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等级测试试题(初中组)
1、(策论)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0年初,教育部颁布“禁补令”,但一直难以认真执行。2018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逐渐收紧。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被各大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禁补令”。2022年10月,最大校外辅导机构新东方宣布:将停止经营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的校外培训服务!“禁补令”终于落地。
2023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加大打击力度。
社会为之欢呼,认为可以还孩子一个童年,孩子们可以健康成长,减少内卷。但有的家长却为之愤怒,认为社会变成学习有罪,懒惰无罪,阻碍了一代人的上进。
请结合材料,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可以通过当代或历史故事表达你的看法,也可以通过议论,直接论证你的观点。
命制理由
教育部禁补令可以还初中生一个不被家长追着去补课的少年时代。
还可以减少家庭负担,学生负担,营造教育公平,保护师生关系……
这都是正面的信息。
但世界没有完美的事,禁补令也带来一些家长的不满,认为它剥夺了部分知识欠账学生接受二次拯救的机会。
不能不说,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补课需求,它主要体现在家长身上。
他们认为“不爱学的可以不学,但为什么要断想学的人的路?”
“我们不补,还有已经补完的学生,开学差距更大了。”
……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除了你们个人的追求外,还涉及你们未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的教育。
世界上有相同政策的国家。如1980年,韩国政府推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禁补令”。2000年4月,韩国最高法院宣布取消禁补令,理由是——“禁止补习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
世界还有持相反政策的国家。比如英国鼓励学生补课。英国的相关研究证实,课后辅导是促进学生进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高质量的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快速赶上同学。
2021年9月2日,英国教育部宣布将在未来三年投入10亿英镑用于扩大课后辅导计划。
因此,世界上因国情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不同,对补课有不同的看法。有禁止,也有不禁止,还有鼓励。
哪一种更适合中国,或更适合你们未来治理国家时的教育环境,今天你们的感受和体验,你们的认知和判断,也许会为今后提供更好的参照。
这不仅是你们在成长,也是人民在成长,教育在成长,国家在成长。
2、(经义)阅读下面名言,根据要求作文。
1、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5、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北宋·欧阳修
根据以上名句,以“勇敢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也可以从未来或虚拟中构思故事,或抒写散文,表达你对主题的认识。
命制理由
这些名句都在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勇气,要敢想、敢为、敢于闯出自己的路。
这也是中国当下面对科技战、贸易战、金融战等多种围堵所需要的一种精神气质。
无论新中国成立后,还是“文革”中,抑或改革开放后出生的这几代人,他们成长路上,从来不缺培养他们勇气的环境。
但你们不同,你们生长在一个相对繁荣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你们的任务更多是通过读书学习获得更好的上升通道,你们的童年没有红缨枪、没有斗地方、没有武斗、没有运动、没有串联、没有原生态的市场去闯荡……
所以,你们生命中的勇敢细胞,需要创设更多场景来锻炼、默化。
那就先从文字和历史中认知并传承我们老祖宗的勇敢品质,然后从体育、武术等运动中获取。
最后,还是要从生活的磨练中加持。
具有了这种品质,中国才有了钢筋和钙质来支持它的未来,才能在世界斗争中,不卑不亢,不急不躁,该谈就谈,该打就打,从容应对。
3、(史论)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战国中期,诸侯先后称王,国力与周王室相当。他们在不断吞并周围小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万乘”之国,其中实力强大者欲削弱并逐步吞并弱势国家,弱势国家为求自保,相互联合起来达成同盟,共同抵抗强国侵犯。抵抗一经失败,弱国又转向强国以图自保,“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策略及“事一强以攻众弱“的“连横”策略就应时而生。
(2)《史记》曾记载,苏秦见秦王,游说秦王夺取天下,恰秦国商鞅变法刚刚失败,秦王不重视谋略之士,故未接受苏秦。而他却得到燕国的支持,燕文侯让他游说赵肃侯,联合韩、魏、齐、楚以抗秦。由此,苏秦往来于六国之间,极力主张从燕到楚,合成南北一线,形成“合纵”之势,用以对抗秦国。苏秦被任命为“纵约长”,佩带六国的相印,谋划抗秦。
(3)《史记》记载,张仪曾经游说六国共事奉秦。秦在西,六国在东,东西相连,故称连横。他先游说楚王,利诱楚王,楚王中计,与齐绝交,成功瓦解合纵联盟。后张仪又用同样策略说服其他诸侯臣服于秦。这样,六国都向秦国称臣以求自保。张仪在秦推行的连横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秦“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便之西面事秦。(《史记·李斯列传》)。
命制理由
战国时代并非只局限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凡是天下群雄逐鹿,团队里众人竞选,便是当下的“战国时代”。
这不仅适用于小范围的商战、考战、城市竞争,也适合大范围的国运布局。
比如当下这个时代,还能套用“连横”与“合纵”之策吗?
如果说美国一家独霸,类似秦国,那么众多小国,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欧盟等均被拉入其中,但这不象“连横”,倒更像“合纵”。
其次,美国拉帮结派,是用来对付他们眼中更强大的对手——中国,他们认为中国迅速崛起,将依靠强大的国力改变世界秩序。
那么,中国才是今天的秦国?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那么当年秦国在东西之间拉了一条线,联合了东边的齐国,然后逐一铲除由北到南的“合纵”之国。
今天如果仍然要连接东西,以破除美国的“合纵”,你们觉得该推出怎样的崛起时代的外交策略?
读这段三千年的历史,你觉得该怎样将“连横”与“合纵”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及各种竞争环境?
也可试着运用到世界大局的变化中去思考,然后经过20年或30年,看看那时的世界变化,你们就懂得了史学的意义,也就懂得了科举“史论”的智慧。
初中组命制理由
将校外补课这样的问题放在初中来讨论,可能更适合。
高中有升学压力,他们可能会有功利的想法。
小学太贪玩,他们可能缺失理性,也可能还没有到思考的年龄。
但初中处于这两者之间,比小学多了几分成熟,比高中少了几分现实。
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校外辅导选择,都是基于国情。同一国家,不同时段,同一国策也会有变化。
比如计划生育,1982年开始确定为我国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但基于国情变化,我们进入老龄化时代,结婚率、生育率低下,人口结构失衡,国家于2016年1月1日起开放二胎,2021年5月31日放开三胎。
因此思考一个教育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并从一定的时间长度来考察。基于校外辅导不同国家有不同政策,我国未来基于国情该如何决定,这就涉及你们这代人的生命体验和认知判断。
如果“禁补令”40年后仍然继续执行,你们这代人就有足够的理由和历史经验来说服家长们。
命制“策论”题,如果从大政方针着手,会有一定风险,怕被误读误解,因为要尽量站在中性立场,让不同观点都有述说的空间。命制此题,虽然格局宏大,但我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关于勇气,关于“战国时代”的智慧,首先是成为个体生命的秉赋,其次才是群体的生命养育,最后才是国家精英运用于国运昌盛。
你们风华正茂,理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毕竟,这个国家最后要交到你们这一代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