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实录
【讲课之前,大屏幕展示第1张投影片】
(上课,师生互相问好)
(一)【进入阅读任务一 识“百合”】
【师】(手捧一大束白色的百合花)同学们,快看这里!我这是什么花?(学生的目光被吸引过来)
【生】(兴奋地大声喊)百合、白百合
【师】(走到学生中间,给每个小组分发一支百合花)我们来近距离的观赏一下,这百合花有什么特点?
【生1】洁白
【生2】高雅
【师】(做闻花香状)闻到了什么?
【生】百合花香。
【师】香气清幽。那百合花的花语你们知道多少?
【生3】纯洁、庄严、庄重、典雅
【师】百合花还代表着高贵和尊敬。
【大屏幕随之展示第2张投影片】
【师】那么茹志鹃笔下的百合花又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阅读分享,一起来赏“百合”!
(二)【进入阅读任务二 赏“百合”】
【师】读完小说后,你认为“谁是最美的百合花”?请结合作品中相关情节或细节,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鉴赏或表演。
【大屏幕展示第3张投影片】
【生】(高声喊)小通讯员 新媳妇
【师】咱先不急着说答案。刚才呀有同学悄悄地告诉我(故意停顿一下、语气很神秘),有几个同学合作改编了一幕话剧,想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们很兴奋,演员登台做准备)
让我们一起欢迎我们的演员闪亮登场!(师生一起热烈鼓掌)
(表演时间大约3分钟)(演员们有点紧张,声音有点小)
附:《百合花》剧本(师生一起修改学生设计的微电影脚本后的作品)
旁白:我们到包扎所,已是下午两点钟了。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
(女同志、通讯员上场,作分头借被子状)
旁白:不一会儿,我已写了三张借条出去,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心里十分高兴,正准备送回去再来借时,看见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女同志:怎么,没借到?(手里抱着被子,惊奇地问)
通讯员:(作抓耳挠腮状)女同志,你…… 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女同志:哪一家?你带我去。
旁白: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新媳妇上场)
女同志:(大声喊)大嫂……大嫂……大姐 ……
新媳妇:(作挑门帘状,露出脸来,往外看,见到通讯员,微微一笑)又是你啊!(惊奇地说)
女同志:(看看通讯员,打圆场)大嫂啊,我们这个小同志不会说话,你可别见怪啊!部队现在急需棉被,大家伙都忙着借,受伤的战士怕冷,卫生所里棉絮不够用啊!(停顿一下)你瞧 …… 咱红军是咱自己的军队,哪能让自己的兄弟亲人受冻呐。……大嫂你看……这被子……(恳切地望着小媳妇)
通讯员:(赔笑状)是啊,是啊!(又无奈地看看女同志)
新媳妇:(脸扭向里面,咬着嘴唇笑,等通讯员说完,到里面抱着被子回)
通讯员:(颇不服气地说)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
女同志:(见小媳妇回,伸手摸被子,作仔细看状)哎呀,大嫂,这可是新被子啊!(埋怨地看了通讯员一眼)
新媳妇:(好象生气状,把被子朝通讯员怀里一送)抱去吧!
通讯员:(作尴尬状,慌慌张张接了被子转身就走,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划出一道口子)哎呀……
(旁白模拟象声词“嘶”)
新媳妇:(作笑状)呀,你衣服钩破了,我来给你缝缝吧(转身要去拿针状)
通讯员:不……不用了(转身挟着被子就走)
女同志:(看看通讯员和小媳妇,不好意思状)谢谢啊!(追通讯员)哎……
(不等通讯员和女同志下场,村民上场)
村民:我说百合啊,你才过门三天,这条被可是你唯一的嫁妆,又是你自个儿缝的,你就这么舍得啊!(拉住媳妇的手说)
(通讯员和女同志都作听到这些话状)
旁白:女同志,通讯员相互看看对方,通讯员再看手中的被子,步履放慢不时回头看看小媳妇,脸上作若有所思状,边走边抬头往前看看。
通讯员:(突然站住脚,回过头,对女同志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女同志: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人家多心。
通讯员:(作低头状,下了决心似的说)好吧,算了,用了咱给她好好洗洗。(把被子往
肩上一挂,大踏步走下台,女同志跟着下台)
(所有演员一起谢幕)
【师】感谢同学们精彩的演出!(师生一起热烈鼓掌)
通过看几位同学的表演,你认为谁是最美的百合花?他(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4】(踊跃举手)我认为小通讯员是最美的百合花。因为他内心纯洁,天真无邪,为了革命事业丝毫不退缩。
【老师启发提示】那刚才表演的《借被》情节,更多体现的是他什么特点?
【生4】(稍做思考)很腼腆,性格天真就像百合花一样。
【师】那最美的百合花只是小通讯员吗?
【生5】不是。
【生5】我认为最美的是新媳妇。她为了同志们能得到被子,无私奉献出结婚3天的新被子,体现出她善良的性格。
【生6】(快速站起来)我要补充一下新媳妇的性格,从第34段“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可以看出新媳妇热情细心。
【师】你这个细节抓的非常准。
【老师引导提示】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让我们再继续阅读课文相关情节或者细节进行鉴赏。
(时间大约2分钟)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赏析?
【生7】我找到第7段(读)从“洗淡了的黄军装”可以看出他朴素的品质,“枪筒里插了几根树枝”看出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理。
【师】抓住他的穿着和枪筒里的树枝这两个细节分析很好。
【生8】第42段(读)“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说:“给你开饭了!”看出他关心体贴战友。后面还有“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看出他还是一个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老师引导提示】刚才这几位同学重点分析了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那对新媳妇有没有关注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9】第44段(读)“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看得出她无私善良的品格。
【师】我们分析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性格特点。哪位同学来总结概括一下呢?
【生10】小通讯员:腼腆、局促、羞涩、朴实、纯洁、憨厚、知错就改、细心、关心战友、舍己为人。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无私奉献、高尚纯洁。
【师】你概括的很全面。【大屏幕展示第4张投影片】
【师】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的品格。我来看两幅画---
【大屏幕展示第5张投影片】
这是我们同学读了课文后画的。如果从中选择一幅作为课文的插图,你会选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生】(绝大多数人说)第二个。
【师】(鼓励地)那就发表一下你们的见解和看法吧!
【生11】我会选择第二幅。因为第二幅小通讯员衣着朴素,能体现出他的性格朴素,重点是枪筒中的花枝和面貌能体现出纯洁、天真。
【师】你关注了画面上他的穿着和枪筒中的花和树枝这两个细节,分析得很不错。
【老师引导提示】那你们看第一幅画作课文插图就不好吗?
【生】(又转而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画)好。
【师】(追问)好在哪里?
【生12】新媳妇眼里那一抹忧伤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牺牲的小通讯员的尊敬、尊崇还有浓重的悲伤,而小通讯员身上盖着的那床花被子体现着新媳妇对她的关心。
【师】那是什么样的花被子呢?
【生12】白色百合花。
【师】我们请第一幅画的创作者来谈一谈,你为什么这样画呢?
【生13】我认为新媳妇给小通讯员缝破洞这个细节非常感人,表现出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的崇敬和歉意,新媳妇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的心灵。
【师】非常好的创作意图,谢谢你!(鼓掌)除了两幅画中的这些细节之外,课文中还写了什么细节?
(生再次读课文,寻找其他细节描写)
哪位同学找到了?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14】我找到课本第30段(读)“一会,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这写出了新媳妇的美丽娴静,是典型的外貌描写。
【师】这位学生找到的是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更细腻的细节描写还有没有?
【生15】第34段(读)“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这可以看出小通讯员腼腆。
【师】这位同学关注的这个细节特别好,在课文中“衣服上的破洞”一共出现了几次描写?让我们一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关于“衣服上的破洞”的描写。
【生16】第一处在34段(读)“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
第二处在43段(读)“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
第三处在53段(读)“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处在56段(读)“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第五处在57段(读)“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你找的非常全面,而且读得特别有感情。
【大屏幕展示第6张投影片。】
你们认为这几段关于“衣服上的破洞”的描写哪一处最感人?选择其中的一处有感情地读出来。
(学生放声朗读)
【师】哪位同学来尝试读一段?
【生17】(踊跃举手,朗读了第57段的。语速很快,一口气读完)
【师】你读得非常流畅。这一段到底应该怎么读呢?
(生沉默不语)
【老师启发提示】(走到这位同学面前)此时小通讯员已经牺牲了,而新媳妇在缝他衣服上的破洞。能再读一下吗?
【生17】(点点头,又读了一次,语速明显慢了,语调也低沉了许多,语音的轻重还不突出。)
【师】读了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那这段应该重读哪些字?
【生18】应该重读“细细地、密密地”。
【师】那你能来读一下吗?
【生18】(读了第57段的,突出了重读的“细细地、密密地”)
【师】读得更好了。谁还能读一读其他的那几段?
【生19】(这个同学坐在最后排,最里面的角落里。她能踊跃举手我真的很感动。读了第43段的。)
【师】你从这段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19】(不假思索地)小通讯员羞涩、腼腆、朴实、执拗。
【老师引导提示】那第34段的是什么情感呢?(停顿片刻)你刚才读的重点是写“我”
的内心感受。(依然不语)破洞还没有缝,小通讯员就急忙奔赴前线了。“我”是怎么样的心情?(还是没有回答)
【生20】(这时主动举手)“我”对小通讯员的关心、没有及时给他缝破洞的惋惜和后悔。
【师】你可以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20】(读得特别有感情)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那我们把第34段的和第43的段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第53段的应该怎么读?
【生21】(读得特别悲伤)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儿。
第56段和57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稍停顿)都有一个“缝”字,这是特写镜头。
【大屏幕展示第7张投影片。】
有一首古诗《游子吟》也写了“缝”,我们来一起背诵!
(学生不约而同地背诵《游子吟》)
【师】孟郊《游子吟》中的“缝”和这特写镜头的“缝”有什么不同?
【生22】两个“缝”表达的感情不同,小说中表达的是战友之间的关怀,《游子吟》是母亲对即将离家儿子的不舍。
【师】分析得很细致。那除了表达感情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学生沉默)
【老师引导提示】我们看“缝”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游子吟》是母亲给游子缝衣,无论儿子离家多久终有回家的时候;(悲戚地)小说中的“缝”是新媳妇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衣服,他已经牺牲了,不会像游子那样回来,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那我们再次把这些“缝”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读呢?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师】谁能读一读?
【生23】(声音较低朗读了一遍)
【师】读得不错,如果语气语调再有一些变化,突出轻重音会更好!(师生一起明确重读的字词)“缝”“一针一针地”“细细地、密密地”。我们女生一起齐读!
(女生齐读,读得比较有感情)
【师】此时新媳妇面对的是躺在那里的小通讯员冰冷的身体。她此时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24】体现出她内心的歉意、崇敬和痛惜,以及军民之间浓厚真挚的情感。
【师】新媳妇给小通讯员的“缝”虽然不是母亲对儿子一样,但是这饱含了真挚的爱。
【大屏幕展示第8张投影片。】
我们朗读时要把这些感情融入进去。
(老师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
这个“缝”像一幅画永远定格在那里。除了这个细节,我们发现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生】百合花的被子。
【师】嗯,在课文最后一段这样写到:
【大屏幕展示第9张投影片。】
“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着什么呢?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25】象征战友情,军民之间的情感。
【师】“纯洁”指的是?
【生26】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感情。
【师】(追问)什么样的感情?
【生】爱!
【师】(穷追不舍)什么样的爱?
【生26】(有点不好意思)纯洁的爱。
【师】(启发引导)从身份上界定是?
【生26】军民。
【师】对!这就是军民鱼水情啊!
【生27】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纯洁高尚的心灵。还有人性美和人情美。
【师】小说中“百合花”是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的。
【大屏幕展示第10张投影片。】
(生齐读)
【师】(深情地)这是最美的百合花!(语气低沉,表情悲伤)小通讯员百合花一样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46年中秋之夜,他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牺牲了(声音哽咽),人们的心情无比沉痛,请选择一个具体的口吻(战友、陌生人)给他的父母发一条微信。
【大屏幕展示第11张投影片。】
【师】大家拿出笔一起来拟写这条微信的内容。
(播放忧伤的背景音乐渲染气氛,学生沉静地写。)
【师】(看学生差不多写完了)现在前后桌四人为一组,交流你们写的微信内容并推荐一个代表来展示。
(学生积极谈论交流)
【师】(学生交流后)现在来展示一下,其他同学听微信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沉默)
【师】(鼓励地)咱们勇敢站起来说。哪怕只有一句话也不要紧的,感情不在于言语的多少!
(一男生一女生同时举手)
【师】那就女士优先吧!
【生28】请你们节哀!你们的儿子是一位伟大的英雄,在部队中他沉默寡言,可是一有任务他总能冲到最前面!如今他为人民牺牲,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师】现在同桌给点评一下。
【生29】她讲述了小通讯员在部队的特点,对工作认真负责,纯洁高尚的品质。
【师】也就是赞美了他,是不是?(让学生说出来更好,老师不该抢答。)女生刚才做了展示,男同学也不能落后哦!
【生30】(刚才举手的男生)阿姨,我是你儿子的战友。你儿子在军队无私奉献,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但是我得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你的儿子牺牲了!请你们节哀顺变!你们的儿子是英雄,是烈士!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的所作所为。
【师】请同桌来点评。
【生31】他写地比较具体,(笑)但是给人比较官方的感觉,没有战友那样的亲情感。
【师】我感觉和你一样。如果再亲切一些更好哦!我这里有一首诗,我们一起读!
【大屏幕展示第12张投影片。】
(生齐读)
【师】英雄应该被我们铭记!茹志鹃在创作《百合花》时这样说——
【大屏幕展示第13张投影片。】
(老师激情朗读上面文字)
这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感情,有时会凝聚成伟大的力量,铸就红色的精神。我们知道的红色精神有——?
【生】(大声地)沂蒙六姐妹!
【师】对!她们是我们沂蒙精神的代表。另外还有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学生说不出来,只好我说了)作为沂蒙人我们最骄傲和自豪的,我们有伟大的沂蒙精神!就是——
【大屏幕展示第14张投影片。】
(师生大声齐读)
【师】这是伟大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沂蒙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成功奇迹!沂蒙精神犹如一朵朵百合花处处盛开,让我们一起来颂“百合”!
(三)【进入阅读任务三 颂“百合” 】
【大屏幕展示第15张投影片。】
(老师深情地朗读上面文字)
【生31】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王换于的故事.......(讲得生动形象,扣人心弦。)
【师】这是多么伟大的沂蒙红嫂,多么美丽的一朵百合花啊!刚才同学有提到“沂蒙六姐妹”,他们一个个都是伟大的女性。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纪录片,来感受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大屏幕展示第16张投影片】
(师生一起观看,不一会就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哼唱起了《沂蒙山小调》)
【师】唱着这首《沂蒙山小调》我们真的为自己是沂蒙人而骄傲自豪!当时我们沂蒙大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
【大屏幕展示第17张投影片】
(老师激情朗诵)
“悠悠岁月逝流水,英雄岁月添光华”。这首沂蒙民谣是沂蒙儿女对“沂蒙精神”的最美诠释!他们是一朵朵盛开的百合花,他们是人民的英雄,民族的脊梁!
【大屏幕展示第18张投影片】
【师】全体起立,向右转,让我们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我们的英雄献上一朵百合花(我的百合花派上了用场),向英雄致敬!我们齐读“三年以来......”
(齐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让我们铭记英雄,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很庄严的氛围中,老师轻轻地说】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