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177阅读
  • 0回复

(新高考活动)朱成广:群贤毕至,南山论考——新高考作文冲刺的拳理、拳路、拳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3

群贤毕至,南山论考
——新高考作文冲刺的拳理、拳路、拳技
山东省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朱成广

感谢主持人。已经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主办方有评课的任务,也只得硬着头皮站到讲台上,也是完成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吧。四位老师都是国家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我来评课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打个比方,就好像是“兰亭挥毫,草堂赋诗”,不过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也算是完成主持人交代的任务了。

评课是有风险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上课老师备课的艰辛,不了解他们背后所做的大量工作,而且时间关系没能先听听作课老师的思考,只能根据现场的观察,谈一点看法。

这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高考作文提分冲刺》,四位名师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展开教学,可谓是异彩纷呈。我们知道,上作文课难,上作文公开课更难,上高三二轮复习公开示范课更是难上加难。因为短短四十分钟的课,要展示作文训练的一个侧面,不容易;尤其是在高考还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要聚焦作文的关键能力,实现作文备考的突破,可能对谁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开幕式上广益中学的章校长谈到广益中学背靠南山,这次“聚焦新高考 聚力新质量”研讨会可以说是一次“南山论道”。我想借用章校长的这个说法,我们这次四位名师的献课可以说是一次“南山论剑”,即将到来的高考是每位学子都要参加的一场“武林大会”,四位武林高手将给学子们展现各自的武林秘籍,帮助他们赢得这场比赛。

我认为,评一节课,可以从“义、形、韵”三个角度来观察:“义”是核心,是学生的“获得感”,每一节课都应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哪怕是一小点的收获;“形”主要从教师课堂运作的角度,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学情考情的把握、支架性知识的提供、训练的质与量等方面;“韵”主要指课堂教学在有用、管用的前提下具有美的特征,具有艺术性。从这三个方面观察这四节课,可谓是各具千秋,既具有共性,又体现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肖培东老师是语文教育的大家,他这次带着腿伤前来上课,令人感动。当我看到他扶着谭蘅君老师的肩膀一步一步登上台阶时,我脑海中突然出现了《诗经 黍离》的意象:“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当周天子昔日的贵族走过周朝的宗庙时,看到昔日繁华的礼乐景象不再,到处长满荠麦,禁不住悲从中来,一步三摇的感叹,感叹文化的逝去,期待文化的复兴。我想,像本次作文大赛的主办方之一谭蘅君先生、像肖培东先生、像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现在何尝不是走在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路上?肖老师的课从眼前的“绿”入手,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感受生活背后的美与哲理,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表达,这不就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境界吗?高三的作文可以这么上,可以上得这么美!肖老师的课没有很繁复的环节,只是让学生去感受,去思考,去表达,必要的时候,他也会给学生提供一点“支架”,比如图片、段落等,但更多的是和学生一起体验、发现,而每一个过程都紧紧围绕着“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际,体现着“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凝视树上的鸟窝,你能想到什么?”肖老师以“鸟窝”作比,认为“鸟窝”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就是个人写作的个性化的素材,可谓是“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里见世界”。肖老师的课,不仅对高三,对高一、高二乃至初中都是绝佳的示范,我把他比作为武林内功心法之“易筋经”,武侠小说中武林各个门派竞相寻找的内功秘籍,练好此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可克敌制胜。

广益中学的杨雪老师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为题目,针对“真实情境”的分析论证上了一节非常实用的高三二轮复习课。杨老师比较注意学习考纲和课标的有关要求,通过几篇“清明节”文章的点评与写作,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大为小、化虚为实”的方法。听她的课,让我想到了广益中学的校训“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任何高远的目标都必须从眼前的细小做起才能成功。杨老师运用导学案层层推进,课堂环节中规中距,我把她的课比作国家规定套路“长拳”,长拳是综合查拳、华拳、炮拳等拳法优点而编排而成的,是国家推广的武术套路。作为这节课,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流程可以再简化一点,对有关知识性的介绍可以简略,更加聚焦“应用”,比如可以“清明节”为思考对象打开思路,进行一些片段写作的训练。正如武术,拳谱、套路、散手都是必要的,而实际的运用非得在散手上多加训练不可。另外,对材料的选取要做一点辨证,杨老师材料中提供的一组“文化不自信的生活现象”大多是基于对外来文化排斥的立场,甚至有的学生得出了“文化侵略”的判断,这是有失偏颇的。中央文件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我们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现象,开阔他们的格局,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杨老师是一位年轻的教师,希望她今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魏平老师是河北邯郸汉光实验中学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她以韩愈的《师说》一文入手,通过分析文章逻辑、改编文章等方式,以《师说》为例,教给学生比较法、因果法、罗列法等方法。以读促写,将阅读优秀文章的体验经历转化为写作的营养,这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魏老师可谓是此中高手。据说作家梁衡在写文章之前必读司马迁、韩愈等人的文章,谓之“借气”,我想,我们的高三作文训练如果善于“借气”、“借法”,肯定能在考场上写出精彩的、打动阅卷老师的文字。魏平老师功力深厚,课堂容量大,变化多,她的课我比之为“太极”,正好魏老师的故乡河北邯郸也是杨氏太极大师杨露蝉的故乡。魏老师的题目改造于李清照“我润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聚焦于“材料议论文的说理与文采”。我个人认为,文采并不是议论文最主要的,议论文之美在说理的逻辑性,在于论证的力量。福建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余宗岱教授说过:“议论文不是论点文,也不是论据文,而是论证文,议论文就要看作者如何论证。”此言得之!而且一节课容量那么大,又是说理、又是文采,怕学生难于消化。在离高考还有56天的时候,选取韩愈的文章为例,不如选取一篇时评或者高考满分作文更来得实惠。以魏老师的功力,这节课如果选一篇学生的作文进行解剖、升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升格,可能实效性更好一点。

来自广东湛江二中的刘军老师以《让您看见,让您在乎——高考议论文56天提质增分法》为题,从高考议论文如何提质增分着手,引导学生通过“有标”、“有格”、“有辩”、“有暖”、“有境”五个方面写好考场议论文。刘老师充满激情,所授方法“招招见肉”,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煲了一煲广东的老火靓汤:食材丰富,营养丰富。不过刘老师的课更像是一场高考作文的辅导报告,整个课堂几乎都是老师在说,刘老师开场说40分钟要和大家“一起玩”,我觉着“做中玩”可能更好,精心挑选一两个方面让学生做一做,比只是听的效果要好得多。我把刘老师的课比作咏春拳,如果在打木人桩之外再注重实战,会很精彩。另外,“五有”之外,还可加上“有色”,即注意学生的卷面,尤其二轮之后,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卷面非常重要。因为高考作文阅卷就是一场相亲,追求的是一见钟情的即视感,最好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三顾倾天下。当然,“有标”可能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

北京高考阅卷组长、北京大学的漆永祥教授曾经说过:希望高考作文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重庆的考生的文章带着麻辣味,东北考生的文章带着黑土地的气息。我想,我们的教学也是这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地方每位老师都有其教学的追求和个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每一种探索都是可贵的。非常感谢几位名师给我们的示范,希望我们能够相互取长补长,建构自己的特色。

最后再回到“南山论剑”,我们的考生也像即将参加“武林大会”的选手,希望各位武林大师的指点能够真正落到他们身上。借鉴武林大会的比喻,需要选定技法,精准指导,集中训练,使其真正能发挥临场制敌之功效。衷心祝愿广益的学子们在高考重取得最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