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1264阅读
  • 1回复

(阅卷取向)融洽度:湖南四川两组高分作文对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09

融洽度:湖南四川两组高分作文对比
文化作文课题组   王 洪

不同阅卷场有不同的标准或导向。比如北京倾向文化与诗意,从命题到阅卷标准,均体现了此一特点。比如上海倾向思辨,同样从命题到阅卷标准,一以贯之。没有一点思辨性,一定与高分无缘。比如江苏,喜欢记叙文,多读一点小小说或叙事性散文作为备考素材,一定有用。虽然这两年江苏阅卷场对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已经开放。比如江西,貌似文学性并不重要,直接当成一道问答题来思考,更容易得高分。那么非自主命题的其他地区呢?比如重庆、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地,有没有阅卷场倾向呢?

没有证据表明,它们有,或者没有。

正确且适度的导向有利于学生写作成长和群体文风的发展。但导向的存在,必然对百花齐放的考场风格带来限制或约束。

从文学的角度看,提倡任何一种主张,都是对不适应这种倾向的学生天赋的不公。百花齐放,在阅卷场肯定是一种梦想。

比如四川满分文化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四川阅卷场近些年力主"真实为文,实在为文",而对文采,则求文质相符。虚言以粉饰,华彩以炫耀,无实在而深入的内容与辞彩相为映照,必是降格以判。因此,并非全部读者都认可其满分。当然,这并不是排斥文采,而是希望文采适度。最好文质彬彬,形式与内容统一。

四川阅卷场从《永远的苏武》开始,到《永远的谭嗣同》,到《悲中行》等,一路走来,文气十足,作文品位,让全国瞩目,作文界一致认为:四川有高人。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在文风上的特点,就是把大白话换成了一种文学性表述,这种风格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功底。对于直白的议论来说,可能显得华丽炫示。从中国文学的特点来看,却恰恰是一个学生开花的体现。因为开过花,才可能结果,并最终形成成熟的朴实。

这种开过花的朴实,与没有开过花的朴实,有天壤之别。没有开过花的朴实,不是果实,开过花的果实,才是秋天的代表。

目前看来,高考作文语言的生存方式很夹缝:过朴太浅,一线阅卷老师鄙视。太华炫丽,各阅卷场有不同的审视。

但两相对比,文化作文认为后者有利于一生的发展,因为开花的语言,才会永恒。不开花的朴实,可能是一种死亡。当代论文式的大白话,永远不是中国人的文学,而只是写作(俗文化的另一种呈现,或者是口语的文字版,或思想的口语版),而且是语文概念下教育出来的结果,一定不是中国文化未来的范式。

从现实的角度看,文化作文实验学校一定要把握本省市阅卷场的取向。如果阅卷场非常开放,不预设立场和风格,则有利于各位同学考场自由发挥。如果阅卷场有取向,特别是阅卷组长有某种爱好,为了考场分数,一定要扭转自己的文风。哪怕是临时的或部分的,这很容易做到。

当然,如果阅卷场是开放的标准,那么恭喜你,你生长在一个宽容的考试空间,有利于你的天赋与文字的生成,你遇到了一圈好的教育长者。

如果阅卷场有地域导向,那么也不要担心,你可以扔掉那些更宽泛的写作训练,而专一地对准导向写作。只要阅卷场有爱好,投其所好,必得高分。虽然这有时会委屈自己的才华和天赋。但谁愿意在这件事上使性子呢?

以下两组考场作文,来自网络,不一定是真实的考场作文。但我们可以从中捕捉阅卷场的信息:宽容度或阅卷导向。

不预设结论,湖南与四川师生可以自由思考。其他省市师生,可以参考,并与本省市的考场作文对比,从而思考自己的风格与阅卷场导向的融洽度——这个很要命。不过,人生总有中奖的时候,融洽度太低,就认命吧。

或者用文化作文的“伪饰”手法吧:不懂就请教你的老师。

一、湖南篇
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湖南一考生

看惯了哥特建筑,你或许感兴趣于壮阔万里长城;听遍了普契尼的歌剧,你或许欣赏那红脸张飞;吃腻了海鲜大餐,是否钟情于广式小吃?

这里是中国。

中国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足以证明长城在中国人心中地位。昔日秦皇,动天下之力,北筑长城,以抵外来入侵。长城长,与海相邻;长城陡,万阶上天际;长城久,千年风霜未坍塌。它不像吴哥窟,神秘绮丽;它不像巴黎圣母院,闪耀人性光辉;它不像加利福尼亚漫长海岸线,蜿蜒动人。它让世代中国人奋勇抗敌,这才有抗战十四年奇迹;它让中国人充满精气神,这才有今日我中华复兴壮丽征程;它让中国人有永不服输斗志,这才有那千年未曾断绝的灿烂中华文明!

这里是中国。

中国电影史巅峰便是获戛纳大奖的《霸王别姬》,它让世人看到京剧之魅力。那眉心一点朱砂痣,是你放不下的眷恋;那拿起刀枪剑棍的英勇,是你为国杀敌的豪情;那一张张花白的小丑脸,是讥讽贪官污吏的内心独白。一张戏,一座台,唱遍的是天下苍生,言不尽的是千年艺术传统,它不像流行音乐,韵律十足;它不像西方歌剧,夸张十足;它不像古典音乐,醇香浓厚。它像一个前面镜,有血有肉。有故事还有酒。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程蝶衣便是这样因戏而“疯魔”。这便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时至今日它仍在创新,接受时代熏陶,放出既古老又现代的光。

这里是中国。

如果你没到过中国,相信你听说过誉满全球的中国美食。中国人爱吃,并且吃出了文化。我不会忘记看汪曾祺先生文章里舌尖上的感受,玉林米线、黄焖鸡、金华火腿,高邮鸭蛋以及最普通的黄油烙饼。中国人讲究吃,每一道菜的背后可能有着几百甚至上千年历史。你吃油焖大虾,我可能和三五知己边吃小龙虾边畅谈人生;你吃法式鹅肝,我可用最平常的食材做出一道你永生难忘的蛋炒饭;你吃昂贵鱼籽酱,我可能尝到秘制多年雷山鱼酱。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或许让你更深入理解中国烹饪的核心,它不只关乎食材、手法,更是我放盐时想起你最近生病而少放一点的平常心;让你欲罢不能的不是厨艺技巧,而是生活中点滴感悟。中国人吃的是菜,吃的更是人生。

这里是中国。

有你想不到的惊喜,有你未曾见到的奇观,有你放不下的平常心。

一横长城长,一唱字铿锵,一点茉莉香。

这里是中国,我们欢迎你。

得分:60分

魏魏中华,不灭骄傲
湖南一考生

朋友,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你手指东方,看看雄鸡展翅的英姿;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你走一走它厚重的土地,看看它瑰丽的面容;如果你不了解中国,请怀着对这个伟大国度的敬畏,去触摸它澎湃的脉搏。中国啊中国,人们为何对你爱得如此深沉?请随我去领略那五千年的荣光与骄傲吧!

文明之光——一带一路
当张骞迈步于西域时,不知道他是否曾感叹过这里的荒凉。平沙无垠不见人,径万里兮度沙漠!但是,他选择了出发,就选择了风雨兼程和义无反顾。怀着光大中华文明的夙愿,他相伴着驼铃和烈日,走向了未知的远方。有多少中华儿女埋骨他乡而默默无名!所幸的是,张骞成功了,尽管被大月氏处处为难,他还是成功地传递了和平与友善的种子,让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消除了隔阂。他不仅带来了葡萄和珠宝,更推动了共享与包容,让更多的人走了出去。所以你看见了甘英为罗马皇帝挂上丝绸,你看见了鸠罗摩什为传承大乘佛教跋涉万里,你更能看见当今中国共享单车兴起,看见习总书记倡导的包容合作共享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你不止是桥梁,也是博大的胸襟,让人看到追梦的赤子!

诗意栖居——美丽乡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穿过婆娑的树林,你能依稀看见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胜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景,鞭策着炎黄子孙不断前进。心中有桃源,你便不必去望穿秋水地寻找,这与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内涵更是完美契合。村镇门口修葺一新的建筑,平坦宽阔的马路,和乡亲们共同致富而洋溢的笑脸,是时代无声变迁的写照。使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安居乐业,臻于《礼记》中天下大治的境界。我真诚地发愿: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愿这美丽的精神家园永驻心间。这大概是国人不老的诗意与远方吧!

驰向远方——高铁速度
中国速度,震撼世界。从三十年改革开放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到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再到如今高铁速度,让人频繁刷屏。我们不得不感叹:厉害了,我的国!鸟瞰中国,你会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而震惊,那是新生的希望在川流不息,那是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美哉,我巍巍中华,与天不老;壮哉,我巍巍中华,与国无疆!世界东方屹立着巍巍中华,赤子心中,燃烧着不灭骄傲!

得分:60分

二、四川篇

予我洗礼,冀彼新苗
——我看高考‍
四川一考生

或赞高考之伟,扭历史乾坤;或明高考之莘莘人伦,一种共识一以贯之高考是成人之必由,成长之必往。我从这四十载高考风华中,看出一种洗礼,于人于己于天下,缘起同一。

创知路教育一句口号曲尽高考之妙:拿下高考,再谈人生。深以为然,但并非为图前程似锦,也并非赞同一考定终生之谬而是客观上,高考而铺就的求学长河中的每一次泅渡都是与一个更好的自己相逢高考,不是铁马关山,只是一个阶段的终点线。村上春树说:“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的。因而我在乎高考,正是在乎这往长途的荆棘雷雨春啼呖呖

高考之洗礼,树我为大写之人。麦家说:“优秀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那么高考馈赠我的即是对自身使命的发现,及与之匹配优秀。我谓使命,不是力克万,而是因此了解的对知识难以抑制的热爱与责任感;优秀,不是下笔如神,而是因此怀有感知之心、进取之意,与深层的从容与宁静。青木新门说:“真正的开悟,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游刃有余。”那么高考之洗礼,不足使人开悟,但使我一点一逼近并成为正果的一部分。

高考之洗礼,共我与天下之命运。遴选才学之辈,劲吹文儒之风,高考印其普及性而使天下学子奔一条正途莘莘学子,为国所用,此刻小我的边界也因这一神圣的遴选而与时代民族这样宏大的存在而突围、扩张,产生关联。罗素:“支撑其生命的是这样三种激情。而其中最震撼的一者即是对人类苦难深深的同情。而高考赋予我同样的激情:因天下之尚不太平而我必正之;因万世功业之尚未成我必开之。为此,何所倦怠,何所悲乎即便阵痛,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因为可落,也不是悲哀。

至于高考一代人,于社会乃至于天下兴亡的高义,我深知之,正因如此,我知道此刻并非独我一人酣战战前是黑云压城,战后的未来,也许高考只是一个不太真切的影子,但若那时的我,蔚然成林,我会记得曾有一段唤作高考的时光,如南风自来,翼彼新苗。

余光中:“你不是谁,你是一切你是侏儒中的侏儒,至小中的至小,但你是一切。”或许,高考于我,我于高考, 即是如此。同样渺小,同样宏大同样值得玩味,令人沉吟。我的高考,把命运捯饬漂亮

得分:56分

顺历史潮流,助中国发展
——我看高考‍
四川一考生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名高考总是牵动着我们的心。对于高考,赞扬有之,批评者亦有之。但在我看来,高考顺应了历史潮流,助推着中国发展!

高考的前身应是我国当代的科举制度。这个按才华和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方式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场的垄断,为官僚集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对于推动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可发展到后期,渐渐僵化束缚思想,在清末被废止也是历史的必然。

可是高考与科举不,它不考儒家的四书五经,不教人封建盲从,而是将思辩、创新、质疑等精神理念融入试题之中,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为国家培养人才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体现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高考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十九世纪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中国考试择人才的制度确立现代文官制度官员素养提升决策科学性更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于1977恢复高考,顺应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并为其提供着人才支撑。通过高考,无数贫寒学生得以鲤鱼跃龙门、摆脱贫穷改变家族命运;通过高考,国家能够选拔人才,推动社会公正合理秩序的形成。

李克强总理正是通过高考才逐渐实现人生梦想的。如果没有高考,他可能依然留在农村上山下乡,而祖国就因此少了一位能力卓越的总理。高考可真是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和科技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通过高考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高考本身的选拔标准十分的公平公正,考试纪律严肃对作弊者从重处罚。在当今社会靠拼关系、送礼、走人情的风气可谓一股清流,有了高考,们的社会才更有流动性

有人说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可以说高考也是对我们的性格的磨砺,高考也带动了社会积极向正风气的形成,人才、知识得到尊重。

总之高考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发展我想说:高考,好样的。

得分:58分

思考:

1、个性写作如何适应不同阅卷场的标准或导向?

2、阅卷场在防止套作的前提下,如何给本省数十万学生以个性化展示的空间?

3、文化作文以文化的宽度应考,如何有效利用文化的宽度去适应考场的窄度?却又最大极限地不损害学生的天赋?

4、文化作文如何有效利用文学风格去引导学生的天赋,却又对不适应本省区阅卷取向的天赋学生,进行短时性抑制或成功“伪饰”?

5、对于高手来说 ,阅卷场有没有取向,都可让学生轻松应对。这对阅卷取向的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但对不会应对考场的老师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教育不公是不是感觉教师本身就是最大的因素?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离线admin

发帖
352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2-10
2015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作家点评作文题目】
       四川省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涉及面广,题目比较多义,考生容易有多种理解可能造成歧义。有的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所以这个题目是有难度的。不过,这有利于打破线性思维,让考生多个方向发挥。‍


满分文化作文‍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四川一考生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荷轻敛,芬芳无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山随日昳,清延秀绝。如莲荷流连津塘,如峰壑痴迷斜阳,是实诚静默的固守成就了这旖旎千年的美丽。人,亦应老实忠厚,坚守本心,使人生永远美如四月,芳香馥郁。
  《诗经》有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世间多浮华,老实诚恳地忠于本心才是真正的聪明。老实坚守,大智于心,让人生繁花开,生命如诗画精彩。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似他,仅半抹漪涟,便荡漾了千载青花蝶韵的细腻流年。青山如黛,云清风白,他在“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黄昏轻燕,缈落如烟,他在“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竹林轻禅,一纸折扇,他在“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乞得名花盛开”。我们唯有老实坚守,大智于心,才能如苏子般在人生的高峰享受盛名,在人生的低谷忍受孤寂。
  艾青说:“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紫陌红尘,光怪陆离,我们只有老实坚守,大智于心,才能冲破磨难,释放人生璀璨!
  寻花踱步,独赏紫藤绕树;山寻水觅,洞穿人生悲喜。吕碧城文如其名,以澄澈之心,留得一世清莹;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下百世城倾;张爱玲临水照花,以孤傲之心,著有一生传奇;冰心温婉善良,以博爱之心,挥就百年清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以己之心,以己真情,助我风华初成,助我芳魂永存。
  吟一段梅韵,饮一壶清茶;执一手竹简,懂一颗真心。路遥用一颗平凡的心,绘出人世真情,定格了他人生的高度;余光中在质疑里把老实与聪颖付于永恒与浪漫,诗情升腾,爱与美便溢满了他人生的旋律;杨绛仅以清水自喻,透彻浮世泡泡的多彩,“保其天真,成其自然”,她描摹一滴墨香,便让人生传唱。
  翠屏骤冷,画翟星空,凤箫声杳,鸾镜尘封,贺双卿把生活的悲惨书写在花叶之上,那飘逸的芬芳便是她美丽的盛放。哀旄路转,挽曲涂穷,荒原漠漠,雨云蒙蒙,王昭君把生命的美好常驻边塞,那落日的长烟便是她永恒的存在。
  张晓风说:“让我们这一季,充满发亮的记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只有老实坚守做自己,大智于心明真理,才能让生命之花花开不败。如延参法师在从容中,还人间以人间,还山水以山水,我们要沧笙踏歌,敦实聪颖,坚守本心,让今世的芳华纷至沓来。陌上花香,蝶舞身旁,老实坚守,大智于心,即使“出自幽谷”,亦能“迁于乔木”!
  
     【点评】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此文是文采飞扬的一篇,让人感受到文化作文的超强魅力。出语不俗,开篇就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先声夺人,让读者眼前一亮。作者语言驾驭能力比较强,整句多,长短句相间,彰显文化底蕴的丰厚。内容丰富,简直就是一场文人的盛宴,文中论据大多是用的文人拼盘,尤其是倒数第三段,语言富有节奏感。结尾再次扣题,使结构更加完整。‍

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是文化作文千年追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