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035阅读
  • 0回复

(考场速成)智慧素材:三首诗救李白于永王谋反大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3-28
— 本帖被 admin 从 文科教学 移动到本区(2018-04-01) —




智慧素材:

3首诗救
李白身陷永王谋反大案




文 |邱田


        至德二载早春,即公元757年,永王兵败后本想逃亡岭南,但在途中为江西采访史所杀。《新唐书》上说玄宗在李璘未败时便已下了一道《降永王璘庶人诏》,上皇的这道上谕或许是迫于无奈,也可能是想保住李璘一命。但无论如何肃宗绝不会因为是骨肉兄弟就“有所未忍”的,永王最终还是被诛杀。作为附逆永王璘的同案犯李白自然也是在劫难逃。李白在浔阳被抓获下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屈辱失意的一段人生,时年57岁。

        事实上,李白参加永王军幕之后还是作为文士被礼待的,并没有成为参与决策的核心人员。与当年在玄宗身边做翰林学士一样,李白在永王身边同样是文学侍臣,用于装点门面,“人主以倡优视之”。但由于李白在此之前声名实在太大,因此归永王利用造成的影响也大,故也已经可以归入“渠首”之列。关于李白的被捕,当时主流舆论的态度,便是如杜甫《不见》诗所言的“世人皆欲杀”。虽然杜甫在千里之外极力为李白开脱,说他投入永王幕下是“佯狂真可哀”,但李白的现实处境并不会因此而改善。



         浔阳,就是当今的江西九江,李白之前的陶渊明隐居与李白之后的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地方,也是中古时期长江下游金陵与中游江陵两大重镇之间的第一要冲。李白在这里加入永王幕府,又在此因永王下狱。在浔阳狱中,他的生活便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发出无数的求救信,向一切可能加以援手的人求助。

        李白求援的重点人物之一是宰相崔涣。在他的求救诗中,一方面希望对方能够有惜才之心,一方面坚决不认错。在《系浔阳上崔相涣三首》中李白大声质问:“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在《上崔相百忧章》中李白则主打苦情牌,在形容自己因随从永王获罪的无辜时说“火焚昆山,玉石相磓”,而在诉说自己的悲愤时他说“举酒太息,泣血盈杯”,虽然是狱中求救的文章,词句间却依然具有李白式的夸张,丝毫不失气魄。崔涣最后被李白所打动,以江淮宣慰大使的身份为李白各处疏通,终于使得李白重获自由。另一位为李白奔走疏通的是御史中丞宋若思。这位御史中丞的父亲是李白的老友宋之悌,李白曾写有《江夏别宋之悌》一诗。宋若思对于李白的营救以及之后的诸多照顾大概与这一层通家之好的关系密不可分。宋若思在李白出狱后又让他加入自己的幕府,多次设宴款待李白,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李白也为宋若思草拟了不少公文表章,并希图重新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崔、宋二人都是在地方主持军务的大员,在朝廷还有一位更为重量级的人物替李白缓颊,此人便是中兴第一名将郭子仪。据说郭子仪与李白于玄宗时期在太原相识,李白已有盛名,郭当时还是中下级军官,恰逢郭因事犯法,李白为其脱罪。如今势易形移,郭子仪以朝廷肱骨之身份营救李白,成效自然明显。

        但在当朝勋贵们纷纷施以援手的同时,一位多年旧友高适却给李白以很大打击。还是在十几年前,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曾过从甚密,天宝三载的夏天他们曾经有过一阵子同吃、同住、同玩乐的欢乐时光。那个时候李白在三人中诗名最大,受到两位诗人的仰慕。李白下狱之后,他第一个想到要求救的对象居然是对方的主将高适,李白有如此自信当然是由于两人之间良好的私交,也因此可以推断李白对高适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是据《高适年谱》记载:“高适对李白之厄难,似无所帮助。”短短一句话不知凝结了多少李白的失望?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