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176阅读
  • 1回复

齐鲁文化与“文化作文”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潘洪泽
 

发帖
7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01
                                                             齐鲁文化与“文化作文”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山东莘县第一中学   课题组

【课题名称】齐鲁文化与文化作文教学研究

【课题成员】课题负责人:潘洪泽 成员:潘洪泽 孔山岭 王学彪 许尚智 张瑞霞  丁宏杰  

一、课题选择缘由

  齐鲁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部分。齐鲁文化在古老的齐鲁大地孕育、萌生,并在其他传统文化的丰富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思想文化文明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现在社会科技腾飞、物质膨胀,致使人们的文化文明精神零落萎缩,更令人担忧的是,使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青年人在面临经典传统文化时也极为淡然冷漠,为什么会这样?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致使中国文化文明荒漠化

  鸦片战争的坚枪利炮打进国门,从此中华民族的文明蒙受屈辱,于是中国人就被自卑和仇恨冲昏头脑,中国传统文化也顿然萧条。

     (二)、现在社会的物质科技膨胀,致使人们的文化文明萎缩。

  改革开放迎来社会发展的春天,地球变小了,经济发展了,物质扩张了,文化却在萎缩。

  如今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文化意识在风化,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青年对经典传统文化更是淡然冷漠。

  (三)、当今社会教育目的功利化,致使社会新人群文化断乳。

  教育最重要的两大功能:一是传承文化,二是育人。但目前应试教育不能承担这些时代重任。文化荒漠在蔓延,我们生活在文化断层中,长此以往我们将不能引导青少年重塑文化的精神丰碑。

  文化在告急,国人在期盼,时代在呼唤:悲剧不能重演,我们必须修接断裂的文化,要让每个华夏子孙都身盈民族文化精神。

    那么,首先就应该从教育抓起。研究中国源头文化,传承经典文化,融文化神韵于对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中,而“文化作文”却是其最好的实施方式。齐鲁文化与文化作文研究,从大处着眼,从实处呈现,着力寓齐鲁文化精神于对青少年学生文化作文的教学中,逐以传扬齐鲁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并使青少年领浴齐鲁文明,从而丰富其文化内涵,培养其用文化“武装”作文的习惯。

  然而,面临研究问题,也存在较多困惑。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实属复杂的文化体系,其深奥广博性,不是短时间所能参透的,特别需要文化底蕴丰厚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有志之士坚持不懈的精心钻研。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资源和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不同历史时期,几乎都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齐鲁文化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等文化精神,如同如日久弥香的老酒,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积淀和发扬,其推动力愈加强大。齐鲁文化对现代社会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实践价值,也是用于今天素质教育的丰富素材。对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传承齐鲁文化的优秀资源,以弘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齐鲁文化蕴含至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价值。

  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理论:“有教无类”,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有志于学,都可以享受教育;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讨论式教育,《论语》就是孔子与其弟子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的语录,这种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育效果;孔子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强调言行一致,学以致用。

  直至今日,这些理论对实施基础教育,普及义务教育,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二、齐鲁文化蕴寓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教育资源。

  齐鲁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伏羲、女娲、少昊、颛顼、虞舜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形象写照;齐鲁历史上的周公、姜太公、管仲、孔子、晏子、孙武、孙膑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缔造者……蕴含着道、德、仁、艺、文、行、忠、信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人格激育性和精神感召力,是当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有力资源。  

  总之,齐鲁文化是我们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的有益食粮。

第三、文化教育与写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适应性。

    可以藉于齐鲁文化的指导性和资源的丰富性,培养学生的文化人格,直击“最短教学”的核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结合,进行立体教学,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灵魂,从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重建文化经典。  
    
三、文献综述及评价

  从研究到操作:研究人员  研究内容  文献参考  

第一、研究人员。

     参与研究的的人员有协调学校软硬件应用的校级领导,有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一线老教师,有机敏灵活的教坛新秀,足可以保证研究工作的深入实施。领导除参与具体的研究之外,还根据具体需要对研究用具进行及时的调度,这基于学校的办学方针——科研强校,文化兴校。因此说,从学校大环境方面给予了强大的资源与资金支持。

第二、研究内容

     多年来,高中学校德育方面,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文化教育的内容、层次、形式等方面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山东高中学校现有教材中的文化教育内容在丰富性上还不太够,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针对性、指导性、系统性还不太明确;对校内外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缺乏系统有机的整合;当今极度物质化的社会对学生身心有不同程度的摧残,致使他们的人格德行产生不同程度的歪曲,使之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太健康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用文化丰富生命,帮助学生用文化完善人格,指导学生在参与文化教学活动的学习实践中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其中涵盖学校的教育目标、学生学习本质、知识的组织与应用和教育方法的整合等。

  鉴于以上原因,深入学习参考《齐鲁文化通史》、《齐鲁特色文化丛书》、《论语》、《孟子》、《语文教学法》、《生命教育在课程统整模式下的研究和实践》、《作文树》、《高考作文必备素材》等文献资料,对学生作文现实训练及认知系统调查,以及对语文教材的再精心探究和丰富整合,研究者科学分工,精诚合作,对这一课题将进行系统的研究,寄望于实现“用文化武装学生身心,用教育传扬优秀文化”的宏大愿想。

  《齐鲁文化通史》资料翔实、内容厚重,不仅从思想文化上,而且从科技、教育、宗教、民俗等不同领域研究齐鲁文化在每一个时代的特征及发展演变,既展现了齐鲁文化自身的特点,也兼顾到齐鲁文化与华夏文化互动关系,有一种走出山东看中国和站立全局看教育的宏观视野。《齐鲁特色文化丛书》实属文化积累工程书籍,包括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杂艺、服饰、饮食、民居、礼仪、节庆、人物、名胜等内容,对远古至近代齐鲁地域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进行详尽研究,是一部科学、系统记述齐鲁地域特色文化的综合性著述,是一部系统描述以民间艺术为主体的地域特色文化的遗存、流变及其文化意义、实用价值的大型文化丛书。《论语》、《孟子》则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方面对人格人性进行教化,对现代教育尤其对青年教育和增进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甚为有益。《语文教学法》是有关教学艺术和教育科研的理论研究著述,包括教学艺术与教育理论研究两部分,教育实践与理论有机相结合,对教师教学具有较大教益。《生命教育在课程统整模式下的研究和实践》是关于让学习者能了解人类自己、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旨于培养具有美德、合作和认知智能技巧的研究成果,它强调能力的学习,而不是关心教材份量与记忆的堆积,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主题学习,使学习者产生有意义的关连与融合。《作文树》、《高考作文必备素材》则启示研究者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的方法。

  探究整合以上文献,结合对学生的学习与教育现状的考察,期于做出针对性研究,追求其实效性。研究工作内容具体从齐鲁文化的教育性、现行教育形式下文化教育的必行性、齐鲁文化与文化教育的适应性、文化教学和文化作文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四、课题实施步骤及保障

   1、课题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年7月至2009年9月。
    研究内容:系统学习理论、文化材料的收集整合、学生现状的调查。
    负责人:潘洪泽、许尚智、孔山岭
    第二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
    研究内容:文化作文与齐鲁文化搭建的方式探索与实践。
    负责人:王学彪、孔山岭、潘晓峰、张瑞霞
    第三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
    研究内容:发现、分析、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负责人:王学彪、潘洪泽、许尚智
    第四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7月。
    研究内容:总结研究成果,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形成研究报告
    负责人:潘洪泽、王学彪、许尚智、张瑞霞

2、课题的实施保障    

     首先 ,确定一个研究方案:课题确定后就综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社会教育背景和文化特性提出了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案,以此建构清晰、细致、序列化的子课题,形成以总课题组为指导、子课题组分步实施、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研究体系。
其次,分工更细、两头并进:学生调查与系统理论研究链接,同时进行理论向方法转化与实践活动探究整合工作。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研究实践活动,用真实的实践完善理论。

  最后,主客观环境三个保证:(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以潘洪泽老师为总负责人的总课题组,并建立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教坛新秀组成有机主体的各个子课题组,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2)、实践保证: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活动每两周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3)、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

五、研究方法采用

  在研究中,选择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文献法等具体方法搜集事实,整合现象,实践应用。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有其优点、局限性和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同时,其各自的搜集事实资料与类型、设计方式也不尽相同。在研究方法设计时,根据研究的目标、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选用最适当的研究方法去解决研究课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并提倡在研究设计中,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整体实度和效度。

  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用以考察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情况。测验法用以了解学生现实的写作情况,综合这些来探究获取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献法用来对学生情况在理论上进行归因,作为研究和实践的指导。

六、课题成果预期

     通过文化材料的整理研究和学生文化作文写作情况调查,探究文化作文与齐鲁文化搭建的新方式,归纳总结形成报告、论文结集,预期达到以下效果: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化人格,使其承担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使命;培养学生用文化的眼光审视生活,用文化的材料表现生活,用文化的笔法抒写生活,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写作文化作文的能力;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教师在研究探讨中形成较系统科学实用的文化作文教学体系,打造“文化教学”的新流派。

七、课题参考文献

  《齐鲁文化通史》、《齐鲁特色文化丛书》、《论语》、《孟子》、《语文教学法》、《生命教育在课程统整模式下的研究和实践》、《作文树》、《高考作文必备素材》等等,从不同层面研究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理论,整合文化作文资源,探究文化作文新写法。        


离线goodvzg2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9-21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我顶先








服装批发网站 http://www.121fz.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