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531阅读
  • 0回复

2009年高考语文阅卷心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21
2009年高考语文阅卷心得
李国萍
持续8天多的高强度的阅卷,虽然比较累,但我觉得收获很大。它让我了解了高考阅卷的流程、评分的标准以及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宝贵的信息促使我进行反思,寻找教学对策。下面我谈谈此次阅卷的体会:
一、阅卷流程
阅卷的工作量很大,理科全省总共66万2723份试卷,共近800阅卷教师,其中作文共279位教师,阅卷主体是以济南市各高校教师和山大在校文学院的研究生及各地区中学老师为主(特别以高三老师为主,而我校派出高二老师体现领导的前瞻性),研究生占了半数,他们主要负责除作文外各知识类表达运用题目的评阅。
我所在小组负责批改作文题,总分60分,平均每人每天要批改700多份试卷,任务重时间紧,每天早8:00—下午5:00,中间没有午休时间。
二、评分的标准
评分标准并非只是报纸上和发给大家的高考参考答案,还有补充说明。这个补充说明是根据几十份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的扩充。这些评分补充说明经过了试批和高校老师、中学骨干教师的充分讨论,应该说覆盖面比较广。阅卷给分要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因为一分就可能影响一个考生的一生”。不能否认的是高考阅卷在我国来说是最公平、公正的事情。
比如作文评分标准,在阅卷教师报到之前,阅卷专家组和各小组的阅卷组长提前一天报到,从考生答卷中提取样卷,讨论形成标准卷,阅卷教师报到后实际上要有一天时间来学习标准卷,充分掌握其中体现出来的评分标准,并在计算机上进行试评,试评合格后才会进入正式阅卷。正式阅卷随机发放试卷,每份试卷都会由两个阅卷老师评阅,两个老师评阅分数在七分之内,系统自动取平均分作为作文的最终分数;如果超过七分,系统会自动将其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取三个老师分数最接近也在七分之内的两个的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专家组一直不停抽检,每天电脑都会有每个老师的阅卷数据统计,组长主要工作就是利用这些数据不断调控阅卷质量和差距,最大限度督促每位阅卷老师用统一的标准评阅每一份试卷。
三、语文试题(作文)分析:
今年山东省高考语文作文是命题作文“见证”,难度比去年降低了,考生普遍觉得有话可说,但从阅卷者来说,定位和区分度都有难度,较难把握。
“见证”有两个意思,一是“亲眼目睹”,一是“可以作证”。从导语来看,说了两个意思,“见证是一种经历”就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意思;“见证也是一种记忆,记忆的凝聚”后面两个分句,“生命历程见证悲喜,见证变迁”呼应了见证是一种经历;最后一句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见证”成为名词呼应“记忆“记忆的凝聚”。根据这些专家组给出以下定位:
1.首先“见证”的主体——见证者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自我,“我”见证的必须是同一个时空范围内的;二类是历史人物,他必须见证他那个时代的事物、历史,比如李白见证盛唐,屈原见证楚国的灭亡;三类是事物,在历史过程中留下来的遗存物,废墟、集中营、战利品等,作为某种历史的见证物,一种证明,还有一种象“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泰山见证齐鲁文化”类,自然景观、物体拟人化也是可以的。
2.其次“见证”的对象——“见证”什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历史进程,历史事件;一类是个人身边的小事,家庭、亲友和自己相关的人和事。
专家认为根据要求“见证”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客观事物,一个是你所见证的客观事物要有一个感悟,升华、思考,不只是要表达出见证了什么,而且要写出见证了事物的思考、所得,要有意义,要有见有证,不能有见无证,不只证明客观,更要证明意义价值。
四、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有三大类。
第一类:对见证的概念理解有问题,一种主客体颠倒,人见证历史说成历史见证人,历史见证英雄;空泛的论点经不起推敲,如“见证是历史的使命”、“我们要勇于见证”、“邓小平是伟大的见证家”等。还有滥用“我们”,对见证的主体理解不对。如“我们见证鸦片战争” “我们见证建国60周年” 等;有的考生行文前面对后面错了,要么前面错后面又说对了,要综合起来看对错比例,看整体立意性质来定度分数。
第二类:对“见证”的理解正确,缺点是罗列材料,尤其是看导语表述跨度很大,凡是导语涉及的有关的都罗列一遍,无中心,主题模糊,没有对材料进行思考处理,为说见证而说见证。
第三类:大而空的套话,没有真情实感,把报纸媒体上的东西堆砌上,以歌颂为主,浮、空、不实在。地震、奥运时事材料大汇编,从语言到内容结构千篇一律。
五、关于分数的评判:
60分分为四类。
第一类:60-54分。要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有真情实感,有文采,因为审题难度降低,对文采的要求相对上升,结构合理,行文应体现构思特色。专家强调对文体不做特别要求,主要提到两大类,一类夹叙夹议(议论文),一类叙述类(记叙文)。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文体不明,而真正文体分明的,从得分来看,“见证”这个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纯议论说理的文章没有判为一类卷的。
第二类:53-42分。42分是作文切入点。专家强调对“见证”理解有些偏颇,有些段落不协调,但是有中心,有立意,语言表达是通顺的,错别字较少的要尽可能放在二类卷里。
第三类:41-31分。对见证理解有较多偏差,主题模糊,中心松散,感情空洞,语言不够通顺,错别字较多的放在这一类。
第四类:30分以下。完全偏离题意,中心分散,感情虚假,句子不通,错别字连篇。
特别说明:每篇作文要打四个分数,内容最高打20分;表达最高打20分;发展最高打20分;扣分必须打,可以是0分,但不能空着;不写题目,改题目的一律扣2分;错别字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上不封顶;字数不够的,50字扣1分;只写标题无正文内容的只给2分;200字以下的打10分以下;400字以下打20分左右;400-600字打25分左右;抄袭试卷上现代文内容800字的给10分,抄袭字数不够的10分以下;写成诗歌的内容10分以下,表达0分,发展10分以内总分不超过20分。
五、教学反思
1.规范意识需要强化:
所谓网上阅卷,试卷收上来后,第一步,使用高速扫描仪将学生试卷扫描成图片形式,存入数据库;从这一步可以看到要注意的问题是 书写切不可过于潦草,为了提高扫描速度,在高考试卷的录入时,一般选择150-200DPI的分辨率,加之高速扫描仪走纸过程中可能产生震动,导致图像扭曲,写字小或者字间距、行间距太小,字结构比较紧密的容易造成老师阅读困难。所以,写字潦草、写小字、写字密的学生一定要注意,尽量将字写的大点,字间距大点。


错别字的扣分进一步得到强化,要求我们的学生一定要强化规范书写的认识。


2.作文训练指导必须注意有序和科学化的问题:


批阅作文的高考阅卷教师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思路与文笔大同小异的文章。因此,即使切准题意,但思路一般、文笔平平者,只能给阅卷教师增添“倦意”而不会幸得高分;反之,不落窠臼、能别开生面、另辟溪径,则能使阅卷教师为之一振,其爱才的心理曲线迅速上升,这样的文章,即使“不甚切题”,得分也不会偏低。作文基本功扎实的,不必临场战战兢兢,只顾稳住阵脚,正常发挥就是。须知:好花自有护育人。我们平时的训练应在强化基本功的同时围绕语言、结构的优美和创新加以指导,特别是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注意分类指导的有效性。


3.关注社会生活,渗透新课程理念


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以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作为命题素材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特点,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适度关注社会生活,将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与复习相关的考点知识有机结合,并贯穿整个复习备考的始终,教学联系实际,联系具体的社会生活,是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养成有思考、关注社会的习惯,进而学会思考,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驾驭语言的能力。


六、一点建议:


阅卷之暇,与其他学校教师交流中感觉我们学校在教研、教务服务高考方面还是很有差距的。胶东那边的老师介绍他们平时考试只要是年级统一考试就是校内网上阅卷,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不断强化训练,不断揣摩提升应对高考网上阅卷的阅卷规律和答题技巧。我们学校在硬件配置上早就具备这样的条件,可惜却一直在浪费着优势资源。希望学校领导能够通过参观学习早日实现校内的网上阅卷。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