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号,注定是这个秋天最明净的日子。
《
文化作文与
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总负责人、“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理念创建者谭蘅君老师在璧山中学为璧山10所实验学校的老师上“文化教学”理念示范课,其新颖性、活泼性、深刻性、实用性、创新性、文化性等特点,赢得上课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满堂喝采。
《重庆晨报》记者一行四人,从重庆新课程改革角度,进行了专访报道。
早就在论坛上看到谭蘅君老师在衡水六中上雅语训练课的报道,这次亲临其境听课,完全被现场诗、音、画的新颖教学带来的美感征服,更为“文化教学”新理念的设计而目瞪口呆:原来作文可以这样上!原来文化作文的“双向转换理论”竟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教学!
更让老师们没有想到的是,谭老师在最后讲解设计理念的时候,大家才知道这节课体现了“入格-升格-破格”的文化作文教学内涵,怪不得学生的写作节奏和写作层级以及写作文字越来越优美深刻。
这是谭老师说的“热课堂热思维”。
接下来上的第二节课,“文化作文九步课堂教学模式”之“观察体验模式”,不仅让大家知道“文化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也让我们一下子认识了“冷课堂热思维”。同学们在一个半小时内,观察、思考、素写、展示、交流、仿写、创写、自评、互评、诵读、盲写,将写作灵感与思维,进行了同学间的碰撞、同学与作家间的碰撞。最后的结果是:同学们30分钟创写推荐出来的优秀作文,让在场听课的近200名老师大吃一惊。也让《重庆晨报》的记者大呼“厉害”!
这节课体现了“文化作文”新教学理念“素写-仿写-创写-盲写”,体现了“文化作文”评改新思想“请作家助改”。
不改作文,让教师解放出来,提升文化修养。请作家助改,让学生作文直接对接作家思维,成为作家弟子。这样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彻底征服了听课教师。课堂上阅读-写作-阅读-写作的循环设计,层次的不同变换,思维的轮流提升等等,将写作课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
也让所有实验学校老师深信: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真正引领未来教育改革潮流。
听课后,两名老师畅谈了听课感受:为谭老师的“文化教学”理念折服,也为谭老师课堂上雅语讲授所体现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折服。
当然,最能体现这节课优秀成果的,是学生课堂上的精句妙语,听说这要等重庆教育专家巫正鸿老师上传后才能欣赏和感受。我们期待。
午餐的时候,璧山县教委教科所巫正伦主任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听课题总负责人上课。”是的,真正有文化良知和文化责任的人,他的足迹是真实的。
璧山是幸运,因为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教育改革最前瞻者的文化足迹。
璧山教育记住了这个秋天,记住了9月3号的天空和阳光。
[ 此帖被璧山状元在2010-09-04 21: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