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绍华
不敢苟同,第二篇更接地气,更富有生活气息,如果在重庆,应该都是高分作文,但如果要分个高下,我倒以为是第二篇。第一篇姑且算材料丰富吧,还有文辞华美,除了还能有什么更有分量的东西?
谭蘅君
江苏阅卷场,这两篇都是高分。第二篇如果从接地气的角度来看,倒有生活气息。但第一篇在材料丰富、有文采、有底蕴来看,强过第二篇有生活气息。
第二篇这种类型,在浙江阅卷场,曾引起来一些老师的反感,他们写文章发在网上,称这种文章是“小脚女人式”的所谓亲身生活,但却幼稚,只是迎合了对生活化的追求。而这种文章后来浙江放弃了。目前就只江苏保留。重庆写记叙文得高分的情况,可能也要看评分的老师的倾向性了。
从写作发展来看,第二篇应该是初中生的追求。第一篇更符合高中学生在思想、语言、意境、思辨等方面的素养。
熊绍华
记叙文在高考阅卷场是”弱势群体”,因为阅卷的客观条件,对议论文可以大致浏览,就可以给分。而对于记叙文就得仔细读完,而学生在高中阶段,记叙能力基本停留在初中水平,所以,能让阅卷老师读完的作文不多,所以记叙文平均得分没有议论文高。所以,记叙文是弱势群体。很多老师反复警告学生,考试作文,千万别写记叙文。
估计其他省市也大致类似吧。所以,能有第二篇那样耐读的记叙文,还是不多见的,如果说是“小脚女人”,说幼稚,估计这类老师不是语文老师。
谭蘅君
高手!
熊绍华
不是虐待,因为学生写记叙文能力不高,很难写出吸引眼球的作文,大都是流水账,语言缺乏文采,所以,120秒左右看完一篇作文的情况下,记叙文很难得高分。不是虐待,因为学生写记叙文能力不高,很难写出吸引眼球的作文,大都是流水账,语言缺乏文采,所以,120秒左右看完一篇作文的情况下,记叙文很难得高分。
谭蘅君
江苏阅卷场对记叙文的要求,为了提升到与初中的差异,特别提倡“诗家语”,就是记叙文的语言里,有现代诗的词味、境味、意味。也就是向现代作家小说的写作过渡。
其实,这种提倡是不错的。但往往很多老师无法实现指导。
高中提倡思想性,思辨性,这在记叙文里,体现起来有些难度。浙江阅卷场现在对思辨非常提倡。议论文几乎是全国通吃产品。
熊绍华
不过,真正作文能力恰恰体现在记叙文上,重庆这些年真正经得起推敲的满分作文,还更多是记叙文。
这样恐怕有点赶鸭子上架吧,任何东西,如果有了导向,有了硬性规定,给了作文之法,似乎有点黑色幽默。我不知道江苏是不是有这样的明确导向,群里有江苏老师吧,谁能证明一下。这样恐怕有点赶鸭子上架吧,任何东西,如果有了导向,有了硬性规定,给了作文之法,似乎有点黑色幽默。我不知道江苏是不是有这样的明确导向,群里有江苏老师吧,谁能证明一下。
谭蘅君
肯定不是硬性规定,但是一种导向。我听一个江苏老师讲过,作文没有诗家语,就是一个星星也没有。
熊绍华
我都看法是,议论文可以速成,记叙文才是真正的作文功底。
如果作文要有诗家语,那就是在刻意推进套版作文了
谭蘅君
你如果看过初中生的优秀记叙文,可能会有更多想法。不设立场的阅卷场,可以有。但不设立场的阅卷老师,几乎很少。
熊绍华
你们的文化作文,对套版效应是推波助澜哦。
谭蘅君
文化作文应考,确实可以根据阅卷场的倾向性,进行快速套版。但如果平时就进行各种文化底蕴类型的训练,应考时就很轻松。
熊绍华
本无作文之法,如果高考阅卷有导向,甚至要求诗家语,这是逼良为娼。
谭蘅君
呵呵,其实也不难理解。阅卷就90秒,要在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验明正身,总得给阅卷老师一点“我是优生”的证明材料。诗家语,就是证明材料而已民。
熊绍华
你这个话,应该这么说,如果速成,必然套版痕迹明显,如果长期训练,套版就可以羚羊挂角。
谭蘅君
还是少华兄高明。可见,你教书应考,没少用心思。
江苏阅卷场在全国来说,可能还有一些独特之处。另外一个奇葩的阅卷场,就是江西。
熊绍华
江西如何?
谭蘅君
江西每年阅卷场标杆作文和他们的优秀作文,估计是全国最差的。因为他们阅卷在理念上,把作文当成一道问答题来对待。
对于江西这样的文化大省来说,我到现在还想不通。
江苏阅卷曾经很长时间不允许出现历史人物,一旦出现,就必须是低分。这种武断,估计对北京阅卷场来说,就是针锋相对。因为北京卷每年的作文试题和阅卷标准,都最讲究文化底蕴。
2016年对全国阅卷场来说,也算是奇葩。因为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都成了问答题。乃至某省文学院教授看了当年 的作文与往年的差距后,非常生气地说了句名言:任务驱动可以成为一个流派,但不可以成为一种潮流。
从全国来看,还是有些做得好。比如四川阅卷场从05年到18年,都比较开放。感觉有高人主持。
荣维东
高考作文评价背后的“衡文标准”很值得研究!从语用功能看“诗家语”应该是有文体、目的、功效做前提的!比如文学类文章可以诗家语,可是学术论文,诗家语就有些不伦不类。因为两者遵循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和言语规约。我国的高考作文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存在,他的要害在于与生活应用脱节,而成为“为考场”的应试训练,而非“为生活”的应用训练。我国作文评价的文学情结根深蒂固,而任务驱动作文、思辨类作文评价为何和何为并没有搞清,其实仍然是文学表达标准作用下的怪胎。作文评价标准是说白了就是那个“好作文”的“好”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每个人心里都有,可大部分语文人是“文学取向”的,而非“实用取向”的,认为后者不高级!接下来就是思考我们社会需要培养什么样子的人才,如果认为应该是会说“诗家语”的人才,自然诗家语的多寡可以作为评分标准,如果不是,就会有另样情形。关键还在于我们要让未来公民具有什么样的“作文素养”问题。这个问题搞不清,讨论其他一切都枉然!而我们当今的时代趣味和国家战略是传统文化复归,再加上语文老师欣赏标准的惯性,故“文化作文”可能会有市场;但任务驱动,交际语境和思辨类作文其实在倡导另一种作文评价观,那是一种基于真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真实写作素养标准,这一套东西大家意识朦胧、标准混乱,还缺乏共识!
谭蘅君
非常深刻!
文化作文也是多种类型,也包括思辨类,考场作文的所有类型都包容在内,即文学与学术。只是不包括问答题类的所谓为任务而驱动的模型。
目前也有一些学者在呼吁加强学术文章的文学性或文采。认为当前学术论文的模式是一个完全西方标准,不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中学老师普遍不喜欢读学术论文,跟论文的可读性还是有很大关系。目前来说,写论文的人比读论文的人还多。
马豫星
读懂学术论文,前提是学术理论积累和“与此相关”的实践体验,否则不易读。好的学术论文,有“浓缩着”“思”的快乐。
谭蘅君
确实。80年代读《新华文摘》和《读书》等文章时,没有积累,一篇文章反复读,有时一句话都要反复读好几遍。那种痛苦感,比站桩筑基还难受。
马豫星
情感类文章,易懂易感动易,但细想后能提高“思”的方为佳作。
谭蘅君
叙事类文章,我觉得不是文章本身内涵的思的高下,而是读的人思的高下。就象《风筝》,有人读出了反内战,反人性,甚至反革命的思考。因为文学是“曲”着的,这是中国的审美传统。有的东西不能直说,就只有暗示或喻说。
因为存在解说的多维,中国文学才有了从小读到老的“人生品读”的可能。
马豫星
好的叙事情感类,才多维了。
谭蘅君
但西式论文,必须含糊的地方,却含糊不了,就过不了那个坎,也就没有了《春秋》笔法的细想暗究。坦荡的文字,没有屏风的想象,裸着的思想,没有了回味。
马豫星读的取向不同了。
太含混太多维,不易传递思想
谭蘅君对的。但一些高人的思想,却在某种环境下,也就无法传递了。
马豫星
各类文章,均有存在的价值。随时空变迁,价值消长
谭蘅君
价值肯定有。但价值的民族属性,价值的高低等问题,涉及一个时代的文风。也就是一个时代的气质与精神内涵。我们这个时代,单以论文来看,还是没有站起来。还是一种跪着的姿式。
这种姿式,传递了百年。还是应该考虑改变,适应站的环境。
马豫星
文风,不能由为“文”者完全决定。学习,不能视为“跪”吧。有人言,汉字适用审美,弱于“精细化”思维。目前世界,相互学习各扬长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