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话说“和谐”
策划/设计:周俊根
“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和谐就是说社会的方方面面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思想对我们来说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和谐心态与和谐社会
顾伯冲
最近,有位心理专家对500名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作了一个跟踪调查,发现85%以上的人,从心理失衡、行为偏激,到心理恢复、奉献社会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和谐的调节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人之间的和睦,而且要与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和谐。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肌体。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构建和谐社会,就其层次而言有三个层面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通过人的感知来起作用。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对自我的认识与看法跟实际表现越一致,或者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层次越协调,自我也就越和谐。这种和谐的指向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能够保持一种和谐、和顺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对自我和谐却并不在意,甚至做得比较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的工作与休息、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的内心里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就会失衡。这种现象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影响和伤害的是本人、家庭和周围的同志,如果出现在领导干部身上,就会影响其工作和决策,造成的危害就大了。
自我和谐也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实现自我和谐,要有一种“胜人者力,自强者强”的境界,只有不为私欲遮望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吾日三省吾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才能不断提高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实现自我和谐,要按照“和而不同”的要求,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勇敢尝试不同的生活感受,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广涉不同的领域。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民日报》2006年11月3日)
【品读】
文章从一位心理专家的跟踪调查写起,引出自我和谐的话题。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层面。文章侧重论述了自我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强调自我和谐的意义与作用,希望人们在和谐自我的基础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
【思考】
1.文章开头一段写一位心理专家的跟踪调查的事,这对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
2.文中有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请把这个比喻句写出来。
3.构建和谐社会包括哪三个层面?
4.不能做到“自我和谐”的表现主要有哪些形式?
5.作者认为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6.对于一名学生来说,您将如何做到自我和谐呢?
追求内心和谐
王晓河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有位作家说:“惟有内心真正达到和谐,才有静心,也有深情;才有相守,又有自由。内心和谐如乐音飞翔于空中,是没有边界的。”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善,明白事理,知荣明辱,不欺人,不自欺。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守正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难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一股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内心和谐,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
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人生活在社会上、集体里、国家中,欲求和谐,就得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共同遵守各种规则,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才可以人人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人心舒坦适然。问题时常有,需以理服人服己,靠法律、政策、制度解决;差别固然在,须人人努力推进改革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诉求理应当,须依法通过正常渠道去表达。虽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怎样变化,每个人都得心中“有主”,讲大局,讲责任感,讲法律,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偏激无益,急躁有害,超越国情,欲速则不达。惟有按规矩来,循规律来,内心才不失衡失调,达到和谐。
人内心和谐,虽属个人心态,却与众人有关。人在人群中,处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人内心才感到温馨和谐。面对矛盾、摩擦、误会、纠纷等,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这里,尤其不能长“小心眼”,搞“小动作”,弄“小圈子”。作为现代人,应该把自己的小目标和社会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放开眼界,提高境界。在大目标之下,大事小事皆容得,大善小善皆施得,大忙小忙皆帮得。
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人内心和谐,是心灵美,是内外兼修的美,是外在与内心统一的美,是生命的真正珍品。每个人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以人为本,人自为本,尽心尽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品读】
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探讨“和谐”这个话题。文章从季羡林先生的“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说起,着重对“人内心和谐”进行阐述,并明确提出追求内心和谐的观点。
【思考】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季羡林先生认为和谐应包括哪三个方面?
3.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的的中心句各是哪一句?
4.文章引用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作用是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和谐明善
张保振
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
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惟有善字当头,善优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和谐明善,最为重要的是,与人为善、与环境为善、与社会为善。要勤奋不怠,言行一致,表里澄澈,不为近名,不言现利,不怕善微,不变其度,从而使善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性格。
与人为善。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处人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骄,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齐。和气生和睦,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撄)也。”
与环境为善。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还哪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使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水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的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与社会为善。人的生活脱离不了社会。讲和谐,就需要与之为善: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要多用感恩之心去感谢社会,而对于一时难尽如人意的地方,却要在不足中求满足,在弱点中找亮点,从而使心态平衡,甘芳溢颊,乐观豁达向明天。
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要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4日,有删节)
【品读】
在这篇文章,作者提出了“和谐明善”的观点。作者认为,和谐明善,最为重要的是,与人为善、与环境为善、与社会为善。全文通过对三个方面的具体阐述,使读者明白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道理。
【思考】
1.文章第一段中加点的“恐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3.作者认为和谐明善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是什么?
4.“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意人勿矜。”请对这一句略作赏析。
5.与环境为善对人类来说有什么益处?
6.怎样才能做到与社会为善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和谐心态与和谐社会》1.一是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自我和谐;二是通过具体事例点明自我和谐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 2.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肌体。 3.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三个层面。 4.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的工作与休息、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 5.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 6.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追求内心和谐》 1.追求内心和谐 2.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内心和谐。 3.第③段中心句: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第④段中心句:人内心和谐,虽属个人心态,却与众人有关。 4.引用名人名言是作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有助于作者展开议论,论述自己的观点。5.总结全文,说明人内心和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强调追求内心和谐的意义。
《和谐明善》 1.“恐怕”表示下文中的观点是自己的揣测,并不一定代表众人的观点,体现作用用词的准确。 2.主要运用正反论证的方式;通过正反论证说明和谐是求善、显善更明善的道理是自明的。 3.和谐明善,最为重要的是,与人为善、与环境为善、与社会为善。 4.此句具体说明如何与人为善,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有气势。 5.善待环境,环境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的更多:养眼、增氧,提神、添寿。 6.多看发展少求疵,多想恩泽少责难,并要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社会公德,多为贫困者献爱心,多向落难者伸援手,多给失利者加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