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国文杯’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初赛题目
“文化作文”新理念借助大赛形式推向全国,新理念融入小、初、高大赛试题,以及命制理由、命制总说三个环节中。希望参加大赛的学校教师全部阅读,从而加深对“文化作文”的正解。
教师或教育研究机构,可借助试题、命制理由、命题解读三者,感知组委会对教育的思考,对文化的构建,对未来的责任。
鸣谢:本届大赛试题的命制、审阅、修订、校对等得到部分作家、教授、教研员、特级教师、优秀名师等支持,特此致谢!
特聘:邱飞廉(中国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写作》杂志社社长、武汉大学教授)和荣维东(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西南大学教授)两位教授为“‘国文杯’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组委会总评委,负责把控文化作文评选标准和等级质量。
一、高中组(3选1)
1、(经典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孔子根据鲁国保存的档案材料,以鲁国历史为本位,将当时列国的大事,按年代先后编排罗列起来,整理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书——《春秋》。
孔子将自己的政治理念注入《春秋》,张扬了“文贵曲”的传统,开启了“微言大义”的文风。《春秋》很讲究用辞和史料的选择编排,力求用简单的字句区分出不同的事态,一字一句寓有深刻的褒贬之意。如同样写战争,就有伐、侵、战、围、人、灭、救、取、败等不同的字眼:声罪致讨的叫伐,潜师掠境的叫侵,两兵相接的叫战,环其城邑的叫围,陷其国都的叫入,毁其宗社叫灭……。同样是杀人,又有杀、诛、弑等区别:杀无罪的叫杀,杀有罪者叫诛,臣下杀君上叫弑。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如:《春秋》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传》对这句话有解释:“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第一次出现了对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概念——“大一统”。
“大一统”影响中国三千年,奠定了文化一统、江山一统的基石;“春秋笔法”成为文人刀剑,维护着社会道德秩序和礼仪精神;曲笔文风,则成为中国式写作智慧的民族性体现。
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中国当下国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低于800字,文体不限。
命制理由
文脉所积淀的智慧,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一统”不仅仅体现在领土的统一上,更体现在文化的统一上。有了相同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才有了生活方式内涵的相通。
相同的价值观缩短了空间距离,让13亿国民在灵魂上团结起来了。
这是中国文化源点的创造者们留下的远见。
但近代西学东渐,文化自卑下我们丢失了许多传统精华:我们的写作教学已经没有曲笔训练,春秋笔法在当代中小学的写作课堂,再也看不见。
我们远离了文脉,在俗文化的道路上狂奔。
中国文章学,血脉直溯《尚书》,三千年文流,虽几经变化,但终归正脉:六朝把诗意之文看成文,把不具诗意的称为笔。唐朝古文运动,重新界定诗和文,让文章重新回到《书》《易》《春秋》辞令褒贬的传统。
曹丕《典论.论文》讲:“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是载道之文,缘于人的价值理性,归于信言。
柳宗元《扬评事文集后序》曰:“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
这才是写作学脉络,才能经世明道,“腾褒裁贬,万古魂动”。读历代典制诰誓,翰林所书,可得文章之骨髓矣。
而六朝近于诗,“比兴者流”,“缘情绮靡”,追求言意之美,属性情之文,缘于人的审美感性。虽为现代文学史所贬抑,却为章太炎推崇,认为它长于名理,只是说理之法不同于古文。
六朝喜辞藻堆积、对仗排列、典故嵌入、韵律流宕,但对仗拟喻,着眼理思。抒情议论叙事融合,推动逻辑。后世之公文书、判牍等,直到晚清民初,皆一脉沿用俪体,重其叙事析理也。
历代文人多是诗文兼擅,所以思辞兼美。文章在词正理备之外,亦能摇荡性灵,流连哀思,诗情赋物,雅正多采。
文辞诗语赋言之美,其实早就在三千年的时光里交融铄铸,互为所用,熔成一体。
想到当代还有部分伪专家排斥文采,实是不学之徒,邪说误世。
希望中国写作学正脉,能够不断复苏,兼取西学,张扬主体,立足汉辞,光耀重生。
这个责任,从你们开始。
2、(文化思辨)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1896年8月28日,73岁的清朝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纽约时报》更是留下了一份珍藏了120多年专访实录。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同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清国,只有付得起学费的男孩子才能上学,我们没有你们那么多的学校,而女孩子只能在家接受教育,因为我们的风俗习惯和你们不同,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
美国记者:阁下,您期待对现存的排华法案进行修改吗?
李鸿章:我没有这个权利,只能期望美国新闻界能够帮助我们,呼吁废除或修改,排华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就因为华人比英国人,美国人都要勤俭,在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的同时,请帮助华人一臂之力。
美国记者:美国资本在清国投资有什么出路吗?
李鸿章:我们非常欢迎你们投资,但是请理解,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来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利……
阅读以上材料,请结合中国百年近代历程和当下国情及国际环境,写一篇作文,不低于800字,文体不限。
命制理由
先不论李鸿章的回答不卑不亢,不失国体。
单说访美前两年(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国就已经失去了受世界尊重的权力。
所以,弱国无外交。在回答排华法案、投资主权等问题上,李鸿章的语气和态度完全不一样。
其实,命制本试题是想告诉同学们历史的脉络。
排华法案、贸易冲突、投资壁垒、主权制度等系列问题,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审看,中美贸易战、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受阻、华人旅客海外被排斥等等,背后都有文化的因素。
换一个角度,当年的教育问题、排华问题、投资问题、主权问题,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虽然如此,这些问题的余孽,仍以新的形式,若断若续。
读历史是为了思考今天,这种沉甸甸的感觉,会让你有许多话想说。
那就用文化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文化的认知吧。
3、(课标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1、2017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学习的18个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排在首位。其次才是“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分为6个专题,从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到理解性接受性阅读、拓展性探究性阅读,参证性批判性阅读、群文性类型化阅读、消遣性休闲性阅读等,进行了规定和指导。
2、国学大师钱穆在《复兴中华文化人人必读的几部书》里,开出了打下中国文化基因的九本书,分别是:《论语》《孟子》《大学》《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等,包括了儒、道、佛各家思想。钱穆说读了这几本书,“觉得做一中国人也可有光荣”。
3、梁启超在讲怎样对《史记》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推荐了两种方法:一是常识的读法,二是专究的读法。两种读法前,还有共同的读前入门准备。常识的读法就有多种技巧,如对“十表”采用浏览法,对“八书”采用省略法,对“世家”的吴、齐、鲁等11篇,因原料采自《左传》,读过《左传》,则可全省。但战国一部分的“世家”,仍需读。《武帝纪》《日者传》《龟策传》等,已证明是伪书,所以舍弃。如此,有三分之一可省。其余部分精读。
专究读法,其实是研究性阅读,梁启超列出了研讨性的几个问题:后人续补窜乱部分,要疑而密论;对先秦古事进行考证,“平决聚讼”;对《史记》之训诂名物,作简明之注,使人能读;帝王纪年难记,宜于十表之外补一大事年表,以贯通全书等。
其实,整本书阅读关乎一个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也关乎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养育。请结合你自身阅读整本书的体验,以“阅读•经典•方法•成长”四个关键词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命制理由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来是学生的正业,但现在变成了课标“要求”。
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留给教育界自证。
但整体书阅读,是否要整本读完?不读完整本书叫不叫整本书阅读?
梁启超对《史记》的整本书阅读,其实强调了不重复阅读,或读其精华部分,或研究其核心问题。
它只叫整本书的局部性阅读。
但完全掌握了整本书的核心内容。
该题借这则材料是想告诉同学们:对一本书的个性化阅读,取决你的兴趣和需求。
我们更看重第二则材料所提示的核心:读什么,永远比怎么读更重要。
因为字数,我们省略了钱穆先生的读法:“不必从头到尾通体去读……随便拿一本,或是《近思录》,或是阳明《传习传》,依然可以看上一条、两条就算了。……《论语》20篇,至少有几篇可以不读。”
看来,“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不必周武正王地逐字逐句逐段地读,读书也讲缘份与心情。
但经典却是成长的必需,不管用什么方法,高兴或不高兴,都要积淀到血液里。
这些经典,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或人文学科,还包括数学、物理、生物等众多学科,甚至学科外文化。
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局限在人文学科甚至文学名著里面,绝对是一种伤害。
文化很大,课标只是参考。
或者课标只是课标制定小组团队的视野体现,不代表对错。
文化作文的素质修炼,是以文化的宽度和深度构建起一个人的学养坐标,跨学科、全文化修炼,才能成就一个人的学问结构的合理性。
高中组命制总说:
经典文化永远是生命的底色。
但是怎样挖掘经典,特别是经典所承载的文脉,却是这个时代忽略的关键。
第一题所呈现的材料,其实是一个文化的源点,它不仅开启了后世的文章学,还包含了文化价值观。
该试题的解说,是希望我们正确对待文章的两种模式:著述者流和比兴者流。
第二题用历史材料,却指向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对话中,思考今昔变化。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去理解中美贸易战,或世界部分国家存在的排华现象。
许多落后时代的痕迹,不会在别国的历史记忆中轻易消失。国民形象的改变,还需要靠群体的内在修养和国家的整体实力。
仅仅靠金钱,只会引来羡慕嫉妒恨。
第三题希望在整本书阅读方法上,不拘一格。
该题更切近考场,是因为高中阶段,考试的功利性可能更强。
如何有效地把经典阅读与分数结合,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三道试题,将历史文化、个体成长、国家命运三个方面融合为一体。
是希望你们传承文化,把握国家发展,成就个人理想。
二、初中组(3选1)
1、(传统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南怀瑾的一身长袍成为他的个性标志,他曾说:“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请从衣饰、餐饮、建筑、节日、习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考查中国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及许多生活日常中的西方文化,以“我眼中的 ”为题,请写一篇有关传统文化或者中国的西方文化的故事。
请选择小小说或小说文体,可用西方式小说,也可用传统小说,形式不限,语言风格不限,写一篇作文。
命制理由
当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某种文化的力量,或经历了某种文化的熏陶,你把这种过程叙述出来,这是最初级的写作。
当需要你把这种亲历变成一种虚构,且不局限在当下,你就懂得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懂得了什么是虚构与创作。
永远把自己关在现实的个人亲历里,永远不懂得用虚构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是当代作文对你们的伤害。
关注他人的故事,关注群体的生活,将自己的认知隐藏在故事里来呈现,这才是写作的另一个世界。
有了这个世界,才有了四大名著和众多国外名著精品。
文化作文通过试题,传达和纠正教育界存在的问题,是希望通过赛事,激活你们的想象和写作兴趣,最终走向写作成长和成熟。
在形式上,由原来提倡小小说,到容纳小说,是希望文字上可以有更大空间,那么选择传统章回体等古典小说形式,也可以从容表达。
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写作学理论的重建,既要兼容百家,更要传承文脉,不忘根柢。
更希望一线教师鼓励学生用中西方文体、用古今文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写作虚构。
只有他们,才能在未来纠正百多年来的教育偏差和文化偏激。
但需要你们在今天,播下这颗种子。
这就叫历史和时代的文化责任。
2、(文化参与)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你对某种特定文化现象有过兴趣么?比如地理、军事、建筑、音乐等。是否去主动梳理相关的文化材料,并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
你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是否进行过文化思考?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是否进行过观察、调查、分析、讨论?
你是否参加过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习作分享、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各种文化活动?
你是否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名人故居旧址、名胜古迹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的文化考察与文化研学,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其实,这就是当代文化参与的实践性过程,充满了体验性、探究性,是你们成长必须的技能。
请以“文化•实践•参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命制理由
初中没有18个任务群。
但不能不说高中课标的“当代文化参与”是适合小学到大学,甚至到成人的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文化为核心,确定文化命意,然后围绕它展开系列的阅读与考查,才能形成对该文化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这个过程,包括了文化作文提倡的“文化阅读”与“文化实践”。
本试题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成长中能够接触的任何平台,以兴趣为导向,以文化为主题,以实践为主体,走一条文化成长之路。
重要的是:你们是未来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你们有责任通过文化实践去了解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现状,并思考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完成文化理解与传承,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行为、文化习惯。
这样,你们才能肩负起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责任。
本试题还希望你们形成“知行合一”的人生哲学,并将“知”的方式与实践结合,让“知”本身充满了生命的体验性过程。
这样的“知”,本身就是一种内化,并渗透青春的情怀。
3、(经典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作家周国平曾说:“一个人如果只读平庸的书,那么他一定是个平庸的人。而如果他要读一些伟大的书,他不一定会变得伟大,但这些潜移默化的内容,至少会让他的心灵有了更高的方向。”
经典之作闪光着人性与思想光辉,贯穿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审美标准及行为规范,用艺术的方式,教会我们认识世界并改变自己。
经典作品,语文课标推荐了不少,各学科老师也有推荐。在你的阅读成长中,经典打动过的心灵么?对你人生是否有启迪或改变?
请以“经典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你阅读经典的过程、感悟,也可谈谈对你影响较大的经典名句、著作、故事、历史、科技、建筑、地理等的看法和感受。
文体不限,鼓励创新。
命制理由
经典是一个老话题。
但也是中国教育挥之不去的阴霾:我们的课本,经典率有多高?
从不同文化的视域看,课本经典涉及了多少种类的文化?选文是否能代表这种文化的最高品质?
我们希望借助此题,将经典烙印在同学们的灵魂上,并以经典为标准,去反思教材,评判教材,从而树立关于好文章选择的正见。
庆幸的是,教材本身的品质,也在快速提升。
本试题开启了另一个视角:关于经典的学科观。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经典,比如物理学科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生物科有法布尔的《昆虫记》,历史学科有钱穆的《国史大纲》等。
但经典的学科观,只是文化作文“文化观”的学生“浓缩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教材之外,接受经典的熏染,并将这些经典与学科联系。
初中组命制总说:
课本正在走向经典,但还有一个过程。
从这个原点开始,希望的成长伴随经典,一生一世。
但不要把经典局限在文学作品这个范围,在文学之外,还有很广阔的天空,这是命制该试题最想表达思想。
有了经典,只是生命的底色,还需要你们行万里路,去实践、求证、纠偏,并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做当代文化的参与者。
所以第二题希望你的青春,走在实践的道路上。
有了前面两个基础,你们就懂得文化思辨,理解了捍卫民族文化的意义,同时也会有开放的胸襟,去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但中国是经过近现代文化断层的民族,有许多文化正在我们眼下消失,我们有责任记录下这些正在走向时间底层的文化。
如果有机会,更应该保留和复原这些文化。
在断层下续传文脉,是我们为前辈们赎罪的必然选择。
三个试题,反过来看,更容易理解。
从经典文化的阅读理解,到当代文化参与,到传统文化抢救,呈现了逻辑的递进演变。
希望文化自觉时代,你们能够创造更好的文化自身成长的社会环境。
这是我们命制该组试题的愿望。
三、小学组(3选1)
1、(成长文化)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成长,最重要的是榜样引领、典型示范。
在你读的书,听过的故事,看过的影视,认识的人中,你最喜欢谁?
请以“我与崇拜的 一起生活”(英雄、诗人、作家、科学家、忠臣、隐士、商人、政治家、军事家……)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穿越到古代的生活,也可描写穿越到未来的生活,当然也可写今天的生活。
尽量写出榜样的精神力量和对你的影响。
命制理由
生活需要想象,想象需要引导。
榜样是一种正能量,幻想与榜样生活在一起,是对生命的一种正向牵引。
试题列出了许多不同视域的榜样类型,是希望你们扩大视野,把心放大,能容纳这个世界的全部。
有些关键词,需要从历史中去寻找,这拉长了我们思维的空间,也考验了我们的学养。
原来命制的试题,有一个限制语:“除演员外”。后来我们删除了,因为历史地看,古代梨园自有风骨,当代也不乏德艺双馨的艺人。
不能因为当代演艺圈的一些乱象,就完全否定这个行业。
希望同学们通过试题的思考与写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历史的大坐标下思考。
从小树立个体生命的历史定位观。
2、(家庭文化)看图写话,请根据要求作文:
仔细观察,看看图片表达了什么意思?请想象这是一个故事,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请以“家里有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
命制理由
你们不应该永远只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成长陪伴。
你们还应该有兄弟姐妹,这才是中国式的家庭。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放开政策。
这意味着,你们的人生路上,有了更多的家庭亲情。
接纳和欢迎家庭新成员,是你们的责任。
3、(文化想象)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弗兰茨•卡夫卡在他的名著《变形记》的开篇这样写道: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你希望有一天你醒来变成什么?会做一件什么事?有怎样精彩的过程?最终结果如何?请以“我变成了”为题,把这个故事描述出来,给大家分享。
命制理由
虚构,是写作成长的里程碑。
把学生作文关在亲历的故事里面,或亲见亲闻的生命里,永远忠实于生活原生态,这不是创作。
这是扼杀想象力的不可救药的绝技。
在你们的生命阅历极浅的年龄,用想象和虚构代替生活体验的不足,是你们走进文章系统的唯一途径。
但这条正道,多次被长不大的童话覆盖,你们失去了走向世界的其他道路。
那就从今天开始,开启你们的想象之旅。
可以是神话、童话、科幻,也可以借助大千世界的各种动植物来看世界,看历史,看未来。
总之,不要把自己的写作局限在今天你生活的某个乡村或城市的空间范围。
全世界都是你们的,未来也是你们的。
没有人可以阻挡。
小学组命制总说:
想象是写作的发动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
小学生是进入文章系统的入门期,生活经验少,想象恰恰是弥补生活空白的法定。
可惜,还有很多教师把小学生的想象理解为撒谎。
把文学创作与做人混淆起来,直接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也堵住了学生进入文章系统的大门。
第一题是针对国学热、经典热、阅读热等命制,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平时的阅读理解转化为写作素材,从而通过与心中的榜样生活,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和榜样靠近。
第二题是针对社会由独身子女向二胎甚至多胎发展,希望他们懂得珍惜,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而不是出走、报复、失落等不良心理和行为。
第三题借用世界名著的开头,放飞学生的想象,希望他们懂得想象是他们最大的写作财富。
除第三题更多是从写作角度外,第一题从历史文化角度,第二题从家庭文化角度引导学生精神成长。
三个试题,以成长为核心,将写作与个体生命结合起来。
四、主题金题(不分组):地域文化生态下的城市愿景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机遇。
比如雄安新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雄安新区规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座新城市的诞生,是一种机遇。这种机遇来自于区位优势和时代需求。
比如重庆。这是一座有个性和特殊经历的城市。
巴人从最古老的《尚书》第一次出场,就改变中国历史:巴师是武王伐纣的先锋军。《尚书》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
从此巴人的铁血精神,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让重庆这座城市,成为中国国防战略的压舱石。
公元1259年,南宋军在重庆合川钓鱼城击毙蒙哥大汗,上帝折鞭,解除了西亚和欧洲危机,改变世界历史。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从此重庆作为太平洋战区最高指挥中心,为取得抗战胜利付出了极大代价,张扬了作为巴人精神的血性品质,改变了亚洲格局。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教研室副主任徐奎说:“从地缘、区位上看,重庆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核心腹地、中心地带,从历史上讲重庆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未来可能成为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战略支撑。”
这是重庆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和西部唯一直辖市的责任担当。
你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么(城市可以是市、区、县级城市)?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和历史文化么?如果说根据重庆的历史文化,可以把重庆划为和平时期的战备城市的话,那么,你生活的城市可以归为哪一类呢?
请你根据家乡的地理区位、地理风貌、人文性格、历史积淀、生活习惯、文化基因等因素,为你家乡的城市作一次长远规划:设想它的未来,描述它的前景,定位它的责任。
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可现场作文,也可不作为现场作文,让学生课后充分调研,在一个月内,作为论文形式呈现,字数不限。
命制理由
城镇化潮流下怎样打造城市的未来?
这是你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为,总有一天,这座城市的命运会交到你们手上。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乡试题,强化考生对自身地域文化的关注。如河南的《中州形势论》,陕西的《王猛治秦论》等。
这是一条文脉,也是一条考脉。
由于教材的全国化,地域文化在教材层面失落了。
许多教师和学生不了解自己生活空间的地域文化生态,没有城市文化的理解和记忆,没有关于城市文化的传承与憧憬,这是教育的悲剧。
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是城市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历史积淀、历史贡献、历史定位等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城市的群体性格、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教育传统等,是城市的文化基因。
基于这样的理解,才能定位自己生活的城市,然后去延续城市的生命。
这样的种子,应该在今天播下。
你们的城市才会从物质的建筑层面,向文化的人文层面正向发展。
让一座城市走在历史文化的正道上,是你们的责任。
本试题另一个核心,是由考场作文的层面,指向了论文。
资料搜集、城市调研、地理考查、文化实践、人员调查等等,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观念,并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这是教育必须走的路。
这条路,我们希望通过大赛试题进行引导,弥补中小学生论文意识和论文训练严重不足的弊端。
与城市一同站立起来的,还应该有你们的思想!
本试题写作上不限文体,可以论述,也可描述,适应不同倾向和层面的同学。但这些文字背后,牵着这个城市的文化。
这才是文化作文的内涵!
本试题还想表达的最后一层意思,是希望关于生活的想象与创造,能够在每届的大赛试题里面,都有存在。
这种想象的长度,至少20年,或者更远。
直到你们长大成人,开始寻找自己在这个城市或另一座城市的居所,相信你们的选择也比普通人更有品味。
不仅适合身体居住,更适合精神居住。
这是你们未来造城和购房的标准。
你们今天写下的文字,希望20年后,还能打动你们自己。
更希望它从文字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