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444阅读
  • 2回复

蒋方舟:自然之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4
— 本帖被 谭蘅君 从 文化作文(旧) 移动到本区(2010-08-02) —
自然之赋     蒋方舟
                                            
                                          (武汉高考四月调考题)


    自然是一篇谐之赋,一篇由绚丽直转下萧索的长门赋。


    听,冷冷的百湍拍击潮湿厚实的岸,卷起千转百响;铮铮的红荷被风吹动发出瑟瑟的叹息,而那又是谁的交响曲?是树厚重的七弦,海典雅的钢琴,溪清脆的三角铁。可是,你却说,你听不见了……


    千年前陶潜涉足于山间,草丛中的落英缤纷都追随他的脚步。他感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对于千年后的我们,菊是在花店里纱纸细细包装的死魂灵,举目所见也不过是高耸的烟囱与漫天黑烟。


    千年前的苏轼泛舟于赤壁,微风清流点燃他灵魂小小的爝焰,他长笑“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而对于千年后的我们,明月清风尚不可得,耳之所闻尽是喧嚣嘈杂之声,目之所尽也是钢筋水泥灰暗之色。生命的空虚,竟塞入骨髓。


     何时,我们成了自然之美的终结者;而自然,成了我们最苍凉的点缀?
    
     荀子说:“制天命而用之。”一个“制”字,道尽了多少时代对自然的征服欲;一个“用”字,又燃起了多少岁月人类对抗自然的必胜信心。


   于是工业文明席卷,钢筋森林取代了真正的森林,奇迹成了旧迹,曾被崇仰被敬畏的自然,终于成了臣服于人类智慧的手下败将。


     我却感慨,自然繁衍之奥义,人类生存之法则,浩瀚的宇宙借星之辉月之明水之清山之峻向我们喃喃耳语的,不过是一个“谐”字。


     谐之韵,冲破了层层星云,排斥嘈杂市井之声,洗净了煤渣灰尘,终于被世间有心人听见,铭记于心。


     1090年的仲春,那是扬州的苏堤白堤。柳条飘带一样舒展横跨在江上,堤连桥,桥跨江,南系南屏山,北联栖霞岭,绿意如烟如雾笼罩在堤上,桃绽少女羞涩的笑颜。大地需要丰沃的哺育,江河需要温柔的流淌,浪漫的苏白两位诗人写下他们最美丽最长久的诗篇。


      20世纪的暮秋,那是南半球的悉尼歌剧院。巨大的贝壳被置于海面,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本世纪最诗意的栖居。碧海蓝天更映衬其洁白,海底的鱼龙也要跃出海面亲近那份绝美。澳洲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孕育出最美的维纳斯。


      2008年的初夏,那是北京的“鸟巢”。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暗含机巧,悠悠地在天地间画出属于自己的方圆。阳光盛放在鸟巢的每一个缝隙,飞过的鸟儿也疑惑地栖息在上头,勤劳的中国人奏出最美最温暖的家园之歌。


      自然是一篇赋,曾被遗落。蚂蚁咬透其中的悲哀与心酸,苍凉的声音歌一曲苍凉挽歌。
      自然是一篇赋,又被拾起,天籁之声随海浪抚慰人的心灵,自然与人类的谐之韵,缓缓地从承载辉煌与文明的土地上腾起。
                                                  

[ 此帖被谭老师粉丝在2010-04-04 18:53重新编辑 ]
做拯救民族文化的细节工作,我快乐。

发帖
11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8
太美了,蒋同学写出文化作文的神韵。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16
建议谭老师把该文录入文化作文丛书系列。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