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篇
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两大手段,因为在许多体系的医学里都曾经出现过运用草药的情况,所以针灸无疑是最具中医特色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到目前为止,以现代科技的先进,人们还没有证实针灸的理论基础经络的存在。那么经络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存在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如果不存在,那么针灸这种治疗手段是否还能存在下去呢?下面我们就先开始讨论经络。
神秘的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核心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经络学说就没有针灸学,中医的基础理论也不能称完善。经络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并在《经脉篇》中详细描述了十二条正经的循行路线。
但在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研究离子水平的时候,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与经络相符的任何管道。几千年前中国的科技水平无疑是无法和现代相比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现代人无法看到古人发现的真实存在的东西。所以经络的存在与否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有人认为经络根本就不存在;有人认为经络不过是古人对神经系统或淋巴系统的错误认识。
笔者即扎过针灸、输过液、打过针;也被扎过针灸、输过液、打过针,所以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扎针灸和输液、打针的感觉不一样。接受过这三种治疗的人并不难找,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去问问他们:输液、打针是否存在扎针灸的那种酸、麻、重、胀的感觉?如果有献身精神,即使是亲身一试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既然感觉不一样,难道我们就不该问问为什么吗?在没搞清楚这是为什么的情况下就断然否定经络的存在,这难道是科学吗?
然而,无论是神经还是淋巴系统都无法满足中医经络理论中赋予经络的功能,也无法满足许多科学家所证实的经络现象。曾经有一位朝鲜的科学家声称自己发现了经络的秘密,但由于长期拿不出有利的证据,最终羞愤跳楼自杀,这无疑使得经络的本质显得更加神秘,并且加上了一些悲剧的色彩。
那么经络在中医中的解释究竟是什么呢?在《中基》中的解释是:“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的诊断依据。在治疗上,无论是针灸、推拿或药物治疗,都是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进而调节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上可以对经络做出总结,经络就像是一套灌溉系统,经脉就像是干渠,络脉就像是小沟渠,它们将全身的脏腑和肢节联系到一起。经络具有两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一、运行气血;二、感应传导的作用,在病理上经络又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由于经络具有的传递功能,所以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几乎完全符合上面的条件,神经的确像一套完整的灌溉系统,将全身的脏腑和肢节联系到一起;而且神经还有营养的功能,如果机体某段神经受损,那么它所对应的肌肉就会萎缩。
如果有人敢说经络就是神经,那么即使不被骂死,也会被唾沫淹死。谁都不想死,笔者尤其不想死,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字更是丰富多彩的。屡战屡败可以被说成屡败屡战,经络就是神经也可以被说成神经就是经络,这样至少不会被唾沫淹死。
我们来看看神经就是经络的可能性吧。首先,在古代中医们通过解剖发现神经系统是完全有可能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就写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认识到他看到的是神经,而将这些东西误认为是“卫总管”,说“此管皆行气,行津液”。其次, 神经系统也十分符合古人对经络的描述,经脉是主杆,络脉是支流,此外还有许多更细小的孙络。而且从走行上看,经络周围也经常伴有大神经的走行。最后,在针灸治疗时,有些穴位的针感就是刺激神经的结果。例如针刺环跳穴时,患者有一种像过电一样的感觉,这就是针灸刺激神经的结果。由此看来即使经络不是神经,也和神经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是经络神经说,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成为这一假说的致命伤,也正是因为这一致命伤的存在,几乎可以完全否定这一假说。这个无法医治的伤口就是:速度,传导的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针刺后产生的传导速度是很慢的,与神经传导速度比起来就像是蜗牛在爬。能够达到神经传导效果的穴位数量占总穴位数量的比例还不到十分之一,即使在针刺这些穴位时,患者往往也是感到那种像是蜗牛爬似的缓慢传导,然后才是神经传导。而且神经传导的感觉很快会消失,很难长久维持(如果出现长久维持现象,往往是造成神经的损害,可能成为医疗纠纷),但那种蜗牛爬似的缓慢传导却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一直延续到拔针之后。
正是因为已知的系统都和经络都不相符,而未知的东西又迟迟不能被发现,所以经络根本不存在的声音此起彼伏。但许多患者表示针感确实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医生在针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些人接受针刺治疗时, 会产生一种沿经脉路线移动的感觉。后来正式命名这一现象为循经感传现象, 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人称为“经络敏感人”。此后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学者利用现代科学电、声、光、磁、波、辐射等物理方法也基本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存在。
在电方面,日本人首先发现人体体表存在26条低电阻连线,称为良导络。它的径路与古典经脉线路相似。我国学者近年来对皮肤低电阻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重要的改进,并进行了系统的论证。通过对14经脉的测试结果,证明皮肤低电阻点的循经性。低电阻点密集分布,沿经排列,但不连续,其结果稳定可以重复。
辐射检查,中国学者和国外学者从60年代即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经络,采用在穴位上注入P32观察到所测12条示踪轨迹与古典经脉线基本一致。
循经声信息检测,学者们观察到刺激穴位的声信号(低频振动)可沿经络的路线传导,其轨迹与古典记载相吻合,信号的频率在8-97赫之间,高峰集中于30-40赫。结果稳定,可重复。
光检测法:1、体表超弱冷光检测:以体表超冷光信号为指标,观察到高发光点基本循十四经分布。某些患者在不同经穴发光有不对称变化,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异。2、红外成象法检测:一切物体温度高于-273co时,它内部的分子就会因热运动而向空间放射红外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通过荧光屏或拍照可以出现亮带和暗带,其显示的路线与古典经络相符,而不同于神经和淋巴。
CO2和O2分压的测定,H+、Ca+的测定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进行了人体经络体表循行线二氧化碳呼出量特性的研究,发现经线上二氧化碳呼出量(RCO2)高于经线外。并且从井穴向合穴不断增大。还有人测查了经穴非经穴H+、Ca+ 变化。针效阻滞定位检测利用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经压迫可以出现阻滞的特性,测出一系列的阳性阻滞点,将这些阳性阻滞点连接起来即绘成一条轨迹,此轨迹基本与古典记载相吻合,这是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检测(转自《经络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用质子激光X线荧光光谱方法大面积扫描发现经穴下存在钙的富集区(钙库),其总量较对照区高10倍。该协作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等发现针刺经穴位“得气”时,其位置均在结缔组织中。他们还通过红外光波长传输特性的测试,发现在9μm到20μm的波长范围内,存在一种高传输率的波段,从而认为经脉下的结缔组织中的红外光(能量、信息)传输功能和钙富集区的发现是两项重要的客观事实,反映了人体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
正是有这么多经络现象的存在,所以许多专家热衷于寻找经络的组织解剖学的结构。然而十分遗憾的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 尽管动用了数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和各种现代检测手段, 结果既没有发现管道或其他形态的独立组织结构, 也没有找到经络运行的物质承担者。实验中观测到的许多相关现象, 如钙离子富集于被针刺的穴位体液中、细胞间隙通讯具有沿经脉传导的特性、针刺经脉会引发沿经脉微小脉搏波等等, 都是经络运动带来的结果或影响,最令人惊异的是薛崇成教授的“口裂试验”:循经感传经过口唇时, 双唇的张开并未妨碍传感沿任脉继续前行。类似的实验证明, 肌肉伤口的开裂也不能阻止经脉感传。正如中国中医研究院李志超教授所论:“对经络物理研究来讲, 口裂试验,恰恰提示经脉是实实在在的无形存在。它正如海洋中的暖流、渔汛、航线、天空中的候鸟迁徙线、季风带、航空线一样, 是不会被局部的干扰而中断的、更不可能用解剖学方法所观察。”(《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
既然现代已经证实经络现象的存在,但却又找不到一个明确的实体经络,这不禁让我们会提出:古代中医是怎样发现经络的疑问。难道古代的中医真是神仙下凡?下面我们就讲讲经络的发现历程。
经络的起源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对经络的起源描述是:“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针灸、按摩、气功等各个方面积累了经验,并结合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从上面的记述可以看出了,《中基》认为在经络的起源问题上解剖学只不过是一个陪衬,大概是因为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现代高科技的帮助下仍无法找到古代简陋解剖技术和工具下发现的经络系统。所以许多人认为经络的发现和解剖学没有关系,那么经络又是如何而来的呢?
有人提出由穴到经的观点: 许多人认为, 经络是穴位功能的连线, 是许多穴位之间的传感连线。这一说法很象数学上的点线关系。现代实践证明,在敏感人身上刺激原穴或其它穴, 即可有感传贯通全经, 成为一点一线或一点多线,十四经均可由每经的一穴定出。但有人针锋相对提出由经到穴的观点: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先定穴后定经的说法, 虽然颇有吸引力, 但人体上经穴之间的关系与数学上点线之间的关系尚不能相提并论。他们根据中医文献中先出现经络走形的记载,后有穴位的记载为依据,对由穴到经的观点提出反驳。这一反驳意见有理有据,基本可以完全否定由穴到经这一假说。
于是有人提出经络的起源于远古时期道家的修炼,是古代学者通过打坐、观想及禅定等返观内照(或称内省体验) 的方法认识人体奥秘的方法论, 是诠释人体统一观认识的学说。(转自《经络学说起源新探》陕西中医2003 年第24 卷第10 期)但这种观点几乎拿不出任何证据,而且很难想象在先秦时代没有实质性物质作为基础,古人能够空想出如此完备的经络系统。
如果能够搞清楚古人发现经络的过程,显然对解开经络的秘密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而古人发现经络的过程,则只能从古医籍的故纸堆中去寻找。经络一词既然最先见于《黄帝内经》,我们就从《黄帝内经》开始吧。
在《灵枢•经脉》中详细记载了十二条正经的走行,最大的优点是详细,只要能够在组织学基础上找到类似的通道,再和这些记载相对比就可以确定经络的存在了。但最大的缺点也是详细,没办法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要阴阳地看,正是因为它的完备,使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任何古人发现经络的过程,似乎中医在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对经络的认识,这也使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几乎陷入了绝境。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也总结了许多很好的学习方法,其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一条很好的经验。09年初,笔者自费和几个朋友到湖南旅游,在人杰地灵的长沙,笔者有幸参观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就在《足臂十一脉灸经》的竹简前,有了顿悟的感觉。虽然它已经出土了三十余年,但在大学的课堂里却很少提及,即使偶然带上一笔,也只是介绍当时中医取得的成就,而对于这些医书对中医理论产生的影响提到的很少。回家后,对于这些医书进行了搜集,过程中发现许多民间的医生对这些医书已经进行过精心地研究,这也使自诩为科班出身的笔者自愧不如。也正是因为看了这些资料后,使笔者改变了对经络的认识,这些内容将在以后再谈,下面我们还是先看看这些医书都写了些什么内容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关于经络的文章有两篇,出土时都没有名字,考古工作者经过整理后,根据它们记载的内容,分别命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读起来很绕嘴吧!为了省事,下面将这两篇文章简称为《足臂》和《阴阳》。
从成书的年代来看,《足臂》最为古朴,《阴阳》则稍晚,而《灵枢•经脉》最晚,有许多语言和《阴阳》中的几乎相同。可以说两部脉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祖本,《内经》的记载是在帛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三篇医籍中的记载进行过比较,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两部脉灸经只记载了人体的十一条经脉,和《灵枢•经脉》相比,少了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其次在经脉的循行走向上,《内经》所述十二经脉互相衔接,循行走向很有规律;而帛书所载十一条经脉互不衔接,循行走向只偏重于某些部位。第三在两部脉灸经中,没有将经脉与脏腑相联系,即使偶有联系,也无规律可循。 第四在两部脉灸经中,没有提到穴位,《灵枢•经脉》中涉及了13 个穴位的名称。最后《足臂》中对经脉病的治疗只提到了灸法,未及针刺治疗,《阴阳》中未提及治法,而在《灵枢》中灸法的应用只限于其脉“陷下”者,另外还增添了补泻疾留等治法,根据上下文,这些治法指的显然是针刺治疗。
从这些古医书中我们能看出经络起源的什么端倪呢?这还要从所述循行路线不同方面下手,医籍中所记载的十一条经脉在循行分布上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首先经脉的起点多在腕踝部附近,而且对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非常简单,有的脉甚至只有起点与终点的两点连一线的最简单形式;其次描述经脉循行时,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让今人难以理解的术语是“出”字;最后,经脉循行方向自下而上,各脉之间不相接续,而且与内脏不相联系。而对比《足臂》和《阴阳》中关于经络循行的描述则有以下不同:《足臂》以“足”表示下肢脉,共有6条;以“臂”表示上肢脉,共有5条。这十一条脉的排列顺序是先足后手,循行的基本 规律则是从四肢末端到胸腹或头面部。《阴阳》分甲乙两种文体以先阴脉后阳脉的原则,来确定各脉的排列次序。即全身9 条经脉仍由四肢走向躯体中心,而“肩脉”与足少阴脉则与之相反,由头或少腹部走向四肢末端。
如果我们能够先完全摆脱经络的影响,只看这些记载,或者换一个说法,让一位完全不懂中医的外国西医看这些东西,他会觉得这些循行路线更像是什么呢?没错,更像是血管或是神经。而各条循行路线用的名字都是“脉”字,如:《足臂》中的足泰(太)阳温(脉);《阴阳》中的少阳眽(脉)、阳明眽(脉)等。脉字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解释是“夫脉者,血之府也”。王冰的注解是“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之中。”从中是否可以得出在两部脉灸经中所指的是血管的结论呢?
从内容上看,在在两部脉灸经中的脉字也是作血管来解释的。如:“循(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温(脉)绝如食顷,不过三日死”。这里的脉无疑指的是血管的搏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名词作动词用。而且从走向上看,这些循行路线也很接近于血管的走行。所以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假设,在先秦古中医们利用简陋的工具,通过细心的观察,记载下了一些血管的走行,开始他们还没有认清这些血管有动静脉之分,所以在《足臂》中,几乎所有的脉都是从四肢走向心脏的。但随着观察的深入,更多的血管被发现,而且人们认识到这些血管有的是从心脏流向四肢的,所以在《阴阳》里开始出现从心流出的血管。但由于解剖水平有限,古人只能观测到在腕、踝以上的血管,所以在这两篇古籍中的记载都是从腕和踝开始的,而且用了“出”字。在《内经》的时代,解剖技术明显提高,不但打破了腕、踝的界限,而且发现了许多细微的血管,于是有了孙络和浮络的记载。而且人们发现,所有的脏器都有血管通过,所以将血管和它们进行了配属,并逐渐固定下来。如果解剖能够继续进行下去的话,这些配属很可能会被打破,但中医也就无法发现真正的经络了。正在此时解剖嘎然而止,所以后人也只能接受《灵枢•经脉》中的记载了。
在《灵枢》中增加的一条经络是心包经,这个心包则很可能是古人对冠状动脉的认识。古人通过解剖发现了冠状动脉,它在心包之内,为心脏提供血液,动脉即细小又丰富。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古人最早将心包经称为心包络,也正是因为如此《内经》中就只有心包络,而没有出现心包经的提法。前面讲过络脉是细小的分支,而作为十二正经之一的心包经为何降格为络呢?它的巡行并不比其他经脉短,唯一的解释很可能就是古人已经认识到冠状动脉的特点。
我们将四肢的血管和四肢经络的走行相对比,也不难发现在膝肘以下几乎完全相符的。如肺经和大肠经与桡动静脉;心经和小肠经与尺动静脉;心包经和三焦经与骨间动静脉;胃经和脾经与胫前动静脉;膀胱经和肾经与胫后动静脉;胆经和肝经与腓动静脉是比较相符的。而且古人很可能发现了动静脉的不同,所以将它们以阴阳相区分,并分别以阴阳面的体表投影来描述它们的走行。如果有人问如何将动静脉分阴阳,现代几乎所有的中医都会将动脉化入阳,静脉归为阴。但在古代却没有定论,三条手阴经是流向手的,所以应该是动脉,而三条足阴经则是由足流出的,所以是静脉。这说明古人虽然发现血液流向的不同,但还没有完全领悟这一现象的作用和原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灵枢•经脉》中各经络的名字仍然是脉,例如:肺手太阴之脉等,而经络一词本身就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在每一正经的后面,都要有是动和所生病的记载,这和《阴阳》的记载同出一辙,在《医史篇》中提到过:过去对是动的解释是经病(即经络本身的病变);所生病的解释是腑病,虽然有点牵强,但也没有更好的解释。但随着《阴阳》的出土,这种解释就明显说不通了,至少,在那个年代,经络还没有和脏腑相配属。如果与当时的经络可能是血管相联系,我们不难得出是动不过是在诊这些血管的搏动罢了的结论。而且这也正是中医脉诊的由来,由于古人发现每个脏腑都有经络(血管)的出入,所以认为诊察这些经络体表的搏动可以知道脏腑的病变,从而进一步简化,最终形成寸口脉法。
那么在《黄帝内经》中有没有明确指出经络就是血管的经文呢?事实上在《内经》中多处提到了经络和血的关系,例如: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经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从这些经文中可以看出经脉里运行的就是血液,经络的主干里流动的是血,作为支脉的络脉里流的难道还会是别的东西吗?
还有一个旁证,这就是近两百多年前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写过这样一句话:“古人言经络是血管,由每脏腑向外长两根。惟膀胖(胱)长四根。余亲见厅(百)余脏腑,并无向外长血管之形,故书于图后以记之。”由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古人与王清任的见解不同,所以《医林改错》中没有记载这句话的出处。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高超的解剖技术,和对经络的认知过程。现代可以证明各脏腑至少会有一根动脉和一根静脉出入,而膀胱多出来的两根则很可能是输尿管,血液经过肾的过滤,产生尿液,通过这两根管道进入膀胱。而古人在解剖时很难发现多出来的这两根管道里流的是尿而不是血,如果他们坚持下去的话,相信最终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的,可惜他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于是直到两千年后,中医还是认为尿是由下焦运输到肾的。而各脏腑则必然会和一条经络(血管)相络属,十二正经不过是十二条流经十二条脏腑的血管,由于解剖技术不断提高,古人甚至发现了冠状动脉,并将它列入到十二正经之中。
之所以这些认识和现代的认识还有不符之处,有技术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学过医的人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的血管都是相通的,而膝肘以上的血管都是隐藏在肌肉深处的,所以在简陋的解剖工具(只有青铜制品)下,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十分困难的,古人很可能出现了解剖错误。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古人认为是经络的几条动静脉:肺经在体表很可能是从锁骨下动脉进入腋动脉,进入分支旋肱前动脉,再与肱动脉的另一分支肱深动脉相连,继续下行最后是桡动脉走行,桡动脉本应该是肱动脉的分支,但肱动脉被认定为心包经了。大肠经则是与这几条动脉相对应的静脉,只不过到颈部后进入颈外静脉、经面静脉最终形成上下唇静脉。心经是从尺侧下副动脉开始的,本应该有更接近于心的动脉,但没办法经络循行的记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以下是尺侧返动脉最终进入尺动脉。小肠经在肩部可能是肩胛上静脉头部为颞浅静脉。心包经是是从肩胛下动脉开始流出(方向错误本应该是由肱动脉流入的)进入肱动脉,再进入骨间动脉。三焦经也是这些动脉相对应的静脉,上头后可能是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等。胃经则是由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在躯体前面的投影,经股动脉进入大腿,终于胫前动脉。脾经则是这些动脉相对应的静脉,腹部可能是肠系膜上静脉。膀胱经可能是髂总动脉、髂外动脉在躯体背面的投影,由股深动脉(或许就是股动脉的大腿后部投影)进入大腿,下行成为胫后动脉。肾经为大隐静脉的分支,进入腹部为下腔静脉等。胆经可能由髂内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腓动脉等组成。肝经则是大隐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等组成。有些学过解剖学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面这些血管有的只靠细小的吻合支相连;有的甚至不相互连接,这或许是由于本人解剖水平有限,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在所难免,;或许是古人解剖技术粗糙,工具简陋造成的。但毕竟对比解剖书,经络的走行和这些血管的走行大部分是相近的。
总之经络是先秦时期中医在解剖学基础上对血管的认识,但由于解剖器具和技术的限制,古人对于复杂的血管系统存在错误的认识,尤其是头颈部、腿部的那些复杂的血管网络。由于所有脏腑都需要血液供应,所以古人将血管和脏腑联系到了一起,于是出现了以脏腑名称命名的经络。由于加入了一些赴会的内容,所以《内经》中的内容有些甚至还比不上《足臂》上的记载正确,这也进一步掩盖了经络的原型。
我们确认了先秦时期经络就是血管后,再回过头去看《内经》中对于营养物质的运输认识。古人认为食物的精华吸收后,进入经络(血管)经中焦运输到肺,再运输到桡动脉,经过营卫等交换(动静脉血液的变化),从大肠经(桡静脉)回来,到头部再进行交换变成胃经流向脚(胫前动脉),再由脾经(胫前静脉)流回胸腹,…最后是胆经在回到胸腹,与肺经相通。怎么样?古人是否很伟大,在两千年前就有这样的认识,欧洲的同行要经过一千五百多年后才能够追上。如果中医可以正视这些成果,排除那些虚无的东西则可以轻易证实中医曾经是多么伟大,多么领先!可惜!可叹!
记得有一次一位朋友问笔者知道为什么一次针灸时间要半个小时吗?他的答案是:因为《内经》中记载经络一天要运行五十个循环,一个循环正好是半小时左右。笔者对此只能是一笑置之,可惜的是现代的中医子孙却不能理解《内经》中的真正含义,分不清精华和糟粕,对经文进行胡乱解释,甚至有些骗子还借此大发不义之财,真是中医之悲!
前面提到过,经络的概念是“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血管完全可以胜任这些,但问题是血管没有传导的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即使经络开始指的就是血管显而易见地明摆在那里,也被我们忽略视而不见。上一节里具有传导功能的神经只不过是因为速度太快就被基本否决了,那么完全没有传导功能的血管又如何担任这项任务呢?更不要说血管怎么能具有类似:“口裂试验”那样神奇的功能呢?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经络的本质。• 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 血之
经络的本质
古人通过解剖认识了经络(血管),但这个经络无疑没有传导功能,那么已经证明的传导现象又如何解释呢?其实同样的迷茫可能还同样困扰着古人,这还要从中国的另一个发明说起,这个发明就是——针灸。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制九针,这九针里就包括毫针在内。笔者没有时间去考证黄帝时期是否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即使黄帝时期已经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也是无法发明毫针的。因为青铜太脆了,如果制成毫针后,很容易造成在人体内的断裂。无论在什么时代,即便能够通过手术取出断针,这也要算医疗事故吧!即使是高高在上的黄帝,搞出太多的医疗事故,恐怕也无法向子民交代吧!所以毫针最早也要到进入铁器时代后才能被发明。虽然在先秦时代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器,但由于由于技术原因并不能大规模普及,直到汉代炒钢和灌钢技术的发明才使铁器得以广泛使用,这一过程始于西汉中晚期,直到东汉时期才彻底完成。正是因为如此,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和《阴阳》里都只提到了灸法,而没有提到针法。没有毫针也就不可能发现穴位,所以这两篇文章中也没有提及穴位。
正是由于毫针的发明,中医的先贤们开始沿着经络(血管)进行针刺治疗,他们发现了一种特异的现象。当中医的先贤们进行针刺治疗时,发现针在刺到某些地方时,患者会有一些特殊的感觉,例如酸、麻、重、涨,而且这些感觉还会向上或向下传导,于是穴位被发现,但由于受到冶炼技术的制约,开始的毫针可能较粗也较短,所以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穴位多是在膝肘以下的位置,即井、荥、腧、经、合等五腧穴,而例如环跳、风市、极泉等这些深部的穴位则要到《针灸甲乙经》中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在先秦中医的经络是血管,在《黄帝内经》之后则逐渐转变为传感线,《黄帝内经》则是在此两个时期之间承上启下的产物。所以经络的发现过程应该是:古中医在解剖学的基础上描记了经络(血管)的走行,在此基础上,运用另一发明毫针发现了全新的经络(传感线),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发现穴位之前就已经有经络存在的问题了。经络是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绝不是拍脑门拍出来的或是空想出来的。也正是因此在《内经》中记载的经络具有以上两个特性,尤其表现在新发现的奇经八脉上。在内难经中记载了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八条不同于十二正经的经脉,其中任脉、督脉走行出现在《内经》中,两经上的穴位也很多,很可能是传感线。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的走行见于《难经》,更像是血管的走行,经络上没有独立的穴位,只有和其他经络的交会穴,所以并不排除是解剖王孙庆的部分成果。
还记得前面多次提到的王莽组织的那次解剖吗?当时的医生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一次机会。只有王孙庆一具尸体,而要搞清的问题却很多,怎么办?当然只能选择最重要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个是人体脏腑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们的重量和尺寸是多少?于是有了《难经》四十二难的诞生,即使到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仍然是中国最完备的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第二个问题恐怕就是经络走行偏差的问题了,于是中医们利用这个金子般的机会想搞清楚血管(经络)的正确走向。但十分可惜,我们除了在二十七难和二十八难中找到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等记载外并没能够找到更多的记载,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次十分有创意的实验多以失败而告终。当时医生将竹子劈成很细的竹筳,并以此为工具来探寻脉的终始走向。此处《前汉书》和两部灸经、《黄帝内经》中所用的同是一个“脉”字,所以这一举动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搞清楚经络的走向。现代在可视的情况下;在已知血管走向的情况下也要十分有经验的医生才能完成像介入这样的手术,而当时的医生很难完成全部血管的探查,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这几条经络与十二正经的走行有相当多的重叠现象。
正是因为没有认清这一过程,使我们在研究经络时犯了许多错误。因为针感,我们运用声、光、电等物理手段证实了经络现象的存在,但由于古人的记述,使我们一直在寻找与这一现象相匹配的脉(管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使这个脉就是旁边血管,我们也视而不见;即使传感线真的没有管道,我们也非要找出一条来。
既然搞清楚了经络的本质,我们就来试着大胆地提出一些假说,来解释一下经络现象吧!由于笔者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大夫,也不可能得到一分钱的科研经费,只能根据已经发现的经络现象进行一些解释,所以难免有错,还要敬请原谅。
个人认为:经络(传感线)很可能就是一些离子运动的轨道,但这一轨道不是管道,因为任何管道都不可能对“口裂试验”做出解释。“口裂试验”是诸多经络现象中最神秘的一个,也是最难解释的一个,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呢?许多实验表明,在被针刺的穴位周围的体液中富集钙离子,而经络线上的电阻也较其他部位小。假设在大部分组织之中,钙离子的运动应该是呈布朗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是无序的,所以不可能形成电流,但钙离子一旦到达经络附近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于是产生了一条电子走的捷径,这条捷径是因为电阻小而形成的,所以不会因为张口或伤口而阻断。即无论伤口有多深,在伤口边上的钙离子都会在不自觉地来到这条通路之上。
而这一通道往往与大神经或血管相伴,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因为这些通道周围组织间隙较大,或许因此电阻会较小,而这也正是经络(传感线)产生的源泉。
针刺可以加速这种现象,使组织周围的钙离子加速进入这一轨道,或是加速这一轨道对钙离子的运输速度。钙离子是人体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离子,它可以维持细胞膜两侧的生物电位;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维持正常的肌肉伸缩与舒张功能以及神经——肌肉传导功能;还有一些激素的作用机制均通过钙离子表现出来。钙离子的主要作用有: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参与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收缩过程;参与神经递质合成与释放、激素合成与分泌;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近期研究发现,钙离子参与着更广泛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兴奋性的控制、细胞代谢、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周期的调控等。
复旦大学用质子激光X线荧光光谱方法大面积扫描发现经穴下存在钙的富集区(钙库),其总量较对照区高10倍。该协作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等发现针刺经穴位“得气”时,其位置均在结缔组织中。所以用针刺激这条钙离子的通道,就会对以上这些人体功能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人们所感受到的针感,并通过对钙离子的调节,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针灸治疗时,人们会感觉到酸麻重胀等感觉,这些感觉都可以以钙离子的运动,导致周围微血管和肌肉收缩加剧,微循环受阻,神经末梢缺血来解释,还有一些实验已经证明,在针刺穴位时会导致周围小血管的搏动。那么针灸的治疗效果是否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呢?下面就来讲讲针刺的目的。
针刺的目的
既然经络并没有那么神秘,所以在解释针刺的目的时也就不必故弄玄虚了。在十几年的临床活动中,发现针刺对于一些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而针灸对于这些疗效较好的疾病的治疗原理也比较容易解释。
首先针灸可以缓解肌紧张。
对于许多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都接受过针灸治疗,其中不少患者的疗效颇佳。颈肩腰腿痛是现代的常见病,而且发病年龄已经相当年轻化。笔者在临床上多次见到过得颈椎病的小学生,他们小小年纪,就在不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繁重的学习负担这双重压力下,使得身体受损。其实大部分颈肩腰腿痛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所导致,如读书、上网等。由于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使得部分肌肉无法松弛,因得不到休息从而发病。患者往往可见在疼痛的局部出现肌肉紧张,甚至伴有腱索出现,由于长时间的肌肉牵拉,骨骼也会出现变化,例如脊椎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出现增生等现象。
以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为例,患者因劳累或贪凉,导致腰部疼痛,行走困难,甚至是被别人抬着来就诊的。此时医生可以检查到患者腰部有明显的肌紧张,甚至整个腰部硬得像一块面板。正是因为肌紧张,所以导致内毒素释放,而内毒素又可以加重肌紧张,这个恶性循环使患者痛苦不堪。此时如果能够缓解肌紧张,将有利于内毒素的吸收,从而切断这个恶性循环,使疼痛缓解,最终达到痊愈的目的。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困难,此时患者局部疼痛,不要说运用弹拨等按摩手法,即使是摸一摸,患者都会疼痛难忍。此时针灸科的医生心中正暗自窃喜,露脸的机会又到了!果然,几次针灸治疗后,抬来的患者又能健步如飞了,他们怎么能不对医生心存感念呢?
针灸对骨骼肌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一般像这种以缓解肌紧张为主要目的的患者,针灸时间都不宜过长,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那么为什么针灸能够缓解肌紧张呢?能用钙离子通道理论解释吗?
前面讲过经络(传感线)可能是一条钙离子的通道,但这条通道的目的,或者说这条通道的生理作用我们尚不明确。所以还不能确定刺激穴位是加速钙离子从细胞内流出还是流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一过程必将影响到原本紧张的肌细胞,使其出现收缩,从而使肌紧张得到缓解。
虽然引起颈肩腰腿痛的原因很多,但无论是肌肉局部的问题,还是例如腰间盘突出这些骨科的问题,无一例外的患者都会出现肌紧张,而针灸此时则能发挥不错的治疗作用。
其次是刺激神经。
前面讲过,刺激许多穴位的作用就是刺激神经。例如醒脑开窍针刺法中的许多手法都是在刺激神经,使患者有过电般的感觉。个人认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刺激这些神经有利于神经系统传导功能的重新建立。大脑指挥着人类的运动系统,但刺激运动系统是否会反过来影响到大脑呢?达尔文认为是先产生变异;再进行自然淘汰的,他反对用进废退的说法。根据这一理论,似乎运动系统的发达是无法对大脑的发达程度造成影响的。但在人类身上似乎有所例外,考古发现人类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中,脑容量不断增加,大脑不断发达,而付出的代价是主管嗅觉的嗅核却越来越小。这样的进化结果就是:人类的运动系统尤其是双手越来越灵活,而嗅觉越来越退化。即使人类的先祖先产生了大脑发达的变异,也无法否定在双手不断灵活的刺激下,使得大脑愈来愈发达的事实。既然双手的进化能够影响大脑的进化,那么在大脑至手这一神经传导系统受损后,刺激手就应该有利于这一系统的重新建立。
现代医学证明,脑卒中后会导造成脑组织的坏死,从而导致这一块脑组织所控制的运动系统瘫痪。以脑梗塞为例,只有在超急性期(4.5小时)以内,进行溶栓治疗才十分有意义,而超过一定时间,则即使血管再通也没有意义(事实上许多患者在几天内阻塞的血管都会自己通开)。所以后期的治疗目的绝不是广告所宣传的那样:将阻塞几十年的栓子给溶开了。因为在几小时内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而坏死(国外研究结果当脑卒中时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而一旦中枢神经坏死,则是不可逆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全证实脑细胞可以再生,即使未来能够证实脑细胞可以再生,个人认为这些细胞也很难胜任他们先辈的工作,因为这些功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就会写字、就会用筷子的,这些都是在后天情况下,经过数年锻炼所取得的成就,而初出茅庐的再生脑细胞是否能拥有这样的功能?何况人类是非常浪费自己的大脑资源的,一个普通人只能利用自己大脑的3-4%,如果您能将这一利用率提高到5%,那么恭喜您,因为阁下已经具有了像爱因斯坦一样的智慧,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复活那些坏死的脑细胞吗?
脑梗塞后通开没有用,坏死的脑细胞再生也无望,即使再生也未必管用,那么医生还治什么呢?而且临床上可以看到许多“痊愈”的脑卒中患者,他们开始也有脑神经的损害,也有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清等症状,为什么他们能够很少甚至不留后遗症呢?因为他们坏死区周围的脑细胞,代偿性地接替了坏死细胞的工作。但如何让这些细胞能够代偿性地工作呢?个人认为主要是神经反射的重新建立。而针灸刺激一些穴位,实质上就是在刺激神经,例如刺环跳穴等,
对于一位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来说,一定像到了世界末日一样,特别是在照镜子的时候。这时候针灸医生会在她的面部取一些穴位进行沿皮刺,这种刺法对于健康人来讲无疑是极其痛苦的,针灸开始年轻女性患者在此时绝对会大义凛然地笑对。除了爱美之心的支撑外,也和她们的面神经对痛觉的敏感性减低甚至消失有关。而针灸医生对局部强刺激,会使神经的这一功能恢复。但随着疾病的恢复,痛觉恢复得会更快,此时患者再见到医生就会变得呲牙咧嘴,但为了美观还是忍了吧!
第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许多关于经络的研究都得出了针刺部分穴位时,会导致穴位周围的血管出现搏动,这些搏动很可能是由于钙离子的运动造成的,而这些血管的搏动则很可能造成局部血液循环的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这有利于受损的机体组织的恢复。
最后是未知的功能
前面讲过,经络(传感线)可能是一条离子的通道,但这条通道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还没搞清楚。因为已经证明针灸刺激可以调节这一通道离子的运行,所以针灸肯定对这一通道会造成影响,从而最终导致对这条通道的作用产生影响。
灸法、刮痧、拔罐和按摩
灸法、刮痧拔罐和按摩都和经络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
灸法是最古老的一种运用经络理论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足臂》和《阴阳》中就有许多关于灸法治疗疾病的记载。但灸法初期的作用无疑是刺激血管,在毫针没有发明前,具有传感性质的经络还未发现,当时的经络只能是血管。灸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的肌紧张,所以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深层的肌肉和脏器而言,这种刺激方法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当毫针发明后,灸法在治疗上的运用则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在现代灸法只是被作为针法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而被临床运用。
刮痧现代运用的更少,主要作用也是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到达一定的治疗作用。对于发热的患者,刮痧的效果甚至优于针灸,这是因为刮痧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汗液的排出,从而导致体温的下降。
拔罐的作用与灸法类似,既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又可以缓解肌紧张。操作简便易行,效果也不错,所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拔罐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分钟即可,否则容易起水泡。
按摩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一项治疗手段,其作用无非也是加速血液循环和缓解肌紧张。 许多亲朋都会出于爱心,为患者进行按摩,但过程中一定注意按摩力量要先轻后重。许多悲剧就是亲朋没有掌握这一原则而造成的。而且对于某些机体的薄弱位置要十分小心,尤其是颈部,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就不要使用掰法了。在按摩前,还要搞清除患者的疾病性质,例如一些癌症骨转移的患者,他们腰腿部疼痛,如果按摩力量稍大的话,很容易造成骨折。
针灸也就讲到这里了,关于经络的研究必然还会继续下去。对于这些研究者,笔者想提几个建议,或者是几个请求吧!
首先,不要再在管道方面浪费时间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前面已经讲过管道是血管,就摆在那里,而血管是没有传感线的作用的。
其次尽快建立动物实验模型。在动物身上寻找是否有经络现象,尤其是在大血管的周围。前面已经讲过经络的发现过程,如果在动物身上能够运用同样的方法找到经络,那么无疑会为我们揭开经络的秘密启动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那些与古医籍中记载不符的情况则也不必太过拘泥,因为毕竟经络理论是在血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与现代证实的传感线不尽相同也不足为奇。
最后在研究经络时,还要邀请生理学和病理学专家。在动物模型可以建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生理和病理研究,最终找出经络的秘密。而现在搞经络学研究时,多数只有物理学家的参与,少数有中医师的参与,病、生理的研究则很少。
作为中医我们还要考虑经络的秘密一旦揭开后该怎么办?中医的发明被证实的时刻,往往也就是被拿走的一刻,已经有太多的东西离我们远去了,免疫学、兔唇修补术、导尿、心肺复苏…,经络会不会是下一个呢?
除了针灸外中医还有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那就是中药饮片。四诊后尤其是切诊后,大夫开出中药饮片方子,大概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典型的中医形象。用草药治疗疾病几乎成为了中医的招牌,但草药治疗疾病并不是中医的专利,世界各地的医生都曾经运用这一方法来治疗疾病,这里也包括西医。但西医现在草药已经被化学提纯药物所替代,那么以饮片为主的中药是不是已经落后了,会不会也走向化学提纯的道路呢?敬请关注中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