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浅浅地阅读趟过“散文”的大河
——我在临沂读《大河遗梦》
主讲人:无锡 杨宏国
谭总和全国的语文同仁: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杨宏国,来自泰伯故里、钱穆母校的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学校坐落于江南第一古镇的无锡市梅村镇。应肖培东老师的要求,2019年12月我有幸到山东临沂参加了15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三届特接教师既第二届超特赛大赛。
今晚,在谭老师的鼓励与推荐下,我很开心地和大家在这里分享参加大赛的经历与感受,希望各位同仁参与交流并给予指导,也借此机会非常感谢组委会的精心组织和临沂同行的热心帮助。
时至今日,回忆起当时的点滴,依然是记忆犹新的:临沂三中高一(9)班的孩子们的天真,以及班主任郑老师的热情,语文侯老师的细心,组委会谭总的健谈,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文味道十足的语文课堂……这些都给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记得刚刚入职的时候,我就像个懵懂的孩子一样地凝视着这个世界,之后,就不停地叩问自己,希望给自己找到一条从教的坦途。有人说: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而我们的“读”则是为了更好地“读”,后面半句深深地吸引了我,尤其是读法的教学。
古语云:“言为心声,语为心境”。“读”本来是一件轻松地事情,可是我们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被牵着被动地“读”,缺少主动性;并且,“读”一旦要形成方法论就变得更难了,其实这才是教学实践的价值所在,“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嘛。因此,不管怎样,在面对一个作品时,我认为最有效的、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还是阅读,并且不断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2019年12月,为了越来越靠近散文这个神秘的世界,我选择用“浅浅地读”去揭开她的面纱,以及她那深邃的底蕴。
下面,我就从“赛前思考、课堂实录、赛后反思”三个方面和大家汇报一下那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一、赛前思考
赛前,我主要是弄明白四个“是什么”:
1.比赛主题是什么?
2.教学内容是什么?
3.学生特点是什么?
4.教学方式是什么?
这应该算是肖培东老师的“肖八条”的精简版。
为了解释这几个“是什么”,我从下面三组话题入手思考:
第一组:东夷文化与吴文化。
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一组文化内容的学习,找到我和学生的课堂上的教学话题和共同语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是引发“思考”的源头,这和江苏特级教师李仁甫提出的“双主体”课堂是一个意思;我的课堂,学生和我需要一起互动,从而共同推动课堂的精彩呈现,这也是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前教务主任许伯敏老师的“互动教学”课堂追求的目标效果。
我来自江苏无锡,去山东临沂参赛,师生来自不同地方,最好有课堂上联系彼此的纽带或者话题,便于交流,实现互动。
临沂是东夷文化遗址发现的密集区域,距今8300多年前,以临沂为核心区域,形成了具有独立体系、独特风格、没有断续、文化影响力持久深远的一种东夷文化,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以东夷文化为基础的沂蒙地域文化与齐、鲁、楚、吴、越等区域文化碰撞、交汇、融合,形成了沂蒙文化,并赋予临沂群体丰富的沂蒙精神。沂蒙是一个有史有圣有文气的地方,东夷文化、汉晋文化、红色文化与当代文化互依共存;书法文化、兵学文化、孝贤文化、商贾文化根深叶茂,是历史“圣”人集聚的地方。
孔子72贤徒中有13人生长在沂蒙,历史上24孝中有7孝在沂蒙。宗圣曾子、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书圣王羲之、大书法家颜真卿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这里。
沂蒙重镇临沂城始建于公元前492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于临沂城。临沂作为抗战和解放战争时山东乃至华东解放区首府,素有“华东小延安”之称,与延安、井冈山并列为三大革命老区,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该为有这样深厚的地域基因的学生构建怎样的文化课堂呢?这是我们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结合这次大赛提倡“推进教育文化化,培养中国文化人,重塑千古教育魂”的教改思想,希望借助“文化教学”,营造“文化课堂”,打造“文化校园”,养育“文化人格”,实现“文化中国”的强国目标和追求的“中国梦”。
东夷地区是中国传统的礼乐制度最早形成的地方。所谓夏代、商代、周代的用玉制度、用鼎制度都源自东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礼仪系统基本上都来自东方,并由此奠定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的思想。
吴文化的发源地在无锡。无锡简称“锡”,古称梁溪、金匮,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文化属吴越文化。
相传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陕西岐山下周部落的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三儿子季历有个非常聪明的儿子叫昌。周太王认为周部落以后的兴旺要靠昌,太伯、仲雍估计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季历,并且传给昌,于是他们两人假借采药为名南奔梅里(即今无锡市梅村镇),并按照当地土著人的习俗断发文身(便于下河捕鱼、打猎掩藏),来避开季历,这种谦让的美德传诵至今,故今称太伯为至德。
太伯、仲雍在荆蛮之地与当地的土著人为伍,受到当地人的爱戴,于是成立了“勾吴”国,这就是“吴”的形成。“吴”同“鱼”、“吾”、“无”同音,与吴地土语音相似,最早这个“吴”字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当时是以鱼的形状出现的。太伯、仲雍的南奔同时带来了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就是吴文化。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是诗人郭沫若用来形容无锡太湖的诗句。
无锡和临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有水文化;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文化名城。这些共同的文化基础给我和学生之间带来了相通的认识基础。鉴于文化阅读的大赛主题和东夷文化的一脉相承,我最终选择山东籍作家李存葆先生的当代散文《大河遗梦》作为我这次大赛的参赛选文。
我刚刚也说了选择这篇散文的原因:
一是这是山东作家的作品,沂蒙地区作家的作品,和临沂的学生有着相近的地域文化色彩;
二是高一的学生在散文阅读教学上需要科学的阅读方法引领的;
三是我喜欢散文,喜欢散文阅读教学。
其实,这些原因都是由散文自身特点决定的:
第二组:散文与阅读。
关于散文的概念理解有一个历程:虽然古典散文可以说是从第一部散文集《尚书》出现时,就已经存在了。但是,“散文”一词据陈柱的《中国散文史》介绍,作为文体大概出现在北宋时期,最早使用的应该是南宋的罗大经和王应麟。而更早的魏晋时期,散文,就是一个汉语词汇。
1.文采焕发。晋木华《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曹植《齐瑟行》:“蚌蛤被滨涯,光采如锦红。”
2.犹行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此所引为见《文心雕龙》病卷二《明诗》第六,为评论《古诗十九首》之句子。此与上句《海赋》中引文,俱解释为散布、铺陈的意思。)
3.文体名。《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今天,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现在,大家的共识是:“形散神聚”是散文主要特色。所谓“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所谓“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神不散”、“意境深邃”“借助想象与联想”“语言意境优美”等特点让散文非常适合在高中的课堂上让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教学。散文也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阅读教学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引领。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
再结合文化散文教学的大会主题之一,并东夷文化和临沂地区的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我最终选择《大河遗梦》作为本次大赛的参赛文章。选《大河遗梦》参赛的理由有三点:
一是黄河流经山东,符合临沂地区的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情感需求;
二是选文是一篇文化反思型散文,无论是“形”,还是“神”,亦或是“法”,其中教学的纵向选择很大;
三是面向高一的学生,运用阅读教学现代散文可行性强,关键是我临场时如何调动临沂三中高一的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需要了解我的学生的特点。
第三组:学生与学法
对我即将面对的学生的了解我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去了解:一是通过网络查询;一是通过自己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三是通过和任教的语文候老师的交流。
我从网络上搜索到关于山东省教育改革大环境下的阅读教学的情况大致如下:山东是文化大省、教育大省,在教育改革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其确立高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基于以下两点:
(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一变化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尽快完成这一过渡,早日走上高效率、探究性的语文学习之路。
(二)“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四大组成部分,“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说”“写”的基础。阅读和学会阅读是高中教育、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来讲,应该是阅读指导,因它是教师在学生独立阅读教学材料时,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行为。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高中语文的教学总体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一)积累与整合。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与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与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阅读时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与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与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因此,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得出的教学重点: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我想强调的就是第一部分:阅读鉴赏。这个部分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学习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有侧重对思变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侧重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这是国家和省一级对高一学生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设想和要求,也是我能了解高一学生的现状的途径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还是决定通过我的亲身接触,哪怕是几分钟的交流,我也要亲身感受一下临沂三中高一学生的特点。
我的教学班级是临沂三中高一(9)班,我到达临沂的当天晚上就直接联系了班主任郑老师,提出了和孩子们见面的要求,得到了热情地接待后,我直接到班级和孩子见面。我先谈了一下我对临沂三中的观感,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接着,介绍了一下我自己,进一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然后问了一些孩子们对李存葆先生以及《大河遗梦》的了解情况;激发学生的地区自豪感,阅读欲望,同时了解学生回答问题是否热情;最后,我留下一些关于本文阅读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发孩子们专注到本篇散文的理解上来。简短的几分钟,简单的程序,我还是感受到了临沂三中高一9班孩子们的质朴与热情,这堂课值得期待。
最后,我打了一个电话给他们的语文侯老师,认真询问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和素养,侯老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班级孩子们的特点,甚至具体到某一位同学,一方面可以看出侯老师的专业素养很好;一方面也印证了我面对面对孩子们了解的情况属实。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的赛前思考和准备已经做好,就等着大赛开始了。
二、赛中实录
㈠读好题目,先声夺人。
师:板书课题和诵读。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篇山东著名作家李存葆先生的散文:
生齐声:《大河遗梦》。
师:班级里朗读比较好的是哪一位?请大家推荐一下来帮我读一读这个题目。
生1:读题目。
师:你看,这条大河就是黄河(画龙)。文题不用《黄河遗梦》,而用《大河遗梦》强调了黄河什么特点?请你试着读出这个特点。
师:“大河”的“大”是开口音,“大河”要读重音,强调这个“大”的特点,我们要读出这个特点(板书读出特点)。那么,文题中的“遗梦”怎么读?
生:杂读,不统一。
师:还不太会读,因为大家还不明白“梦”的特点和内涵,以及她所赋予的感情。这个不要紧,希望通过这一节课我们共同的努力解决它。通过我们的诵读,读出“梦”的情感来,读出《大河遗梦》的味道来。
㈡读出特点,万物有性。
师:同学们刚刚读出了黄河“大”的特点,那么,你们还能读出了这条“大河”什么特点 ?(点幻灯)
生:神秘、威严、大美。
师:请推荐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诵读一下第1节。(板书读出特点)
生:齐读第1节。
师:(点评阅读)吐字清楚,说明你有一定的基础,也做了准备,接下来期待你的表现。
生:诵读“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
师:(指导诵读)言为心声,要通过声音读出这种内涵来。要想读出大河的这些特点,我们要弄清这些特点的含义。例如:“神秘”是变幻莫测,如梦如幻;“威严”有威力而严肃;“大美”是指大功德,大功业。
师生共读:“神秘与威严同在,神秘与大美共存。”再请一位学生读出“威严”的气势来,读出“神秘”的意境来。
生:有情感地范读。
师:这次读得很好,有情感了。黄河在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大的功德和功业,所以在作者的笔下又被描绘成了一条什么样的河?请大家通读全文,并且讨论一下。
生:哦,黄河。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
师:请你有感情地出来。(点幻灯)
生:读结尾这一部分。
师:怎么读得这么平淡!散文结尾这一段卒章显志,情感集中,是什么原因没有读出这一段的味道来?
生:我觉得关键是大家还没有理解作者对黄河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很有道理。我想你一定对此有所思考的,请问:你读出了一种什么情感呢?
生:赞美、仰慕与热爱之情。
师:能否告诉我们,你是怎么读出这种情感的吗?
生:老师你刚刚就说过了:要读出情感,先要读出特点。这一段里实际上包括了历史、文化、心灵三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具体读出这三方面内容的特点来。(老师板书:读出情感)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读出特点,体悟情感。
生:带感情地齐读“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
㈢读出情感,景语皆情语。
师:当然,要弄清楚事物的特点,我们要先弄明白哪些段落是写历史的?哪些是写文化的?哪些是写心灵的?结合特点才能读出情感来。请你们自由阅读,并且诠注一下。
生:第2和3两小节是写历史的;第4和5两小节是写文化的;第6小节是写心灵的。
师:好的,通过自读,大家弄懂了文章的脉络。下面我们要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文中关于“历史”的描写主要在哪里?她有什么特点?
生:第2、3两小节。悠久、沧桑。
师追问:文中提及:从她怀抱里还走出了许多“圣贤”……文中写到了哪些“圣贤”?请精读文段。
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
师进一步追问:作者是怎么写老子的?能读出这些文字背后是什么样的情感吗?
生:异口乱答。
师,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读一下关于老子的描写吧!
生:重读了“仅用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师追问:为什么重读这一句话?
生:重读因为强调,突出老子只有5000字的《道德经》的巨大的贡献。
师: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写《道德经》就是抓住了老子的一个特点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老子的敬仰之情。由此,类比追问:文段中还有谁也是用一部著作表达仰慕之情的?请你有感情的读出来。
生:情读孔子和《论语》。
师精读指导:我们诵读的这些“先贤”语句的时候,要注意到句间关系;勾画重点词语;重读作者强调的内容。你看,历史除了“悠久、沧桑”之外,还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所以说历史除了“悠久”,还很“厚重”。请大家带着这些特点,读出其背后的情感来,老师领读“我历史的河”。语音要读得悠长、厚重而沧桑。
生:感悟后跟读。
师:那么,请大家把我们刚刚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一下:下面,我们要怎么样读出“文化”背后的情感来?
生:先要读懂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师:那你们读出了文化的什么特点?
生齐答:充满激情、催人奋袂。
师追问: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作者选取的代表人物和内容。
师:作者在“文化”这部分选了谁作为代表?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李白和冼星海,充满激情。
师: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大米和文化有关系吗?
生:有,大米在作者眼里就是文化,是物质文化。
师:回答的很好,说明你学习地很扎实:明白根据作者的描写来梳理作者的情感了。那么我又要追问了:文章紧跟在“大米”这一细节后面的转折句强调了什么?
生:强调了哲学与诗这两个文化的精神骄子,以及她们催人奋袂的激情。
师:你在这堂阅读课里有收获了。因为文化的特点是“催人奋进、充满激情”,所以——
生迅速接上:所以“我文化的河”要读得“昂扬向上,充满激情”,情读“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语音昂扬向上,满怀激情!
师:那么“我心灵的河”该怎么读呢?
生:先要读懂作者笔下“心灵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读出情感来。
师:你们读出了“心灵”什么特点呢?
生:蕴含风骨,坚韧顽强。
师:从文中哪里读出来这样的特点来的?
生:第6小节里:“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赋予军营士兵那钢铁般的神经”,“一泻千里的奔放”,“地火般喷突的豪情”。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第6小节,看看是否还有什么特点?
生:情读。并且重读了“风骨、燕客、汉姬;武夫、弱女;黄水、娇娃;黄风、剽悍;黄浪、坚韧;惊涛、气概;钢铁、神经;奔放、豪情。”
师:为什么重读这些词语?
生:读得过瘾,充满力量。
师:这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骨”,因此,“我心灵的河”要读得坚韧豪迈,铿锵有力,一字千钧,师范读。
生:感悟后齐读。
师:还有其它的特点吗?
生:从“燕客和汉姬、武夫和弱女”的对比中,我认为应该是粗犷中有细腻,阳刚中有柔美的刚柔相济的特点。
师:这个见解我最喜欢。阅读除了读出特点和读懂情感之外,我认为极有价值的就是:要能带着思考去阅读,并且还要读出疑问来。(板书:读出疑问)
生:情读“我历史的河,我文化的河,我心灵的河”。
㈣诵读出疑问,学则须疑。
师:大家读得很好。抓住了特点、领会了写法、读出了情感。张载也说:学则须疑。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想过:作者为何在“历史的河,文化的河,心灵的河”之前为何加一个“我”?请大家疑读最后一段回答。
生讨论:“我”加在前面表明作者自己一种对民族历史、文化、心灵的高度认同,流露的是一种高度的自豪之情。同时,这里的“我”也不只是作者个人,应该还是一个群体,就是所有炎黄子孙。作者对黄河如此深深地热爱着,黄河却断流了。
师:大家讲得很好,我想原因还是因为大家抓住了文本在阅读。请大家再读最后一小节,并思考:断流,你怎么能断流呢?这句话中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生:根据课前整理学案材料可知,“断流”既指黄河本身的干涸、断流,也暗喻处于历史大转型时期的中华民族在致力于经济建设开放搞活的同时,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断流”。因此,这里面既包含了作者对黄河和国家强烈的忧虑,也有因为强烈的历史和民族自豪感催生出的作者对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断流”的强烈的失落感和深深的忧患意识。
师:请大家带着这些情感再诵读最后一小节。
生:齐读。
㈤诵读出方法,有法可依。
师:“有形的文字读完了,无形的疑问产生了。”诵读就是这样一种有趣的学习方法,(板书:读出方法)最后,让我们大家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文题中的“遗梦”该怎么读? 请大家讨论。
生:“遗梦”就是指因人事变幻无常导致的不能完成的梦想。正是因为看到现代黄河的断流,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作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中华民族遗留到新世纪的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想,他假托我们的母亲河,一面也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在新的世纪里能够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共同发展的殷切期望,一面表达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可能出现困难的忧患。
师:这里面涌动着比较复杂的情感,我们诵读题目“大河遗梦”的时候要读出作者这些丰富的情感。
生:齐声朗读“大河遗梦”。
师补充展示:李存葆的简介,点燃学生对山东文化的自豪,并请大家找出文中山东的烙印。
师生共同总结散文阅读方法:读出特点、读出情感、读出疑问、读出方法。我们今天的诵读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同学们都能够掌握使用这种学习方法,那么,中华文化的复兴之梦也就迈出了一小步。谢谢大家,下课!
今天的课堂实录汇报,到此结束,欢迎批评指正。关于这堂文化散文阅读教学课,我自己的反思一只没有写,直到最近才得以思考完成。说实话,越是时间久的反思才越代表我想说的话,反思无所谓胜败,也不在乎得失,只有一份淡淡的责任感罢了。
三、赛后反思
我非常认同肖培东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理念,接受他通过“阅读”读出文字内涵的教学方法。我记得关于这篇散文的课后我写下的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出我的反思:
用浅浅地阅读趟过“散文”的大河,用浅浅的阅读解开散文世界“云锦”。
通过阅读,“读出”彼此内心的“情思”;
个性,通过会心的眼神,传递到需要的每一个角落。
我热爱无处不在的“疑问”,怀疑,是认同的门槛;
我的呼声,通常只要一个响应自己的答复;
经验,掠过历史的每一个瞬间,留下一溜浅浅的痕迹。
阅读,如涉一泓溪水,轻轻滑过时,不经意间就留下了“经年累世”的痕迹。
浅浅地回旋,仿佛在凝视所有的旁观者;
当我们都学会凝视它的时候,会突然在它的涟漪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除此之外,我还是认真地而系统地反思了这堂课,大致有这么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1. 阅读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开始时请该班一位学生诵读文题开始,先声夺人,一下子就从最简单的地方抓住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种方法很好。因为这是他们熟悉的同学读的,感到亲切;老师的质疑又可以激发他们阅读的冲动和兴趣,这样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既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又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了第一步。
2. 通过阅读让学生整体感悟文本内涵。
有一些老师的语文课,喜欢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其实,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种“就课讲课”,是把一篇完整的散文搞得支离破碎,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这正是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体现,也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被动学习、灌输知识的状况。这些都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语文课改必须要摒弃的。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突出语文课程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感知美、体味美。
3. 在阅读中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学习,学生通过各种阅读技巧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老师的交流,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都体现了他们的积极思维。按“读出特点、读懂情感、读出疑问”的方式进行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学生因为阅读二积极发问和回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课堂不再是枯燥的,阅读教学可以赋予了语文课独特的神韵。
4. 借助阅读,学会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阅读的课堂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这堂课的阅读指导和对课文的研讨,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堂课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教师指导诵读、精读、情读、疑读,引导对问题的探究,都考虑到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指导上。书应该怎么读,对不理解的问题应该如何探究,教师都随时作了适当的点拨。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5. 涉及的文化相对单薄是这堂课的不足之一。
作为一堂文化散文阅读课,虽然也涉及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但是课堂的整体上文化内容还是不够丰厚。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文化”阅读的含量,以衬托出老师和学生对本文最重要的情感——“文化”断流的忧患意识。今天的课堂实录,其实任何一节课都是缺憾的,我只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全面地驾驭阅读教学,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6. 通过阅读,引领学生反省这一点做的还不够。
反省,一直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极为有趣的方式。另外,阅读本身就需要不停地思考,再加上散文的内涵确实很丰富,凡此种种,散文阅读教学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能够引领学生学会反省。可惜,这堂课里我做的还不够,虽然有些问题带入了一些“反思”的影子,但是还不够。所以面对如此浩渺的文化散文阅读教学,我最大的感悟就剩下一个词:“浅浅地”。这不是谦虚,这是此时内心最直接的认识。
好了,今晚我讲的不少了,贻笑大方的部分希望一笑而过;有些想法的地方希望与志同道合的语文老师共同追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