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新帐号

  • 2087阅读
  • 0回复

(学术理论)谭蘅君:民俗文化作文探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长河
 

发帖
47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17

注:此文为《文化作文概论》之“文化作文民俗底蕴探析”部分的压缩稿。原文从民俗文化的起源与流变;中国传统文学和文章学对民俗文化的呈现及世界文学史对民俗文化的叙事;中国科举考试中的民俗文化写作试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文化经典作品等角度,将民俗文化与写作学之间的脉络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讲述当下高考作文在试题和考场佳作上跟民俗文化的关联,使文化作文的“民俗底蕴”,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史轴上得到完整呈现。同时根据中国当下不同地域和考区的阅卷取向,为考生指出备考策略。如此,完整实现文化作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的目标。

原章节标题名称:

一、民俗文化的原点和流变:史前与史后文明的融合

(一)诗词文赋:全文体的民俗叙事

(二)民俗教化:生活化的全民教材

二、高考民俗底蕴:文化浅化下的高分奇迹

(一)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窄化,但语言风格多样化。

(二)民俗文化范围缩小,但描述更为细腻。

(三)民俗思辨缺失,不能深入民俗文化内涵

三、民俗底蕴应考策略:考区特色下的模板智慧

(一)独特考区:记叙文区

(二)普通考区:议论体区

民俗文化作文探析

谭蘅君  王洪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155201709-0077-04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第9期  略有增删

2017年高考作文虽然只有9套,但多数与民俗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全国1卷关键词“中华美食”“京剧”“长城”等,涉及到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全国2卷名句中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与李清照写桂花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均是岁时民俗之中秋。这些是直接跟民俗文化相联。

全国3卷,高考虽然是主流文化,但如果从它的前身科举开始考查,它的许多内涵已经渗透到民俗文化,构建了科举和高考的民间文化版,延伸了许多的习俗,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外延。同理,天津卷“重读长辈这本书”,可以读出长辈们在民俗文化方面的创造;北京卷可以选择民俗文化的发展来为共和国“拍照”,从生活层面体现共和国的进步,当然民俗的“纽带”作用更是生活的粘合剂;江苏的“车”,正是物质民俗的代表之一,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些是间接跟民俗文化相关。

因此,民俗文化,已经直抵高考,并越来越成为高考作文阅卷场上的高分黑马。

文化作文根据写作内容和表现形式所体现的文化底蕴的不同,分为历史底蕴类、科技底蕴类、情感底蕴类、文学底蕴类、生活底蕴类、诗词底蕴类、文言底蕴类、思想底蕴类等九大类型。其中以民风民俗文化事象为材料,表现一个群体精神气质的作文,划为文化作文之民俗底蕴类。从文脉来讲,民俗文化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现在,它的延续性和各时期的演变很清晰,虽然有一部分民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消失,但传承下来的民俗,却是以生活文化的方式活在当下,并走向未来。民俗文化,以其鲜活性和人间烟火的存在方式,适应了当下中学语文的追求,从而成为高考作文的宠儿。

从内涵上讲,民俗是一个地方或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大众化、普及化和生活化,具有社会性、地域性、传承性、时代性、文化性特点,是集体创造和传承的一种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文化,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情调、思想、风格,特别是劳动人民在精神领域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一、多样态民俗文化进入高考作文‍

传统民俗是以多样形式存在,虽然多为民间创作,但中国耕读传家的生活模式,使民俗文化有更多雅文化元素和主流伦理道德,通过俗的方式,传递雅的精神。

传统民俗文化可分为五种:一是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房屋、服饰装配、饮食习惯、生产民俗、交通民俗、工艺制作等文化传承。二是社会民俗,包括社会组织,家族与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三是精神民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口传语言民俗等。四是岁时民俗,如节日、年节等。五是人生礼仪。如诞生礼,抓周礼,成人礼,婚礼,葬礼等。

但2016年高考北京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进入到精神民俗层面,这不能不说北京高考命题人在文化引导方面,确实超越更多省区高考命题人的格局。2017年全国1卷的关键词“京剧”“中华美食”“美丽乡村”等,既有物质民俗、又有精神民俗。全国2卷名句,其中杜甫与李清照是岁时民俗之中秋。不能不说命题越来越涵盖更多民俗的种类,虽然在细节上还有差距。

2017年浙江卷以“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为材料,从民俗角度来看,可以进入民俗文化的全领域,是很有文化含量的试题。但由于学生的民俗眼光还较弱,试题更容易导向儒家文化视角,因此这道试题虽有宽广的内涵,学生还是更愿望窄化到主流文化视域。这不能不说是写作教学缺失民俗文化意识带来的遗憾。

不过,如果从学生的视角来看,江苏考生的高考作文,无疑是民俗文化最丰富的赢家。

众所周知的原因,江苏阅卷场在评分倾向上比较提倡记叙文和生活化(虽然很多省市恰恰相反),对历史文化类或其他文化底蕴类文化作文,甚至出现过刻意打压的做法,引来不少争议和非议。但江苏学生,却在这种特殊环境的突围中,获得了民俗文化大丰收。

如2012江苏卷《忧与爱》,出现了不少江苏特有的民俗文化底蕴类作文,且均是高分。如桃花坞木刻年画、山楂糕、苏州园林、说茶、南京梧桐、老王的锄头健身操等物质民俗类,还出现了“乡下人赊小鸡”这种社会民俗类作文,非常难得。2015年满分卷《农之月令》,则是岁时民俗类作文,揭示了农历节气背后的农家智慧。2016年满分卷《烟火蓝碗边》用普通生活中的物质民俗器具,写出了“寻常百姓家人间烟火的温度”。

而2017年江苏标杆作文《小车摊》,却将远古与当下联在一起。这样的小车摊,唐朝的长安,宋朝的汴京,元清的北京都出现过,只是形式上有细小变化而已:


天亮了,小车摊从巷子里推了出来。

那些小小的轱辘,载着豆腐脑、赤豆糊和一双龟裂的手,挂着广播和早间新闻,穿过寂静的城市。

他们究竟是几时从那些昏暗的屋檐下出发的呢?我不知道,只是无论我起得多早,小摊车总在那里。一口蒸锅,架在三轮车的铁板上,在晨曦微寒的风中携着暖暖雾气,冲破天与路与日光。‍


二、民俗思辨缺失,不能深入民俗文化内涵

对民俗文化事象的描写,既达到了生活化的写作追求,实现了文化素材的运用,同时又兼具常规作文的要求,符合时代旋律下的文化自觉品质,因此获得高分的机率,远远大于其他作文。

这也是近几年江苏高考备考多选择民俗文化底蕴材料的原因。

但,由于文化作文全国推广有一个过程,很多人对文化的认知有狭隘化倾向,比如对古典诗词文赋,主流儒道释国学等雅文化特别亲睐,而对民俗文化不很热心,认为它代表着下里巴人的俗气,加之写作上不容易出彩,很多省市阅卷场又对追求思想深刻的议论文比较喜欢,因此教师在备考中多数忽略或遗忘了这个领域,考生作文在民俗思想、民俗精神等民俗内涵上自然较弱。即使江苏这样独特的阅卷氛围,考生对民俗文化也只是关注外部描写,对民俗内核难以进行思辨,最多是通过民俗事象,展示人物的某种精神面貌,而对民俗事象本身,无法进行深入辨析。

这就带来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学生对民俗文化不能进行有效思辨,不能指出其中的智慧与缺点,从而引导民俗文化的完善与推广。科举帝王希望得到的“化民成俗之方”,在高考作文里,自然就难见踪影。考场作文通常只是沉醉在对民俗文化的情感上,而缺少理性精神。

从这个角度看,民俗底蕴类文化作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文化的认知,特别是生活中的民俗文化的挖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以学养为基础,培养出一双文化的眼睛,运用文化思辨武器,真正写出不同民俗事象的内涵。

比如2017年上海卷的“预测”,在中国民间那是易理数术文化,职业名称叫术士或方士,当代被窄化为算命先生。小说中的姜子牙、鬼谷子、诸葛亮、刘伯温,正史记载中的伍子胥、文仲、陶朱公、孔子、孟喜、焦延寿、京房、管辂、邵雍、邵彦和、陈公献等,都是占卜的大家。在当代社会叫大数据分析或概率学或统计学等,在古代西方叫占星术和塔罗盘等。无论东西方,民间非常盛行,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也非常惊艳,并延伸了一些相关学说,如姓名学、风水学、星相学、生肖学、面相学、手相学、骨相学等。如果能从这个厚重的民俗文化土壤进行古今中外的文化思辨,也许更能揭示一种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族群的智慧。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沈阳教授说:“大数据终极的用法是什么,大数据就是算命,随时随地能够算到未来会发生什么,随时随地能够帮你做一些未来的预测。”

上海高考作文虽然极力提倡思辨,但由于缺少文化写作的意识,不能指导学生从文化层面来思辨,因此高考作文多数是民俗事象的罗列。如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浅谈预测》:

近年来,西方占星学逐渐走近大众视野,很多人不惜付出高昂代价,希望占星师能够预测未来的职业走向,同时,传统的算命、求签仍未走出大众视野,有些人相信,有些人半信半疑甚至不以为然。我们不禁思考,即便有些人明白预测常常缺乏科学依据并且不够准确,却还要追寻呢?

学生不能对民俗本身的合理性进行探究,即使呈现了中外预测术,但不能站在文化视角进行思辨,无法指出中外民间预测的异同和内涵,只在民俗事象的表面上晃动。

三、民俗文化的应考策略

不同考区有不同应考策略,这是基于各省市阅卷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根据阅卷标准进行相应调整,会在高考中得心应手,虽然我们平时对民俗文化的观察与思考,应该有更长远的追求。

(一)独特考区:记叙文区

从全国来看,记叙文的高考市场是越来越小,很多省市比较看重议论文。但也有独特省市,如北京和江苏。

北京近年来以双作文形式,一议论一记叙,让学生发挥文体特长。如2016年“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和“神奇的书签”,前者明确规定写议论文,后者明确规定写记叙文。2017年延续这个风格,“说纽带”要求写议论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要求写记叙文。而2015年的双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写记叙文外,“深入灵魂的热爱”却是文体不限,写作方式更宽泛。

但江苏考区不同。它不是在作文试题上限定文体,试题上明确规定文体不限,但在阅卷场上,受多年来的惯性影响,极端提倡或喜欢记叙文,这就带来阅卷的倾向性。‍

基于此,从民俗底蕴类作文来说,北京和江苏阅卷备考需要平时准备饮食民俗,如桂花糕、棉花糖、炒米香。或者精神民俗,如皮影戏、说书、弹唱。或者物质民俗,如粗布衫、周庄等等。从饮食到衣着、从民间小巷到乡下生活,民俗底蕴通吃高分。

2012年,江苏仅仅写桂花糕,就诞生了不少满分和高分作文。如《桂花糕》《桂花糕,祖母情》《甜在心底的桂花糕》《外婆的桂花糕》。2014年,则变为《桂香中弥漫的青春》,仍然是高分。

由此,江苏考区民俗底蕴类文化作文写作模板为:

开头:

景物描写,一定要诗意。记叙文的一大特点,是小学、初中、高中区别不大。要想在高考中被阅卷老师认可,“诗家语”千万不能少。2017年“第12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在江苏扬州公道中学举行,为适应江苏阅卷场的个性标准,专门设置了“现代诗歌创作教学”同课异构,目的就是希望把现代诗歌语言引入到作文教学,以增加江苏阅卷场的得分。建议给学生推荐文化作文专用教材《意境写作技法》,诗家语与诗歌意境,同样是记叙文得分的法定。‍如:

其一▼▼▼▼▼▼▼▼▼▼▼▼▼▼▼▼▼▼▼▼▼▼▼▼▼▼▼▼▼▼▼▼▼▼▼▼▼▼▼▼▼▼▼▼▼▼▼

夕阳笼罩下,村口一片静谧安宁。橘红色的阳光渗过茂绿枝叶间的缝隙,在天地间洇出一幅金灿灿的油画。

——江苏一考生《薄暮依旧炒米香》‍

▲▲▲▲▲▲▲▲▲▲▲▲▲▲▲▲▲▲▲▲▲▲▲▲▲▲▲▲▲▲▲▲▲▲▲▲▲▲▲▲▲▲▲▲▲▲▲▲▲▲▲▲▲▲▲▲▲

其二▼▼▼▼▼▼▼▼▼▼▼▼▼▼▼▼▼▼▼▼▼▼▼▼▼▼▼▼▼▼▼▼▼▼▼▼▼▼▼▼▼▼▼▼▼▼▼

鸡吃饱了蹲在架子上打盹,猪挺着滚圆的肚子窝在一角直哼哼;太阳还恋在山头,天边一抹酡红,里面幸福满满的。

村口一阵闹腾,驴子唱起了戏,是半瞎卖瓜回来了。

——江苏一考生《忧与爱•半瞎卖瓜》‍
▲▲▲▲▲▲▲▲▲▲▲▲▲▲▲▲▲▲▲▲▲▲▲▲▲▲▲▲▲▲▲▲▲▲▲▲▲▲▲▲▲▲▲▲▲▲▲▲▲▲▲▲▲▲▲▲▲

其三▼▼▼▼▼▼▼▼▼▼▼▼▼▼▼▼▼▼▼▼▼▼▼▼▼▼▼▼▼▼▼▼▼▼▼▼▼▼▼▼▼▼▼▼▼▼▼

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江苏一考生《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

这样的开头,刚一开读,阅卷老师就被吸引进去,并留下这是优生的印象,自然就补偿容易得高分。

过渡:

融入自我,写成自我亲历类,情感基调可伤感,可怀旧,可欣喜,迎合阅卷场对“真情”的要求。本来文学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艺术形象,但江苏阅卷场更愿意把“我”当成学生自身,这必然要求把“我”带入记叙文。虽然对作文各有见解,但考场规则却象权力一样,约束着一切理论思考。‍

中间:

具体描写民俗饮食或服饰或各种民俗物象与事象的详情,注意多种描写融合,特别是细节上一定要文学化,以避免低幼化。当然,诗家语必不可少,考场特别看中。如:‍

其一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熔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倒是笑得前仰后合。只见他娴熟地把炉膛塞入布箧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拨,“嘭”地一声,白烟缭绕。那孩子这会儿破涕为笑。脆脆的香气混合着糖汁软软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

趁着热,炒米匠将筷子挑起一丝糖汁,拉伸成一条绵绵的线。火候到了,将糖汁倒入了一旁的浅铁盒,再将新制的炒米倒入,竹篾将混合好的炒米糖摊平,待冷却了用刀切成方块,便成为我童年里最恋恋不舍的美食。

——江苏一考生《薄暮依旧炒米香》‍

很明显,这将传统民俗手艺爆米花的过程,很细腻地描述出来,让我们对这种民俗文化有了具体感性的了解。这是民俗饮食文化。

其二

先是早上被屋子的斗香味熏醒,洗完脸刷完牙以后,刚准备换衣服,就听见妈妈嚷嚷:“等会,等会,穿我给你买的新衣服。”等她拿来,我一看,好家伙,金黑衬衫就着白色长裤,我妈还真准备让她闺女慷慨“就义”去了。“算命先生说你穿黑白衣服考运好。”妈妈冲我眨眨眼睛,我无奈地换上了。

自从进入六月,我妈一知识分子,竟也干起了迷信的事。前两天刚把准考证发下来校对信息,我妈就神神秘秘地把准考证号码抄走了。我刚纳闷她抄准考证号干嘛,妈妈就“主动交待”了:“我给你找个算命先生,人家要用你的准考证号做个福包,到时候你带去考场,保佑你高中。”末了,还不忘添一句:“听说前年的高考状元就是在人家那算命的呢!”

所以,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却还是被今天早上的“特殊待遇”吓了一跳。

吃早饭时,尽管妈妈一再叮嘱“先吃糕,再吃粽子”,我还是面对她的“糕粽大拼盘”时,因为素来喜欢吃粽子,先夹了一块粽角。我这一夹不要紧,妈妈急了,“别吃别吃,放下,重夹糕先吃。”我吓得赶紧从命。

吃完早饭,妈妈把一个红色的小香包揣进了我的口袋,一边放还一边念念有辞“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本以为妈妈的工序应该差不多了,没想到,她又在家门口点了一张符纸,然后让我跨过去,一直走,别回头。

——江苏一考生《忧与爱•高考迷信》‍

不要说算命已经绝迹,也不要说推算完全是愚昧。高考新迷信风靡大江南北,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时尚(暂时不讨论对错)。毛坦厂中学所在镇上的神树下,堆满了冷却后的香灰。抢拜考前“头香”祈福,已经成为镇上的民俗。这篇文章正是一位母亲用迷信的方式,表达对对闺女高考的祈愿。这是精神民俗,从科举至今,千年传承。

精神民俗是一种推崇与禁忌的组合,本文表现得非常突出。如穿着上,一定要推崇“金黑衬衫就着白色长裤”;饮食上,一定要吃“糕粽大拼盘”,还得“先吃糕,后吃粽”(“高中”的谐音);妆扮方面,一定要在口袋里揣上一个用准考证号码做的“福包”;举止方面,还必须跨过“纸符”,且“一直走”,但禁忌“回头”。

通过民俗信仰表达爱,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这在古代很明显。在当代,部分省市或地域范围,已逐渐兴盛。

其三

老运河的古朴风情是让人迷恋的,夕阳照铜樽,满城牧笛声,伊人倚门望君踏归程,当地顶有名的也要数糕点房兰芳斋了。老祖母干枯的手拉了小孙子白净的小胖手一路走进兰芳斋,一进大门,台前的伙计便笑了,老太太也笑了,小孙子则是不停地笑,“来块山楂糕!”“好咧!”只见伙计取下一块糕,拿出一张暗黄的油纸,三下两下就包好了,然后祖母的一分钱便从衣襟里滚出了出来。“口当(一个字)”的一声落入盘中。然后笑吟吟地走了,风吹在老人花白干燥的头上和孙子娇嫩的面颊,祖母哼起了小曲,声音穿过青石板,穿过无人问津的贞女牌,穿过了标有字样的老宅。

祖母和孙子穿过大门,进了堂屋又进了院子,来到槐树下,孙子口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也不去想饭后食用适宜,待老祖母拿着祖传的银菜刀“喀喀”几下,小孙子便迫不及待地捏了一片在嘴里,满脸满足的神情。祖母见状,不仅笑成了一朵菊花。

——江苏一考生《忧与爱•山楂糕》‍

这是一种生活民俗,很传统很温馨。祖母为孙子买山楂糕,跨代的爱,就在这种生活行为中展示出来。本文的民俗,除了祖孙人物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地域民风。如“兰芳斋”、“贞女牌”、“标有字样的老宅”、“槐树”,以及“拿出一张暗黄的油纸,三下两下就包好”的传统糕点商业习俗等,让读者直接回到另一段岁月描绘的历史风情画中。

结尾:照应开头,景物变化。如:

 其一

薄暮依旧,炒米香。吆喝声渐渐地,渐渐地,寂了下去

       ——江苏一考生《薄暮依旧炒米香》‍

其二:

驴子开心地又唱起了戏,天上太阳幸福地洒下温暖的光。

       ——江苏一考生《忧与爱•半瞎卖瓜》‍

其三: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弥漫着阿婆的青春。

       ——江苏一考生《桂香中弥漫的青春》‍

当然,这只是江苏民俗文化记叙文中行文思路比较多的一种模式。写作模式还有很多,特别通过事件或人物来写民俗文化,为了显得自然,起笔有时很随意,但却有匠心。这也是江苏阅卷场比较喜欢的风格,自然、清新,简洁。如:

童年时的梦可以来自于任何一种向往,老糕点房里飘来的香也算上一种,那是种香甜的酥,酥的杏仁,甜的三刀,香的芝麻。

要说糕点,那么山楂糕算得上是一绝了,那油亮的糕块上泛了琥珀的光,吃一口,舌尖上是满满的甜,舌下却铺着一排排的酸,再吃一口,便再也停不住嘴了。
——江苏一考生《忧与爱•山楂糕》‍

注意事项:通常是人物置身于某个场景,辅以民俗器物或习俗,这符合江苏阅卷场的要求。然后是多种描写,特别是细节渗透以展示文学修养很重要。这也许跟文学院主导阅卷有关。

应考指南:寻找更多大家熟悉的民俗文化,比如修鞋匠、王老八、酒米糖、汤圆、民俗服饰如旗袍、民间红白之事等等,运用这个模板一套,阅卷老师通常很喜欢。当然,读了本文,老师应该将文化视野放宽,将更多民俗文化事象搜集整理,发给学生,可以在考场起到新颖别致的效果。

惰考速成:针对实在没有写作兴趣的同学,建议速成。即寻找非主流报刊上发表的民俗文化类叙事散文或小小说,摘取其核心部分进行修改润色,完成主体部分的积累(注意,修改后一定要百度不到)。然后根据平时训练或考试题目,将主体部分与不同开头结尾组合,以导向试题主旨,完成文章重建。将3-5个这样的核心素材,反复套用,则可应对所有高考试题。

(二)普通考区:议论体区

全国多数考区和省市,更愿意追求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则需要搜集民俗事象及哲理,提炼民俗背后的精神,才能在写作中借民俗文化内涵来抒发情感或论证观点。然后根据高分作文通用散文与议论文模板,进行适合学生个性的民俗文化文体模式的训练。

了解民俗文化事象,思考每种事象产生的环境,体现的群体气质,或者地域文化基因,写作就能得心应手。如果能够对中外相似或近似的民俗文化进行思辨,则更能体现学养与识养。‍

这种文章的写作模板,可采用通用模式。以议论文为例:

开头:引出议论对象。这种引入要避免平淡,尽量诗意。比如2016年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以下几个开头,可以让大家理解怎样起笔才能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

其一:
华山脚下的土壤,带着一种沧桑扑面的悲凉,在关中这片渭水拍击,西风苍莽的结实厚土地上,孕育的,不仅是粗糙直率的被芋头高粱哺育的人民,还有雄浑高亢的老腔。
其二:
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一套锣鼓家伙,一把老月琴,再搬上来几个日常坐的长条凳,皮影后面一围,这便是令无数人着迷的老腔了。
不需要任何的服装设计抑或舞台布景,开场前,腼腆沉默地蹲在台子下,叼着一袋老旱烟,轮到登场时,抱着乐器,抡着板凳便上场了。锣鼓一声敲响,老腔开始吼了……
其三:
老腔很老了,是中国最古老的地方戏曲之一,被称为“戏曲活化石”,它的源头大概在西汉。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船夫和码头劳工的号子与帮声此起彼伏,逐渐演化出最早的老腔。它曾经辉煌过。也曾萧条过,如今,从关中大地深处奏响的老腔渐渐传遍整个大江南北,震颤着每一个听过它吼唱的心灵。
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腔调在此唱响,给人感官和心灵的双重震撼。‍

中间:可以直接陈述自己的思想,也可以用分论点的形式进行论证。比如有的考生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对中西文化进行思辨,这样深入的挖掘和横向辨析,体现了较为宽广的思维格局:


在我看来,老腔的震撼力最主要源于其背后的文化意蕴,那种传承千年,来自这一整个民族的源远流长的魅力。自西汉王朝发端至今的老腔,不折不扣拥有千年的积淀。老腔是由船夫和码头劳工的号子与梆声凝结成的旋律,这便注定了老腔所代表的是一种朴实的力量。以至于至今,这种文化依然由劳动人民来传承与演绎。白毛老汉怀抱月琴的独奏,张四季伴着木砖砸着板凳的吼唱,还有那些洋溢着浓浓乡土气息的二胡、喇叭与马骡这些乐器,无一不折射出我们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朴实动人的风土人情。

而这种文化无不透露出的最重要一点便是朴实和雄厚。以至在所有观赏者的心里,都久久萦绕着这震撼人心的余韵。相比西方上帝造人的说法,我们的先祖似乎一直热衷于开天辟地的果敢,盘古开天,何等的伟岸,又是何等的气势!盘古死后化身土地早就我们生生不息的这片地域,奠定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大气!那份朴实与豪放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和脉搏,这样当它出现的人们眼前,涌入人们耳中的那一刻,震撼着我们的耳膜,充斥着我们的灵魂,在抓住我们心灵的那一刹那,产生无法控制的共鸣的震颤。

这便是老腔最真实的魅力所在。‍❈


也有的考生用分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如:


      ❈

那么,由原始粗糙的乐器和最土朴诚挚的人们创造的

“老腔”,到底何以令人震撼?

是独特。在江南堆红叠翠的风景山重水复时,中原的野风从高远空旷的关中大地呼啦啦刮来,给听惯了咿咿呀呀,看惯了腾挪跳跃的人们眼前一亮,让所有的人都为之驻足。……

是真挚。老腔的演唱者们从莽莽苍苍的关中大地深处,从黑黝黝的厚土中,迈着农民的脚步,走上舞台。老腔的吼唱源自于心头对关中大地的深情厚谊,来自于从柴米油盐中凝练出的诗意感思。……

是沧桑。老腔的剧目大多来源于历史或民间故事,其中三国故事更是老腔的拿手好戏。《长坂坡》、《出五关》、《取西川》……这些精彩的故事被融入老腔的高歌吼唱中,一位位在苦难辛劳中挣扎奋斗的劳动人民,讲述这一个个距离他们遥远而古老的沙场銮铃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成功与失去,牺牲与泪水,剑光与马蹄,从威坐高台的帝王到驰骋疆场的士兵,从莺啼燕舞的江南绿林到风急天高的塞北黄沙,一声声琴音,一下下鼓声,一次次高吼,唱尽了壮志雄心铁马金戈,唱遍了古今风月儿女情长,唱罢了悲观离合沧海桑田。……‍❈


结尾:照应开头,或展示愿景。

注意事项: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一定要挖掘民俗文化事象的内涵,切忌浮于表面。

应考指南:

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在寻找更多大家熟悉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搜索对该种民俗文化进行解读的专业论文。这是文化作文民俗底蕴类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法门。

文化博大精深,教师不可能穷尽思考,所以借助当代民俗文化论文,直接将该种民俗诞生的环境、民俗事象特点、民俗内涵,所体现的群体文化特征,运用到作文中去。同时思考在国内其他地域,还有没有类似的民俗事象?或者国外有没有相似的民俗类型?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是什么?有没有可比性?体现了这个群体哪些方面的优势?或者这种民俗的缺点是什么?体现了文化基因的哪些劣势?需要怎样矫正?等等。

由于专业论文有时具有更宏大的视野,可能会上升到哲学或民族文化层面,学生阅读后用在高考作文里面,会借学者的思想,引爆阅卷老师的快感。

专业论文的选择,需要老师下功夫。对于太艰涩或专业味太浓太窄小的论文,可以放弃,避免学生产生畏惧情绪。‍

惰考速成:

少部分同学想速成,难度比记叙文略大。它首先需要确定对象:选择本地域或本省市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

其次了解民俗现象与过程:寻找主流或非主流报刊上对该类民俗文化的文学性描述,使自己的写作素材首先建立在文学审美基础上,方便直接转用。

再次是透视民俗内涵:阅读该类民俗的专业论文,从不同层面了解该民俗的特征和意义,为写作议论文,备下思想素材。文化作文实验基地学校老师称这种方法为学者论文的高考简化。其实不完全是简化,专业论文与高考作文的区别还是很大。只是借学者论文思想的深刻性,去装饰高考作文的内涵。

最后是民俗的文学性描述与学者论文的结合,目的是达到浅化和论文的作文化,围绕试题立意,进行剪裁运用,成就高分目标。‍

当然,文化作文之民俗底蕴类用于考场速成,那仅仅是文化核威力之一毫,它仅证明了文化作文的短期效应,或者说世俗功利追求。但文化作文“仰望天空”的目光,至少有三个:一是学生个体的文化成长,二是中华民族群体的文化复兴,三是以此丰富人类文明。

应考来说,通常半学期即可见效,如果素材搜集的是成品(即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截取或修改),则高分更可提前锁定。

当然,这个过程本身,也部分地完成了积累民俗,培育民俗文化精神的目的。如果能够在高中三年,切实进行民俗文化的认知指导,通过课外阅读、文化游学、专家讲座、民俗表演、民俗考查等多种方式去认识民俗文化,学生的民俗文化慧眼会更深邃、更通灵,学生自身会成为民俗文化的真正继承者和未来的创造者。这样,文化作文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完美结合:以考试之需,得文化之实,传文化之脉,育文化之魂。

也许当代教育需要用功利性来完成超功利性的教育理想。但未来,我们会用非功利性教育来实现某些功利的追求。

打造校园文化气场,养育学生文化人格,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