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时期:一只战舰差点打败日本 由于满清统治者的固守自封,国家发展大幅倒退,强大的中国雄狮沦落为外国人眼中的一块肥肉。为了让这个沉睡已久的雄狮崛起,许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发起了洋务运动。 并且,在抵抗列强入侵的过程中,学习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抵抗者们发现了满清屡遭侵略的原因。 列强们的海上的作战实力要远胜于闭塞的旧中国,他们拥有着同时期最先近的铁甲舰,这种舰船在无论航速、续航、装甲、载弹量都是同时期的旧中国无法比拟的。因此,清政府要抵御列强的入侵,所以,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海防。 于是,为了捍卫清政府的尊严,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清朝的统治者不惜巨资大量购买国外先进的战舰。然而,购买先进战舰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一切战舰都依靠进口,那么,将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国外战舰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购买的先进战舰不能一直维持在领先的水准,而且,技术方面也会受制于人,购买所得战舰的弱点国外列强也尽数熟知。 综上所述,清政府必须使自身具备自主研发先进舰船的技术。在此期间,大量的造船厂在沿海地区竣工,先进造船技术研发的学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在这些心系国家安危的有识之士共同努力下,旧中国自主研发的鱼雷艇“巨鲲号”不久后正式的下水。 在巨鲲号成功出航后,曾有有国外专家对其评价,认为:巨鲲号技术上虽然不是走在世界最前列,但是,它的实战能力却能与当时最先进的战舰所媲美。并且,在同等的环境因素中,巨鲲号丝毫不输国际上的先进战舰。巨鲲号的成功让旧中国重拾了海防领域自信,开始对铁甲舰这一新的领域发起了冲击。 造船技术愈发成熟的旧中国,在不久后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艘铁甲巡洋舰,这艘名为“平远号”的铁甲舰诞生在福建船政制造局,主要的亮点在装甲防御。两千二百吨的自重让其在巨浪滔天的大洋上如履平地,唯一的缺点就是舰身自重为发动机带来的负担,致使这艘战舰的在航速上差强人意。 但是,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号的出现的确对中国海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八八九年五月十五日竣工,同年,加入福建船政水师服役,命名为“龙威”,北洋海军总查琅威理对该舰检查后甚为满意,于一八九零年五月十六日调归北洋海军,更名为“平远”。 然而,当时以李鸿章为首的一众大臣在洋务运动的领导下对旧中国自主研发的战舰十分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中国技术水平的落后不可能造出与国外媲美的先进战舰,并且,在平远号尚处于襁褓期的时候就极力上书反对,与主张制造自主战舰的爱国人士间发生了激烈的唇枪舌战。 在多次上书之后,守旧派们集体面见了慈禧,讲述了购买国外战舰的种种好处,更是将自主研发战舰形容成了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索性,费尽口舌的李鸿章并没有打动慈禧,这位平时看来只顾着吃喝享乐的老政治家,在这次却出人意料的没有“糊涂”。 之后,慈禧明确的告诉李鸿章: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战舰,不管投入是多少,都要全力支持。在这位旧中国的当权者的全力支持下,旧中国的造船技术才会有了质的飞跃,不久,自主战舰平远号很快就投入了战斗。 不曾想到,这艘老佛爷力保建造的平远号,却在服役之后倍遭冷落。 旧中国时期的海防一直被国外所压制,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平远号,海防官员们并不看好,将这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国产战舰打入了冷宫,其主要战斗依然以国外进口战舰为主。之后的战争中却验证了平远号的实力,一八九四年,因朝鲜事变,中日两国间爆发了甲午战争,被众人不曾看好的平远号却在黄海海战中大放异彩。 战斗中,进口战舰的弊病显露无疑,虽然,其航速相对于平远号要快,但是,装甲的脆弱让在海战中的一艘艘进口战舰相继被击沉。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平远号化身为超级救星开足马力逼向战场中央,犹如钢铁巨人的平远号在日本旗舰松岛号的猛烈炮火下依然急速前行,并且,平远号用其坚固的装甲抵抗住一轮又一轮炮火的猛烈轰击。 在进入了平远号射程之后,舰船上的海军立即开启了主炮,对松岛号开始了疯狂的回击。在平远号强大火力的覆盖下,松岛号的主炮塔被摧毁,失去了主炮的松岛号很快就露出了颓势。之后,平远号上众人见状,继续加大火力,一枚炮弹击穿了松岛号的鱼雷室,松岛号在强烈的爆炸中沉没。 黄海海战后,“平远”舰随舰队返回旅顺抢修。 这场战役后,李鸿章和其麾下的一众大臣不再反对自主战舰的研发,平远号的崛起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国产自主战舰的实力,也在这次实战中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 一八九五年,日军水陆夹击威海湾内的北洋海军,“平远”又参加了威海保卫战。不久,日军占领刘公岛,北洋海军覆没,“平远”与残存的北洋舰只一起屈辱地被编入日本舰队,列为一等炮舰,仍保留使用“平远”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