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中考卷走进文化作文
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杨林中学 周立雄
中考真题
作文(50分)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
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历程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轻易不移”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 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试题解读
作文命题的提示语部分引用清代文学家张潮的论述,文化底蕴深厚,命题的文化走向非常明显,就是要从古人的爱好中得到今人的启示,借古喻今,写自己与古人相同的文化志趣。
试题本身的文化指向,自然让学生走进传统写作学,借鉴其思维,点燃灵感。文化命题,引向文化作文,这是宜昌卷的命题趋势。这样的文化试题,如果没有写成文化作文,实在是辜负了命题者的苦心。
命题在选材指向上依然沿袭了该市往年的风格,着眼于考生自身生活,指向考生的志趣,以考生与某“物”的密切关系为载体,引导考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感悟高雅的文化情趣、高洁文化品质的培养。
同时,提示语中的一段文字,言简义丰,涉及到多个文学典故,在让考生感受古仁人高洁的灵魂、高雅的志趣的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从而写作出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作文。
从写作学上,试题定位了以“物”言志或抒情的传统写作意旨。从文体上,又固化了必须是记叙,即通过故事和情节或场景来展示文化趣味,看似简单,实质较复杂。
选择怎样的物象和事象来体现文化作文的文质之美,成为本文考查考生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
本题看似就是一道简单的半命题作文题,题目上补上一种“物”或一件“物”就可以了,然而,细想一想,这所补的“物”要成为“我”的知己,一定有着某种缘由,是哪种缘由呢?这缘由还不能轻易由考生随意而定,还必须通过阅读引导语和提示语来确定。
引导语中所举“物”以“人”为知己的事例,提示语已明确告诉我们,其实这些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事例。所举的每个事例虽仅简单几个字,背后却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考生要想准确审题,把握作文方向,必须了解这些名人以某物为知己的故事,从故事中探究缘由,进而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洞察他们的志趣和精神品质。
分析这些典故可以看出,古人爱上某物,以某物为知己,缘由无非有三种:一是以物的品行来自比;二是兴趣爱好;三是表达内心的某种情绪。其实第三种与第一种可以合而为一,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宜昌卷中考作文评分细则给出了十多个不同的立意,其中一类作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立意:
1.从物的特性来联想人的精神品质,以物喻人,以物表达志向,以物激励自己。例如以《我以小草为知己》为题来写,以小草身份地位的平凡与精神上的坚忍不拔来比喻人,进而表达要做这样的人的志向。
2.借物写出自己的兴趣受好。例如以《我以汉字为知己》为题来写,叙写作者自己沉迷于汉字的经历和情形,凸显作者的情趣。
3.以物寄托某种情怀。例如,李白曾在诗中言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成为了李白的知己,李白也成了山的知己,李白是借山表达自己沉湎于山水的情怀。
以上三个角度,都离不开文化品位。可以说,语文教学如果还局限于课本,没有文化作文的学养观、辞养观、历养观、识养观,会很快被时代抛弃。
满分作文
我以江南为知己
宜昌一考生
自古以来今人对古往的一些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欣赏唐诗宋词;有人爱好文房四宝;有人研究四大发明……而我自能理解世间情物以来,就开始对“江南”情有独钟。
江南不愧为一个世外桃源,古代时期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畅怀古今。从古至今,江南依然是白墙黑瓦,依然是小桥流水,依然是把酒话桑麻…….江南不但有秦淮河畔的脂粉气息和喧嚣浮华,更有一份“春水碧雨天,画船听雨眠”的清雅与自在。
“江南水乡”这个称号大家耳熟能详,抬头眺望,碧绿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现出他宝石般耀眼的光芒。光彩夺目,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都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为这碧绿得如宝石般的河水增添一份美丽,让原本淡雅的江南也多了一丝丝妖娆。
江南水乡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石拱桥倾斜在清澈见底的水面,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已经磨损的雕栏印着岁月的痕迹,与古镇风韵融洽的合为一体。桥两岸的房屋,白色的墙,黑色的瓦,活像一幅精美的水墨画,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色彩过浓的点缀,呈现出一种独特、淡雅的美。
春雨秀江南,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尤其是江南春天的烟雨,就像那吴侬软语一般,透着水乡特有的滋润,正是江南的灵魂,是江南的灵气。下过雨后的江南,变得更有几分别样的姿色,远远望去,万物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犹如身处在仙境一般,十分梦幻。岸边的垂柳,随着微风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舞姿,树边的草地被雨水洗去身上的尘埃后,瞬间变得青翠欲滴。
江南女子因为有了江南的湿润气候,肤如雪凝,伊人如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如水的女子,如水的眼眸,灵秀而又温婉,恰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江南女子缓行在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细雨蒙蒙湿丁香,倘若撑一把油纸伞,沿着雨巷彳亍而过,真与戴望舒《雨巷》中的场景有几分相似。“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桃无边”,烟雨袅袅入珠帘、清影如梦……
水墨江南,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
如梦如幻的江南,犹如一本陈旧的线装书,让人永远都读不透;
山清水秀的江南,犹如一本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书,超凡脱俗,令人回味无穷;
诗情画意的江南,犹如一幅永不腿色的水墨画,意境悠悠,古色古香,令人难以割舍。
这就是江南,无与伦比的江南;
这就是江南,我情有独钟的江南;
这就是江南,中国文化之江南……
谁人能不爱江南?
点 评
本文在素材运用上,主要以地域文化物象为素材。
1、江南物象素材。江南是一个地域文化上的概念,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有水乡基因。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秦淮河畔,吴侬软语,水气,垂柳,舞姿等等,组成了江南物象素材的典型特征,使江南的美,跃然纸上。
2、名句诗歌素材。文章为了突出江南的诗情,引用了“把酒话桑麻”,“春水碧雨天,画船听雨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桃无边”,以及戴望舒的《雨巷》等素材,读来诗情涌动,画意无限。
得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