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209阅读
  • 0回复

(地域文化研究)重庆人娶老婆,找江津哪个姓最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08

重庆人娶老婆,找江津哪个姓最好?

谭云籍  谭蘅君

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

如果一定要探究答案,可以从江津名门望族着手。

江津名族有哪些呢?

先看地名可知道一部分:李市,原名李氏;杜市,原名杜氏;刁家,就是刁姓……

这是江津历史上八次大移民时聚族而居,并产生地域影响的一批大姓。

部分移民家族虽然没搞圈地运动,没形成地盘效应,但家大业大,远近闻名,也算名族。比如江津仁沱真武场的客家大族马氏,很早就修建了西式洋楼——马家洋楼。

这算是那时有钱人的一张名片吧!

有些比如隐晦,如王氏,号称王半县,整个家族收入占江津财政一半,每届新县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登门拜访王氏家主。

江津龙凤山庄远近闻名,部分建筑构件的规格超越故宫,庄主就姓王。

有的是官宦名族,如江氏,江津唯一写进24史的人物江渊,晚年住在“江公享堂”,宪宗皇帝钦赐“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楹联,满门荣耀。

现在相府还立在城区南门最佳风水地,旁边就是奎星楼,以前江津文庙的泮池水就从宅门前流过,那叫文脉,是江津城区太极河的一部分。

有的是外地迁来的世家,比如支坪镇的黄家修建了一座“蟠龙庄”,两幅对联气势恢弘,底蕴深厚,读之仰之,顿生敬畏之感。

中厅石柱对联左右为:“世泽锦江夏,家声震汉唐。”横梁额批:七政堂。

是不是有点汉唐名族的味道?绝对没错!

江夏一词,说明来自武汉;七政出于舜典“载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说明黄家老祖宗最早是天象学、算命学的高手,推演天下大势,预测后世风云。

堂门两边对联为:“屏列华锋高山可仰带环綦水流泽孔长。”一语双关,既是描景也是显族,摆明是诗书富贵之家,锋芒外扬,霸气侧露。

有的在当时名震四方,比如民国时期江津号称“文靠邓鹤年,武靠夏仲实”,邓家修建的聚奎书院,誉满川东,至今仍是名校重地;夏师长出川抗战,创造爱国佳话。

但放在历史上长河来看,江津这些豪门大族载入史册者不多。

如果说在江津找老婆,一定要问哪个姓最好?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从历史脉络中去寻找相对传承了优秀基因的姓氏,还是值得一试。

如何判断基因优秀,可从两个方面确定标准:一是人文,一是生理。

1

公元759年,48岁的杜甫带着两个儿子由陈仓道入川,寓居浣花溪茅屋。

不久入梓州三台)、(阆中),公元765年5离蜀,6月过江津,没有人邀请杜甫上岸喝老白干,他走得很惆怅。

但是几百年后,杜甫的后人终于定居江津,喝了上千年的老白干。

杜甫一生只结过一次婚,虽然是官二代,却混到29岁(有学者考查是40岁)才娶司农少卿杨怡之女,小杨时年19岁,婚后30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小杨为杜甫生了三个儿子:杜宗文、杜宗武、小儿子未满周岁因饥饿而夭折在奉先县;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什么没有提及,小女儿叫熊儿。

杜甫在奉节两年后峡至江陵,后来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后人扎根在四川、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杜宗武的孙子杜策在唐顺宗永贞初年高中进士,终于完成杜甫的科考心愿。

杜宗文有子返回四川青神县,生杜礼,为唐僖宗谏官,其成孙杜宴在唐景福年间中进士,也算完成杜甫下达的科考指标。

杜宗文之子返蜀,分三支,一支在成都,一支在青神,一支在江津。

苏东坡有诗证明成都杜氏:“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拾遗是杜甫的官职。

陆游《野饭》诗证明青神杜氏:“可怜城南杜,零落依涧曲。面余作诗瘦,趋拜尚不俗。”

该诗自注:“杜氏自谱,以为子美下峡,留一子守浣花旧业,其后避成都乱,徙眉州大垭,或徙大蓬云。”

江津杜氏,有《宋史》作证,这个最有可信度。

《宋史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杜莘老传》:“杜莘老字起莘,青神人,唐工部甫十三世孙。居眉之青神,徙恭之江津。”

南宋状元王十朋《杜殿院墓志》这样叙述:“遂自眉徙焉,家恭之江津,第进士,以地远亲老,不赴廷对,赐同进士出身。”

恭指恭州,即重庆,当时江津属重庆管辖。

杜莘老33岁省试合格,却不参考京城廷对,赐进士出身,说明杜莘老迁居江津不是晚年,而是青年。

但江津当代文化圈都认定为晚年,却又没有展示证据,费解。

杜莘老的妻子也有记载,查籥[yuè]所写《杜御史莘老行状》言:“娶黄氏,集贤校理庭坚之孙,正字相之女,先公卒。”

白话就是,娶的黄氏是黄庭坚的孙女,即黄相的女儿。

杜甫第13代孙杜莘老居江津,村名改为杜氏,后取名杜市,现仍存杜市镇名。

杜莘老的爷爷叫杜敏求,22岁赴京城开封市参加会考中进土,一生为官清廉。

2

考查家族基因,还得考查母系一脉。

杜莘老的妻子既然是黄庭坚孙女,那么这支情况如何呢?

黄庭坚一生两次婚姻一次非法同居,17岁娶孙觉之女孙兰溪,不久染病而亡,生一女,名叫黄睦;进京后与谢师厚之女结为夫妻,谢氏也早亡,未留下子嗣;最后收纳侍女,终于生下一子,叫黄相。

因为母亲地位低贱,基因可能差些,黄相懒学,一生未得功名。

这算家族脉系中的遗憾。

但黄相娶的妻子,却是江津妹子石小姐,这又是什么来头呢?

石小姐的父母石谅是宜宾江安县人民政府县长兼县委书记,算是官宦人家。

而石谅又是青神眉山市苏、史、石、程四大望族之一,总算是弥补了黄相母系基因的不足。

石谅眉山人,但家在江津,古人做官家眷经常不带在身边,女儿从小在江津县城长大,在老城和江边,留下了成长足印。

杜莘老做官也不带家属,晚上一个蒲团枯坐读书,品质高尚到感动皇帝,到遂宁做官甚至过家门而不入,幸好夫人在江津还有娘家远房亲戚可以解闷。

3

如此看来,从杜莘老下一代开始,江津杜氏的血液里,就有这几种基因元素在流淌:

一是杜甫一脉传下的诗书气质,杜甫自称“吾祖诗冠古”,从爷爷一代 ,作诗就冠绝古今。

杜甫的“吾祖”叫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年纪轻轻就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这三个人有多厉害?李峤三次担任宰相,崔融是武女皇的御用秘书,苏味道同样担任过宰相,和这三个人并列,杜审言的才华绝对掺假

二是杜性刚硬耿直,从虞允文宰相题写的“刚直御史”墓碑就知道。

这种刚性还有一个载入青史的故事佐证。

杜审言当官同样耿直,还辅以狂性,终于被上司周季重设套下狱,准备秋后问斩。

结果这事被杜审言的儿子杜并知道了,当时杜并只有十三岁,却突然出现在周季重的庆功宴上,一剑封喉,成功刺杀仇人。

杜并虽然也被杀死,但杀仇救父,洗清了杜审言的冤曲不说,在孝治天下的唐朝,成为全天下敬仰的英雄。

这跟张扣扣为报母仇连杀三名凶犯不一样:中国当代法律基本是抄袭西方,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法脉。

此事天下震惊,文坛领袖燕许大手笔苏颋亲自为少年英雄杜并撰写墓志铭,与王勃齐名的修文馆学士刘允济挥笔泪书祭文,武则天亲自召见杜审言,表扬他“教子有方”,提拔为著作佐郎,同时给予丰厚的赏赐。

三是黄庭坚一脉也是诗书大家,特别是书法享誉士林。其孝道品质更是天下标杆,黄庭坚以“涤亲溺器”成为“二十四孝”的道德人物。

四是石氏家族的望族品质,造就了江津石氏大家闺秀的风范,其家风门风成为地域标杆。不仅如此,石小姐嫁黄相后,一口气哗啦啦生了六个大胖儿子,这股猛劲才要命。

而黄庭坚孙女嫁杜莘老后,延续了这种生育基因,生下四男三女。

从此扎根江津,绵绵不绝。

这种生理基因,不嫁名门,绝对浪费。

4

从历史声望来讲,杜甫作为“诗圣”,被尊为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创建江西诗派,为其宗诗,影响极其深刻。

从书法来讲,黄庭坚字体,特别是草书,成为宋朝一绝。

两家无论意志和智慧,放眼天下,一定是顶级品质。

加上母系的望族基因支撑,这样的组合,在全国也找不出几家,更勿论江津。

当然,还是难与山东琅琊王氏相比,那毕竟是皇后专业户: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培养了36个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范儿。

当然,江津也还有很多家族值得追溯,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写一个连载。

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比如找女婿,江津哪个姓最好?

比如苏东坡的后人也移居江津,这个家族是做老婆好,还是女婿好?

当然,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本文推崇杜家女儿做老婆,却没有推荐杜家儿子做女婿,这中间有什么说法?

从中国历史来看,当社会进入治世,门当户对的观念就慢慢抬头,这跟古代现代没关系,只关乎治乱。

但门当户对绝不仅仅是当下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还关乎三代以上显示的家族基因。

任何爱情都要过一道坎,那就是文化。

当这种婚姻观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自由恋爱可能只是自由同居的代名词,但不等于自由结婚。

或者说自由恋爱与自由结婚之间的比例,可能不再是百分之百。

富裕起来的新中国,当中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精神生活逐渐充实起来,整个父辈会慢慢灌输一种新的婚姻思想:家庭和家族的责任感。

这就意味着另一半的选择,进入了历史通道,开启了族谱的考查。

族谱和家谱的意义,就显露出来了。

选自:江津地域文化研究——走进江津群体的文化人格。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