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4203阅读
  • 0回复

(阅卷档案)​​2020年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8-26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满分佳作】

蚍蜉与大树

面对普鲁士军队有可能已前去夹击拿破仑的形势,格鲁希沉思了一秒,拒绝了下属调军的请求,最终毁掉了拿破仑在叱咤风云的20年间的一切建树,也掀开了史书崭新的一页。

    这是决定历史进程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而影响它的,不过是早已掩埋在历史的车辙下,那微不足道的一个人。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局曾经流行过的话再次“刷屏”:“明天和以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这突如其来的以外与转折,几乎将我们压垮。在这神秘莫测的宇宙间,个体乃至人类都显得过于渺小,命运就像扼住每个人喉咙的那只手,无数人挣扎、反抗,最终还是难逃被湮灭的结局。

于是,众声叹息:“人命由天定。”

这种宿命论,难道是真的吗?

不。

君不见,百年前华夏青年街头呐喊唤醒国人;君不见,当代疫情之下万人逆行力挽狂澜……追溯古今,每一只欲图撼动大树的蚍蜉,都曾留下声音。意想不到的事件袭来,却无法将心怀希望的人们打倒,一点一滴的个体力量汇聚成最坚实的钢铁长城。

诚然,人之渺小,如尘,如土,然而创造新陆地的,从不是那滚滚的江河,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从陈胜、吴广起义开始, 历代王朝的覆灭大多与小人物有关。在意外的转折面前,在生死攸关的转折面前,无数普通人的揭竿而起,就像煽动翅膀的蝴蝶。回顾世界近代史,无论是美国的独立,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创新天地的都是星星之火聚成的燎原之光。

那些人都因时代的局限性被看作离经叛道者,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恰恰是打破命运牢笼、打败“无能为力轮”的最好姿态。

还记得那个爆红网络的餐馆女老板吗?疫情期间,她坚持免费为医院送餐,并鼓动家人参与。她无数次出入疫区,冒着极大的风险,却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些毅然决然签下“请战书”的医务工作者如是;那些放弃安稳生活接送疫区工作人员的司机如是;上溯至百年前,那些摒弃名利、抨击腐败的文人墨客如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时代的滚滚洪流。

我们有太多的成语与寓言来表达顺从天命,也有太多的神话与现实来弘扬反抗天命。在意想不到的命运转折面前,或许看似无用的蚍蜉撼树,依旧有滴水穿石的威力。

【点评】开篇引用故事,新颖而又深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联系疫情,深有感触,也能引起共鸣。结尾表明观点,说理透彻。

【标杆作文】

在十字路口……

他,还在天桥底下说书。面黄肌瘦,形容枯槁,手里醒目一落,这回书便结束了。

这几年,歌曲流行,无论老少,大都被歌馆里传出的靡靡之音所吸引,而逐渐忘却了这天桥底下再普通不过的说书人。

他冥冥之中有种预感,说书总有一天会被超越甚至替代。他想要离开这一行,但除了说书他又什么都不会。去还是留?即使在说书时,他也在反复权衡着,内心苦苦挣扎着。站在十字路口,他迷失了方向。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说完书,回到家,用破陶罐舀些水喝,便转身进了屋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正前方的案几上,是师傅的牌位。“师父,徒儿不孝,如今说书不景气,徒儿实在不知该怎么办了……”

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入睡的,在梦里他看见了自己幼时刚拜师的情景。“你可想好了,说书得苦练,也得耐得住寂寞。”师父从抽屉里摸出一块醒木说道。他点了点头,眼里闪出坚定的光来:“我耐得住。”师父微微点头,将醒目递给他,上面刻着“德艺双馨”四个字。

在说书路上,他走得很艰难,但走得踏实。他希望将说书这一脉永久地传承下去,但现实击垮了他的雄心壮志。这说书已是扶不起的阿斗,被时代淘汰是迟早的事,自己无法改变。他想转行唱歌去。

“师父,现在他们都不乐意听说书了,您说坚持还有意义吗?”他茫然地望着师父。“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十字路口,但最重要的挚友那么一两条,面对选择时你一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啊!”师父在梦里这样说。

他醒来时,枕巾湿了一片。

第二天,他仍向天桥走去,在天桥底下说着三国的故事,听众只有往常的一半。

而不多久后,大多数听众也散了,纷纷去看弹着琵琶唱着曲的女娇娥。说书声戛然而止,他发了巅似的跳上桌子,眼珠向外凸起、青筋都暴了出来。剩下的人见他这样,都唾弃地啐他一口,背着手离开了。

连着几周,天桥下都不见他的身影,有人发现,他竟然出现在歌馆里。

人们以为他改了行,有人还半开玩笑地问他什么时候出道,但他只是盯着那咿咿呀呀的女娇娥,不发一声。

三个月后,他重新回到了天桥。

第一天,他对着仅有的两三个神游的听众,重新讲起了三国。不一会儿,听众竟睁大了眼睛,他们惊喜地发现,他讲得比以往精妙得多,无论是说,还是演,甚至加上了唱。

第二天,第三天,来听他说书的人多了起来,虽不至于门庭若市,但说书这门艺术就这样在天桥底下默默闪着光。

是啊,也许无法抵御时代的潮流,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人毕竟可以选择随波逐流还是坚持自我。

当“因”转了个圈之后

每一次以外,都好像是世界在展示它的不可预知性,也在得意扬扬地嘲笑人类的无能为力。然而,我对此并不认同,因为,那些看似脱离了我们控制的事物的背后,必定有我们过去亲自埋下的“因”。它兜兜转转,转了圈又回来,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冲击。

为什么有些转折是意想不到的?因为我们忽视了影响事物发展过程的细节。《礼记·经解》有言:“《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厘,谬以千里。’”这里体现的是混沌学的概念,更形象的说法是“蝴蝶效应”——一只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由此可见,一个微乎其微的动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结果。欧洲谚语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记住,一切的结果都源于一只“幕后黑手”,而那只手往往属于我们自己。兜兜转转,当初的选择转个圈,总会回到我们身上。

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学习过哲学,都知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欧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再到现代的机械化耕作,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难道纯粹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当然不是,这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趋势,才得以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步步攀升。

至于个人,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面梦想的破灭,你会做怎么做?放弃还是坚持?也许在你眼里你已经走入穷途末路,但是换个角度,也许就能“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甘相伟梦想进北大读书,但是高考失利,他没有复读,而是选择进北大当保安,借此机会旁听教授讲课,工作之余刻苦学习,最终实现了从北大保安到北大中文系学生的华丽转身。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选择,决定这事物发展的进程和结果。

因果因果,我们的选择为“因”,意外的转折为“果”,当“因”转了个圈,回来时,它便成了“果”,那时,可别认不出它呀!

谨以不变,以胜万变

有一则禅理小故事:一位法师在道院旁建了一座寺,道士们不能容受,便化成妖魔鬼怪,施法掀起疾风骤雨,想以此令人望而生畏。寺中的和尚被吓跑了,法师却孤身安居,淡定自若。曷以为此?是乃以无胜有,以不变应万变。

从毫无征兆的地震、泥石流,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可知的,还是未知的,生活中总会有特别的转折出现。人类的力量有限,无法预测,更无法阻止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对此,我们与其逃避现实,不如坦然地接受,尽力以乐观、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究竟指什么?一个人如果固执刻板,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则何异于被编入代码的机器人?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不求创新,对时代的发展无动于衷,则何异于没有智慧的低等生物?不变的含义绝对不是如此。

不变是指无论是福还是祸,都以同样的积极心态去面对;无论是险境还是坦途,都以同样的勇气和决心穿过;无论面前是迷雾还是曙光,都以同样的信念坚定地走下去。它是苏轼悠然闲适的诗酒人生,是威灵顿在滑铁卢战役中的从容不迫,是桑地亚哥对鲨鱼的处变不惊……不变,是一份信仰,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坚定。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人心惶惶。被抢购一空的超市货架、紧缺的口罩、空荡荡的街道、静默的城市,无不透露出人们的畏惧、惶惑、不安。但很快,这份慌乱就被冷静的思考和敏捷的行动所取代,举国上下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民至上,勇敢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在打击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以基本如常的秩序应对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这便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好诠释。

我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以不变应万变,任你血雨腥风,我自静若处子。心永远清清的,呼吸永远是轻轻的。有的转折难以预料,但以不变应万变,就能把握人生,淡定从容,且行且歌。

谨以不变,以胜万变。即使我们达不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也能够气定神闲、淡然自若地享受人生,足矣!

人比山高,脚比路长

转折突如其来,命运不可捉摸,这世上有太多意想不到的转变,对此,人们就只能束手无策吗?当然不是,我们对事物发展进程绝不是无能为力。

诸君可识一人?名曰海伦·凯勒。说起她,我想没有人不会心生敬佩。因为儿时的一场意想不到的疾病,她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声音和光彩。她的面前是无底深渊,因为她冲不破黑暗和沉寂。面对这样的绝境,她仍勇敢地斗争着。最后,她成功了,创造了一个奇迹——身处黑暗的人,也能为世界带来光明。纵然幼时的一场飞来横祸击垮了她,可她并不惧怕,用后天的血泪和汗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在巨大的悲剧面前,许多人因其力量之强,而认为其不可逆,于是便甘愿沉浸在天命难违的伤春悲秋里。罗斯福曾说:“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许多人因人生遭遇一次悲剧就从此萎靡不振,他们不是不能挣扎,而是他们不敢挣扎,更有甚者,自己做了“量力而行”的缩头乌龟,却嘲笑被人敢与残酷命运斗争是“自不量力”,何其可哀!其实恰恰相反,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自不量力”,它能使我们改变命运,让我们在困境中能看到更多新的机会、新的可能。有一种精神叫“不撞南墙不回头”,凡事要试过做过才知道行不行,说不定有一天你还真的可以把南墙撞倒了呢。

突如其来的转折会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若不想在面对转折时束手无策,就要看你能否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是,难道我们永远只能被动地接受意外发生,被动地承受后结果,或进行事后的补救吗?当然不是。我们无法捕捉以外的踪迹,却可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中国地震学史上,有王暾的名字。原先他远在奥利地醉心学术,却因为看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惨重伤亡,毅然回国,投身于地震预警事业,并成功建立我国第一套地震预警系统。在研发地震预警系统的11年间,王暾一直默默无闻,嘲笑有之,质疑有之,责难有之。当他的团队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6秒预警了宜宾的地震后,这些声音都销声匿迹了。从此,中国人民的生命,在王暾的努力下,在面对未知的、难以预测的天灾时,有了一层保障。天灾难避,可王暾的坚持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也许我们无法影响事物的发展,但我们可以为它建上防护网,减少转折带来的危害,这个过程一定是很艰难的,光有勇气和决心未必足够,我们还需要恒心。坚信人比山高,脚比路长,苦行僧走过的路再苦,也一定有终了一时。

人力虽渺,勇气可嘉;人力虽渺,恒心可鉴;人力虽渺,但面对一切都可有所作为。

毕竟,人比山高,脚比路长。

不可为?不,可为!

苏轼曾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们在时代的海洋中航行,风波不定 ,暗礁丛生,一个大浪拍来,沉浮便不由自己主宰。可在起起伏伏的无常中,我们都在努力向上浮,努力抗争,不相信“不可为”。

我们在“不可为”中努力进行着自己的“大有可为”。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把燎原大火,势不可当地碾压而来,无情地将无数鲜活的生命、美满的家庭焚毁。我们饱尝无奈,倍感渺小、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无数逆行者就在抗疫一线勇敢冲锋。无论是风雨中为医生送餐、送生活用品的外卖骑手,还是签下“请战书”自愿奔赴“战场”的医生护士,或是参加防疫工作的志愿者、主动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甚至是隔离在家的人们,都在以一己之力努力着、抗争着、奉献着,正如同那嫩芽春草,在余烬里寻找自己的春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甚至,我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王小波说过,不相信世界就是这样,在明知道有时候必须低头,有的人必将失去,有的东西命中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说,在第一千个选择之外,还有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有一扇窗等我我打开,然后有光透进来。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那“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武汉第一时间封城,不到3天建成方舱医院,10余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各省市医疗队迅速驰援武汉……面对天灾、变故、转折,我们能怎样做?只能不懈抗争,不懈地在风浪里冲锋,把黑夜撕开一道口子,让那束光透进来——不是天光,而是自己发出的精神之光,生活总难如意,洪流重重袭来,但向上挣扎这件事,让人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我们构成了这个时代,“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我们从无奈开始,寻找有方;从渺小中来,去往伟大;与无常之中,竭力抗争。如若我们,以为“不可为”而都选择“无所为”,那这样的人生将会没有意义。

即使“不可为”,我们也始终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并由此展开行动,努力上浮,不论这海有多深,不论这浪有多大。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