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笔者参加了2007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工作,在十多天的评卷中,我看了将近三千篇作文。发现高考作文普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思路狭窄,材料单薄,内容肤浅,见解幼稚,内涵不丰富,人文价值薄弱,文化精神缺失,缺少文化积淀,没有文化底蕴与文化品位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这是希望培养学生文化的意识,探索文化的轨迹,拥有文化的良知,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重建文化的经典。反映到作文中就是写出有文化素养的文章,表现一种高贵的文化精神。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2002年甘肃高考作文《吊屈原赋》,北京高考作文《转折》等以其深厚的古文底蕴被竞相传颂,200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高考作文《儒兵辨》,以浑厚的古文功底,技压群雄,以满分获得殊荣,2004年重庆市六篇满分作文,除《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外,其余五篇均以文化底蕴见长,其中《菊花飘香时节》被老师们公认为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的压轴之作,2005年四川省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充溢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分别是:《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永远的苏武》、《永远的谭嗣同》,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2007年浙江省优秀高考作文《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文化的底蕴,又有自己的感悟,2007年山东省满分高考作文《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历史底蕴深厚。
以上这些满分作文有其共性,都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底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这些就是话题作文获得满分、高分的取胜之道。
高考语文向来有“一文定乾坤”之说,因此,广大考生有必要学会用文化底蕴来充实高考作文,为应试作文获得高分增加一份筹码。
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底蕴呢?
所谓“文化”,《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②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所谓“底蕴”,《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详细的内容。因此,作文的“文化底蕴”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等。一篇富含文化底蕴的作文,肯定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富有文化底蕴的应试作文呢?
要写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文章,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当这种积淀成为血液中的一种营养时,作文自然会流淌文化的清泉,闪耀文化的质感。笔者认为,作为考生而言,可以通过三种渠道达到文化积淀的目的。
渠道一:发掘课本文化资源
我们说教材是文化宝库,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掘课本文化,将古典文化的诗章文句与现实生活链接,转化为生活感悟,在习作中表现出来,即底蕴成句,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
格式一:议论+几个诗文句或历史人物事迹
例,2007年江西一考生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知道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来到滕王阁,我明白了什么是“落霞一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登上了泰山,我直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我读出了屈原对亡国的无奈;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我读出了岳飞对复国的渴望;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我读出了文天祥的视死如归。
格式二:化用或引用几个诗文句+议论
例,2007年山东省一考生满分作文《民族记忆不褪色》:忘不了杜甫脸色憔悴、形容枯槁地吟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深陷的双眼里流出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对河山沦丧的哀痛。忘不了刑场中,谭嗣同激扬的狂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愧为侠之大者。忘不了毛泽东在山顶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中国有了新生。这些被封存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无穷无尽的瑰宝,无论何时何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
以上两例引用的诗文句均出自中学语文教材,这就提醒学生要注意发掘文本的文化资源。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课文要力争活学活用,明白文本所包涵的写作素材是底蕴写作的资源和基础,作文的题目、题记、小标题、正文都可以直接引用或化用古诗文,丰富作文内涵,增加文章文采。要有意识地将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广为人知的事迹或细节用简洁的语言排列出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将相关历史人物与表现该人物品质、思想或性格等特点的诗文句子相结合,共同表现文章主题。
渠道二:积累传统文化资源
从历年来的高考满分作文来看,文化底蕴深厚的作文更多的是通过与历史文化的沟通来体认和表述个人对世界对生命对人生的看法,它的载体是传统文化,因此了解传统文化、熟悉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是写作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这是考生们实实在在必须要走的路。
传统是“某一地域的人群”的“精神主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心的十多种文化”,它们现在仍起着很大影响。比如道家、法家等百家思想;比如传统医学、传统戏剧、巫术等民间文化;比如书法、山水画等传统艺术;比如诗词歌赋小说等传统文学;比如以儒家仁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甚至,起源于外域为特征的住宅、服饰、节日等组成的民俗文化等等。
对传统文化在写作中不要求啃故纸堆,不要求面面俱到,有一个整体了解就行。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诗词文学中许多物象,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意象,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它们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约定俗成的文化喻指,如梅、兰、竹、菊隐含着君子的美德,美丽的明月寄托着思乡之情,柔情万千的柳牵着离人的愁,轻盈的燕子滑翔在春天与爱情的天空,一滴露、一茎草、一弯月、一段风,都蕴含着文化或文学的内涵。掌握这些物象的文化指向,学会利用它们来分析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就掌握了开启传统文学大门的钥匙。又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人情与季节》中写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就看到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对传统节日的情感疏远是一个民族对民俗文化的短视认知造成的,韩国抢注中秋节,应该是对中国人淡漠传统文化的警示。本段通过人们对端午节的淡忘,表达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我们仅从简单的文字表述上,就读到了自己民族文化的丰富灿烂,而且,本段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炼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
渠道三:整合当代文化资源
积累文化素材是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重要方法,但千万不要以为文化就是过去时,文化也有现在时和将来时。文化也并非就是几个名人、几句诗句这样一些古董,它应该是鲜活的,永远是在传承与发展中走向未来的。写作不是简单复述变幻的生活,不是轻飘飘地抒发一点个人情绪,而是对体现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过去的文化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因此,更多传承下来的文化正活在现实之中。要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爱国忠孝、人格修养、含蓄内省等思想与品质,与当代文化资源进行贯通整合,将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与时代的活文化碰撞,让全球一体化的开放文化、八荣八耻的道德文化、改革创新的进取文化、勿忘国耻的爱国文化、生命共赢的和谐文化等等,与传统文化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让每个学生都积淀民族文化基因,展示民族文化品质,字里行间澎湃文化的热血。因此,要使文章有文化底蕴,一定要发掘生活中的文化因子,思考活生生的文化如何扎根在生活中,如何通过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一个现象、一个人物、一场对话、一个焦点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文化基因,让我们身边的生活体现一种文化的内涵、文化的高贵、文化的浪漫。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活着的文化上来,用鲜活的文化展示对话题的理解,这样的作文才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才会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会生动鲜活,具有现实的、历史的、思辨的、大气的文化品位。
如2007年高考广东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民间文化传承之殇》的开头:
“老喽,年轻人都不愿再学这东西,眼看我们这帮老头子去了,这纳西古乐就要失传喽。”
在丽江的纳西族古乐音乐会结束后,看着十多个已是风烛残年的颤巍巍的老头子,我品味着他们中的一个对我说的这番话,着实令人伤感。
文化的流失,文明的灰飞烟灭,从来就是一件让人扼腕的事。人类的文明绵延至今生生不息,文化在一代代人之间的传递居功至伟,一个得不到文化传承的民族,其结局若不是如南美的玛雅部落一样突然消失,便是被异族入侵、同化。
……
文章通过对云南丽江纳西族古乐演奏音乐会后一位老者的话作为引子,引入对民间文化传承的思考,从考生的困惑与无奈中,我们读到了作者对民间文化传承的忧虑。
又如2007年高考广东另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当文化火炬印上了商标》:“……中华文化的火炬已在世人瞩目中传递了五千年,然而,令众多学者担忧的是,它在商品大潮中似乎有点变味了。
其实我以为,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也无妨。
要让文化活下去,就必须让文化生存着,否则无益。要让文化活着,就必须要让它扎根于群众之中。文化归根结底是百姓创造的,如果一味强调‘出污泥而不染’,宁可孤芳自赏也不迎合世俗,那就难免落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而这对文化而言是致使的,因为它失去了社会意义。
……”
这位考生见解独到,观点新颖而大胆,“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又何妨。”小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商业化现象,真实地畅谈了自己的看法:文化要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才有生命力,吸取商业支持并无不妥,把钱作为目标不可耻。
写作素材的积累,文化精神的培养,文化品位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广大考生长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注重发掘课本中的古人古诗古事,体味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当你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作文自然会流淌文化的清泉,表现高贵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