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778阅读
  • 0回复

(高分速成)无一雨字却处处是雨:精妙无比的一首宋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9
无一雨字却处处是雨:精妙无比的一首宋词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在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分落地生根是 我们



        幽婉的旋律在夜色中缓缓飘荡,像魔鬼,像幽灵,汲取着我内心深处荡然无存的空虚,我的心,跟着摇摆,仿佛又是我内心的独白。

         窗外细雨潇潇,树叶沙沙作响,夜,很静,很深,我仍旧燃一豆灯火伏案写作,脑海中突然有一首词浮现: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时令不同,听雨的感受也不同,我没有诗人那样的心境,更谈不上诗人那般情怀,所以我只是一介凡人,我的拙笔不能写出那样的情节。

        雨声甚微,以至于要竖着耳朵听,更贴切的说是用心去听,倒令我想起另一首宋词,全词无一处提及“雨”字,却处处是雨。作者将雨声与听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无痕迹,显示出高超的运笔功力。这便是万俟咏的《长相思·雨》:



长相思·雨

宋代: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万俟咏作词喜用淡语,且工于音韵。这样连续重复用字,吟咏起来便很有音乐上的美感。


        《雨》首句“一声声,一更更”形容雨声,连用两个叠宇,描摹雨断断续续的声音,既显得形象,在声音上也显得贴近。雨声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为人夜深难寐。“窗外芭蕉窗里灯”,听雨之人点。一盏孤灯,隔窗昕雨。“芭蕉”暗示雨打芭蕉的声音,使雨的声音更加响亮。“此时无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无限”二字又使这种直言显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无限,心事无边,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心事使人长夜失眠,寂寞听雨。 “梦难成,恨难平”,用两个“难”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


          因难以入睡,所以道.“梦难成”,连暂时逃避到好梦中去都是一种奢望;又因情在心头辗转,更兼一夜风雨,触动愁思,故日“恨难平”。但是雨不管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听”,只管“空阶滴到明”。“愁人”怪雨无情,不顾人的心情,就这样在空洞洞的台阶上一点一点滴到天明,这说明人一夜未睡。“一声声,一更更”的雨声,凄凄凉凉,仿佛人心中的愁绪一般,永远没有尽头。


       此刻,窗外雨还在下,细雨轻吟,夜风低诉,风雨缠绵,模糊了整个夜晚。

       只有我还在静静的听,雨的诉说……

       我竭尽全力去听,而我发现,我几乎失聪,却也听不到什么了;雨声已经在我心中慢慢沉淀,集结成章 。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