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869阅读
  • 3回复

(科举文化)中国古代状元的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7-08
作者:倪玉平    文章来源:《中国人才发展报告》

“状元”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并经常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到了每年的高考期间,“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省状元”、“市状元”都会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与此风气相呼应,各高校之间也很注意对状元的争夺,并以招收到状元的多少作为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这一切,无疑都是中国古代状元文化的历史延续。

 一

 “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因此被称做状头,又名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做殿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的殿试第一名。不过,有时状元之名也不一定用得那么严格,唐时的新进士、宋时廷试列一甲者,都可能被称为状元。

说到状元,就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是在汉魏以来察举制度基础上经漫长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具体而言,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结合,揭开中国选举史上的新篇章。

唐朝承袭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自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另外,从宋代开始,科举即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清代继承了前代有关科举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加周密和更加严格的制度。入关伊始,清政府便在顺治帝的即位诏书中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科取士,并很快付诸实施。科举制度为缓和满汉矛盾,争取汉族知识分子与新政权合作起了重要作用。相当一批曾发誓不与清廷合作的读书人最终没能抵挡住科举制的诱惑,纷纷进入考场,乃至及第做官。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为清政府选拔了一批有用的人才,它在政治上的效益是显著的。

清代的科举制度,一方面是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同时又进入了腐朽没落阶段。经过朝野上下的多次激烈争论,从清初到清末反复较量了两个多世纪,科举制度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由清政府明令宣布废止。毫无疑问,科举制度是清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它影响着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不同人士的命运,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科举制度对西方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在清代,科举制度传到西方,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西方人面前。西方国家接受了科举制度中考试选才、平等竞争的精神,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

 二

 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除此而外,历史上还有“三元及第”的说法,其中提到的“三元”,更是百年难遇的考试天才,堪称状元中的状元。所谓“三元”,乃指解试(后称乡试)、省试(后称会试)、殿试(后称廷试)均为第一,因这三试的第一名分别称做解元、会元、状元,故合称三元。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八“三元”条考证,自科举实行以来,连中三元者,不过区区十几人而已。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考出来的魁首。著名历史学家李世愉先生说,“经过乡试、会试、殿试,能够金榜题名,成为进士,已是千里挑一,相当不易了,更何况状元简直是万里挑一”,“尽管在状元的选拔中有许多偶然因素,但并不能否认清代的状元绝大多数是才学之优者”。[1]当为确论。几年前,北京某报有人发表《状元多是样子货》的文章,称状元大部分人没有学问,只知应付考试,死读四书五经,知识面过于狭窄,纯粹的“考试机器”,故多是样子货。其实,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难发现,这样的说法太过武断,有失客观公正。
2003年7月21日,《文摘周报》摘登过一篇关于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来证明考中状元的不易。[2]文章中说,我国封建教育历史悠久。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个阶段为学校考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羲在《中国历史帙闻》一书中统计,《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可见,状元并不是样子货,没有真才实学,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三更灯火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其实,十年只是约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状元岂是十年挣得来的?《三字经》中有“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的句子,其中提到的梁灏,宋时人,他从天福三年(938年)初试,到雍熙二年(984年)中状元,足足考了46年。在科举历史上,还有不少百岁考生,如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黄章等人,也并没有以期颐高龄感动上苍,让魁星点他们为状元。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所以一旦考上便极为荣耀。当时有“蟾宫折桂”、“独占鳌头”、“大魁天下”的说法。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宋人笔记《儒林公议》则有这样的记载:“状元登第,不十余年,皆望柄用。每殿廷传胪第一,则公卿以下无不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自崇政门出东华门,传呼甚宠。观者拥塞通衢,人肩摩不可过,至有登屋下看者。洛阳尹洙,决气横跞,好辨人也,尝曰: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自有科举以来,历代皆重文轻武,仍受文官管辖;文官却可入阁拜相,甚至成为皇帝老师。难怪尹洙会说,即使武官通过决战沙场,恢复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幽州、蓟州,其荣耀也比不上考上状元。

因为状元登第的无比艰辛和无比荣耀,导致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已经作为出类拔萃、吉祥喜庆的象征。早在宋代,就有一种牡丹花被命名为“状元红”。据称:“状元红者,重叶深红花,其色与橙红潜绯相类,而天资富贵……以其高出众花之上,故名状元红。或曰旧制进士第一人即赐茜袍,此花如其色,故以名之。”[3]大意是说,这种状元红或是因为叶大花艳而冠群芳,或是因与皇帝赐给状元爷的衣服颜色类似而得名。

在宋代,还有一种荔枝也中“状元红”。据清代周亮工的《闽小记》记载,传说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状元徐铎,曾在福建故居手值荔枝,名曰“延寿红”。他死后,人们即称之为“状元红”。后代以状元名物者更是屡见不鲜。如菊花中也有“状元红”品种,叶狭细而花色深红,颇为难得;蜡烛中有一种绛蜡,亦名“状元红”,专供喜庆筵宴之用;果酒中也有“状元红”,色泽红亮,气味芳香;至今在南京夫子庙的小吃中还有一种米粥叫“状元粥”。据清人金学侍《牧猪闲话》记载,明清时有一种戏具即称之为“状元筹”,以牙、骨或竹为筹,最大者为“状元”,其次为“榜眼”、“探花”、“会元”、“进士”、“举人”,最小者为“秀才”。以掷骰子来获筹,筹多者大者为胜。“这一科第习俗在厦门演变成中秋节博状元会饼,以大小不同的‘科名月饼’取代签条,至今在厦门一带还很盛行。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在元宵前后踩街游行中,按过去点状元发榜列队游街,以‘大魁天下’横幅作为前导”。[4]
与状元有关的府第,也引起后人的极大兴趣。“状元吉寓”曾是清代北京的一大景观,吸引了众多赴京赶考的士子。清初京师有个“麻状元胡同”,系因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满榜状元麻勒吉宅第在此。后来,麻勒吉改名为“马中骥”,胡同亦随之更名为“马状元胡同”,又名“状元街”,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西城区的群力胡同。历史上江苏苏州出的状元最多,故这里也有许多“状元府”或“状元第”。有的一些地方的民宅中,还保留着“状元”的匾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正是由于状元的这种巨大社会影响,“状元”已经成为第一名、成功者的共有称谓,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去。除了前面所说的高考状元,还有书法状元、种田状元、养猪状元等。事实上,人们如此广泛使用状元称谓,“不仅仅是因为它带有吉祥喜庆的含义,更主要的是,这里体现着一种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着自强不息的毅力和勇于奋斗的精神。这是整个社会给予成功者的极大鞭策,同时也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5]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按照传统史学的标准,凡能在正史入传者,或因德高、或因政绩,或因才学、或因忠义、或因节操,总有可传于后者。根据正史、笔记、方志等书的记载,由唐至清的一千余年间,许多状元都是有才学的。据学者研究,《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宋历科状元录》、《宋人轶事汇编》、《浙江通志》等方志的记载,由唐至清,历代状元有作品传世者均有不少。唐代多为单篇诗赋,宋代起则以诗集、文集、专著传世为多。
据不完全统计,正史有传和有作品传世的状元,其分布情况如下:
 
朝代
状元总数
正史有传的状元人数
占状元总数的百分比
有作品传世的状元人数
占状元总数的百分比

146
19
13.47
34
24.11
五代
15
2
13.33
1
6.66

118
56
47.45
52
43.38

54
5
9.26
1
0.18

28
9
32.11
7
25

32
6
18.76
2
0.62

90
37
41.11
36
40

114
28
24.56
56
49.12
总计
591
153
26
188
31.75
资料来源: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218页。
 
状元以科举入仕,在《二十五史》中列有传记者,共计唐代状元王维等34人,五代至宋代王溥等56人,辽金元郑子聃等9人,明代吴伯宗等36人,清代刘子壮等56人。如果再进一步,探讨其具体在传记中的分类,则可知道,这些古代状元中的佼佼者们,分布散见于“列传”、“文艺传”、“儒林传”、“文苑传”、“忠义传”、“文学传”、“能吏传”、“奸臣传”、“循吏传”等。在二十五史中,其所列的专传和所收录的人物,实际上是一种人才统计的归类,大体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人才价值取向,

纵观历代状元的入传情况,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才高八斗的文艺状元。
读书人以科举入仕,工诗善赋,挥毫泼墨,系安身立命的工具,故在古代的状元中,以文学出名者为最多。
唐代的王维,“九岁知属辞”,与其弟弟王缙皆有才学,尤其是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指兄弟二人)宦游两都,凡诸王附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其中,他尤为岐王所看重,并将其引见给公主。王维献诗给公主,公主既读,惊骇地说:“此乃儿所诵习,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后又以歧王引荐,“公主则召试官至第……维遂作解头(第一名)”。除善作诗,王维又精于佛学,善于绘画,“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6]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称王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则称,“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比王维稍晚的柳公权,诗名虽不如王维,但他的书法却驰名千古。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继学颜真卿、欧阳洵,骨力遒劲,结构框正,正楷尤为知名。书碑中有《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送梨贴题跋》,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7]

宋代的状元中,以文学出名者较多,如宋庠、张九成、张孝祥、陈亮、文天祥,皆工诗词,善文章,有才名。其中尤以文天祥最为时人所知。文天祥:(1236~1283),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其代表作有《正气歌》与《过零丁洋》,尤其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已经成为中国学人的座右铭。

此后,元代之王鄂、明代之杨慎、清代之马世俊、戴有祺、汪绎、翁同龢等人,皆领一代文坛风骚。比如翁同龢(1830-1904),安徽常熟人,咸丰六年(1856)状元,清代书法家。他工诗能文,精研书画,收藏亦富,其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备受后人推崇。早年主要学习欧阳询、褚遂良。又学赵孟頫、董其昌,以后又致力学真卿,得其风骨,使翁同龢的书法融南北诸家之长,含英咀华,冶古今碑贴于一炉,终于开创了苍老遒劲、刚健浑穆、含蓄朴茂的翁体。翁同龢对书学理论与技法也有深刻的研究。
 
二、皓首穷经的学术状元。

“文章千古事”,古代学人皆极重视学术研究,状元也不能例外。他们常将精力投身于经史性理之学,长于考据校勘之示,或兼晓天文,通达地理。

五代十国时期的状元王溥,于后汉乾祐元年(948)年中戊申科状元,后周太祖时累官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宋初官至枢密院。他虽屡居高位,但仍勤奋好学,手不释卷,著有《唐会要》一百卷、《五代会要》三十卷,文集二十卷,为研究唐与五代的典章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苏易简、王十朋、袁甫、刘章,金代张行简、杨云翼、明代吕楠、罗洪先等人,均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而稍晚的焦竑更是如此。

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双层木结构建筑,它就是南京地区传世最久的私家藏书楼建筑——澹园藏书楼。藏书楼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在南京,民间俗称为“焦状元楼”。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祖籍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万历17年(1589年)会试北京,得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皇长子侍读等职。他博览群书、严谨治学,尤精于文史、哲学,为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藏书家、古音学家、文献考据学家。《明史·文苑·焦竑传》载:“(焦竑)博极群书,自经史至稗官,无不淹贯,善为古文,典正训雅,卓然名家。”焦竑一生执著于学问的探求,笔耕不辍,著述甚丰。他的著述丰富,共有八十部九百余卷。其中,《澹园集》四十九卷、《澹园续集》二十七卷、《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系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清代的状元人物中,彭定求、陆肯堂、潘世恩、毕沅等人,在学术创见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前辈。尤其是毕沅(1730一1797),官至湖广总督,治学甚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有《灵岩山人文集》及《经训堂丛书》中。在史学方面,他最大的成绩是撰修了《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取材宏博,考证谨严,编排合理,总引资料达三百余种,纠正了以往宋史专著详北宋略南宋的偏颇,还增加了很多少数民族的资料。
三、位极人臣的理政状元。

“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素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志愿,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加之状元的头衔,又为其官场升阶提供了有力保障,故自古以来,以状元而居高官并能有所成就的人,也不在少数。
 
孙伏伽,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孙伏伽早年在隋朝时考中进士,隋炀帝大业末年任大理寺史,隋亡后入唐做官。曾于武德初年上书高祖,坦言三事:一“开言路”;二废“百戏散乐”;三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高祖阅后大喜,用其为治书侍御史。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曾上疏谏止游猎骑射,被采纳,成为朝廷重臣。孙伏伽为人忠直诚恳,敢于直言上谏,有魏征之风。

吕蒙正(944-1011),北宋名臣,字圣功。幼年贫困,发愤读书,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中状元,后历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等职,端拱元年(988)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太宗、真宗时期三度为相。宋代三度入相者,惟吕蒙正与赵普两人而已。他为人质朴宽厚,以敢言著称,太宗夸京城繁盛,他即指城外饥寒而死者甚多。奖掖后进、知人善任,识富弼于幼龄,荐吕夷简于真宗,后俱为名相。

此后,陈尧叟、王曾、李迪、王尧臣、王拱辰、商辂、谢迁、徐元文、吴廷琛等人,也是官至宰相中的佼佼者,更体现出状元本身的杰出理政才能。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的状元中有才有学的大有人才,但基本上是偏重于人文政治,鲜有经济科技方面的人才,这与中国古代人才的发展基本状况,尤其是官本位对人才发展的限制,是一脉相承的。




[[1]]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
[[2]]转引自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20页。
[[3]]陆游:《天彭牡丹谱》,《渭南文集》卷42。
[[4]]刘海峰:《科举学:一个广阔而专门的研究领域》,《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李世愉:《中国历代科举生活掠影》,沈阳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6]]《旧唐书·王维传》。
[[7]]《新唐书·柳公权传》。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7-08
附:中国古代状元简表

朝代科分纪年状元姓名籍贯
唐朝高祖武德五年壬午622孙伏伽山东武城
 高宗总章三年庚午670宋守节不详
 上元二年乙亥675郑益不详
 永淳元年壬午682许且不详
 武后垂拱元年乙酉685吴师道不详
 三年丁亥687陈伯玉不详
 中宗神龙二年丙午706姚仲豫不详
 睿宗景云三年壬子712常无名河南沁阳
 玄宗开元四年丙辰716范崇凯四川内江
 九年辛酉721王维山西太原
 十二年甲子724杜绾不详
 十四年丙寅726严迪不详
 十五年丁卯727李嶷不详
 十六年戊辰728虞咸不详
 十七年己巳729王正卿不详
 二十一年癸酉733徐徵不详
 二十二年甲戌734李琚不详
 二十三年乙亥735贾至河南洛阳
 二十六年戊寅738崔曙河南商丘
 天宝元年壬午742王阅不详
 二年癸未743刘单陕西岐山
 三年甲申744赵岳不详
 六年丁亥747杨护不详
 七年戊子748杨誉不详
 十年辛卯751李巨卿不详
 十二年癸巳753杨儇不详
 十三年甲午754杨紘不详
 十四年乙未755常衮陕西西安
 十五年丙申756卢庚不详
 代宗宝应二年癸卯763洪源不详
 广德二年甲辰764杨栖梧不详
 永泰元年乙巳765萧遘不详
 大历四年己酉769齐映河北河间
 五年庚戌770李搏不详
 六年辛亥771王溆不详
 七年壬子772张式不详
 九年甲寅774杨凭河南灵宝
 十年乙卯775丁泽不详
 十二年丁巳777黎逢不详
 十三年戊午778杨凝河南灵宝
 十四年己未779王储不详
 德宗建中二年辛酉781崔元翰河北定县
 四年癸亥783薛展不详
 贞元元年乙丑785郑全济河南荥阳
 二年丙寅786张正甫河南邓县
 三年丁卯787牛锡庶不详
 五年己巳789卢顼不详
 七年辛未791尹枢四川阆中
 八年壬申792贾棱不详
 九年癸酉793苑论不详
 十年甲戌794陈讽不详
 十二年丙子796李程甘肃陇西
 十三年丁丑797郑巨源不详
 十四年戊寅798李随不详
 十五年己卯799封孟绅不详
 十六年庚辰800陈权不详
 十七年辛巳801班肃不详
 十八年壬午802徐晦不详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806武翊黄山西太原
 二年丁亥807王源中不详
 三年戊子808柳公权陕西耀县
 四年己丑809韦瓘陕西西安
 五年庚寅810李顾行不详
 七年壬辰812李固言河北赵县
 八年癸巳813尹极四川阆中
 九年甲午814李又新河北深县
 十一年丙申816郑澥河南荥阳
 十三年戊戌818独孤樟不详
 十四年己亥819韦谌不详
 十五年庚子820卢储不详
 穆宗长庆二年壬寅822贾涑河南洛阳
 三年癸卯823郑冠不详
 四年甲辰824李群安徽合肥
 敬宗宝历元年乙巳825柳璟山西永济
 二年丙午826裴俅不详
 文宗大和元年丁未827李郃河南宁远
 二年戊申828韦筹不详
 三年己酉829李远四川云阳
 四年庚戌830宋邧不详
 五年辛亥831杜陟不详
 六年壬子832李珪不详
 七年癸丑833李余四川成都
 八年甲寅834陈宽不详
 九年乙卯835郑确不详
 开成二年丁巳837李肱不详
 三年戊午838裴思谦不详
 四年己未839崔口不详
 五年庚申840李从实不详
 武宗会昌元年辛酉841崔岘不详
 二年壬戌842郑颢河南荥阳
 三年癸亥843卢肇江西宜春
 四年甲子844郑言河南荥阳
 五年乙丑845易重江西宜春
 六年丙寅846狄慎思不详
 宣宗大中元年丁卯847顾标不详
 二年戊辰848卢深不详
 三年己巳849于珪河南洛阳
 四年庚午850张温珙不详
 五年辛未851李郜不详
 七年癸酉853于玙河南洛阳
 八年甲戌854颜标不详
 十年丙子856崔鉶不详
 十二年戊寅858李亿不详
 十三年己卯859孔纬山东曲阜
 十四年庚辰860刘蒙不详
 科分不详 于环四川绵阳
 懿宗咸通二年辛巳861裴延鲁不详
 三年壬午862薛迈不详
 四年癸未863孙龙光不详
 七年丙戌866韩衮河南孟县
 八年丁亥867郑洪业河南荥阳
 九年戊子868赵峻不详
 十年己丑869归仁绍江苏苏州
 十二年辛卯871李筠不详
 十三年壬辰872郑昌图不详
 十四年癸巳873孔纁山东曲阜
 十五年甲午874归仁泽江苏苏州
 僖宗乾符二年乙未875郑合敬不详
 三年丙申876孔缄山东曲阜
 五年戊戌878孙偓不详
 广明元年庚子880郑蔼不详
 中和三年癸卯883崔昭纬河北清河
 光启元年乙巳885许佑孙不详
 二年丙午886陆扆浙江嘉兴
 四年戊申888郑贻矩河南荥阳
 昭宗龙纪元年己酉889李翰不详
 大顺元年庚戌890杨赞禹不详
 二年辛亥891崔昭矩河北清河
 景福元年壬子892归黯不详
 二年癸丑893崔胶不详
 乾宁元年甲寅894苏检不详
 二年乙卯895赵观文广西桂林
 三年丙辰896崔谔不详
 四年丁巳897杨赞图不详
 五年戊午898羊绍素不详
 光化元年己未899卢文焕不详
 二年庚申900斐格不详
 三年辛酉901归佾江苏苏州
 哀帝天祐二年乙丑905归系江苏苏州
 三年丙寅906裴说不详
 四年丁卯907崔詹不详
 科分不详 孔敏行山东曲阜
 科分不详 孔拯山东曲阜
 科分不详 孔振山东曲阜
 科分不详 颜康成山东曲阜
五代十国之后梁太祖开平二年戊辰908崔邈 
 末帝贞明四年戊寅918孙逖 
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924崔光表 
 三年乙酉925王徹山东莘县
 四年丙戌926王归朴四川简阳
 明宗天成二年丁亥927黄仁颖 
 三年戊子928郭俊 
 长兴三年壬辰932卢华 
后晋开运二年乙巳945寇湘陕西华州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戊申948王溥山西祁县
 隐帝乾祐三年庚戌950王朴山东东平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壬子952扈载河北涿鹿
后蜀科分不详 费黄裳四川双流
南汉乾亨二年戊寅918简文会广东南海
 科分不详 梁嵩广西平南
 科分不详 何乔江西九江
宋朝太祖建隆元年庚申960杨砺陕西户县
 二年辛酉961张去华河南睢县
 三年壬戌962马适江西湖口
 四年癸亥963苏德祥山东益都
 乾德二年甲子964李景阳 
 三年乙丑965刘察 
 四年丙寅966李肃 
 五年丁卯967刘蒙叟河南宁陵
 六年戊辰968柴成务山东荷泽
 开宝二年己巳969安德裕河南洛阳
 三年庚午970张拱 
 四年辛未971刘寅 
 五年壬申972安守亮河南洛阳
 六年癸酉973宋准河南杞县
 八年乙亥975王嗣宗山西汾阳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吕蒙正河南洛阳
 三年戊寅978胡旦山东滨县
 五年庚辰980苏易简四川中江
 八年癸未983王世则广西永福
 雍熙二年乙酉985梁颢河南沈丘
 端拱元年戊子988程宿浙江衢县
 二年己丑989陈尧叟四川阆中
 淳化三年壬辰992孙何河南汝南
 真宗咸平元年戊戌998孙僅河南汝南
 二年己亥999孙暨河南临汝
 三年庚子1000陈尧咨四川阆中
 五年壬寅1002王曾山东益都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迪山东鄄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1008姚晔河南商水
 二年己酉1009梁固河南沈丘
 四年辛亥1011张师德河南睢县
 五年壬子1012徐奭福建建瓯
 七年甲寅1014张观山西绛县
 八年乙卯1015蔡齐山东掖县
 天禧三年己未1019王整河北大名
 仁宗天圣二年甲子1024宋郊河南杞县
 五年丁卯1027王尧臣河南虞城
 八年庚午1030王拱辰河南许县
 景祐元年甲戌1034张唐卿山东益都
 宝元元年戊寅1038吕溱江苏扬州
 庆历二年壬午1042杨真安徽合肥
 六年丙戌1046贾黯河南南阳
 皇祐元年己丑1049冯京湖北武汉
 五年癸巳1053郑獬湖北安陆
 嘉祐二年丁酉1057章衡福建蒲城
 四年己亥1059刘晖江西铅山
 六年辛丑1061王俊民山东掖县
 八年癸卯1063许将福建福州
 英宗治平二年乙巳1065彭汝砺江西鄱阳
 四年丁未1067许安世河南睢
 神宗熙宗三年庚戌1070叶祖洽福建邵武
 六年癸丑1073余中江苏宜兴
 九年丙辰1076徐铎福建邵武
 元丰二年己未1079时彦河南开封
 五年壬戌1082黄裳福建泉州
 八年乙丑1085焦蹈安徽合肥
 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常宁河南开封
 六年辛未1091马涓四川南冲
 绍圣元年甲戌1094毕渐河北潜江
 四年丁丑1097何昌言江西清江
 元符三年庚辰1100李釜河北大名
 徽宗崇宁二年癸未1103霍端友江苏宜兴
 五年丙戌1106蔡薿河南开封
 大观三年己丑1109贾安宅浙江吴兴
 政和二年壬辰1112莫俦浙江吴兴
 五年乙未1115何卤四川仁寿
 重和元年戊戌1118王昂江苏扬州
 宣和三年辛丑1121何涣浙江永康
 六年甲辰1124沈晦浙江桐乡
 高宗建炎二年戊申1128李易江苏扬州
 绍兴二年壬子1132张九成浙江杭州
 五年乙卯1135汪应辰江西玉山
 八年戊千1138黄公度福建莆田
 十二年壬戌1142陈诚之福建福州
 十五年乙丑1145刘章浙江衢县
 十八年戊辰1148王佐浙江绍兴
 二十一年辛未1151赵逵四川内江
 二十四年甲戌1154张孝祥安徽和县
 二十七年丁丑1157王十朋浙江乐清
 三十年庚辰1160梁克家福建晋江
 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木待问浙江温州
 五年己丑1169郑侨福建莆田
 八年壬辰1172黄定福建福州
 淳熙二年乙未1175詹骙浙江绍兴
 五年戊戌1178姚颖浙江宁波
 八年辛丑1181黄由江苏苏州
 十一年甲辰1184卫泾江苏昆山
 十四年丁未1187王容湖南湘阴
 光宗绍熙元年庚戌1190余复福建宁德
 四年癸丑1193陈亮浙江永康
 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邹应龙福建泰宁
 五年己未1199曾从龙福建晋江
 嘉泰二年壬戌1202傅行简浙江宁波
 开禧元年乙丑1205毛自知浙江衢县
 嘉定元年戊辰1208郑自成福建闽候
 四年辛未1211赵建夫浙江温州
 七年甲戌1214袁甫淅江宁波
 十年丁丑1217吴潜安徽宁国
 十三年庚辰1220刘渭浙江金华
 十六年癸未1223蒋重珍江苏无锡
 理宗宝庆二年丙戌1226王会龙浙江临海
 绍定二年己丑1229黄朴福建福州
 五年壬辰1232徐元杰江西上饶
 端平二年乙未1235吴叔告福建莆田
 嘉熙二年戊戌1238周坦浙江平阳
 淳祐元年辛丑1241徐俨夫浙江平阳
 四年甲辰1244留梦炎浙江衢县
 七年丁未1247张渊微江西永修
 十年庚戌1250方逢辰浙江淳安
 宝祐元年癸丑1253姚勉江西高安
 四年丙辰1256文天祥江西吉安
 开庆元年己未1259周震炎安徽当涂
 景定三年壬戌1262方山京浙江余姚
 度宗咸淳元年乙丑1265阮登炳江苏苏州
 四年戊辰1268陈文龙福建莆田
 七年辛未1271张镇孙广东南海
 十年甲戌1274王龙泽江西吉安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7-08
辽朝圣宗统和七年己丑989高正不详
 八年庚寅990郑云从不详
 九年辛卯991石用中不详
 十一年癸巳993王熙载不详
 十二年甲午994吕德懋不详
 十三年乙未995王用极不详
 十四年丙申996张俭北京
 十五年丁酉997陈鼎不详
 十六年戊戌998杨文立不详
 十七年己亥999初锡不详
 十八年庚子1000南承保不详
 二十年壬寅1002邢祥不详
 二十二年甲辰1004李可封不详
 二十四年丙午1006杨信北京
 二十六年戊甲1008史克忠不详
 二十七年己酉1009刘二宜不详
 二十九年辛亥1011高承颜不详
 开泰元年壬子1012史简不详
 二年癸丑1013鲜于茂昭不详
 三年甲寅1014张用行不详
 五年丙辰1016孙杰不详
 七年戊午1018张克恭不详
 九年庚申1020张仲举不详
 太平二年壬戌1022张渐不详
 四年甲子1024李炯不详
 五年乙丑1025张昱不详
 八年戊辰1028张宥不详
 九年己巳1029张人纪不详
 兴宗景福元年辛未1031刘真不详
 重熙元年壬申1032刘师贞不详
 五年丙子1036冯立不详
 七年戊寅1038邢彭年不详
 十一年壬午1042王实不详
 十五年丙戌1046王棠河北新城
 道宗清宁元年乙未1055张孝杰辽宁朝阳
 五年己亥1059梁援河北昌黎
 八年壬寅1062王鼎河北涿县
 咸雍二年丙午1066张臻不详
 六年庚戌1070赵廷睦不详
 大康五年己未1079刘瓘不详
 九年癸亥1083李君裕不详
 
大安二年丙寅1086张毂不详
 
六年庚午1090文充不详
 
八年壬申1092寇尊文不详
 
寿昌元年乙亥1095陈衡哲不详
 
六年庚辰1100康秉俭不详
 
天祚乾统三年癸未1103马恭回不详
 
七年丁亥1107李石辽宁辽阳
 
九年己丑1109刘祯不详
 
天庆二年壬辰1112韩昉北京
 
八年戊戌1118王翚不详
 
宣宗建福元年壬寅1122李宝信不详
 
萧德妃德兴元年壬寅1122李球不详
 
科分不详 
辽贯道辽宁辽阳
金朝太宗天会十年壬子1132胡砺山东诸城
 
熙宗天眷二年己未1139石琚河北定县
 
科分不详 
王彦潜河北河间
 
科分不详 
孙用康河北燕郊
 
科分不详 
刘仲渊北京
 
海陵炀王天德二年庚午1150吕忠翰河北燕郊
 
三年辛未1151杨建中不详
 
正隆二年丁丑1157郑子聃辽宁凌源
 
科分不详 
常大荣不详
 
科分不详 
任忠杰山西天戎
 
世宗大定三年1163孟宗献河南开封
 
十三年癸巳1173徒单镒不详
 
十九年己亥1179张行简山东日照
 
科分不详 
赵承元不详
 
章宗明昌二年辛亥1191王泽不详
 
五年甲寅1194杨云翼山西晋阳
 
承安二年丁巳1197纳兰胡鲁剌不详
 
科分不详 
李俊民山西晋城
 
泰和六年丙寅1206李演山东济宁
 
宣宗贞祐元年癸酉1213张本不详
 
三年乙亥1215李献能山西永济
 
兴定五年辛卯1221斡勒业德不详
 
哀宗正大元年甲申1224富珠哩察罕 王鹗不详 山东荷泽
 
四年丁亥1227卢亚河南偃师
 
七年庚寅1230李塘不详
 
科分不详 
刘文龙河南内乡
 
科分不详 
元堪不详
元朝仁宗延祐二年乙卯1315噜呼图克岱尔 张起岩不详 湖北武汉
 
五年戊午1318身图克岱尔 霍希贤不详 不详
 
英宗至治元年辛酉1321达噜噶 宋本不详 北京
 
泰定泰定元年甲子1324巴拉 张益不详 不详
 
四年丁卯1327阿恰齐 李黼不详 安徽阜阳
 
文宗至顺元年庚午1330笃列图 王文煜不详 不详
 
顺帝元统元年癸酉1333同同 李齐不详 河北广平
 
至正二年壬午1342拜珠 陈祖仁不详 河南开封
 
五年乙酉1345普颜不花 张士坚不详 不详
 
八年戊子1348阿噜木特穆尔 王宗哲不详 河北徐水
 
十一年辛卯1351图列图 文允中不详 四川成都
 
十四年甲午1354薛朝晤 牛朝志不详 不详
 
十七年丁酉1357倪徵 王宗嗣不详 不详
 
二十年庚子1360迈珠 魏元礼不详 不详
 
二十三年癸卯1363宝宝 杨輗不详 不详
 
二十六年丙午1366哈喇布哈 张栋不详 不详
明朝太祖洪武四年辛亥1371吴伯宗江西金溪
 
十八年乙丑1385丁显福建建阳
 
二十一年戊辰1388任亨泰湖北襄樊
 
二十四年辛未1391黄观河北贵池
 
二十七年甲戌1394张信浙江定海
 
三十年丁丑1397陈安 韩克忠福建闽县 山东武城
 
惠帝建文二年庚辰1400胡靖江西吉水
 
成祖永乐二年甲申1404曾棨江西永丰
 
四年丙戌1406林环福建莆田
 
九年辛卯1411萧时中江西吉安
 
十年壬辰1412马铎福建长乐
 
十三年乙未1415陈循江西泰和
 
十六年戊戌1418李骐福建长乐
 
十九年辛丑1421曾鹤龄江西泰和
 
二十二年甲辰1424邢宽安徽无为
 
宣宗宣德二年丁未1427马愉山东临朐
 
五年庚戌1430林震福建长乐
 
八年癸丑1433曹鼐河北宁晋
 
英宗正统元年丙辰1436周旋浙江永嘉
 
四年己未1439施槃江苏吴县
 
七年壬戌1442刘俨江西吉水
 
十年乙丑1445商辂浙江淳安
 
代宗景泰二年辛未1451彭时江西安福
 
五年甲戌1454柯潜福建莆田
 
英宗天顺元年丁丑1457黎淳湖南华容
 
四年庚辰1460王一夔江西新建
 
八年甲申1464彭教江西吉水
 
宪宗成化二年丙戌1466罗伦江西永丰
 
五年己丑1469张昇江西南城
 
八年壬辰1472吴宽江苏苏州
 
十一年乙未1475谢迁浙江余姚
 
十四年戊戌1478曾彦江西泰和
 
十七年辛丑1481王华浙江余姚
 
二十年甲辰1484李旻浙江钱塘
 
二十三年丁未1487费宏江西铅山
 
孝宗弘治三年庚戌1490钱福上海松江
 
六年癸丑1493毛澄江苏昆山
 
九年丙辰1496朱希周江苏昆山
 
十二年己未1499伦文叙广东佛山
 
十五年壬戌1502康海陕西武功
 
十八年乙丑1505顾鼎臣江苏昆山
 
武宗正德三年戊辰1508吕楠陕西高陵
 
六年辛未1511杨慎四川新都
 
九年甲戌1514唐皋安徽歙县
 
十二年丁丑1517舒芬江西进贤
 
十六年辛丑1521杨维聪河北固安
 
世宗嘉靖二年癸未1523姚涞浙江慈溪
 
五年丙戌1526龚用卿福建怀安
 
八年己丑1529罗洪先江西吉水
 
十一年壬辰1532林大钦广东佛山
 
十四年乙未1535韩应龙浙江余姚
 
十七年戊戌1538茅瓒浙江杭州
 
二十年辛丑1541沈坤安徽太和
 
二十三年甲辰1544秦鸣雷浙江临海
 
二十六年丁未1547李春芳江苏兴化
 
二十九年庚戌1550唐汝楫浙江兰溪
 
三十二年癸丑1553陈谨福建闽县
 
三十五年丙辰1556诸大绶浙江绍兴
 
三十八年己未1559丁士美江苏清江
 
四十一年壬戌1562徐时行江苏吴县
 
四十四年乙丑1565范应期浙江吴兴
 
穆宗隆庆二年戊辰1568罗万化浙江绍兴
 
五年辛未1571张元忭浙江绍兴
 
神宗万历二年甲戌1574孙继皋江苏无锡
 
五年丁丑1577沈懋学安徽宣城
 
八年庚辰1580张懋修湖北江陵
 
十一年癸未1583朱国祚浙江秀水
 
十四年丙戌1586唐文献上海松江
 
十七年己丑1589焦竑山东日照
 
二十年壬辰1592翁正春福建闽侯
 
二十三年乙未1595朱之蕃山东荏平
 
二十六年戊戌1598赵秉忠山东益都
 
二十九年辛丑1601张以诚上海青浦
 
三十二年甲辰1604杨守勤浙江慈溪
 
三十五年丁未1607黄士俊广东顺德
 
三十八年庚戌1610韩敬浙江归安
 
四十一年癸丑1613周延儒江苏宜兴
 
四十四年丙辰1616钱士升浙江嘉善
 
四十七年己未1619庄际昌福建晋江
 
熹宗天启二年壬戌1622文震孟江苏苏州
 
五年乙丑1625余煌浙江绍兴
 
毅宗崇祯元年戊辰1628刘若宰江苏潜山
 
四年辛亥1631陈于泰江苏宜兴
 
七年甲戌1634刘理顺河南杞县
 
十年丁丑1637刘同升江西吉水
 
十三年庚辰1640魏藻德河北通县
 
十六年癸未1643杨廷鉴江苏武进
大西国张献忠大顺元年甲申1644龚济民四川
清朝世祖顺治三年丙戌1646傅以渐山东聊城
 
四年丁亥1647吕宫江苏武进
 
六年己丑1649刘子壮湖北黄冈
 
九年壬辰1652邹忠倚 麻勒吉江苏无锡 正黄旗
 
十二年乙未1655史大成 图尔宸浙江鄞县 正白旗
 
十五年戊戌1658孙承恩江苏常熟
 
十六年己亥1659徐元文江苏昆山
 
十八年辛卯1661马世俊江苏溧阳
 
圣祖康熙三年甲辰1664严我斯浙江归安
 
六年丁未1667缪彤江苏苏州
 
九年庚戌1670蔡启尊浙江德清
 
十二年癸丑1673韩炎江苏苏州
 
十五年丙辰1676彭定求江苏苏州
 
十八年己未1679归允肃江苏常熟
 
二十一年壬戌1682蔡允升浙江德清
 
二十四年乙丑1685陆肯堂江苏苏州
 
二十七年戊辰1688沈廷文浙江秀水
 
三十年辛未1691戴有祺江苏金山
 
三十三年甲戌1694胡任舆江苏上元
 
三十六年丁丑1697李蟠江苏铜山
 
三十九年庚辰1700汪绎江苏常熟
 
四十二年癸未1703王式丹江苏宝应
 
四十五年丙戌1706王云锦江苏无锡
 
四十八年己丑1709赵熊诏江苏武进
 
五十一年壬辰1712王世琛江苏苏州
 
五十四年乙未1715徐陶璋江苏昆山
 
五十七年戊戌1718汪应铨江苏常熟
 
六十年辛丑1721邓钟岳山东聊城
 
世宗雍正元年癸卯1723于振江苏金坛
 
二年甲辰1724陈惠华河北安新
 
五年丁未1727彭启丰江苏苏州
 
八年庚戌1730周澍浙江杭州
 
十一年癸丑1733陈炎江苏仪征
 
高宗乾隆元年丙辰1736金德瑛浙江杭州
 
二年丁巳1737于敏中江苏金坛
 
四年己未1739庄有恭广东番禺
 
七年壬戌1742金生浙江杭州
 
十年乙丑1745钱惟城江苏武进
 
十三年戊辰1748梁国治浙江绍兴
 
十六年辛未1751吴鸿浙江杭州
 
十七年壬申1752秦大士江苏江宁
 
十九年甲戌1754庄培因江苏武进
 
二十二年丁丑1757蔡以台浙江嘉善
 
二十五年庚辰1760毕沅江苏镇洋
 
二十六年辛巳1761王杰陕西韩城
 
二十八年癸未1763秦大成江苏嘉定
 
三十一年丙戌1766张书勋江苏吴县
 
三十四年己丑1769陈初哲江苏吴县
 
三十七年壬辰1772金榜安徽歙县
 
四十年乙未1775吴锡龄安徽休宁
 
四十三年戊戌1778戴衢亨江西大庾
 
四十五年庚子1780汪如洋浙江秀水
 
四十六年辛丑1781钱棨江苏苏州
 
四十九年甲辰1784茹芬浙江绍兴
 
五十二年丁未1787史致光浙江绍兴
 
五十四年乙酉1789胡长龄江苏南通
 
五十五年庚戌1790石韫玉江苏吴县
 
五十八年乙卯1793潘世恩江苏吴县
 
六十年乙卯1795王以衔浙江归安
 
仁宗嘉庆元年丙辰1796赵文楷安徽太湖
 
四年己未1799姚文田浙江归安
 
六年辛酉1801顾皋江苏金匮
 
七年壬戌1802吴廷琛江苏吴县
 
十年乙丑1805彭浚湖南衡山
 
十三年戊辰1808吴信中江苏吴县
 
十四年己巳1809洪莹安徽歙县
 
十六年辛未1811蒋立镛湖北天门
 
十九年甲戌1814龙汝言安徽桐城
 
二十二年丁丑1817吴其浚河南固始
 
二十四年己卯1819陈沆湖北蕲水
 
二十五年庚辰1820陈继昌广西桂林
 
宣宗道光二年壬午1822戴兰芬安徽天长
 
三年癸未1823林召裳广东吴川
 
六年丙戌1826朱昌颐浙江海盐
 
九年己丑1829李振钧安徽太湖
 
十二年壬辰1832吴钟骏江苏吴县
 
十三年癸巳1833汪鸣相江西彭泽
 
十五年乙未1835刘铎江西永丰
 
十六年丙申1836林鸿年福建闽侯
 
十八年戊戌1838钮福保浙江乌程
 
二十年庚子1840李承霖江苏丹徒
 
二十一年辛丑1841龙启瑞广西桂林
 
二十四年甲辰1844孙毓桂山东济宁
 
二十五年乙巳1845萧锦忠湖南茶陵
 
二十七年丁未1847张之万河北南皮
 
三十年庚戌1850陆增祥江苏太仓
 
文宗咸丰二年壬子1852章鋆浙江鄞县
 
三年癸丑1853孙如谨山东济宁
 
六年丙辰1856翁同龢江苏常熟
 
九年己未1859孙家鼐安徽寿县
 
十年庚申1860钟骏声浙江杭州
 
穆宗同治元年壬戌1862徐甫江苏嘉定
 
二年癸亥1863翁曾源江苏常熟
 
四年乙丑1865崇绮正蓝旗
 
七年戊辰1868洪钧江苏吴县
 
十年辛未1871梁耀枢广东顺德
 
十三年甲戌1874陆润庠江苏吴县
 
德宗光绪二年丙子1876曹鸿勋山东潍县
 
三年丁丑1877王仁堪福建闽县
 
六年庚辰1880黄思永江苏江宁
 
九年癸未1883陈冕北京
 
十二年丙戌1886赵以炯贵州贵阳
 
十五年己丑1889张建勋广西桂林
 
十六年庚寅1890吴鲁福建晋江
 
十八年壬辰1892刘福姚广西桂林
 
二十年甲午1894张謇江苏南通
 
二十一年乙未1895骆成骧四川资中
 
二十四年戊戌1898夏同龢贵州麻江
 
二十九年癸卯1903王寿彭山东潍县
 
三十年甲辰1904刘春霖北京
太平天国癸丑三年1853武立勋安徽和县
 
甲寅四年1854吴宽容不详
 
乙卯五年1855叶春元不详
 
丙辰六年1856刘盛培不详
 
丁巳七年1857范朴园不详
 
戊午八年1858沈抡元不详
 
己未九年1859吴镇坤不详
 
庚申十年1860汪顺祥不详
 
辛酉十一年1861陆培英不详
 
壬戌十二年1862徐首长不详
 
科分不详 
刘闼忠不详
参考文献:萧源锦:《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52-85页;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199页。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7-08
古稀状元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岁。尹枢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
状元之省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247年间,共产生状元49人。
状元之府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辖境相当今苏州市及吴县、常熟、昆山、吴江等县市),共有状元24人。
状元之县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出状元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今福建永泰),自乾道二年(1166年)至乾道八年(1172年)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