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321阅读
  • 0回复

刘长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蘅君
 

发帖
147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16
教育改革是对教育价值的重新选择,归根到底是对人才标准的重新选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我认为这是自废除科举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这里仅谈三点。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彻底放弃“科考情结”或“状元情结”
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就人数来讲,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然而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人类的贡献,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今天,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或优秀考生。许多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基本上属于应试策略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来展开、以考试成绩作为检验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偏失。在这种理念影响下,许多教改试验班无形中被异化成为“高考尖刀班”或“竞赛尖刀班”——考试成绩提高就是教改试验成功,否则就是不成功甚至失败。其实,大量统计研究表明,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40岁左右,也就是说,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尽管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但无论如何用学生的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都显幼稚与不足。以往的事实表明,我们的曾经拔尖的学生,在职业发展的黄金阶段不再拔尖,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学生时代拔尖,并不能说明以后一定拔尖;而学生时代不显拔尖的学生,后来变为拔尖的大有人在,我们对这方面人才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还很缺乏。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学教育甚至大学本科教育,都应主要着眼于为学生打好未来发展的基础。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和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标准。

比聪明和知识(或成绩)更重要的是兴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李政道先生曾送给温总理两篇研究手稿,一篇是他年轻时代的,另一篇是近年的。他是想用两篇文稿的对比说明,几十年来,他从未间断过对物理学的探索与思考。我想,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大师的关键。

我们不乏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国少年班的实验进行了大约30年,学生参加国际学科竞赛也有差不多有同样长的历史,而且成绩骄人。这些学生可以说都是当时全世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不少人后来的发展并没有如我们最初所期望的那样。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尽管以往的学习经历证明了他或她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具有良好的禀赋和明显的优势,但是他们未能在这个领域中持续发展下去。近年来,不少学科竞赛获奖的学生,在上大学时选择了与自己原来学习兴趣毫不相关的专业,似乎过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发展兴趣与特长,而仅仅是当作升学的凭证,当成进入大学的“敲门砖”。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无可厚非。但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某个领域中的杰出者、领军人物甚至大师,关键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持续的兴趣和动力,能否在一个领域中坚持不断地发展下去。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也是我们以往的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献身精神。

创造需要激情,需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坦率地讲,我们今天的教育在这方面重视的是不够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甚至我们有些文化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常这样教育学生,学习就要刻苦,要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卧薪尝胆,忍受痛苦的煎熬。工作也是一件苦差,似乎牛顿、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科学大师都是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生活、克服了巨大的痛苦才取得辉煌成就的。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教育观念。一个人在痛苦的心境下是不可能产生创造的激情和灵感的。事实上,对于他们来说,思考就是享受,这是一种智者的享受。他们的幸福主要是来自于对工作乐趣的享受。学生只有形成这样的生活观、工作观和人生态度,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成为一个领域中未来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师。

是优势叠加还是优势选择?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不善于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国外如美国的学生创新意识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但基础知识不扎实。如果将两种优势结合起来,我们就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但遗憾的是,这很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其实,我们学生知识的扎实程度常是通过考试而非解决实际问题表现出来的,确切地讲,是考试能力强,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必强。就目前来讲,我们的教学中有较多的重复训练,因为面对高利害的升学考试,重复训练是最有效的应考策略。学生解答一个熟悉的考题,其得分的概率远比解答一个生疏的考题高得多,况且在考试中,平均每道考题的思考时间只有几分钟,这需要学生对考题进行迅速分类,直接套用固定的方法来解答。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再现知识的能力,考试容易取得高分,代价是强化了定式思维,因为使学生通过重复性训练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与这些知识相关的范式,过度强化会使学生失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求异思维的意识和习惯。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高度重视脑科学的研究,尤其重视脑科学成果在教育中应用的实践研究。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任何一种习惯(包括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有其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脑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就是形成脑神经网络的过程。根据目前对脑的认识,我们有理由认为,不同的学习过程会形成不同的脑神经网络,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思考与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是塑造脑神经网络的过程。被动式的、重复式的训练与主动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脑神经网络结构明显不同,两者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思考习惯和行为方式。前者强化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后者得到的是善于灵活多变思考的大脑,而一个人的脑神经不可能同时具有两种网络结构。因此,在不同的脑优势之间,我们需要做出选择。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价值观(当然也包括教育评价观)。这本质上是文化的变革,因而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可能出现反复的过程。
培养文化的意识,拥有文化的良知,探索文化的轨迹,传承文化的精神,肩负文化的责任,维护文化的秩序,净化文化的生态,养育文化的人格,重建文化的经典,迎接文化的振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