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一蓑烟雨枕江南
每年高考,江南这一文化地理概念下的风物及诗意,历来是得分的主力。如果同学们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查找一下,一定会找出不少意境甚至许多诗境相似的文章来。
这很正常。本文作为备考,建议你反复读,把喜欢的记下来。但记住:考场上把语言扯散来用,但组合的意境,却是本文中你感悟最深的地方。
看,这叫意境化用法。这化用的意境,也只是组成你文章的少部分内容而已,查不出抄袭的痕迹来。
但你却实现了考场的速成。
不要怪我教坏你,谁让文化作文在一线时就所向披靡呢?!
其实你从考场得意中悟出了文章来自仿写,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当然,这只是文化作文速成的妙法之一而已。
乌篷船,一蓑烟雨枕江南
乌篷船,听雨眠,
一蓑烟雨枕江南。
对于一些人来说,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一支毛笔,蘸一点墨,就能画出心中的江南梦。
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再添一只乌篷船,就是梦里江南最诗意的风景。
如果说江南是一场梦,那么,乌篷船就是那梦里无法抹去的一点灵动。水巷乌篷,一摇一曳,穿过小桥,路过人家,摇摆着属于江南的故事。乌篷船,它不在春江花月夜的江滩,也没有秦淮画舫的隆重奢华,却将书生的羸弱,孩童的嬉戏,女儿的温柔,百姓的淳朴,这些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或许岁月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熟悉的停在码头的乌篷船,熟悉的乌毡帽,还有熟悉的船娘。
烟雨亭阁诗画眠,白墙青瓦乌篷船,
一橹摇碎波心镜,谁家吴音低抚弦。
乘一只乌篷小船,斟一壶时光的酒,看一眼两岸的景,听一声吴音小调,枕水入梦,恍然身处桃源。
落日的黄昏,伫立在桥头,看着晚归的乌篷船悠悠划过又远去,消失在浅浅的暮色中。静静的村落,静静的黄昏,静静地看着落日,静静等待一轮月儿的升起。
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舶覆盖半圆形的船篷,上涂桐油黑漆,故称“乌”,乌篷船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她是江南水乡的地域符号,常常出没在密集水巷之间,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
过去,人们出去种田,捕鱼捉虾,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小小的乌篷船。陆游曾形容乌篷船: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州烟雨。
江南的一川烟雨,淡雅静谧,离不开乌篷船的衬托。行则轻快,泊则闲雅,一摇一曳,一梦一醒,摇摆着江南的故事。乌篷船上唱一曲离殇,谁丢了过往,谁又落了韶光…
乌篷船承载着唐诗宋词的意韵,以一种女性的阴柔,静静地停泊在月色斑斓的桥下,人生中的种种柔情皆付之于乌篷船。
江波浩渺,泛舟江上,顺流千里,别有一番韵致。停靠岸边,寂静如初,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灯光粼粼,浅斟低唱,是乌蓬船铺就的温柔旖旎。
最美不过,乌蓬船里的一场遇见。
船上,船下,每一个瞬间,都可以生长出一段前世今生的故事。
渐弯的蓬顶,年久的船身,伴随着烟雨江南缓缓而行,这里有着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里有着江南最根本的从前。每一条乌篷船都在江南烟雨中沉淀属于自己的故事。此刻,仿佛又听到乌篷船的橹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一袭江南梦,醉卧烟雨中,不愿做过客,惟愿做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