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895阅读
  • 1回复

(2019高考作文)江苏卷满分作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优秀作文

01

澡堂滋味

      看这题目,忽然想起澡堂,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虽然起身后,或翩翩美衣或衣衫破旧,各有各的人生,此刻却是同一屋檐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随意说说这滋味。冬天里洗澡的大老板,手腕戴了金表,沉甸甸,褪下来,交跑堂手里,暂时存跑堂的手腕上,放抽屉或箱子,不稳妥,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几十万的表就飞不走。跑堂也曾对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点酸溜溜的羡慕,此刻是甜滋滋的享受。短暂的戴表时光里,跑堂也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半个小时后物归原主,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拎茶瓶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闪烁晃眼。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最默契的应该是有人问几点,他看表名正言顺,凝视片刻,略带迟疑,又斩钉截铁,告诉你几点几分,容不得你半点迟疑。

这酸和甜虽短暂,却也一晌贪欢。

跑堂是苦生活,揩毛巾添茶倒水,靠茶水钱糊口,许多老头爱泡澡,驱散一身困乏,可每天付澡票已穷于应付,自带茶水,偌大的堂口歪七八扭躺了一片锱铢必较的老澡客,自然让跑堂头疼。常起口角,辣味十足。有一老头,不洗到打烊不起身,似乎也自知理亏,毛巾把子也不劳跑堂动手揩,躺在角落里孤云独自闲,甚至还带一大苹果啃,持久战深谙其妙。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像这类洗光澡的老头好几个,人情世故不是不洞然观火,但就舍不得这钱或者别有难处。老头子们齐聚澡堂,蹉跎时光,各自疏慢。不吃茶的老头和跑堂,他们这样势同水火,却又每天风雨无阻同一屋檐下,彼此厌倦,各翻白眼,却又天长日久的活下去。

这苦和辣,也是人情冷暖的滋味。

澡堂里,必然有一帮闲人说客,由他们讲新闻,论历史,替古人担忧,才有意思。却也不要见解正确,有理有据那是百家讲坛专家的事,这里妙就妙在信口而谈,眉飞色舞,捕风捉影,却又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以不切题为宗旨的胡扯是其神韵,样样属实反而失之于教条乏味。春风得意的说客里,有退休不甘寂寞的老教师,地摊上翻来的野史说的有鼻子有眼。听的人多。有见闻广博的老司机,走南闯北,一肚子故事写出来就是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有嗓音圆润的歌唱家,衣服没穿好忙不迭的献艺,一曲小白杨听的众人摇身赞妙。

阿城有个比方,人文就像盐,是看得见、摸得着;又像盐,融于人类生活,不知道的,以为没有什么人文,以为没有人文,人类也可以生活。我觉得这些澡堂说客,是一把盐,因为这把盐,澡堂不再平淡,有了咸味。

02

人生一场,五味调和

       人生,是有味道的。所以每每我们提及于此,会搭配的动词就是“尝”。虽然我们总说,让一切变得简单些,但是这味道却始终不是单一的。

酸甜苦辣咸,五味构成了人生的复合滋味。

酸味,入肝,上通双目。这是人生给的磨难,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拒绝酸楚,其实并不明智。有人总觉得男儿到死心如铁,却不知百炼钢也会化作绕指柔。有酸的日子,代表着你的努力和付出,这酸味,它终究会酿成醇香的回忆。

苦味,入心,上通唇舌。这是人生给的历练,是每个人得以变的坚强不可缺少的一步。没有人可以拒绝历练,有人掩耳盗铃,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冰冷的现实。因此,我们要勇敢承受,将历练当做一场自我锻炼。承担那一口苦,才能迎来华丽的蜕变。

甜味,入脾,上通人口。这是人生的奖励,是让自己可以鼓起勇气走下去的那一颗棒棒糖。我们乐于接受奖励,但是我们不该将此到处传播。有些时候,甜蜜的事情应该锁在心里,不要放到嘴边。

辣味,入肺,上通人鼻。这是人生的考验,如同高考,可以以如此简单的三天,将人划分出不同的群体。有的人乐于接受考验,有的人选择逃避。其实,人生是无处可逃的,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拥抱,让考验成为自己的选择。接受它,还是抛弃它?每一种选择都是未知的可能,这就是辣的魅力所在。

咸味,入肾,上通人耳。这是人生的积累,人生最根本的表现。就如同盐,来自根深蒂固的人体需求。缺少了盐,人类无法生存;缺少咸味,人生也无法启程。我们不妨把咸味细细咀嚼,当这种味道成为平淡无奇里,最温暖的一次归属。

五味调和,才是人生。但五味调和,并不是五味叠加。中国人的哲学讲究的是整体。五味之间,相生相克,互相联系。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变化而转换中,一路走远。

所以,酸到了尽处就是苦。因为磨炼到了最后,就为成为一场历练。

所以,苦到了尽头,自然要回甘。就像是历练的最后,我们总会得到人生的奖励。

所以,甜蜜的滋味虽然能够让我们忘记辣的感觉,但是考验依然存在。想要下一个奖励,我们必须继续启程。

所以,辣味的终点,就是咸。就像一趟旅程,最终我们会得到应得的一切。

五味调和,这就是我们人生一场,最后的所得。

03

和而不同

        烈日炎炎的午后,到朋友家做客。朋友热情地递来一杯白开水,原本以为只是白开水而已,喝到嘴里才发现水里加了“料”,清凉、清香,回味无穷——薄荷?正想问,朋友指了指窗台上一盆碧绿的薄荷,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片叶子都透着亮。正是这几片叶子,让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成为夏日里美味解渴的饮料。

朋友五十多岁,酷爱美食,更喜交友。平时总有很多人爱往他家跑,其中有我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有我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自在。我总觉得,他的交友有点杂,难道不应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到是从没正面回答,只是引用孔夫子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打发”了我。说实在的,他的朋友中,有些人的性格我确实不喜欢,特别是那些孤傲、高冷甚至不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总觉得没法沟通。但朋友似乎却有种特殊的魅力,能把一帮性格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他很少就某个话题与人争辩,更喜欢听别人说。就像泡茶一样,他把别人不同的观点当成佐料,融入白开水中,给自己泡了一壶壶风味独特的茶,浅斟慢酌。

“小时候我不喜欢吃姜,总觉得味道怪。现在吃面,没有姜丝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对人对事的很多标准都会变,不是人变得圆滑了,而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了。”朋友说:“世间万物,各有特性,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才能百味纷呈。与人交往和做美食是一样的道理,不同的食材往往能碰撞出令人难忘的味道。你上次在微信里说,身边有几个人你不太喜欢,觉得难以相处。其实不必烦恼,君子和而不同,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那样会很痛苦。作为忘年之交,我把这四个字送给你,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客厅的电视里正放着新闻,中美贸易战的硝烟隔着屏幕似乎都能闻到。在大洋彼岸,那个与世界为敌的人,正为了自己的利益,挥舞着大棒四处树敌。“特朗普是个反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懂得利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有朋友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他应该向稻盛和夫学学利他哲学,更应该向中国哲人学学和而不同的为人处事之道。”

薄荷水喝了一半,几天来萦绕在我心头的烦恼如暑气般,被冰凉的饮料抹去了,心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清爽感觉。是啊,物各有性,但却可以共生共融,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只需和而不同,如此而已。

04

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烧肉?

      牧羊人汤姆所有的羊群都是纯白的,非常纯粹,如同一大团白云。所以极厌恶其中的一头黑羊,老想除掉它。后来天降大雪,白色的羊群散布在大雪中根本无法找到。最后是借助那头黑羊,使得汤姆的羊群失而复得。

由此,汤姆明白了一个道理,纯粹固然不错,但和谐共生更加美好。

事实也是如此。物各有性,各有其美。老虎易怒,猴子急躁,绵羊温顺,但这就是它们的特性。植物就更有意思了,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连同样的物都不是一成不变,更何况是迥然不同的物性?

物性如此,人性亦然。《左传》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心何所想,当然与其性相关。如果要尊重人性,就要学会宽容,不要妄想统一思想,思想是无法统一的。

但问题来了,无法统一思想的人,究竟该如何相处呢?

一种是尺码相同,志同道合,这属于“加”。愿景和使命相同的人碰撞在一起,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生命被点燃。

但要命的是同类相差无几,量的累积很难产生化学反应。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萝卜烧肉就不同了。异类的介入会打破某种浅层次滑行的平衡,产生奇妙的变化。壳中的沙砾,成为晶莹的珍珠,水汽中的尘埃,化为久旱的甘霖。美国西廷?布尔说得好:“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不是一件坏事,苍鹰不必变成乌鸦才有和平”。

另一种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这属于“融”。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来说,“和”是天道运行的规律。《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从哲学价值论层面来说,“和”是人道追求的境界。《礼记》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则立、则生、则顺、则达、则盛。

从哲学方法论角度说,“和”是处世行事的基本准则。《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只有在遵循和谐适度原则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长久立足于世。

即便从生物学上来说,互利共生也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种间关系。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藻类跟真菌共生、鳄鱼和牙签鸟共生、犀牛和犀牛鸟共生。

和而不同,要求我们人类,一是必须要以开放的、宽容的心接纳人事万物;二是按适合于自身的特性选取并丰富自己。三是追求在多元化的环境中和谐成长,立己达人。

即便是铁板一块的整体,都要寻找一个异类来调和。很多跨国大企业的董事会中,都有一个专门唱反调的人,唯有这样一个人时时处处作梗,才能促使决策的准确深入英明。

新东方徐小平说:“对创业者来说,如果你有一个3~4人的核心团队,有一个人老在唱反调,这是企业大幸。”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扮演着异类,调和着你,反驳着你,警醒着你,也推动者你,如大树上的啄木鸟,它既是医生,也是一个饥饿的人。但始终与你共存共生。

但第三个问题产生了,和会不会失去自我?“和”只是调和,不是彻底融化,进而失去自我,而是要始终清醒地保持着自己特性。你可以站在中国看世界,你也可以站在世界看中国,但你必须是中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盐和入水是盐水。盐水和入鸭是盐水鸭。不管你如何融入群体,你都要始终为自己代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05

包容共存,妙不可言

      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以牺牲自我成全了世界。神话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传文化。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政”、“以义制利”;墨家的“兼爱”、“尚贤”;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以法治国”……各家争奇斗艳,但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学说。而杂家更是“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议,成就了《吕氏春秋》。这种情况,就如各种食材充力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形成了一席文化盛宴。

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文化 发展,诸多著作因此失传,文化也差点断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单一的文化,造成儒家独大,其余名家逐渐在滚滚红尘中消失……

狂放不羁的酒中仙太白,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成就如此之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多种文化对他的熏陶。太白祖籍甘肃,生于中亚碎叶城,少时其家迁入四川江油,青年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地漫游。南到洞庭湖、湘江,东至吴、越,中途求仙问道。丰富的文化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但往深层想一下,李白的成就不也是得益于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吗?中原大地孕育了道教,但佛教却是从西域传来。若是没有玄奘西行,带回许多经书,及唐朝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佛教就不可能在中原大地繁衍生长,香火遍及神州。宽容的唐朝,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多文化的包容,亦吸引人才的到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学有所成之后,曾回国讲授几何。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却选择了远赴美国,因为开放的美国,多文化共存的美国才能使他更好的发展。陈省身也曾想过和华罗庚一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在那种形势下,他放弃了。直到邓小平复出以后,陈省身开始帮助推动中国数学的复苏及发展,并在不久之后,离开美国回到故乡天津,落叶归根,把自己余下的光和热全部贡献给祖国,直至逝世。只有如大海般包容万物,才能形成人才的发源地。

文化,它由包容的“风”编织而成。它曾汲汨罗江水养育成长;它曾摇响在南山东篱下;它曾摇响在天姥山脚、岱宗绝顶、浔阳江头;它也曾摇响在古道、栈桥、杨柳岸、溪亭、孤舟、桃花林…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0-22

1. 陶罂
江苏一考生

墨子在游学鲁地时招收了一个绝顶聪明的门生耕柱子。据说此人心灵手巧,灵巧到什么程度呢?他能将不起眼的东西制作成有意思的物件,用他自己的话说,融多物为一物。

墨子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用芦苇叶做着乐器,只见那乐器层层包裹,吹口处尤为精致,貌似是一个不完整的埙,整体酷似一只纺锤。墨子请他吹上一曲,于是“纺锤”的圆孔处传出别致的声音,一种介于浑厚与清脆之间的声音,流淌着夏季的活力。墨子对他大为赞赏,认为他“多知”,于是表达了收他为门生的意向。耕柱子双眼乜斜,要求墨子露两手绝活,他给出的理由是“学高为师”,也是嘛,师傅水平不高,怎么带得起学生哩!只见墨子微微一笑,随手撅下半根芦苇,撕剥下横生的芦苇叶, 找到一片沙地在上面画了两座城池,接着给耕柱子推演起了攻城与守城的策略,眼花缭乱的招数融阴谋秘计于一炉,令耕柱子佩服不已。耕柱子倒身便拜,直言师尊在上,耕柱子我有眼不识泰山。于是简单地收拾一番,耕柱子跟随着墨子过上了游学的生活。等到了墨子府第,耕柱子才明白他的老师来头太大,因为老师正是天下显学“墨学”的开创者,而墨学的核心奥义之一就是“融”,所谓“兼爱”也。

  墨子给门生讲授守城器械“陶罌”的制作技巧。这一器械是墨子的得意之作之一。那是一种陶制的容器,类似水缸,制作者在上面蒙上皮革,将其放入井中,用来听挖地道的声音,以防止敌人挖地道偷袭。墨子侃侃而谈,耕柱子在听到一半时便心飞天际,因为在墨子的门生中耕柱子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是数一数二的,老师墨子时常在门生面前夸赞他。墨子讲完后,开始向门生们提问,只听他问道:何以强罂(如何强化陶罂的效果)?门生们一个个抓耳挠腮,墨子突然喊到了耕柱子,此时耕柱子正神游天际呢,自然无法回答老师的提问,墨子当众变了脸色,狠狠地批评了耕柱子,骂得他即刻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第二天,耕柱子私下里找到老师,抱怨说:“老师我觉得您批评我批得有点过了头了,难道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您讲的那个‘陶罂’我能制作得跟您一样好,我觉得再无添加材料强化的必要了。”墨子目光如炬,注视着耕柱子讲道:“你错了,你不应该只将注意力放在陶罂上,你可以融合外物以扩大陶罂的效果。学问是没有止境的,一个人的学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大,包容的东西多,就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太多。我再问问你,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我鞭策的,我想让你不断扩大自己的圈子,所以才对你感到生气。”听完老师的话,耕柱子幡然醒悟,从此把“融”这一独门绝技做得越来越精深。

  正所谓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天下学问起于融,也辉煌于融。

点评

1.借题发挥,细节考究。本文以古典故事“墨子怒耕柱子”为改写对象,作者想象力丰富,构想的细节逼真、生动,而且符合墨子在历史上的形象定位,这样的改写难能可贵。

3.立意突破,合情合理。通常寓言故事改写多会改变主旨,以体现“新”之意,本文就是如此,作者将主旨确定在“融合”上,突破了原作的寓意,而这一突破合情合理,完美地契合了试题内涵。

3.行文严密,有机一体。文章的全部内容都围绕这一主旨:开头点出耕柱子的融多物为一物的技能,主体先后点出墨子的厉害技能、墨学的核心奥义之一都在于“融合”,结尾提炼的有关学问的观点,同样扣住融合,有深度以及新颖度,发人深省。

2. 元和年间的自述
江苏一考生
元和元年   

我来到永州已经一年了,此地瘴气肆虐,像极了我乱糟糟的心情。短命的改革在我心底刻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再加上母亲病逝,我落下了失眠的病症。

今天我又早早地醒了,脑海里又跳出当年的一幕幕:顺宗中风变哑,主事的二王,一个因丧母告假回家守丧,一个也中了风,宦官俱文珍等人趁机沆瀣一气,胁迫顺宗禅位,并策动神策军发动宫廷政变……宪宗一上任即颁下一道圣旨,驱赶我们这些参与改革的臣子到荒远之地,过了一些时日,王叔文被赐死……现在看来,我们当年是忽视斗争的复杂性了,泾水、渭水确实是不能相融啊!王叔文也真是的,改革动机不纯,怎么能利用改革来为己牟利呢?听说他家里有个专门用于收受金银珠宝的箱子,泾水被混进渭水,怎么还能保持清澈啊?

  唉,窗外鸡鸣了,心头忽然涌上两句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待后面有时间再补足吧!

元和三年  

忘年交吴武陵也被贬到了永州,令我惊愕的是这位小兄弟做官还不到一年。血气方刚的小子性格还是太刚烈啊!权贵们那个金圈子硬碰硬还是不行的啊!

  吴武陵落脚在潇水之西,和我只一水之隔,我自我幽默地感慨:永州这地方还真是与我柳宗元密不可分啊,好友娄图南刚离开不久,皇帝又送了個吴武陵给我。

  初识吴武陵,他的才思敏捷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曾经夸他: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视白日之正中也。这些年过去了,他的学识更见长了吧?不知道他对哲学又有了怎样高明的见解?从这个角度讲,对于吴武陵的到来我反而该庆贺一番咧!

  我是一个爱交朋友的人,朋友们与我相得,给我的生活添加了许多色彩。他们不同的秉性足以使任何一个时空绽放精彩。

  迅速地研磨,铺开信笺,我在最右侧先写上六个字——湘浦大人台鉴,我期待着那个学富五车的青年的到来。

元和四年  

这一年西山给了我别样的感受。这座山正对着法华西亭,从亭子里眺望,其巍峨奇异直入眼帘。我带着仆人一路披荆斩棘,焚烧乱草,忙活

了大半天终于到达了山顶。

  从山顶下望,山下的一切变得渺小,四面青山白水萦绕,如同挂在四周的山水画,此境绝美,人间的烦心事在这一时空里不足一哂。我闭上眼睛,随意、舒适地坐下,吐纳着山顶的空气,只觉得此境辽阔浩渺,只与天地之间的大气有机融合,我的内心难得的悠然,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西山之游在我心间萦绕,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世间行走,要选择性地融合,学会融合,人生方能进退从容!

  永州这个地方第一次让我觉得亲切,我决定把西山这座奇山推介给世人,文章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始得西山宴游记》。

点评

1. 形式创新,构思精巧。本文读下来,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文章采用随笔的形式,其形式之美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在紧张的时间里能有此构思,确实难能可贵,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满分作文。

2. 素材熟稔,融会贯通。作者对文学家柳宗元相当地熟悉,记述的相应历史事件,从宏观到微观基本吻合史实,因此,即使将本文看成是研究柳宗元的参考资料也毫不过分。本文的成功给读者的一条启示是: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且做到融会贯通。

3.立意绝妙,有机一体。本文在立意方面立足于《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立意绝妙,前面的两部分完全可以看成是第三部分的“因”,也就是人生中的挫折促使柳宗元邂逅了西山,三部分有一体。

3.和而不同两君子
江苏一考生

我们小区里有两位饱读诗书的前辈,人称愚公和智叟。

愚公今年七十有二,他性情豪爽,仗义执言,动辄拍案而起。村长用公款买车,供自家儿媳上下班之用,村里人看在眼气在心里,就是没人敢到老虎嘴上拔毛,可愚公竟去拔了这根毛。他先找村长交换意见,村长不惹他,他就跑到乡里找纪检。结果村长老老实实把钱退给村里,还落了一个警告处分。愚公赢得了众人的夸赞,可村长心里却留下了芥蒂。

  智叟比愚公还大两岁,他为人谦和,从不得罪人,人缘极好。在愚公刚有告发村长的动议时,他出来阻挡:“官场里这样的事多呢,你管得尽吗?告倒一个官,得罪一帮人,自己又伤神动气,何必呢?”可是在村长受了处分之后,他又跑到村长家里劝村长:“不要记恨愚公,他不告发你,也还会有别人告发的,和为贵,和为贵。”

  愚公喜欢悲剧,他说悲剧给人力量;智叟喜欢喜剧,他说喜剧教人平和。愚公喜欢项羽,他赞项羽顶天立地,敢作敢当;智叟喜欢刘邦,他夸刘邦伸屈自如,进退有路。

  两人走到一起常为一些与己无关的小事争论不休。某老师专业水平很一般,请人代写几篇论文,发表在什么杂志上,又暗中疏通关节,买通各路神仙,终于获得高级教师的职称,于是便学者型教师俨然,平日里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动辄便曰:“我是高级教师。”愚公闻之,批曰:“骗来的王冠无光彩!”智叟则说:“偷来的钞子也是钱。”

  一日论及某官不学无术,愚公义愤填膺,智叟说:“不学无术而官运亨通,此术中之大术也,你学而有术,何以混不上一官半职?”愚公驳曰:“人吃苍蝇会得病,鸭吃蛆虫好长膘,你愿作人,还是当鸭?”智叟气得哑口无言,从此两人不再来往。

  有一天,一个小偷乘老人外出,窜进智叟家里,偷走了抽屉里2000元钱。老人回家,在门口与小偷撞个满怀,小偷掏老人一拳,撒腿就跑,周围邻居尽作“壁上观”,无人去追拦小偷。这时候,他多么希望一个侠客从天而降啊。说来也巧,侠客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智叟的老对手愚公。愚公听到外面有吵喊声,出来一看,见一小青年狂奔,便上前阻拦,小青年拔出刀子,向愚公猛刺,愚公缠着他死死不放。众人见有人与小偷交上手,胆子便大起来,纷纷出来援助,很快将小偷制服,扭送派出所。

  走出派出所,两人相视而笑。愚公说:“君子和而不同。”智叟则曰:“小人同而不和。”

  “哈哈哈!”两位老对手的笑声合二为一。

点评  

1.立意深刻,颇有哲理。两位老人,一个敢于斗争,一个坚持和为贵,文章通过他们的性格冲突,展示了两种文化、两种价值观,表达“君子和而不同”的主题,切合题意,且构思巧妙,颇有哲理意味。

  2.构思巧妙,布局合理。文章先展示两位老人的行为上的差异,再展现他们思想上的差异,最后通过智叟家中遭窃盼望侠客、愚公勇斗小偷的情节,在“哈哈哈!”的笑声中传达“君子和而不同”,构思巧妙独特,布局安排合理自然。

  3.选例典型,形象鲜明。文章赋予两位老人以愚公、智叟之名,选用举报贪官、文学喜好、评人论事等情节,在对比中刻画人物,一个拍案而起,勇于斗争,一个息事宁人和为贵,选用事例典型,叙事简明扼要,人物形象鮮明。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