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教育记忆
12月3日,“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育优质课大赛”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隆重开幕,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原副所长韩其洲,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韩军老师等,莅临比赛现场。重庆市璧山区委常委朱朝阳同志对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表示了欢迎,并对重庆市璧山区教育进行了介绍。
大赛开幕会由璧山中学党委吴平同志主持,璧山中学常务副校长王晓明同志也在会上发言。在大赛开幕会上,参赛代表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潘庆玉谈到:“大学教育界与中小学教育界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只有立足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韩军老师提出“新语文教育”就是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是通过“语言”奠定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真实自由的个性精神。会后韩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富有文化气息的标杆课《背影》,还原了语文课堂的本质,再次证明,语文是文化课程,要旗帜鲜明地张扬谭蘅君老师提倡的“文化课堂”。
璧山中学承办这次全国性文化作文大赛,无疑是为打造重庆市具有话语权的学校添砖加瓦,璧山中学的广大的师生同时享受了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同课异构高峰论坛彰显文化教学魅力
2015年12月3-5日,第11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纪念《背影》诞生90周年同课异构高峰论坛在重庆市璧山中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老师们同台竞技,展示了“文化课堂”之魅力,彰显“文化教学”的底蕴和品味,突现“文化育人”理念的前瞻性与高效性。此次赛课分两个赛场举行:一是初中赛场,二是高中赛场。初中赛场分别在阶梯教室和录播室承办了《背影》的同课异构竞技和初中综合组的优质课展示。高中赛场则承办了高中作文组的比拼和小高综合组的比赛。
整个大赛中特级教师韩军执教的《背影》一课,注重了对学生在“感觉”上的有效引领,更传递了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担当,有效地综合了学生的学情和教材要求的任务,让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也成了语文界流传的经典。
(责任编辑:彭亚玲) 图注:潘庆玉教授为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题词:1、文化作文,大气做人。2、文化教学,学究天人。
2015年12月4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和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继续在璧山中学新校区学术报告厅进行。来自江苏镇江中学的徐燕老师,江苏扬州公道中学的范秋盛老师,山东费县一中的王超老师,广东湛江一中的梁雅淇老师分别为我校学生和观赛者们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绝伦的优质课。
四位老师分别就《神的一滴》、《望海潮》、《登高》、《一剪梅》四课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围绕人文,人性,人类的情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性教学。老师们时而亲切自然用真情打动学生,时而对学生们善加引导解决问题,时而用幽默的语言随和的带领学生们进入思考,时而又将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的方式展示出来。对于老师多变的风格,学生们反应异常热烈,学生们能跟着老师的引导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今天下午的四堂优质课都做到了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各位专家对今天的参赛老师都给出了好评,现场的观摩者们也反响热烈,整个会场吹拂着文化的微风。
(责任编辑:魏星)
12月4日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继续在璧山中学四个赛场同时举行。上午第一节课是同课异构《雷雨》,执教者是广东大旺中学的孔志群老师。孔老师从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戏剧语言三个方面来构建课堂教学,特别是从一个简单的“哦”字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复杂心理,可知剧作者遣词造句的写作功力和阅读者精微见著的解读能力。课堂上既有图文展示,也有视频片段的播放,特别是雷电交加的气势震撼人心,从而揭示戏剧冲突的激烈性和戏剧主题的深刻性。
上午第二节课,在新校区学术报告厅,来自江津田家炳中学的杨芳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的经典课文《雷雨》。杨老师教学构思十分新颖别致,她以《雷雨》中的人物姓名分析为主线,探究姓名的寓意与戏剧情节、人物性格命运之间的某种关系。师生重点探究了周朴园、梅侍萍、周萍等人姓名,并因名品文,进一步揭示了标题“雷雨”的深刻含义。整堂课气氛热烈,脉络清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尽管用姓名学知识来解读《雷雨》,虽有牵强附会之嫌,但也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尝试。
12月4日上午第三四节,众多老师期待已久的重头戏在璧山中学新校区学术报告厅上演,来自北京韩军老师在学术报告厅执教标杆课《雷雨》。这节课教学内容丰富而且有深度,立足于曹禺先生自己诉说当初写作时是由于神秘力量的吸引这一点,逐渐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对预设的三个神秘点进行了有效的引导,然后由命与天自然过渡到对‘周’和‘萍’的解读进而加深了大家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学生能跟着老师的引导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节课的设计紧凑,学生思维发散,教学效果良好。
图注:书法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主编李彦宏为第11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题词:状元故里展才华九州震撼,文化教学聚风雷四海欢腾。
12月4日上午第五节,由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校的易小蓉老师执教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此诗,然后听配乐朗读。接着分小组学习,每组负责解读4句诗,小组推选出朗诵和描述诗意的代表展示学习情况。教师自己负责解读最后四句诗。然后老师提炼概括描述诗歌意境的方法:(1)抓住意象特点;(2)想象、联想拓展;(3)组成画面。最后老师点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全诗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课堂推进顺利,学生配合较好,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因为诗歌长,任务紧,“和”文化的解读还不够透彻,学生对“和”文化理念的体悟还不够到位。
愁情缥缈,愁真情切“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江津几江中学李永琴老师的一曲《一剪梅》引领学生走进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梳理作者写愁词的脉络,不仅让学生体悟愁的情韵,更深入挖掘易安词愁文化的特色。
下午4时,伴着《一剪梅》的真情演唱,“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的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从视觉嗅觉触觉将高二(5)班的学生带入了李清照愁的精神世界,李老师别出心裁,通过马致远以意象写秋,范仲淹以意境写秋,而李清照以主观感知、内心体验写秋,将愁意侵入骨髓,突出易安词独树一帜的愁文化,详解“独上兰舟”的“独”、“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化无形为有形,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绘声绘色的演绎,自然引出李清照写愁词的脉络:愁——消愁——无计消愁——愁情更浓。吟读、剖读、品读、点读的学习步骤,更让读者认识了马致远范仲淹李煜等著名词人。
别具匠心、细腻真切、灵动多姿、化抽象为具体是李老师送给璧中人的礼物,更是文化作文的大师引领。
图注:泰州学院讲师赵广志上课风采
12月4日下午第四节,广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觉民中学的符少向老师在新校区报告厅执教《一剪梅》一课。这堂课先从平仄词义解“裳”读音,师生交流,接着一读,让学生自由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红藕”“香残”“西楼”等意象分享交流,悟诗人相思之愁,感中国传统文化。二读,融入情感,解读其他诗歌的意象,三读,品味鉴赏,体验情感,比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愁”之异同,前者表国破家亡之“愁”,后者达甜蜜幸福思念之闲“愁”。从意象到情感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循循善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教学效果较好。
12月4日下午第四节课,在新校区录播室厅,来自河南南乐一中的王丽老师上的课文是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王老师从一个感人的现实故事开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讲解了侍坐的礼节,并以孔子的“问志”主导课堂,分别讲解了子路的自信,曾皙的从容,冉有的率真,以及孔子向往的政治理想和礼乐化人的治国理念。整节课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给听课的师生带来了一次丰盛的文化盛宴。
(责任编辑:张福洪)
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圆满成功
12月5日,第11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落幕,来自19个省市的老师共同参与和见证了2015中国教育记忆的高峰场景。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庆玉,世界大学排名第181位的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特聘教授、双博士学位作家王克强与重庆一中曾昭君、重庆璧山中学汪飞,在16们评委的共同评议中,获得“国文奖”,每人奖金千元,由韩军个人出资。评委中既有大学教授,如西南大学荣维东(华东师大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刘莉(曾任西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秘书教研室主任。重庆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理事、重庆市秘书学会理事、重庆市教委应用写作中心教研组副组长、国家秘书资格考评员)等,也有特级教师,如广东湛江东海书院院长江海燕,璧山中学巫正鸿老师等,还有教研员,如渝中区教研员、特级教师何元俭,大足区原教科主任、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袁伦国等。强大的评委阵容,体现了“国文奖”不容置疑的公信力。
当然,四个赛场,50多节赛课,许多选手们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独特的教学风格,新颖的解读等,从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摘得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为“文化课堂”的推广与认同,展示了精彩的智慧。
图注:大赛开幕式在璧山中学隆重举行。
本次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研究”课题组与西南大学文学院、璧山区教育委员会、璧山中学、《万象国学》杂志等承办,《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学考试》《民办教育》等协办。大赛为期三天,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副长韩其洲、重庆市教科院院长徐辉、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璧山区委常委朱朝阳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指导大赛工作,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50多位优秀教师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强强对决,精彩纷呈。
比赛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初中组同课异构篇目是《背影》,高中组同课异构的篇目是《雷雨》,由中国语文届领军人物、清华大学附中著名特级教师韩军领衔,与来自广东、河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河北、四川、内蒙古等一线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以及特级教师同台竞技,这些专家、教授、老师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同一文本,使大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
图注:初中组《背影》同课异构大赛现场。
图注:杨芳老师执教《雷雨》,荣获高中组同课异构特等奖。
赛课活动中,潘庆玉教授从大家庭责任的角度,解读《背影》的社会意义。王克强教授从五四潮流中解读出那一代人在文化叛逆中对自己和上一代所带来的伤害,从而呼吁社会所谓自由思潮,应该适可而止。杨芳老师执教的《雷雨》从中国姓名文化角度解读文本,独到新颖,见解深刻,挖掘出《雷雨》“摧毁一切以换取新生”的主题意蕴,也读出了曹禺“用悲悯情怀泡一壶人间暖茶”的创作深意;罗晓艺老师执教的《背影》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解读文本,引入龙应台的《目送》与《背影》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出文本背后隐藏的中国式亲情文化,……每节课都散发着浓浓文化的芬芳,得到了专家评委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图注:同课异构特等奖选手合影。
图注:小高综合组一等奖选手合影。
图注: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庆玉上课风采。
图注:双博士学位作家王克强教授以民国方式演绎民国课本《背影》,意在再现刘文典、黄侃等人当年的课堂风采,构思精彩。
图注:江苏南通特级教师丁卫军上课风采
图注:中国语文领军人物,特级教师韩军上课风采
图注: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理论创建者谭蘅君老师与对外经贸大学附中校长助理、特级教师蒋建华合影。
图注: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璧山中学常务副校长王晓明合影。
图注:先进的录播设备,保证2015中国教育记忆完整呈现。
书法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主编李彦宏题词书法真迹(一)。
书法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主编李彦宏题词书法真迹(二),每个字的写法均有变化,在”变“的韵律中,暗含着或期待着文化作文将改变教育,改变中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