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在全国文化教学大赛中
再创新佳绩
2019年12月6日,在临沂市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五届中小学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二届超特赛”中,由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秘书长徐海虹老师带领的“青岛文化物理派”4名选手取得辉煌成绩,其中:崂山区第三中学张生老师荣获全国特等奖、并夺取科学组最高奖“墨子奖”,学科秘书、青岛第61中学崔娜娜老师荣获全国特等奖,青岛第53中学李敏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并荣获学科融合奖,城阳区教研室韩同欣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并荣获超特奖!!!
在这场文化与教学高度融合的饕餮盛宴中,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向大赛展示了几项最新的研究成果:
张生老师:《光的反射》
张生老师的赛课《光的反射》,体现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运用思想智慧引领课堂”的研究成果。在本课中,张老师首先通过三国贾诩“料敌制胜”的故事,告诉学生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事物就可能随之变化。然后,抱着这种“变化”的思想,他带领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条件变化探究过程,从光沿直线传播——变化1:介质变不均匀——变化2:变为不同介质——变化3:变为照射到反射面——变化4:变为不同平面——变化5:变为多条平行光——变化6:变为粗糙反射面——变化7:变为垂直入射——变化8:变为逆向入射……在获取光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变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面对变化我们不必惊慌,要敢于面对,要善于随机应变,如同王戎识李那样运用反证法、如同华佗那样怀旧类比迁移、如同施发那样建构模型。这种机变思想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甚至生活、工作意义重大!
崔娜娜老师:《进击电路——设计医院呼叫器》
崔娜娜老师的赛课《进击电路——设计医院呼叫器》,体现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在“项目式教学”与“课程整合教学”融合研究的成果。在本课中,崔老师通过将电学“电路”“串并联电路”两节课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让学生自主完成的项目——设计医院呼叫器。然后引导学生经历规划设计方案、分步实施(一个灯亮-两个灯亮-两个灯互不影响)、最终设计出医院呼叫器的全过程。在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研究问题也同时发生了不断转换,由实际问题转换成了科学问题,充分体现了清代数学家梅文鼎老先生的问题转换思想,从而让学生在“管仲:并列-比较法”的引导下获得了电路、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等相关知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物理-生活-物理”的课程理念。这种问题转换思想以及并列-比较方法,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有力武器!
韩同欣老师:《温度计》
韩同欣老师的赛课《温度计》,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创造学与中国古代发明融合教学”研究成果的典范。在本课中,韩老师通过诸葛亮发明连弩所体现的“缺点-连续改进”方法、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设置水位标尺的“缺点-规则”方法,引领学生不断运用创造学的“缺点列举法”进行逐渐逼近与优化过程,从学生制造的小瓶温度计逐渐优化、创造设计出实验室温度计,从学生尝试性使用温度计逐渐优化、形成温度计使用规则,从学生多次运用规则的测量过程逐渐优化、整理出运用温度计的一整套科学操作方案。这一系列的创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从而让学生在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的引领下,不断创造、不断前进……最终上升到使用任何工具都需要规则,甚至于让学生形成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都要有一种规则意识,这种意识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意义重大!
李敏老师:《磁场》
李敏老师的赛课《磁场》,是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连续模型建构教学”的典范。在本课中,李老师首先通过极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然后由激动人心的郑和下西洋引出地球为何能让磁针指南问题,然后引领学生运用王叔和的对应-简化法、唐慎微的分解-组合法、郭守敬的缩小-放大法、施发的图样-模型法,开始了平面、立体、实物、图样……一系列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由此引领学生从平面地图到立体地球仪……再到地球磁场以及范艾伦保护带、极光形成,再到火星残存磁场,最后再到宇宙大爆炸之初的磁单极子的波澜壮阔的科学之旅。整个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运用各种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意义重大!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多年进行文化教学研究的目的,正如上一届“墨子奖”获得者崂山十中陈吉兆老师在本次大会开幕式发言时代表青岛市初中物理人发出的共同心声:
物理,是让人最充满激情的一门科学!爱因斯坦的追逐光线、麦克斯韦的妖精、薛定谔的猫……让人心驰神往!但是,没有具有文化内涵的物理教学,却只剩下一堆冰冷的公式和符号,如同一副没有血肉的枯骨!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必然出现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但确实存在的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物理的普遍现象!
如何让物理教学充满激情、令其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而不是变成扼杀学生激情和创造力的场所呢?为此,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走上了一条漫漫的寻求之路!
显然,只有赋予这些冰冷的公式和符合以生命,才能打造充满激情的教学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我们知道,只有民族的东西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我们从科学哲学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筛选,发现曾经在诸多世纪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过程中的方法几乎囊括了现代科学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所有方面,因此,将其运用到物理课堂中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物理教学显然再合适不过了。
但如何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方法与物理课堂教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呢?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号称社会、人生铁律的众多的心理学效应恰恰是最好的粘合剂!由此,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终于打造出了以科学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为文化内涵,以心理学效应为粘合剂的充满激情、有血有肉的以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德育一体化”的“青岛文化物理课堂”。
这就是“青岛文化物理派”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最后,感谢全国文化大赛领军人谭蘅君先生、临沂市李春光主任等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对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青岛文化物理派——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
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