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家训济天下》为例,谈我的微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遂宁中学 曾德强
一、问好
主持人曾玉萍:
有遗憾,未能现场学习:但幸运,文化教学群里能再分享,期待今天又一文化教学的分享。感谢谭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大平台学习
汇报者曾德强:曾老师是上一届的国文奖获得者!经常接受别人的膝盖!
文化教学谭蘅君:今晚是曾子后人的舞台。金童玉女姐弟俩。
汇报者曾德强:尊敬的谭老师,各位文化教学同仁,大家晚上好!感谢谭老师搭建平台。对于今天的汇报,我倍感惶恐。在此聒噪几声,祈盼春天常在,口罩早摘!
下面请允许我用几分钟,对我的学校作一番简介:
遂宁中学是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原称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西南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领航名校,美中教科文组织中国重点合作学校,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实验基地学校,《中国青少年国学大会》基地学校。
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的学宫至今,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千二百多年的办学历程,现辖校本部和介福路校区两个校区,即将拥有三个校区,包括正在建设中的高新校区。
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参加本次赛课的经过和体会,不当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我准备从下面三个方面做汇报:
一、赛前思考:问题的提出,选择微群文阅读《传承家训济天下》的理由。
二、赛中实施:我的实践,课堂实录(节选)
三、赛后反思:我的摸索与反思以及疑惑
一、赛前思考:问题的提出,选择微群文阅读《传承家训济天下》的理由。
理由一:为什么选家训?
这次赛课地点设在山东临沂,当地名人辈出,享誉世界,文化遗迹遍布齐鲁大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文典故、文化景观......太多的内容可选,太多的文章可学,太多的诗和过往令人目不暇接。
文化教学给了我选文的自由,自由是有度的,把握不好这个度,可能会反受其害。
或许是受“旧时王谢堂前燕”影响太深,想到临沂,我首先联想到了“王谢”这两个让当时人赞叹,后世唏嘘的名门望族,琢磨着他们家族辉煌的原因,再结合我教育者的直觉,于是我将文本选材范围圈定在“家训”之内。选定了三位临沂人氏的家训作为群文材料。
然而选择家训,我是有过顾虑的。谁喜欢被训?我都不喜欢,何况是课堂上00的后们,选择家训,会不会影响我的比赛成绩?作为一名选手,我有过实在的彷徨。
主持人曾玉萍:校文化渊源,家训文化流长,纵有难也敢迎难而上。
汇报者曾德强:理由二:为什么选群文阅读?
如果从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提出“群文”一词算起(见《小学各科教与学》2009年3月),群文阅读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十几年来群文阅读逐渐升温,成为语文教研的一个热词,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群文之花又以川渝两地最为姹紫嫣红,家门口的花惹得人心驰神往。
但是刚开始尝试群文阅读的老师,相信一定和我有着一样的困惑:群文太耗时(高中时间特别紧),文章怎么组选,议题如何确定,课程怎么设计,驾驭文本很费力(我是文本驾驭能力欠火候)等。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开展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怎么简便有效地开展群文阅读呢?
我看到电影有微电影,上课有微课,班主任有微班会,就想到了群文阅读可不可以“具体而微”?通过检索,我发现微群文阅读已有成果,我就循着成功者的脚步,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赛中实施:我的实践——课堂实录(节选)
(一)填一填,引入议题(学生自学、合学)
议题:传统家训的内涵要点及传承
阅读《训子孙遗令》(王祥)、《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羊祜),完成下表。
课堂分为前置学习和课堂探讨两部分
主持人曾玉萍:家训那么多,为啥选这几篇呢
汇报者曾德强:是这样的,群文阅读选文采用“1+x”,1来自教材,多篇比较阅读,更能扩大阅读面,训练思维,三位作者都是临沂人。
二、问题导学,探究议题(一课时)
课前诵读五分钟
(一)问题导入:
师:这个词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生:有钱,帅气。
生:败家的一代。
生:富二代也有榜样,比如王思聪。
师:如果请你在横线上填两个字,大家会填什么?
生:(有的脱口而出,有的略一思索,很快达成共识,齐声)不过。
师: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的现象确实存在,可我们也看到很多家族数代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秘密在哪里?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组家训来探讨。(板书:“家训”)
(二)展一展,明确议题
1.PPT展示同学完成前置作业的照片。
(三)议一议,探究议题
1.归纳出“家训”要点。
生:(七嘴八舌)孝、信、德、让、悌、忠、俭、学、慎、恭......。
(老师将要点板书在黑板上)
2.传承的意义和必要
师:岁月流转到今天,这些内涵过时了吗?我们还要不要“孝”要不要“信”?
师:我们是全盘传承还是——?比如“孝”,是传承王祥卧冰的孝,还是《训子孙遗令》中的“孝”?
(板书“传承”)
(学生沉思)
师:王祥被尊为“孝”圣,传说曾卧冰求鲤鱼,这是真的吗?
(生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不信)
大家看注释,注释出自《晋书·王祥传》,看出门道了吗?
生:《晋书》是剖冰,不是卧冰。
师:剖冰和卧冰有什么区别?
生:(做思考状)剖就是把冰剖开,然后捕鱼,在冬季这样捕鱼很常见。
师:所以“卧冰”——
生:是假的(学生发现真相,很兴奋)。
师:结合《训子孙遗令》来看,王祥所谓的孝应该是——
生:孝要适度,不能愚孝。
主持人曾玉萍:提醒学生字斟句酌
师:以此为例,继承传统文化应该采取——
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板书“传承”。
汇报者曾德强:可惜训练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不是本课重点,因此浅尝辄止了,遗憾
(3)提取传承关键词
师:如果从诸葛亮《诫子书》中选一个词来概括以上的所有的词,你会用哪个词?为什么?
生:(争论之后达成共识)修身。
三、文本分析,深化议题
(一)挖一挖,共生结论
1.遵从家训不断修身的实践意义
(1)修身意义:修身的核心就做人,俗话说“先做人,再做——事”。傅雷告诉傅聪要“先做人,再做艺术”。这种观点其实古已有之。
我们来看《礼记·大学》是怎么说的
修身真有这么大功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严格实践修身的例子。
主持人曾玉萍:对文本的挖掘大概用了多少时间呢?群文阅读的阅读时间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
演讲者曾德强:我是这样处理文本:文本挖掘压到了前置学习,读文章、填表格,注释详尽,课前朗读,。文本的思想性很强,而文学性偏弱,只有《诫子书》略微好些。古人诫子,多诚恳朴实之语,干货多,水分少。1+X,1精读,x普通学习即可,这是我的处理方式,不知道对不对?
主持人曾玉萍:而像训诫类的文言文,没有读,常常失去趣味,读起来本身就沉重。总觉得大量的篇幅是需要很多时间阅读的。
演讲者曾德强:是的,方东流老师讲《中和之美》用了6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选用"微"群文,缩小议题,小切入,短篇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理论要接地气,因地制宜
PPT展示严格修身的例子:
文化教谭蘅君:王氏太厉害了,历史上琅琊王氏有多牛? 出了36位皇后和35位宰相,历经1700年不衰。娶琅琊王氏,就相当于有几分把握当皇上。
师小结:(充满激情地)600多位文化名人,90多为宰相,400多年诗礼簪缨之族。琅琊王氏通过遵从家训,修养身心,扣好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台阶,进而参与国家政治,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这是传统中国人的中国梦,这个梦是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李白的“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是李纲的“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抱残阳”。
遵从家训,孝亲敬老是这个梦的起点,济世救民、匡扶天下是这个梦的终点。
曲阜孔氏,陈郡谢氏,钱钟书、钱三强所在的吴越钱氏,无一例外都证明了好的家训、家风可以福泽子孙,影响深远。板书“济天下”。
主持人曾玉萍:又有疑惑了,这么好的家族,现在怎样了?
汇报人曾德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战争,对文化往往是灭顶之灾
四、拓展运用,传承议题
(一)联一联,关注现实
1.家训的当代现实意义
(师生齐读PPT上的文字)
(二).如何传承家训
师:(充满激情地)同学们,中国的家教文化渊源流长,影响深远。古有孔子庭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美谈,近有《曾国藩家书》誉满天下,当代有《傅雷家书》流传甚广。中国人,走到哪里就把家训传播到哪里。因此继承和传扬好家训家风非常有必要。
其实,家训家家有,只是绝大多数都停留在耳提面命得口头训诫,没有诉诸文字,形成典
1、师:谈谈你印象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家长训示
(生略做准备)
生: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和堂兄打架,父亲制止了我,了解了情况后,他教我要忍,带着父亲教给的忍,我性格中多了一份豁达。
师:你父亲教你“忍”、王祥教后代“让”,英雄所见略同也。
(生笑)
生:我最有意义的一次家长训示是,初中的时候,我开始网购,不知不觉,把父母给的压岁钱,零花钱全用光了。当我向妈妈伸手要钱时,妈妈从卧室里找除了一大箱,我买后一次都没用过的东西。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克制自己其实很重要。
师:诸葛亮也教育诸葛瞻要“俭以养德”。你的母亲了不起!
文化教学谭蘅君:当代家训与古代家训,在文化内涵与形式上,可能差距不是一点吧。有一种断层的感觉。
汇报者曾德强: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课题,我把课题抛给了学生,不过我自认为,我还是埋了伏笔的,至少我们对传统家训的要义有提取有归纳。
2.师:今天学了三则家训,你觉得有哪些内容需要你主动养成?请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我读 ,我将 。
(略)
(三)学以致用,提升自己
师: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给大家留了两个思考题,请择一完成。
1.《00后家训方案——这样训示更有效》(写给家长)
2.《中国方案告诉你何以“富”过三代——谈中国传统家训的传承意义》(写给同龄人)
江苏苏州张子然:以前有家训的都是读书的士大夫,学而优则仕。而今读书普及了,且大学都普及化了。不过,读书做官的人还是少数!那么,我们当今的家训应该是怎样的?对于不同职业地位的家庭,他们崇尚的家训会有哪些差异?我们今天讨论家训的意义是什么? 是不是意味着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
主持人曾玉萍:@江苏苏州张子然 我对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好感兴趣
汇报者曾德强:@江苏苏州张子然 张老师,我是这么想的哈,传统家训也是家家不同,认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各个不同。时代变了,当代家训自然有更大的变化,我想把孩子往好处教,大致是不出错的。这个问题很大,我个人觉得不外乎修身与养性,核心素养,核心价值观,都是答案。
主持人曾玉萍:学生作业有反馈没呢?
汇报者曾德强:很遗憾,没有,赛课完成后就离开临沂了。
三、我的摸索与反思
(一)、教学设计与授课策略
1.确定选材,确定议题: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将议题确定为探讨“家训文化的要点及传承意义”,对标《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14-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意在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相较于《课标》的表达,我更喜欢先“理解”,再“传承”),家训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个方面。围绕这个议题我选取三位临沂人士的作品(包括祖籍临沂)作为教学文本,三篇文章是:《训子孙遗令》(王祥-琅琊王氏开创者)、《诫子书》(诸葛亮)、《诫子书》(羊祜)
江苏苏州张子然:其实,孩子理解的家训,与我们所要表达的或肯定的家训是有差异的。一是孩子们的生活背景不同,二是他们的世界观与我们指向的目标也是有差异的。倘使让他们来制定现在的家训,一定会有很多拓展的空间。其实,我们更需要看到孩子们的表达。有时,很理想;有时很艰难。艰难的是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世界。
汇报者曾德强:微群文阅读,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要展开,可以开发成课程,那样会更有价值。张老师提倡学生视角,无疑对传承更有意义。传统家训是源,孩子们的观念是流,是现实功用。有了源才有流。我们也有义务让孩子们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骨子里流淌的是什么,当然从功用的角度而言,我们需要让教育发挥更大的现实价值
文化教学谭蘅君:这节课,重点在传承。现在是家训文化已经被孩子们误解为骂训文化。甚至是棍子文化。价值观,还是要有传承。没有根的价值观,注定会浅薄。承认代沟,但更要承认传递。
汇报者曾德强:是的,韩军老师曾说“没有文言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没有文化,我们有路也回不了家,哪来的归属?
文化教学谭蘅君:先传递,几代人可以找到共同的频率。然后再适应和发展,甚至创新。
江苏苏州张子然:现在的孩子,现在的教育,确实失去了根。看来,传承也困难重重
文化教学谭蘅君:而且外国的很多家族,也有家训文化。唯独今天的中国,家训文化已经变调。
江苏苏州张子然:确实,我们回学校,也让孩子们自己起草一下家训吧,谢谢曾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和帮助!
汇报人曾德强:佩服张老师的行动,想想叶圣陶等教育大师,都是行胜于言,知行才能和一,向你学习做一个行动派!
2.教学流程设计: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①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流程:前置预习——课堂诵读——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课后研学练笔。课堂围绕比、读、议、写、整的教学活动展开,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完成议题,达到读写共生的教学效果。
“比”:要求完善表格,为了读懂文章,学生就得对比三篇文章的异同。通过小组学习,合作生成表格。
“读”:通过朗读,揣摩写作者的心理、语气,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②.“比”的环节完成后,我设计训练学生“提取”和“归纳”的能力:要求学生归纳家训要点,提取一个关键词概括所有要点。因为前两个环节,学生完成得很好,节约了几分钟时间,于是在探讨王祥卧冰的“孝”行时,顺水推舟,训练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对于王祥卧冰求鲤真相的探讨,很遗憾还是由于时间关系,探讨停留在了表层。(余党绪:停下来,找替代,合理化)
“议”:师生一起探讨“遵从家训不断修身的实践意义”并以琅玡王氏的典型例子,以及习近平、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的讲话作为例证,回应了传承家训的现实意义。
“整”:设计三个活动,实现阅读收口,回应如何传承的问题。具体活动如下:
A.请同学们谈谈印象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家长训示。(文本阅读情景化、生活化)
B.今天学了三则家训,你觉得有哪些要点你会主动养成?用“我读 ,我将 。”的格式来回答 。
C.作业(二选一)
a.《00后家训方案——这样训示更有效》(写给家长)
b.《中国方案告诉你可以这样提升自我——谈中国传统家训的传承意义》 (写给同龄人)
(三)、尝试反馈,明白“教得怎么样”。
对于这堂课从最终授课来看,教学流程基本顺畅,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令人欣慰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思维越来越活跃,参与度越来越高,在训练学生“提取”“归纳”(提取一个关键词概括三则家训要点)能力和,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探讨王祥卧冰的“孝”行时)两个环节中,孩子们思维敏捷,回答精准,气氛活跃,完全打消了我之前对于“家训”的疑虑。
当然遗憾与不足也有很多。一是,朗读文章的时间太短,太浅,不能尽性。二是家训文化理解传承是个大话题,一次微群文阅读只能窥见一隅,难见全豹。三是思想政治性太强容易被理解为班会课。
从课后与学生交流来看,多数学生表示有收获。有同学说,家家有家训,每家不一样,我鼓励他开始关注研究家训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谐共生。也有同学准备用名人家训来指父母合理开展“家训”,还有几个爱读书的同学和我讨论起来《原生家庭》这部网红书籍来。
2.对于文化教学与语文教学
纵观经典佳作,“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往往高度集成,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文章,梳理文脉,辨析义理,学以致用,颇有《三体》所谓“降维打击”之妙。
以文化解构文章,可以改变文言教学停留在梳理字词的浅层局面,可以避免矮化经典,淡化经典精神思想等经典传承中的部分问题。对于经典,于漪老师说当今的中国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需要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心灵!
以文化检视课堂,可以避免窄化语文。仅从文章学、文体学、修辞学等方面去分析文章,教授语文,固然可以走文本细读之正道。但容易忽略语文本身的复杂性,语文的外延和育人功能远不能与言语或语言简单等同。因此,从文化角度检视语文课堂可以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以文化立意教学,是对语文“人文性”的重要开掘,是语文回归“圣贤之学”的返璞,也是语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回首语文百年,在异口同声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年代,于漪老师疾呼语文具有“人文性”,历史最终证明于老师是对的!因此以文化来立意语文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多重意义!
文化教学谭蘅君:文化立意,在内涵和外延上,都超过了人文性三字。
汇报人曾德强:中华民族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民族。“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成语,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为了保证血脉的健康延续,古人们自觉地担当起训诫子弟的重任,他们将终其一身的经验写入家训,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包拯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由家训文字,到家教文化,到家族社会文明,它参与了中国灿烂文明的缔造。即便当下,华人的家族企业,也并不落后于西方的现代管理,中国人当重拾起丢掉的信心,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正如谭老师所言,开展文化教学,以课堂的名义为文化招魂,其功昭昭,其需切切!
(四)、我的疑惑
1.教学离不开教材,文化教学有没有直接能用的教材?或有没有相应的课程建设?
2.文化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怎样避免淡化“语文味”,比如我这堂课?
我的汇报完毕,感谢谭老师为我们搭建平台,指引文化教学的康庄大道!感谢四川陈家武名师工作室的专家们给予我的指导与鼓励!再次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如意!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主持人曾玉萍:慧能说,诸佛妙理,无关文字。但在语文课堂中,文化妙理,却总关文字。感谢曾老师在我总是陷入文字的小世界时,带来纵横捭阖的大文化教学启事。
文化教学谭蘅君:文化教学有完整的备课方式与理论来实现教学的文化化,比如语文课本,先根据教材篇目进行文化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使教学形成文化系列。在作文上,有“新文化作文丛书”。
文化教学谭蘅君:这节课非常棒,选点很有意思,它是家教的核心硬件。略有遗憾的是:临沂的家训文化,更有意义的是你们曾家祖宗,中国儒家宗圣曾子。
先看看这个目录:这是曾氏传承。
https://www.sohu.com/a/218523041_708703曾子的孝道思想对历代家风、家训的影响(三)
这篇文章,可以读一读。
研究生论文:宗圣曾子家族家训文化研究
你们入蜀的曾氏,是清朝年间由广东进入四川。
这次临沂大赛,如果讲家训文化,恰恰是你归宗祭祖的时刻。但你的视野里失掉了这个核心。这是一种遗憾。从语文味的角度,这节课还应该在讲解家训 文化的同时,选择优秀的例子,让学生来朗读,来感受家训文化的文风。甚至可以仿写。这是落实到文字和文学层面的细节。
家训文风,很多人已经忘记了。
它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表达。
中国古代的写作分类极细,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要求,虽然都追求雅正平和,但各有倾向。
一节语文课,核心还是要读,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基本可以归于其他文科类。
比如班课,可以讲家训。那么班课的家训与语文课的区别是哪里?是的。你提了语文味。
我刚才出示的文章和论文,其实还要想告诉你们:文化教学的备课,一定要上取专业论文与图书,作为知识正确的红线。没有专业论文的备课,一定会流于浅薄和粗俗。
如果讲家文化之前,读了几本家训文化的专业图书,或搜索过专业论文,然后再由繁深到简浅,这节课的容量和内涵,才会让后来者,得到更多借鉴。
这节课深度不够,来自于备课的时间太紧。
我们的文化教学实验学校,有一套完整的备课流程,来保证知识的深度和宽度,以及根据学情选择的适度。
你这个年龄,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选择这么好的切入点,并在一张白纸上进行这样精彩的课堂构建,已经非常成功。
我提出的只是如何完善和提高的问题。
希望你在未来的探索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