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056阅读
  • 0回复

艺术之光点亮舞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李占威
 

发帖
5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9
  艺术之光点亮舞台
  倪 萍 刘桐羽 宋书晔
  在北京鼓楼西大街一个小院子里,一群男女老少异常地忙碌。他们在排练话剧。
  作为马尔赛吕斯国王的王后扮演者,66岁的李雪梅沉浸戏中,用颤抖的声音表现出角色复杂的心境。
  夏勒玛尔国王的扮演者,56岁的藤伟民,坐在一个角落里,一遍遍地练习他最喜欢的一句台词“上帝会原谅一切吗?”
  乍一看,这与一般的话剧排练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是,他们的剧本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凹凸的盲文。
  2008年,在民间视障服务机构——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支持和推动下,著名导演林兆华与12位盲人合作,排演了比利时象征主义戏剧大师梅特林克的代表作《盲人》,引来诸多关注和议论。
  如果说林导只是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那么不久前成立的“心目戏剧工作坊”则是我国残障服务事业的里程碑。它是北京第一个盲人剧团,它的成立不仅给我国爱好表演的视障人士提供了一个舞台,也给社会打开了一扇关爱盲人文化生活的窗户。
  北京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郑晓洁说:“其实盲人剧团的成立,正是受到了话剧《盲人》登台演出的启发。《盲人》的成功亮相,无论对于演员,还是盲人观众,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他们在话剧中找到了盲人参与社会艺术生活的希望和自信。话剧演出结束后,一些盲人演员时不时地来问我‘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演话剧啊?’”。看到他们迫切的神情,郑晓洁萌生了成立盲人剧团的想法。
  从一个模糊的念头到“心目戏剧工作坊”正式成立,经历了两年。“这中间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剧团的成员,是从中国大江南北的盲人戏剧爱好者中通过‘海选’出来的佼佼者。”
  “心目戏剧工作坊”坐落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一个僻静的小院。内地、香港前来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9位盲人演员、4位专业演员一道正忙着排练剧团的处女剧作《玛莱娜公主》。该剧同样出自梅特林克之手,是他的首部象征剧,讲述了欧洲两个王国的宫廷斗争。善良的玛莱娜公主最后惨死在敌国安娜王后的手上,故事以王子复仇杀死继母,然后自杀,国王发疯为结局。
  无论是道具使用还是舞台走位,盲人比正常人都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盲人节目主持人权婧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双目几乎失明(只能看见微弱的影像)并没有扼杀权婧艺术表现的爱好。排练休息之余,她坐在凳子上听手机中的歌曲,由于上次排练时踩空碰到道具磕到膝盖,她膝盖上还贴着一块膏药。
  “谢幕”是每个舞台演员表演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转身动作却困扰了李雪梅好几天,因为她转身往往转不正,容易在舞台上走偏。不过剧团演员都十分开心,权婧说:“虽然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演出,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福。”李雪梅说:“我终于知道了话剧是怎么一回事了,我刚开始想得特别困难,现在觉得什么困难都不怕了,一切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资料显示,我国残疾人口总数已超过了8000万,有视力残疾患者近1200万人,其中盲人约500万人。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更能代表社会的发展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盲人群体的关爱正在由物质上向精神文化方向转变。
  李雪梅退休前是中国盲文出版社的校对,她说:“我们盲人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参与到社会生活,现在吃饱穿暖已经不是问题,而更多的是精神生活。”藤伟民先生是后天失明者,他年轻时就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唱样板戏,拉小提琴都是藤先生的爱好,他还喜欢写作,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现在,盲人剧团成为藤先生施展才华的好地方。
  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福麟说:“从人文关怀上,就像有奥运会也有残奥会,残疾人也有追求艺术的权利。但从艺术角度看,由于话剧这个艺术门类的特殊要求,盲人剧社要在艺术层面上有更高的造诣则比普通剧社要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郑晓洁女士也说:“对许多视障人士而言,文化活动为个人的存在带来尊严,使他们不完全流离于社会生活外,这也体现了‘残健同行,和盲人朋友一起看世界’的宗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