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启迪最深的人》6种素材的满分范本
写作素材该怎样选取?本次选稿以七年级的一次单元考试作文为例,呈现井市生活素材、校园生活素材、名人素材、必读名著素材、文化游学素材等满分作文,意在告诉同学们,写作要打开视野,不要局限在自己狭小的生活圈子。
一、作文真题
在生活的广袤天地里,我们如星辰般穿梭,与无数人擦肩而过。有些人只是匆匆过客,在记忆中稍纵即逝;而有些人却似璀璨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我们无尽的启迪。也许,就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存在宛如一束光,穿透岁月的缝隙,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你成长路上最珍贵的指引。
请以“对我启迪最深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字数不低于600字;字迹工整;
二、满分作文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井市素材)
一考生
夏日的阳光把几江红卫巷口的青石板晒得发烫,王老八总爱坐在那棵歪脖子槐树下,面前摆着褪了漆的修鞋箱。我至今记得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鞋底与针线间翻飞时,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岁月之歌。
去年我刚进初一,每天都要从巷口的修鞋摊前经过。王老八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鼻梁上架着缠着胶布的圆框眼镜,活像课本里走出来的老学究。
有次我的运动鞋开胶,母亲催着我去找他修补。
我蹲在他身边,看着他慢条斯理地给针线打蜡,忍不住抱怨:“这鞋都旧了,修好也穿不了多久。”
王老八也不抬:“旧物像老友,缝缝补补才知珍贵。”
腊月里的一天,我裹着羽绒服去买早餐,发现修鞋摊前围满了人。挤进人群才看见王老八正握着个哭闹小孩的脚,鞋帮裂开的棉鞋在他手里翻了个面。
“别动别动,当心针扎着。”他说话时呵出的白气在镜片上凝成霜花,“这天寒地冻的,总不能让孩子光脚上学。”
旁边有人小声议论:“王老八又犯傻,免费给人修鞋。”
后来我才从小区刘阿姨那儿听说,王老八二十年来资助了七个山区学生。他的修鞋箱最底层压着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汇款单,每张都写着“希望工程”的字样。
我忽然想起他补鞋时总说“线要密,针脚要匀”,现在想来,他分明是在用最朴素的针线,编织着人间最温暖的经纬。
期末考试前夜我又经过巷口,见王老八破天荒地在路灯下看书。凑近才发现是本《易经》,书页泛黄卷边,却保存得极好。
“年轻时读不进,老了倒咂摸出点滋味。”他摘下眼镜擦拭,“你看这易理,万事万物都有变化的规律,顺着理走就顺畅。”
那晚的星光落在他银白的鬓角,我第一次发现这个佝偻着背的老人,身上竟透着竹林七贤般的风骨。
现在每当我路过红卫巷口,总会想起王老八摩挲书页时说的话:“修鞋和读书一样,都要顺着纹路走。”
这个用针线丈量人生的老人教会我,真正的智慧不在云端,而在俯身修补生活的裂缝时,依然能仰望星空的姿态。
就像他补过的每双鞋,针脚里藏着星河,线头间牵着月光。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校园素材)
一考生
七月的蝉鸣裹着热浪撞进教室,我趴在课桌上,盯着走廊外那个拄竹杖的身影。新来的保洁员张阿姨总是穿着褪色的靛蓝布衫,裤脚沾着永远洗不净的粉笔灰,像片移动的旧抹布。
“听说她以前是盲校老师呢。”前桌小敏压低声音,“后来眼睛坏了才来打杂。”
我撇撇嘴,看着她在走廊里摸索着拖地,竹杖敲击瓷砖的声音清脆又笨拙。
有次她差点撞翻我的水杯,我故意抬高嗓门:“当心点啊!”她慌得竹杖都掉了,蹲在地上摸了好久。
那天轮到我和小敏做值日。夕阳把储物室照成蜜糖色,张阿姨正在整理废弃的教具。
“这些盲文课本……”她摩挲着凸起的圆点,忽然转头朝我们笑,“要听听星星唱歌吗?”
没等我们反应,她已取下墙角的旧二胡。琴弓轻颤的刹那,我仿佛看见银河倾泻在斑驳的墙面上。
“这是《二泉映月》。”她蒙着白翳的眼睛望着虚空,“以前教孩子们时,总说琴声是看得见的。”
小敏突然惊呼:“您的竹杖!”我这才发现杖身刻满细密的凹点,像蜿蜒的星轨。
张阿姨的笑纹里漾着光:“这是我自己刻的盲道,从教学楼到琴房共二百八十四步。”
台风过境的深夜,我被雷声惊醒。
路过行政楼时,却见值班室透出暖黄的光。张阿姨正在给盲文试卷覆膜,指尖在点阵间游走如抚琴。
“明天孩子们要参加小升初考试了。”她将试卷按顺序摞好,“这些塑料膜得提前撕开一角,他们摸起来才顺手。”
雨水顺着她打湿的鬓角滴在盲文上,晕开成小小的太阳。
毕业典礼那天,我抱着鲜花找遍校园。最终在琴房后的槐树下,看见她正在教小盲童认树叶。
“这是银杏,像小扇子。”她把孩子的手按在叶片上,“你听,风一吹,它们在鼓掌呢。”
蝉鸣穿过树影,我突然看清她竹杖上新刻的凹点——从琴房到校门口,三百零二步。
现在每当我遇到自称“过来人”的家伙,总会想起张阿姨数步计时沙沙的竹杖声。
她把整个世界刻成触手可及的星图,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明不在眼中,而在手指触摸到的每一道沟壑里。就像她给盲文试卷撕开的那个小角,轻轻一掀,便是万丈天光。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名人素材)
一考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文化名人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而对我启迪最深的,是那位洒脱豁达、才情横溢的苏轼。
初遇苏轼,是在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朗朗上口的词句,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彼时的我,不过是个懵懂少年,虽不能完全领会词中的深意,却被那浪漫的想象和优美的韵律所吸引。从那时起,我便对苏轼充满了好奇,想要探寻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苏轼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多次被贬,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乌台诗案” 后,苏轼被贬黄州。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苏轼没有一蹶不振,他在黄州的东坡上种地,自号 “东坡居士”。在这里,他创作了千古流传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句词,道尽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感慨。他将自己的失意与豪情,都融入到了这豪迈的词句中。在他的笔下,赤壁的江水滔滔,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而自己的挫折与苦难,似乎也变得微不足道。
苏轼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考试中失利,心情低落到了极点。我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黑暗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希望。就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苏轼的那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突然在我脑海中响起。
是啊,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风雨和坎坷。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一蹶不振,而应该像苏轼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努力学习,终于在下次考试中取得了进步。
苏轼不仅在人生态度上给我启迪,他的才华更是让我钦佩不已。他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全才。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的,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展现出他渴望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也有婉约细腻的,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他的书法,笔力雄健,姿态横生,《黄州寒食帖》被誉为 “天下第三行书”。他的画作,虽传世不多,但每一幅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境和情感。
苏轼,他就像一座灯塔,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为我指引着方向。他的豁达、他的才情、他的乐观,都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不惧风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有苏轼,他的精神就会一直陪伴着我,让我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都能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必读名著素材)
一考生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世界里,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的故事与精神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而对我启迪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
初次结识保尔,是在那泛黄的书页之间。当我翻开这本书,便被他那充满热血与坚韧的人生轨迹深深吸引。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又时常迷茫的少年,虽不能完全理解书中那宏大的时代背景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但保尔那顽强不屈的形象已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走进了保尔的世界。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与挑战。早年丧父,生活困苦,却早早地投身于革命事业。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即使身负重伤也毫不退缩;在建设时期,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不顾恶劣的环境与艰苦的条件,一心只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尤其是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开始了文学创作,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理想而奋斗。
保尔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一开始,我信心满满,可跑到一半时,体力不支的我渐渐落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无比艰难。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保尔在病榻上坚持写作的画面突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连身体的残疾都能克服,我这点小小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我咬紧牙关,调整呼吸,一步一步地坚持跑完了全程。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坚持的力量。
保尔不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让我深受启迪,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更是让我钦佩不已。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始终坚定地信仰着共产主义,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与诱惑,他都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这种对理想的忠诚,让我明白,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保尔・柯察金,他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给予我无尽的力量与勇气。他的坚韧、他的执着、他对理想的追求,都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有保尔,他的精神就会一直陪伴着我,让我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都能保持一颗勇往直前的心。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文化游学素材)
一考生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文化名人,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的心灵。在我心中,孔子无疑是对我启迪最深的人。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更是教育的先驱。
回忆起我与孔子的“相遇”,总让我感慨万千,尤其是在参加了曲阜孔子故里的文化游学活动后,这种感受愈发深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组委会组织的曲阜文化游学活动。踏上前往孔子故里的旅程,我的心中满是期待与激动。
一路上,文化作文指导老师生动地讲述着孔子的生平与成就,我的思绪仿佛随着车窗外的风景飞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抵达曲阜,我们首先参观了孔庙。庙宇巍峨壮观,青砖黛瓦,气势磅礴。走进庙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威严的孔子塑像,脸上和蔼的微笑似乎在鼓励每一个前来膜拜的人。
站在孔子的塑像前,我不禁想起了他那句“有教无类”,心中感慨万千。孔子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触动着我。
接着,我们参观了孔子的家族墓地。在那片静谧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厚重的文化气息。游中学的指导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孔子的后代如何延续和传播他的思想,这让我对孔子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片土地上,孔子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思想的象征,他的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在文化游学活动中,最让我难忘的是文化作文写作指导课。我们围坐在古老的石桌旁,身旁的青松摇曳,仿佛在聆听我们的讨论。老师提问:“孔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哪些实际应用?”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我也在其中分享了自己的见解。此刻,我深刻体会到孔子强调的“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学习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理解和实践。
通过文化作文游学活动,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孔子所倡导的“仁爱”精神,使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当秉持这一信念,关心身边的人,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
游学的几天中,我们还参与了书法体验。走进“尼山圣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着写下“仁”字。每一笔都蕴含着孔子对人性的思考与理解。随着墨水在纸上徐徐展开,我的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对心灵的修炼。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学习孔子的思想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内心的反思。
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在孔子后人的讲授下进行写作,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己在这次游学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此时,我再次感受到孔子的智慧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面对未来,我下定决心,要像孔子一样,追求知识,传播思想,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孔子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他的智慧将永远伴随我,让我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这次曲阜的文化游学活动,不仅让我更加了解孔子,也让我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与理想。孔子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会铭记他的教诲,勇敢前行。
对我启迪最深的人(名著素材)
一考生
潇湘馆的竹影在宣纸上摇晃时,我正咬着笔杆发愁。诗社要咏白海棠,可我满脑子都是昨日宝玉笑我"矫揉造作"的模样。
窗棂突然被烟袋锅敲响,刘姥姥顶着满头芦花探头:“姑娘要是不嫌,老婆子倒有个野法子。”
我慌忙起身扶她。自打这庄稼婆子住进秋爽斋偏房,成日里不是追着孔雀拔毛,便是往荷包里塞炒南瓜子。此刻她却煞有介事地蹲在花盆前,黧黑的手指戳着海棠花瓣:“瞧这花芯子,活像俺家灶膛溅出的火星。”
我噗嗤笑出声,她却抓起我的手按在叶片上:“摸着是不是凉津津?前年大旱,玉米叶也这般扎手。”
蝉鸣突然静了。我看见她掌纹里嵌着麦芒,指甲缝还沾着前日替探春染指甲的凤仙花汁。
她解下腰间葫芦灌了口井水,水珠顺着皱纹流进补丁摞补丁的衣领:“那年庄稼绝收,我抱着孙子在坟头哭,忽见石缝里钻出朵野海棠——”她突然扯着嗓子唱起梆子戏,荒腔走板的调子惊飞檐下燕子。
三更天我悄悄摸到偏房。
月光漏过破窗纸,刘姥姥正就着油灯补麻袋,脚边竹篓里躺着只鸣个不停的蝈蝈。
“这叫百日虫。”她往我手心塞了块麦芽糖,“秋后就要冻死,可你听这声儿,比戏班子锣鼓还敞亮。”
蝈蝈突然跳到诗笺上,在“胭脂洗出秋阶影”旁留下几点墨迹。
次日诗会,我写下“淡极始知花更艳”。
宝玉抚掌称妙时,刘姥姥正蹲在假山后逮蛐蛐。她冲我挤眼,腰间蝈蝈笼随步伐晃荡,仿佛揣着整个秋天的清响。那夜她教我编草蚂蚱,芦叶在她指间翻飞:“庄稼人看花不是花,是老天爷打的哑谜。”
后来我才听说,她拿贾母赏的银子赎回了当出去的纺车。离府那日,我追到角门,只看见她蓝布包袱上别着支蔫头耷脑的海棠。蝈蝈笼挂在老柳枝头,在风里唱着无人听懂的离歌。
如今每见案头诗集,总浮现刘姥姥沾着泥土的《千家诗》。她教会我把诗写在犁沟里,将月光编进草绳,让最朴素的生灵都成为平仄。就像她留在贾府的不仅是个笑话,还有深秋原野上,被露水擦亮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