易之端尿壶。这样的追求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不自觉地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中宗之女安定公主驸马王同皎逼武后退位,诛杀张易之和张昌宗,迎立唐中宗,宋之问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 宋之问慕念昔日荣华,于次年春秘密逃回洛阳,躲在朋友张仲之家里。当他探知张仲之与王同皎密谋诛杀当朝宰相武三思时(时张柬之被贬),居然指使侄子宋昙向武三思告密。结果王同皎等人被杀,宋之问因告密有功擢任鸿胪主簿。宋之问卖友求荣,“深为义士所讥”,“天下丑其行”。景龙元年(707年),武三思被杀死后,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功德,获得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 任考功员外郎时,宋之问又投靠太平公主。在太平公主这里还没站稳脚,看见安乐公主权势更盛,便立马又去巴结安乐公主。太平公主深为忌恨,举报他任科举主考官时收受贿赂,于是将宋之问贬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长史。 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宋之问的诗歌创作开始转入健康清新的轨道。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新生”时,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绝境。景云元年(710年),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宋之问因“狯险盈恶”(狡诈阴险,多积罪恶),被流放到钦州(今广西钦州)。 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死到临头吓得屁滚尿流,不知所措,可怜了他那“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诗句。 宋之问之死并未引起同情,人们反而说他罪有应得,是其“夺诗杀人”的报应。人们多听说有图财害命,很少听说有图诗害命的,但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就发生在宋之问身上。据《唐才子传》讲: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写的《代悲白头翁》一诗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很是喜欢,就恳求外甥将这两句诗转让给自己。刘希夷不许,宋之问竟派人用装满土的袋子把他给活活压死了。 《新唐书》说他“伟仪貌,无品”,后人说他“才华盖世,无耻之尤”,颇为中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