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和心理。《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中,表达了孔子对交友、仁义道德、君子小人、社会国家、个人修养、学习育人等很多问题的深刻见解。其中,《论语》塑造出胸怀坦荡宽广、目光睿智机敏、待人谦虚有礼的君子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人们仰之弥高望之弥坚的精神丰碑。
关键词:君子追求;崇义;尚仁;求礼;求道;君子个人表现
在商周,君子是统治者和贵族的通称,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而在《论语》中,君子的范围明显下移,是指与小人相对的有德行有地位的人。” ① 《论语》不但通过多种方式给君子定义,还通过写君子于小人的对照,更是突出了君子“泰而不骄”“不忧不惧”的坦荡荡的光辉形象。
下面,本文将从君子的追求以及君子的个人表现两方面来详述笔者对《论语》中的君子的理解。
君子的追求
第一,君子首先追求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君子并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之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君子担忧自己无能,所以君子“博学于文”,用知识充实自己,靠思想丰富内心,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做好准备。
然而,学习时“君子不器”,君子并不拘泥于钻研某一门技艺,君子的能力亦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因为“满足于掌握一些小技术就可能入其内,不能出乎其外”②, 便无法将思想的触角深入到更广泛的更高层次的对人类一般事务或对国家整体命运的范畴中去。君子只有远琐事,才能担大任;君子只有博学多能,广览深思才能拥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兼济天下”的韬略。
第二,君子崇义。“崇义还是尚利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③,在义与利之间,君子与小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第四》)。君子懂得道义,在思想上“义以为上”,把道义看得比什么都高;在行动上,君子能够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事要符合道义的要求。
然而,孔子并不像后来有些儒学家那样偏激的以为君子丝毫不谈功利,孔子主张君子应重义轻利,“爱财”但“取之有道”,舍弃不义之财,用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得财物。而在利与义发生冲突之时,君子舍利取义,不畏强权,不为功名利禄出卖自己的人格,不为金银财宝而丧失道义作出有损国家和人民的可耻行为。
第三,君子尚“仁”求“礼”。“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后天仁是靠君子努力得来的:“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要借助朋友的帮忙;“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有仁而且要经受得住各种考验,经受得住贫困与富贵的考验,经受得住社会地位与名利的考验来巩固后天仁。君子把仁作为人生境界的最高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使身陷泥泞,命在旦夕,也必定要将服从仁义的要求作为准则,甚至“杀身以成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仁义。
在孔子思想中,“仁”与“礼”密切相关。“孔子指出‘仁’即‘克己复礼’。全身用‘礼’约束起来,就是‘仁’了。”④ “仁”乃符合“礼”的要求的一种最高道德,而“礼”是一个人内心村人的外在表现,是“仁”的形式。君子内心存仁,而表现在行动上,即听言行皆合乎礼节。君子把仁义用谦逊的语言说出来,态度诚恳,待人有礼,行事庄重而合乎情理,这些都是因为君子追求礼的表现。
第四,君子追求“道”。“道”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⑤, 孔子所尊崇的“道”,多指安邦治国的规律和学问。君子要实现自己兼济天下的伟大抱负,便应致力于根本的用以安身立命的道。因为有服务天下苍生的使命,君子对安邦治国的规律的追求是执著而坚定的。他们广学文化知识,修身养性,在各种条件下磨砺自己,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居庙堂之高,为当政者出言献策,实现自己所主张的“道”。
这并不意味着君子急功近利。君子对自己所主张的治国理论的实现的追求虽执著,却并不盲目。他努力过,能进则进,不能兼济天下实现主张,他便当隐则隐,或另辟蹊径用其他方式来实现,或“独善其身”“归隐山林”。君子用饱满的精神追求“道”,得以实现则恩泽天下,不能被用则是当政者的遗憾与君子们的悲哀。君子选择接受一切可能的结果。
君子的个人表现
第一,在态度上,君子因为心态平和,光明磊落,所以态度和蔼可亲,安详泰然,从不傲慢放肆。君子“矜而不争”,君子不与人喋喋不休的争吵,所以给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严也厉”的感觉,神情威严但态度温和,说话切中肯綮而无争吵的嫌疑。
第二,在对待自己的过失上,“君子过则无惮改”。小人选择文过饰非,选择把自己的过失掩盖起来以伪装自己,而君子不惧怕别人知道,即使改正自己的过错,把自己的瑕疵放在亮处接受监督与批评,有了错误及时改正,此乃真君子风范。
第三,在对待言语和实践上,君子三思而后言,出言谨慎,言出则必行。君子不像小人那样巧言令色,不夸夸其谈只说不做,“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宪问第十四》),把夸大自己当作可耻的事情。正是因为用这样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君子在评价他人或者评判部下推荐人才时,“不以言举人”,从不仅仅凭他人的言谈去作出判断,而是考察其行动从而做到量才使用,对人作出公正的评判。
第四,在待人接物上,君子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第十五》),君子首先不苛求他人理解自己,即使遭人误解,君子亦能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追求。其次君子对他人不责备求全,不因为一个人不好就否定他的全部。正因为君子待人接物胸襟宽广,所以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使人觉得容易和他共事。而小人却因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宽容他人的过错,所以“常戚戚”,不但自己不乐,身边的人也难得轻松。
结语
《论语》中的君子是一种孔子和历来人们心中理想出来的形象。孔子把对君子的描述当作对自己的要求与衡量自己的标准,对照自己的不足从而得以不断的接近这一形象。孔子一生勤奋好学,知礼好乐,崇仁尚义。他能够在为自己的理想奔波于列国之间,在遭受种种磨难之后依旧热情饱满的教书育人,正是因为他内心有着君子这一强大而令人鼓舞的参照系。孔子弟子曾说:“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正是《论语》里孔子所描述的君子形象的特征:齐整安详,和悦愉快,虽温和却不失严肃,威严但并不凶狠,恭谨而气质高贵平和,典雅且朴实。
然而孔子却说自己除了学识上可以算得上广之外,并不能配得上“君子”这一称号。并说,“君子道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第十四》)。他把君子当作参照物,看出自己的不足,谦虚而坦诚地跟弟子说出来,正是因为他以君子这一形象为理想,知不足而后才能更上一层楼。
孔子不但以此来参照自己,也以此参照学生。子贡问老师,“我端木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女,器也”。而孔子认为,“君子不器”,这样指出学生跟君子还是有差距的。从而督促学生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可见,孔子的君子观恰是一种理想的寄托,是对自己的要求、对学生的期待与对这一理想的向往。这一形象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仁人志士参照的丰碑,光辉耀人,形象生动,有着永久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我们更是应该挖掘《论语》中“君子”这一形象的社会价值,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有君子特质的人,少一些勾心斗角的小人。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裘士京、孔读云,《<论语>君子论及其现代启示》,《学术界》第116期。
② 宋凝、孟德民主编,《孔子语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③ 蔡尚思、主编,《论语》名著名家导读,成都:巴蜀书社。
④ 蔡尚思、主编,《论语》名著名家导读,成都:巴蜀书社。
⑤ 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